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直就是食不甘味,气愤难平啊!”

    说着,他狠狠地将手中的一颗龙眼干扔在地上。

    杜束大惊,急忙将杜充扶助到椅子上:“叔父,这究竟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不外是有人瞧上了某屁股下这张椅子了。”杜充用手拍了拍靠椅的扶手,骂道:“杜束,你身上偌大酒气,喝了多少?醉生梦死,直是荒唐。老夫若是一倒,看你和王慎又是什么下场。老夫原本以为你是个可堪大任的,今日见你这胡闹模样,叫人失望。”

    被他一通责骂,杜束不敢着声。

    杜束是个好脾气的人,陪了半天小心,侍侯杜充吃了一盏热茶,不容易才让叔父心中的怒气平息下去。

    不等他问,杜充才长长地叹息一声:“老夫原本以为张德远去了陕西,吕颐浩辞去宰相一职。以老夫的的功绩,又守住建康和东南半壁江山,怎么也该进政事堂掌印了,可千算万算,却还是算漏了一点。”

    杜束插嘴:“叔父可是和范宗尹范相不睦?”他是知道的,就在今年年初随王慎去黄州的时候,朝中政局又是一变,远在鄂州安置的范宗尹被同时召回临安,一路高升,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参知政事也就是左宰相,到初夏的时候,更是被直接提拔为政事堂掌印,成为大宋朝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升官的速度当真快如闪电,叫人目眩眼花。

    在等他做了宰相之后,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杜充热中功名,以前赵鼎做宰相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不过是暂代,以赵相公的威望和能力,并不足以协调阴阳,沟通上下左右,迟早都会被更强之人代替。

    赵鼎本人也深知这一点,平日里也是性格恬淡,对于政事不甚上新。

    后来,赵鼎罢相,吕颐浩上台。这人倒是个有威望,镇得住场面的,可惜他后来坏了事,没办法再再朝堂容身。

    这个时候,能够顶替他位置的就只剩下张浚和杜束了。张德远自不待言,威望极高,而杜充手握两淮兵权,在守住建康府之后,也是名动天下。

    可最后的结果是,张浚去了陕西,宰相的位置却旁落到范宗尹头上,着实叫人意外。

    杜充哼了一声,满面的气恼:“不睦,自然是不睦的。他范宗尹以前不过是区区一个知府,又凭什么做政事堂掌印。他是宰相,老夫是右相,自然是合不来的。”

    杜束见叔父不书发泄着心中的不满,附和道:“侄儿也是替叔父不甘。以叔父的功劳,主持国政,众望所归,官家也不知道是何心思。”

    “官家的心思老夫略微能够猜出一二,范宗尹能够拜相乃是和秦桧私交甚好,秦桧归朝后,自称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抢了小船逃回,朝臣多持怀疑态度。就是范宗尹和枢密院李回竭力保举他的忠心。”

    杜束问:“叔父所说的秦桧可是靖康年的左司谏、御史中丞秦会之。”

    杜充:“不是他还能是谁?”

    “他不是被女真俘虏了吗,这些年为女真阶下囚,突然跑回来,说是杀了监视他的金兵南归,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何能委以大任?”

    “谁说不是呢,可有范宗尹的保举,官家偏偏就信了。而且,范某还因此拜相。”

    “因此拜相,区区一个南归的旧臣,何以改变朝廷局面?”杜束大为不解。

    杜充:“还不是这次女真两路南下,官家一路转进,实在是怕了,累了,不想再打下去了。秦桧这次南下,有范某人保举,进宫诏对,提出要与金国和议,效仿当年南北朝划江而治。秦某又说,为了促成这次和议,当‘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

    杜束色变,抽了一口冷气:“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这不是荒唐吗?咱们可都是北人,难不成都要被罢免了官职,赶回河北?这朝中衮衮诸公,真正的南人可没几个。难不成官家任由如此狂徒在朝堂上狺狺狂吠不成?”

    “是啊,真是荒唐,官家当时也恼了,说南自南,北自北,朕本是北人,难不成也要让朕归北不成?”杜充说:“原本以为秦某发此荒唐言,必然被赶出朝堂,永不叙用。可怪就怪在这里,没几日,秦某就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而举荐他的范宗尹也被提拔为宰相。”

    “这个……”杜束听得瞠目结舌。

    杜充一脸的颓丧:“这个时候,老夫才明白过来,官家是真被女真追杀得累了,想要在这江南半壁江山享福的。就在最近,官家还曾言要在杭州西湖边上大兴土木,兴建宫观园林,摆明了没有北伐收复故土之意。可笑老夫这一年来却没有揣摩透圣意,还成天说什么要对江北用兵云云。早知道也上表议和,却将姓秦的这个后来者抢了先。”

    “最最可笑的是范宗尹,也是想通过对北用兵将兵权抓到手上,现在却替秦桧这个主和派做了嫁衣裳,成了姓秦的恩主。”

    “而且,依老夫看来,秦桧奸诈小人也,手段也极为老辣!他现在做了礼部尚书,将来我大宋和女真的和议一启,为了取信女真以示重视,说不好会被提拔进政事堂做相公,到那个时候,就是来抢老夫的位子。”

    是的,如果秦桧一旦进政事堂,首先倒霉的就是他杜充。毕竟,政事堂的几个相公中,只杜充的根基最薄,在朝中也没有自己的山头。不拿掉他,还能拿掉谁?

