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福说的决绝。
属下立刻抱拳,“是大人。”
而在不远处的一个院落的厢房里面,一名乔装的太监,摸着下巴,也对身边的跟随的太监和一个御林军统领道:“有多少人愿意效忠皇上?”
跟随的小太监道:“公公,只有四个小海盗愿意为朝廷尽力,不过他们要十万两银两,并且最起码是守备的官职,小的不敢答应他们,回来请示公公。”
御林军统领道:“他们有多少船,多少人马?”
跟随的小太监道:“一共有一百二十条小船,两千人马,”御林军统领皱起了眉头,看了看坐在那里的太监,“公公,事不可为啊,这点人马太少,而且他们的心意不是那么明朗,我手中也只有两千人马,因为不能激怒郑鸿逵,所以他们都无盔甲,兵器也不够,无法压制郑鸿逵啊。”
太监摸着下巴,想了想,“没事,我已经和金华义军的萧飞萧总兵约定好了,如果人手不够,金华义军的野战5旅将会出现在泉州府,况且泉州府也不只一支金华义军的军队,野战6旅和第六舰队的三千海战队士兵也会帮忙,两万多人了。郑鸿逵有多少精锐?不过五六千而已,其余的几万人都是乌合之众,都是他们新拉壮丁补充进来的,根本不堪一击。”
御林军统领还是皱眉头,担心的说道:“公共,我觉得不应该利用金华义军的力量,我们要为朝廷考虑,金华义军毕竟是外人,如今朝廷没有实力制约他们,只能等到将来收复江山再算帐,现在用他们,我们要付出什么?又是一个福州府吗?”
太监看了看他,“皇上和阁老们的决定,难道你能推翻吗?”
御林军统领不再说话了。
再远处,郑鸿逵的人和郑成功的人在谈判,但双方都分歧很大,没有谈拢,现在郑鸿逵势弱,郑成功可不想再扶持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听宣不听调的十八芝,那种大家坐在一起推选个盟主的形势,他不喜欢,他更喜欢自己大权独揽,而郑鸿逵则不想同自己的侄子低头。
虽然他现在很想让侄子帮自己,摆脱困境。
葡萄牙人是个威胁,清军也有可能威胁他们,隆武朝廷的防御并不可靠,拥有骑兵机动能力的清军和蒙古人很可能一日千里,从隆武朝廷的地盘上来袭击他的漳州府和泉州府。
泉州府里面还有金华义军驻扎,虽然金华义军事实上一个独立的南明军阀,和他郑鸿逵一样,可他们最反对的是投降清军,他想着的是投降清军,毕竟清军有问鼎江山的实力和能力。
谁都知道南明不过是苟延残喘。
在施福的说服下,他的心逐渐倾向于投降清军。
还有一种可能带着自己的舰队远走大海,可他不像郑成功那样决绝,故土难离啊,他比郑成功要老很多,不想脱离陆地,去大海上混,无根之萍那种苦楚,他体验过。
(本章完)
第249章 郑鸿逵的危局 亮点()
施福见到郑鸿逵终于决定依附清军了,很是高兴,专门过来拜访他。
酒过三巡,宴请施福的郑鸿逵问道,“施大人,不知道清军如何来帮助我们?”
施福放下筷子,“郑大人,其实这事情我们早就安排好了,清军将经过葡萄牙人的地盘,然后来到你的地盘上来帮助你,在此之前,请你先清理一下内部,我听说隆武朝廷的人还没有走。”
“这个大人,他们都是我多年征战的老部下,于心不忍啊,不如我再去劝劝他们?”郑鸿逵为难的说道。
“不可,郑大人,根据我的调查,你的这些手下人已经背叛了你,我们发现城中有隆武朝廷的明军在活动,如果不信,你可以派你的心腹去大街上,也不用去大街上,就去你府邸四周的一些院落去看看,就会发现,大量的明军正计划对你不利,”施福摇头晃脑,冷冷的对他说道。
“这个,”郑鸿逵惊动站起来,他虽然知道如今泉州府城内人心涣散,风声鹤鸣,他的手下们都不安心,各方势力都在活动,可不知道居然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埋伏好了人手,这说明什么,谈不拢就要武力解决自己。
“来人,给我去查,将所有人捉拿到府。”郑鸿逵大声对身边的侍卫道。
“唉——,大人,你这样鲁莽的去让人查,这要是人少了还好说,如果人多了,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到时候让敌人趁机攻进来,你我都要掉脑袋的啊。”施福拉住他道。
“嘿嘿,”郑鸿逵冷笑的阴声对他道:“在我的地盘上,你就是有多少人也得给我老实出来,要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说完他吩咐了一下手下,然后带着人亲自去抓那些人了。
施福不知道郑鸿逵有什么办法,但他知道郑鸿逵是关键,连忙对手下道:“去让那些已经集合好兵将的投靠我们的郑家军将领发动,将那些不是倒向我们的人杀死,部队收编。”
