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扫玩战场后崔远和张念豫一起来到了被俘的吐蕃士兵身前,他们看到被俘的吐蕃士兵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双眼无神。感到意外的两人连忙提审了部分的被俘士兵,得到的答案竟是这些吐蕃士兵平日里根本都没有吃饱,反倒是作战前几天才开始吃上了饱饭。崔远和张念豫两人相互看了看,均感觉到有些哭笑不得。
细问之下了解到,原来威州守将一直克扣军饷中饱私囊。根本就没把这些奴隶出身的吐蕃平民当成人来看,就更不用说当成自己人了。平日里守将经常驱使这些普通士兵去自己家的田地里为他劳作,即便是这样士兵们也难以吃饱饭。而当两人问起这些吐蕃士兵以后准备做些什么的时候,这些人反倒更加义愤填膺的表示要加入唐军一起推翻吐蕃贵族阶层的残暴统治。
崔远连忙安排人将一些被俘士兵送去了石门六关,尚在那里的饶安公主和崔珙听完了来人的叙述后也都有些瞠目结舌。于是饶安公主亲自审问了数十个被俘士兵,当听到的答案与来人所叙述的一模一样时,她终于激动的说了句:“河湟平复有望,大唐国势无忧。”
崔珙听后连忙询问原因,饶安公主异常冷静的分析道:“吐蕃尚恐热虽有数十万大军,但内部却已腐化不堪。底层的士兵们都已不满被他们统治,何况一般的吐蕃百姓呢?而吐蕃百姓们对待吐蕃贵族又已经如此不满,更何况大唐遗民和其他民族的百姓们呢?一旦有人站出来反抗他们的暴政,则广大百姓和底层士兵定会纷纷拥护。尚恐热纵有雄兵数十万又有何用?”
崔珙听后激动的说道:“公主殿下说的是,如今我们的攻势,正是为了鼓动河湟百姓们都起兵反抗。”
饶安公主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会有的,会有的……”
(本章完)
第104章()
初冬到来之际河湟之地骤然间冷了起来,饶安公主此时已经没有了冬日里在长安城中锦衣华服,而是极其简单的穿了件将领们穿的缎袍。这不但没让她的容颜受到影响,反而额外显露出了她飒爽的身姿。无论到了哪里,她都会是所有人注视的焦点。只是随着春节越来越近,她的眼中渐渐的弥漫了更多的忧郁和焦虑。
拿下了威州之后凤翔军的兵力已经相当吃紧了,他们必须守护好已经占有的州郡,并随时准备好吐蕃军队的反扑。让崔珙颇为意外的是尚恐热手握几十万大军,却迟迟没有派兵前来反攻。这种情况下饶安公主每日里都会与崔远和张念豫相商,最终说服了崔珙再发动一次攻击,目标则是尚恐热统辖下的另一个军事重镇灵州。
灵州城墙高沟深易守难攻,是拱卫凉州的重要城池,驻守有上万吐蕃大军。崔珙自然知道攻打灵州绝非易事,所以特意允许崔远从军中挑选出了最能战的一万精锐勇士开赴灵州。而等崔远刚刚率军出发后,饶安公主便在张念豫的陪同下悄悄尾随着大军来到了灵州城下。当崔远看到两人的时候大惊失色,但在饶安公主的严令下他不得不答应同意两人不远处观战。
第三日一早天色刚刚微亮,崔远便率步军携带柴草及火石等出其不意的靠近了灵州城下。而当城上的守军看到了远处大批的骑兵部队排成有序的队形向城池慢慢接近的时候,崔远趁机来到城门外一把火引燃了城门。吐蕃军队慌乱之下连忙派人开城门灭火,崔远这时不顾身前的火势第一个跳进了城中去。跟随着他的千余步军这时候也都勇猛的冲了进去,让城中的吐蕃守军惊得目瞪口呆。
慢慢反应了过来的吐蕃军队见崔远等人数量较少,于是便稳住了阵脚,派大军包围了他们。崔远这时候心底也有些发凉,但将门出身的他很快便忘记了恐惧,而是率领着千余人与吐蕃军队战成了一团。虽然他们人数虽少,但连续打胜仗带给了他们信心,让他们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吐蕃士兵时也没有丝毫的慌乱。
但此时唐军后续的骑兵部队却被城上的吐蕃士兵们射出来的箭阻挡住了前进的路线,灵州守将决意先消灭掉崔远等人再去对付城外的唐军。在身后观战的张念豫看到这样的情形心急如焚,由于担心崔远的安危她决定亲自领兵再次发起冲锋。可还没待她跨上马就被饶安公主阻拦住了,看着饶安公主冷静自若地神情她很惊讶。正当她准备发问的时候,饶安公主突然提前问道:“姐姐准备怎么去救崔远?”
