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太平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柯长揖到地:“我为二位兄长打个前站,备好接风酒宴,扫榻相迎,重逢之日,我们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马隆和唐彬异口同声的说道。

    杨柯翻身上马,带领着手下的亲军营,一路绝尘而去。

    马隆看着杨柯的身影一直消失在大路的尽头,只有滚滚烟尘笼罩着天地交接的那一条线,方才转过身看了看唐彬:“休烈是个深沉的性子,他不说,我也不便去问,从那天晚上接到张昌密报开始,我就觉得他不对劲,能让休烈心神不定到这个地步的,一定不是小事。你是休烈的故交,听到什么风声没有?”

    唐彬摇摇头,凝视着杨柯一行消失的远方,意味深长的说道:“休烈这个人,从来不怕对手,但他最怕的是祸起于萧蔷之内,表面上看,他这个人很有理性,其实骨子里最重情义,藩王和朝臣闹事都不用替他担心,休烈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我唯一顾虑的是他身边的人在兴风作浪,我怕他会心软。。。。。。。”

    马隆心中揣测日久的心事和唐彬含而不露的一番话可以说不谋而合,杨柯看似是个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者,其实,这何尝不是他披在身上的另一层伪装呢。

    与马隆和唐彬一样远远目送杨柯的还有两个人,那就是玉儿和她的老爹,矗立在寒风之中,良久不动,老爹叹了口气:“看不见了,玉儿,咱们回去吧。”

    玉儿喃喃自语:“是啊,看不见了,再也看不见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六章 密归京都()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这是一个风景颇为秀丽的村子,四面环绕着苍翠的群山。山下,有棋盘似的农田,绿竹掩映的村舍,柳丝垂条的池塘,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涓涓地绕村而过。

    正是一年中农事最紧要的时节,田间地头满是一派繁忙的农耕景象,男女老少遍布于阡陌纵横的田野里,正低头辛勤的劳作。依着官道的一株大槐树下摆着一个茶摊,三五个行旅正围坐在茶摊前,这一行人看起来风尘仆仆,居中而坐的年轻人正举着一个粗瓷大碗喝着凉茶,他身边的几个人看起来虽然是普通人打扮,但彪悍之气形之于外。

    “大嫂,你也是本地人吧?”年轻人和看茶摊的妇人拉着家常。

    “是啊,小妇人就是本地人,在这里住了好几代了。”那妇人一边用抹布擦拭着茶桌,一边嘴里也不闲着,看起来就是那种热心快肠,性格直爽的人。

    “大嫂,这个茶摊够你们全家的生计吗?”年轻人继续问道。

    “靠这个茶摊过日子,那我们一家人还不得喝西北风去。小妇人有寒湿病,下不得地,所以就在这里摆个茶摊,挣两口嚼谷,也是方便过路的客人。”妇人说道。

    “那大嫂一家靠什么过日子呢?”

    “我还有两个儿子,都在土里刨食,一家子全指着地里那点收成过日子。”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闲篇,官道之上突然马蹄声大作,扬起一路烟尘,足有百八十号人的军兵由远及近,为首之人面貌凶恶,一脸的煞气。从茶摊旁经过的时候,丝毫没有减速,旁若无人的疾驰而过。那年轻人冷眼旁观,刻意盯着为首的军官多看了好几眼。

    “这些遭瘟的官军,又不知道干什么天杀的坏事去了。”那妇人看着一行人远去,狠狠的啐了一口。

    “大嫂,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啊?此地何时有了驻军的?”年轻人打听到。

    “客官有所不知,本地没有驻军,原来这里一直都很太平,虽然大家伙日子过得苦点,毕竟是天子脚下,比起其他州府的老百姓吃不饱肚子还是要强多了。洛阳城里的兵也不会出来祸害我们。可几个月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伙一伙的兵,在这附近十里八乡祸害了个遍,抢粮食,抢女子,抢钱,白天从洛阳城出来,晚上就回去,坏事做绝。”

    “此地里正和官家没人替百姓去申诉吗?”

    “有个球用。”妇人恨恨道:“期初百姓们都去求官府主持公道,可后来干脆连官家的面都见不到,还告诉我们,这些兵大爷,官家也惹不起,让百姓看到他们来了就躲起来。里正就更别提了,在这帮畜生面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哎,这是个什么世道啊,平头百姓没活路啊。”

    年轻人一口喝完了碗中剩下的凉茶,以目示意身边的随从。随从掏出一大把串子钱放到了那妇人的面前。那妇人急忙推辞道:“几位客官,用不了这么多。。。。。。”

