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那个带钟浩过来的仆妇说道:“二小姐,这位钟公子是崔家公子推荐的大夫,为你诊治来的!”
富若兰听了,轻启莓唇出声道:“铃儿,快给钟大夫看座!”
富若兰榻前的两个小丫鬟中,床头处的一个,正是那日训斥钟浩“登徒子”小丫鬟的铃儿,此时她也认出钟浩。见钟浩竟然来到小姐闺房,一双眼睛不禁睁得大大的。
自家小姐自从见了钟浩写得她的那首词作,对钟浩很是有好感,铃儿自然是知道的。此时见了钟浩竟然成了大夫,更是张大了嘴,感到万分奇怪。
铃儿带着好奇,给钟浩搬过一个锦墩,放在离自家小姐香榻三尺处。
有那健壮仆妇守着,钟浩不好造次,规规矩矩的在锦墩上坐下,朝着富若兰微微一笑。“在下是来给富小姐诊治病情的,麻烦小姐说一下染病的原因和用过的方子,在下好为小姐诊治!”
富若兰有些虚弱,铃儿在旁替她说道:“我家小姐是元夕时着了风寒,一开始病并不重,请大夫来诊治,给开了桂枝汤服用。可是桂枝汤并不见效,病情反而加中了,咳嗽的厉害。后来请得大夫给开得小柴胡汤,不过喝了也没什么效果。后来麻黄汤和小青龙汤也服过,但是效果甚微,小姐的发烧咳嗽一直迁延不愈。”
铃儿说富小姐病情时,钟浩一直不断微微点头,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令铃儿觉得似乎钟浩还真有高深的医术。
其实,钟浩对中药药理也不太懂,只是大体知道铃儿说得那几种药方都是治疗感冒发烧和风寒咳嗽的药方。这些方子应该是对症的,富若兰病情一直发烧咳嗽不好,怕是炎症一时不退。此时的中药方子治疗炎症怕是见效很慢。此时的人对西药没有抗体,钟浩觉得给她服用头孢氨苄和康泰克,说不定有些作用。
铃儿说完病情,掏出一块锦帕,开口问道:“先生要先诊脉吗?”这锦帕估计是钟浩要是诊脉的话,垫在手腕上。
富若兰脸上忽然霞红一片,一想到钟浩要摸他手腕,不由的心里如同小鹿,跳得厉害。
钟浩看着富若兰娇羞的模样,不由的也是心中大动,他倒是很像摸一下佳人的皓腕,虽然隔着锦帕,怕是也会很销魂。但钟浩不想给佳人留下轻浮的印象,当下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轻咳一声道:“在下行医,只靠望、闻、问,便可看个差不多,富小姐这病情不需要诊脉!”
富若兰听到不需要诊脉,不由的心下松了一口气。
钟浩从怀中掏出小木盒放在桌上,道:“富小姐这病情,在下已经大体了解,似乎用在下家传的秘制药丸颇为对症。这木盒中有白色蜡丸和褐色蜡丸各十颗,早晚各服一粒白色蜡丸中的药丸和一粒褐色蜡丸中的药丸,五天后若是还未见效,在下再来为富小姐送药!”
钟浩吩咐完,便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富若兰,起身告辞——
钟浩走后,铃儿拿起木盒中的蜡丸打开,看到里面花花绿绿的胶囊,不禁有些迟疑。这种药从来没见过啊,怎么奇奇怪怪的,能吃吗?
富若兰微微一笑道:“难道他还会害我不成?帮我拿水来,我要服药!”不知怎地,她现在很信任钟浩,觉得他肯定是来帮自己的,绝对不会害自己。
铃儿见自己小姐这么相信钟浩,不禁无奈,只得去拿过一盏清水,服侍富若兰吃药,嘴中嘟囔道:“那登徒子要是敢害小姐,本姑娘一定饶不了他!”
++++++++++++++++++++++++++++++++++++++++++++++++++++++++++++++++++++++++
Ps:会元对中医不太了解,只是听说过桂枝汤、麻黄汤和小柴胡汤等这几个方子,是治疗感冒发烧的,写得不对之处望见谅!!!