张念豫这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任何的策略,只好回应道:“公主,崔大哥现在深陷危机,无论如何我都必须去试一下。”
饶安公主仍然冷静的说道:“姐姐听我的即可。先留下两千骑兵大军留在后面,然后令其余大军转去东门。待城上的士兵大部转去东门增援的时候,姐姐再率领这两千骑兵一举攻入城中。此时再令大军从东门折回,从此门进城,到时城中守军必乱。我们就可一举拿下灵州城。”
张念豫呆呆的看着她,突然感到眼前的这位大唐公主似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身上少了许多贵族与生俱来的那种奢华之气,却多了不少的镇定与坚毅。好一会儿后她才喃喃说道:“好,我这就去办。”
当正门守城的将领看到唐军突然调转了方向直奔东门而去的时候,下意识的便抽调了大量的士兵急忙驰援东门。很快张念豫便带领着两千精兵再次出现在了城门口,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了已经没有太大威胁的弓箭阵,直冲进了城中。原本已经陷入苦战的崔远等人这时看到张念豫冲了进来也都士气大振,围困的吐蕃士兵看到后则意味唐军大部队已经攻入城中于是纷纷乱慌而逃。
而负责增援东门的吐蕃军队到了东门却没有看到有大量的唐军,反倒很快又从正门传来消息说唐军主力已经攻入了城中。守城将领连忙命令军队重新返回正门,可刚走了一半就已经正面遇上了声势大振的唐军。崔远此时已经翻身上马,看到了对面的吐蕃大队人马更是红了眼睛。他一马当先率先冲入了吐蕃军阵中,身后的士兵紧跟着嗷嗷叫的冲了过去。原本已经心慌的吐蕃士兵此时彻底乱了阵脚,再也没人愿意抵抗,反倒一股脑的四散逃去。
又经过了一天的扫尾,大唐军队终于重新占据了灵州城。崔远听张念豫讲述了饶安公主战场上的部署后很是诧异,他和手下的将领不由得对饶安公主心生了尊崇之意。可灵州毕竟是军事第一线,所以拿下灵州后崔远便派人将饶安公主和张念豫一起送回了石门六关。崔珙见到饶安公主平安回来终于松了一口气,而听说了她在战场上指挥若定之后更是有些不可思议。
至此经过三个月的连续作战,凤翔军势不可挡的拿下了三州六关,并彻底打开了从西面和北面进攻河湟的通道。连续的作战下,三千凤翔军官兵战死在疆场,另有七千余人受伤需要休养。崔珙先是面见饶安公主,随后又八百里加急送信给魏扶,阐述了以凤翔军的实力此时只能勉强守护这些城池而不能再冒险进攻了。
恰在此时河湟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饶安公主登上城楼远眺着远方白茫茫的一片,心中却生出了无限的凄凉。大唐军队兵临沙洲城下的一幕这一年注定无法实现,她的心中为此生出了无尽的忧虑。她每晚都为张淮深祈祷,希望他们能一直坚持到自己的到来。还好张念豫一直陪在她的身边,事实上自从和义公主出嫁后两人便很少再心底里的事情了,但这一天两人站在漫天大雪中聊了很久。聊到了河湟发生的一切,聊到了各自心爱的人。
回到临时驻地不久,长安城里的使者便又到了。饶安公主之前已经拒绝了许多批自己父皇派来的说客,但这一次她却无法拒绝了。因为这次来的使者不是奉皇帝的命令来的,而是定安长公主派来的。饶安公主简单的收拾了下行礼便走到了门外,到了门外她才发现张念豫已经在院子里等她了。张念豫一句简答的“别人送你我不放心”,就让她冰冷的心感受到了一阵的温暖。
崔远派出了自己的精锐卫队护送饶安公主和张念豫回长安,两人出了城后便踏着冰天雪地的边塞之地艰难的行进着。饶安公主透过马车的窗子看着野外的一切,此刻她感受到了塞外将士对于家人的那种强烈的思念。她回头看了看身后河湟的方向,脸上的泪水却忍不住爬了出来。她轻声的念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朝堂之上沉寂了已久的魏扶突然当着众臣的面奏报了三个月以来凤翔节度使崔珙率军收复三州六关的消息,满朝文武听到后先是大为震惊,随后便一个个夸赞起了崔珙的忠君爱国之心。天子李忱显然早就知道了凤翔军征讨河湟之事,但是这次他仍然没有开口说话,他在等着众臣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开口,而他很快便等到了。
令狐绹的震惊之情溢于言表,仍然站在百官中最后一列的令狐滈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着朝臣中对崔珙及凤翔军的溢美之词,令狐绹再也坐不住了。他走出队列,先是冲着李忱躬身说道:“陛下,此次凤翔军能够大获全胜,全靠仰仗陛下的天威。经此一役相信我大唐重回繁荣盛世已经是指日可待,臣在此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百官听到这话后也都跟着说起了同样祝贺的话来,李忱并没有过多讲话,因为他知道令狐绹的话并没有说完。果然,众臣的祝贺声刚下去不久,令狐绹便又转过脸去看着魏扶说道:“魏侍郎,边塞出兵数万征讨外敌乃是国之大事。如此大的军事部署蒋尚书和魏侍郎却不曾向三省六部中任何一人提起,如此草率之举岂不是视百官如无物吗?如若地方节度使不经朝廷之命即可随意出兵,一旦居心叵测之人趁机再次发动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