    “大嫂,收下吧,我们还得谢谢你,打听到这么多有用的消息,大嫂放心,这帮**害不了多久了。”年轻人温言安慰道。

    “难不成几位客官是官家?小妇人有眼无珠,刚才胡乱嚼舌头,几位官人千万别怪罪。。。。。。”那妇人显然为自己刚才嘴上没个把门的,骂官府无能而心怀忐忑。

    年轻人微微笑道:“大嫂,你的茶很好喝,下次我们再来喝你的茶,听你骂官府,这帮当官的,欺软怕硬,看着治下之民受苦,却不闻不问,明哲保身,太不是东西。大嫂你骂的还轻了,要我说,就是一群尸位素餐的狗官,白白损耗民脂民膏。”说完,带领着手下出了茶棚,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黄昏时分,这一行人终于赶到了目的地。年轻人看着眼前这片毫不起眼的庄园,对身边的侍从说道:“你去看看,唐先生到了没有。”侍从答应了一声,翻身下了马,正要上前拍门,突然,中门大开,从里面走出来以为老者,宽袍大袖,高冠蛾带,一双老眼精光四射,炯炯有神。

    “公子,一路鞍马劳顿,园中已备好酒菜,为公子大胜归来接风洗尘。”老者笑呵呵的迎上前来,竟然是唐仲,马上的年轻人就是星夜赶回洛阳的杨柯。

    “老夫子,这葫芦谷今日又要派上用场了。”杨柯也哈哈大笑道。

    唐仲看着意气风发的杨柯,满意的点点头:“公子这一去大半年,胸中更有静气了,有你回来坐镇,朝廷无忧矣。”

    杨柯翻身下马,拉住了唐仲:“老夫子辛苦了,这大半年在朝中可是辛劳过甚,今日柯好好陪老夫喝一杯,天大的事情,等明天再说。”

    “对,天大的事情先放到一边,等明天酒醒了再说。”唐仲也被杨柯的情绪感染,大袖一挥:“公子请看,我还给你带来了一个人。”说罢,用手一指前方。

    杨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庄中大门洞开,倚门而立着一位娉婷女郎,美目含笑,弯成了月牙一般,皓齿微露,落落大方,如凌波仙子一般衣袂飘飘走了过来,不是张蕊又会是谁?

    杨柯这半年来奔波劳碌,一路行来又是心事重重,今天分别日久之后先是得遇故交,继而又能见到寤寐思服的女子,不由得愁怀为之一空:“幼芳,半年不见,你都瘦了,是想我想的吧?”

    杨柯突然冒出的这一句话让张蕊立刻闹了个大红脸,笑中带嗔:“好好的一个人,在军伍里呆了大半年,怎么说起话来也变得没遮拦了,让老夫子笑话。”

    唐仲哈哈大笑:“和原来相比,公子又多了几分真性情,这是好事啊。看来这半年多,公子是和军营里行伍的子弟打成一片了。”

    杨柯微微笑道:“老夫子,幼芳,我们就别站在门口餐风饮露了,我们肚子早就咕咕叫了,赶紧开饭吧。”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七章 久别重逢() 
(推上蚊子腿了,阅读量和收藏量一直增加,可怎么推荐票就是动都不动呢?原地踏步,靠老朋友支撑。麒麟可可不会互动,只想说,谢谢书友了,如果觉得好,给点票票,谢谢了,对作者来说很重要。打开成绩单,起码让我觉得有坚持的动力。)

    唐仲和张蕊这才回过神来:“今日你有口福了,幼芳姑娘亲自下的厨,满满一桌子佳肴,我也跟着沾光了。”唐仲一边说,一边将众人让进了庄门,早有小厮过来坠蹬牵马,引着杨柯的几名随身亲兵下去用餐去了。

    杨柯跟着唐仲二人穿过照壁和甬道,走进了葫芦谷,华灯初上,谷中依然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往来有军卒穿梭不停。唐仲道:“公子此次带上战场的随身亲兵化整为零,秘密潜回了葫芦谷,现在都完整的归建了,自平定贾后叛乱之后,照公子的吩咐,陆续又招了几千人马,这葫芦谷中现在藏着的足有五千精兵,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杨柯满意的点点头:“文候亲自训练和带出来的兵,自然差不了。司马颖现在有没有警觉我们的动向?”

    唐仲摇摇头:“唐彬留在军中就是最好的掩护,世人都知道他是公子军中的心腹,没有人能猜到公子会悄悄一人回京都。公子这次的行踪除了太后、张大人和文候,连张昌都不知道。”

    三人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进了杨柯在葫芦谷中曾经居住过的小院,院内景物依旧,看起来整理得井井有条,和杨柯从前在的时候一模一样,只是多了一些盆栽花卉,看似漫不经心点缀在院落之中,但却是别有匠心,花红柳绿,不显媚俗。杨柯看了一眼张蕊,两人相视一笑,不用说,这些花草陈设一定是张蕊的手笔了。

    客厅内已经摆满了一桌子的佳肴,几个素碟红绿相间搭配得十分好看,当中一口大铜锅,浓汤翻滚,香气四溢,是熬煮得白汁粘稠的鱼汤,配着新鲜碧绿的时蔬。更难得的是还有一盘鱼生,刀工十分了得,每片鱼生都是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杨柯不禁食指大动:“幼芳,辛苦你了,我只是随口说过鱼生的吃法,没想到你竟然都做出来了。”

    张蕊笑道:“按照你说的办法,做了好几次,终于掌握了要领,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那个味道。”

    “不用尝,看着就错不了,这半年多在草原上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