第六十三章 观音诞辰()
钟浩自从给了富若兰那些西药后,一直颇为牵挂。
好在刘雨夕随后带来的消息,令钟浩安心了。富若兰吃了钟浩的西药,效果很不错,五天的药还未吃完,便已经基本痊愈了。看来此时的人们对这西药没有抗体,这些西药确实很管用。
刘雨夕还给钟浩带来了一个香囊,据她说,这是富若兰亲手缝制,送于钟浩,答谢其赠药医治之恩情。而且刘雨夕还说:二月十九是观音诞辰,富若兰约刘雨夕一起去大云寺上香,她要去还愿。
钟浩自然不能这个能见佳人的机会,当下约着崔烨观音诞辰之日一起去大云寺庙会游玩。
……
青州的寺庙众多,其中以大云寺、广福寺和龙兴寺最为有名。大云寺、广福寺分别位于云门山、驼山之上,以石窟佛像众多出名,而龙兴寺则位于莲花山脚下,以存有如来佛祖真身指骨舍利而受到广大信徒的膜拜,这三家寺庙是如今青州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
这云门山脚下的大云寺已有近千年历史,始建于北齐武平四年,初称南阳寺,隋开皇元年改名长乐寺,武则天天授二年改名大云寺,当真是一座千年古刹,是青州一座历史最为悠久的名寺之一。
如今大云寺住持方丈觉明禅师,更是一位佛法高深的得道高僧,是以大云寺一年四季香火都极为旺盛。
大云寺位于云门山脚下,云门山离青州城并不远,出青州南门阜财门也就三里地不到。青州城是鲁中重镇名城,号曰“倚山俯涧,基址壮阔,雉谍排密。积谷屯兵,可容十万”,而这其中的所谓倚山,指得就是青州城倚靠云门山而建。既然是倚山,那青州城自然也就离得云门山很近。
出了阜财门,有一条路直通云门山脚下,因为时常有青州城内的善男信女去大云寺礼佛进香,是以这条路修得很是平坦宽阔。
钟浩和崔烨没有坐车,而是一路悠然自得的游逛着,往云门山脚下而去。
一路上杏花白,桃花红,杨树发芽,柳树吐绿,道路两侧景色着实不错。
云门山四周峰峦秀丽,松柏叠翠,林木幽深,空气清新,与繁华熙攘的青州城连接映衬,构成群山连翠,障城如画的靓丽风光。
二人还未行至云门山脚下,便已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因为今天是观音诞辰,云门山下脚下的广场上,是一个盛大的庙会,此时已是人头涌涌,摩肩擦踵。
钟浩和崔烨从热闹庙会去穿过,往云门山而去。
云门山被誉为鲁中第一名山,虽不算太高,但陡崖峭立,山势巍峨,漫山松柏,景观棋布,宛如一个巨大的盆景端放城南,以它美丽、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而独具风貌。云门山风景绝佳,离城又近,自然而然便成了青州文人雅士、才子佳人喜欢游玩的风景胜地。
青州的文人士子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展示风雅的机会的,今日是个热闹日子,此时已有许多青州士子文人三三两两的往云门山上走去。今日云门山上各个景点,怕是少不了有文人士子聚堆吟诗做对。
钟浩和崔烨都是忙着来见佳人的,自然无心去参加那些吟诗做对。
两人穿过山门,迈步往大云寺奔去。
走在云门山上山的石阶上,微风拂来,但闻松涛阵阵,鸟语花香,习风阵阵,令人不禁为之神清气爽。
钟浩不禁感叹:这云门山当真是一处好地方啊!
钟浩和崔烨沿着石梯,漫步拾阶而上,石梯两旁不时见到许多文人骚客的摩崖题词,隶楷行草,各式各样的都有,其中一面最大的石壁上刻有“海岱雄风”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钟宇看了一下落款,竟是王沂公撰刻的。
路旁不时还可见到许多洞窟佛像,各种造型的都有,显然并不是刻于同一时期。而且不光有佛像,这里竟是佛道同处,因为钟浩发现其中有一处很大的洞窟里,竟然是陈抟老祖的睡相。
云门山早在隋、唐时期,便深受诗人骚客和佛、道两家的青睐。山上有隋、唐石窟造像五处,石佛二百七十二尊,历代文人墨客、善男信女的题刻、造像、碑碣共计百余处,遍布云门山摩崖。
二人从山脚下沿着石梯往上走了约五六百级石梯,爬过一面石壁旁边的最后十几级台阶后,便是山腰一处宽阔平整之地。
一座恢宏的庙宇,赫然出现在二人眼前,匾额上“大云寺”三个遒劲有力的金光大字。
那映在绿树丛中的殿宇,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无不显示出寺院的古朴雅致。大云寺位于云门山山腰,受地势所限占地规模虽不算大,但各间大殿都建得古朴厚重。
二人迈步走进走进大云寺,见大云寺内人流熙攘,来上香礼佛的香客已是着实不少。
钟浩四下探头寻找寻找富若兰和刘雨夕的身影。
崔烨笑道:“既然来了,咱们也去大雄宝殿上柱香吧!”
钟浩以前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不信的,但是自从自己穿越之后对鬼神之说多了一些敬畏。虽然不信,但求心安吧。
钟浩随着崔烨来到大雄宝殿,给佛祖和四位菩萨依次上过香。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生日,所以来给观世音菩萨上香的善男信女最多。
二人出来又去功德箱中捐了些香油钱。
大雄宝殿中的知客僧见二人捐的香油钱着实不少,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对二人倒是异常热情。钟浩不禁撇撇嘴,心道:佛家总说众生平等,看来也是离不了看人下菜碟的俗气。
二人出来大雄宝殿,在寺中游逛,寻找富若竹和刘雨夕的身影。
在大雄宝殿的偏殿门口,大云寺的觉知禅师在这里给众香客解签。钟浩远远看看去,一眼便看到正在那里等着求签的富若兰和刘雨夕,当下喊上崔烨快步往那边过去。
“嗨,嫂嫂你和富小姐也来上香啊,真是好巧啊?”钟浩忙上前和二女打招呼。
刘雨夕似笑非笑的看着钟浩道:“是啊,真……巧啊!”她故意拖长音说道。
富若兰见到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