    杜束:“叔父,这可如何是好?”

    “我固然是要倒,他范宗尹也要跟着倒霉。同行是冤家,姓秦的一旦得势,范首辅的位置怕是也坐不安稳了。谁叫他主战呢,而官家一心求和,秦桧显得得到提拔,就是他放出来探风声的。秦桧以和议策入政事堂,必然和范宗尹为敌。”杜充幸灾乐祸地说:“老夫虽然根基浅薄,可好歹在掌军,不做相公,大不了依旧做这个留守。范宗尹区区一个知府,根子更浅,骤然被提拔为宰辅,眼红他的人多了。将来一旦被秦桧搬掉,下场却不知道会是什么样?范相公现在只怕就好象是吞了颗苍蝇,已经恶心坏了吧?”

    杜充不去考虑自己下一步该做如何打算,反先嘲笑范宗尹。杜束一阵无语:“叔父所说的话不过是推测,将来的事情未必就是如此。”

    “什么未必就是如此,那是肯定。”杜充冷笑道:“秦桧南归带有上百随从,如今都被任命为京官,就连给他开船的船工……叫什么名字来着,对了,叫孙靖。一个大字不识的粗鄙野人也补官为承信郎,可见秦桧如今的圣眷之隆。”

    冷笑完,他又变回先前的颓废模样:“看来,形势不妙啊,老夫怕是在政事堂也呆不了几日了。”

    听他这么一说,杜束也担心起来。

    可他本是一个不良中年,花天酒地惯了的人。人品虽好,其实就是个没有什么本事的烂好人。

    顿时急得不住搓手:“糟糕了,糟糕了。”

    “你急什么,大不了走一步看一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杜充:“约之,你这次来建康见老夫所为何事?”

第二百四十六章 庙堂之高(二)() 
杜充抬眼看着杜束,心中也是奇怪。如果王、杜二人那边真有事,大不了写一封信过来既可。现在自己这个侄子亲自跑来,必然是有重要的事项。

    杜束这才想起王慎送别自己的时候所说的话,忙从怀中掏出信,以双手递过去:“叔父,这是王慎给你老人家写的信,还请看。”

    杜充接过信:“什么事,要兵、要钱还是要官,直说就是了。而且,但凡有好事,老夫自然不会忘记你们这些晚辈、门生们的。”

    “倒不是这桩。”杜束:“王慎在侄儿来建康拜见叔父的时候也提过信中的事,道思的意思是如今女真已经退兵。大江以南虽然遍地烽火,可东南却已经平定了。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守江必守淮。若是两淮沦陷,责金陵则誓在必守。金陵龙盘虎踞,东南形胜。若金陵不存,则东南不保。也因为石头城乃是江南腹心,自三国以来,先后有六朝在此定都。先前官家南下时,也将行在设置于此。此番女真已然北返,官家是不是也该还都了?”

    “还都,还什么都?”杜充不屑一顾:“你和王慎也是糊涂,怎么就看不明白朝廷和官家的心思。他们是真的被女真给吓坏了,巴不得离金人越远越好。方才某不是说过,官家爱杭州山水,已在西湖周围大兴土木,修建行宫,要好好享受太平日子了。而朝中的衮衮诸公们也在杭州大量购置田产、兴建府邸,鬼知道官家和官员们投进去多少钱。如果还都建康,那么多钱不都白扔下去了吗?如此,杜某岂不成为天下人的公敌,不用官家发怒,朝臣们首先就容我不得。”

    说到后来,杜充声色俱厉,忍不住一掌拍在几上。

    “我我我……叔父,这都是道思的提议,侄儿也不甚了了,你还是先看信再说吧!”杜束吃了这一通呵斥,有点口吃。

    “好,老夫倒想看看王慎口中能吐出什么莲花来。”杜充一把撕开封口,抽出信来。

    只看了一眼,他就抽了一口气,目光落到信上,良久不肯挪开。口中还年年又声,似是在慢慢咀嚼其中的文字。

    过了半天,杜充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厅堂里慢慢地转起圈来。

    杜束被他转得眼花,想问,却不敢问。

    好半天,杜充才停了下来,问:“约之,这信你这么没看过。”

    杜束忙站起来:“走之前,王道思也就大概说了数迎官家回建康之事,侄儿也没看过这封信。”

    “那好,你看看吧!”

    接过王慎的信,杜束一看,额上黄豆大的汗水就落到纸上。

    王慎的信用的是大白话,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正因为如此,其中的意思显得异常的赤裸。

    大概的内容是,杜相你身为朝廷右相,朝廷中枢决策人之一,政事堂才是你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