“是,大人,我马上去办。”属下带着几名侍卫走了。
而此刻泉州府府城暗流涌动,隆武朝太监张亮也不是一个轻易被打败的角色,根据情报,郑鸿逵已经倒向清军,他连忙安排人部署行动,命令那些隐伏地御林军向城中府衙靠拢,一边通知在这里的一些这几天他说动荡豪强和乡绅,集合家丁,准备决战。
如果不是人多,不是他们现在策反的将领也不少,不是有金华义军的魏无忌率领大军已经在半个月内抵达泉州府外围,秘密隐伏起来,张亮还不敢此时发动。
即便知道事情不可为,投靠清军的郑鸿逵肯定第一个拿他们开刀,而他知道,永历朝廷的人嗅觉灵敏,居然在两三天之前就跑了,没有办成事情,他们也不抱多大希望,没有投入什么,他们有的只有永历手中的圣旨和嘉奖密令,就是来空手套白狼的。
“公公,不好了,郑鸿逵带人突袭了我们埋伏在府衙外面的人手,现在正在激战,”那名跟随他的小太监从外面匆忙跑进来报告道。
“什么,派人告诉御林军统领,让他坚持住,你去派人通知那些乡绅和豪强,派人去救援御林军,我去和那些郑鸿逵的将领说,让他们此时就发动。”说完,他大踏步的迈出房间,往外跑去,小太监连忙小跑跟上。
当他们跑出院落的时候,大街上已经乱作一团,小贩们纷纷收拾东西,四面奔逃,庆幸的是,还没有士兵在相互砍杀。
这并不是说明战斗没有开始,而且早就开始了,郑成功的人最先被清军偷袭,但他们比较狡猾,他们原先有是本地人,很快损失了一小部分人以后,迅速撤出了泉州府,施福的人没有郑鸿逵的兵将协助,还真一时半会儿拿郑成功的人没有办法。
他们策反的郑鸿逵的部将们都被安排去袭击那些没有被策反的或者倒向隆武朝廷的人。
随着时间的延长,张亮发现他手中的实力正在逐渐削弱,心生一计,让自己手下残余的人扮作被策反的清军,去袭击那些正四处找自己这些人的清军其他部分的士兵。
于是一场混战在泉州府上演。
金华义军在这场战斗中也被卷入了进来,由于施福把他们定为比隆武朝廷更加厉害的对手,因此追着倒向金华义军的郑鸿逵的部将,施福带着几千兵马涌向城内的金华义军驻地军营。
整条大街都在流血,几方混战,使得泉州府大乱,乱兵乘机洗劫泉州府。
郑鸿逵已经和他那些部下撕破了脸,带人四处追杀叛变的部下,很多人纷纷各自逃亡,或者投靠金华义军,或者投靠清军,有的聪明一点的人逃出城门逃向隆武朝廷控制的地盘。
周粥坐镇金华府驻军军营中军账,这样的乱局,他经历多了,比起当初金华府同十来万清军的战斗,那种混乱的场面来说,泉州府虽然人口众多有三四十万人,本地人口有五六万人,商人商家就有七八万人,剩下的都是附近讨生活的穷人,还有士兵,衙役,这么多人,也比不得金华府当时侯城内十万人,城外近二十万清军,然后双方混战,那个乱局。
阮进更是不用他说,本来就是鲁监国一边倒明军将领,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役不少了,来到金华义军这里以后,又参与整编训练军队,还在泉州府,福州府同清军打了几战,培养出了他不同于在鲁监国一方的那种对清军拥有优越感的心态。
因此在接纳了几名投降的郑鸿逵部将领和他们的败兵以后,军营就开始关闭,海战队爬上军营的围墙,用手中的火绳枪和刀斧,弓箭打击敌人。
施福也是一名老将了,他指挥下的郑鸿逵的士兵攻击了两次,都大败而回,在围墙外面留下几百名重伤员和死尸。
“你去通知郑鸿逵,要做就做绝了,反正已经同金华义军翻脸了,不如就再加一把力,”施福不忙着攻击金华义军,而是对身边的属下道。
“大人,如今郑鸿逵心情不好,逮住谁杀谁,他苦心经营的基业被咱们毁了,先前派去帮助他攻打那些乡绅和豪强的兵马的将领,一见面就被他砍了脑袋,将领的所有士兵都被他杀了。”属下道。
“他疯了吗?”施福问道。
“听说是他在路上遇到了那个隆武朝廷的太监张亮,被张亮说了一顿,然后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向天咆哮,发疯一样劈砍四周的自家兵将,之后我们派去的人就接近不了他的身了。”
属下道。
施福摸着下巴,“这个张亮倒是一个有本事的太监,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还能让他翻盘,走,看这金华义军也不想闹事,我们先解决郑鸿逵和那个张亮,等马德功大人的清军来到泉州府,我们再同金华义军决一死战,看情况金华义军还没有人能下决定,得派人回去请示他们的那个总督。”
(本章完)
第250章 郑鸿逵的危局 勒紧绞索()
船舱内,郑成功和郑泰对面而坐,只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