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这些菜都是尊夫人做的,确实好吃,小弟深感荣幸。”这马屁还是要拍的,何况这菜确实不错。
“哈哈哈,秦老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嫂子做的菜,在崇明所可是数一数二的!”另一位副千户何康居,摇头大笑着说道。
“你们瞎扯这些干嘛,快吃菜吧,不然都凉了。这菜的味道嘛,也就一般般。”满脸得瑟的赵有德,打断了这些人的吹嘘。可那脸上的表情,还是出卖了自己。++的,、、,,、、
第三十六章:万历皇帝()
这台酒从中午喝到晚上,其他人不知道,反正秦奋自己是钻桌底了。迷迷糊糊的感觉自己被人抬到床上,就睡着了。
话说两头,吕卫一路赶回苏州府。趁着天还为黑,连忙写了一封信,飞鸽传书到北京的北镇抚司衙门。信里说了秦奋的种种事迹,并拿到了香皂的代理权,还附上了自己对秦奋的一些看法。
信鸽的飞行速度还是挺快的,曲线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88公里。而苏州府到京城直线距离1000公里左右,曲线距离1200公里左右。
吕卫是下午5点多放出信鸽的,所以北镇抚司,应该在第二天早上6点到7点,才能收到消息。
万历二十六年十月初三,因小冰河气候的原因,京城已经下了初冬的第二场雪,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
这天上午巳时,因为皇帝又没上朝,而不用去站班的骆思恭。正坐在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千步廊西侧的锦衣卫衙门中,喝着小茶,看着南北镇抚司和各个千户所,递上来的密报或者文书。
突然看到了前两天去信苏州府锦衣卫调查的,那个卖香皂的百户有有消息了。连忙仔细看了看,合上折子就出门前往宫内。
一路穿过皇极门,来到乾清宫殿门执守的太监进去通报,便等在了殿门外。
万历怠政到现在已经已经有十一个年头了,连宁夏之役,和基本已经结束的朝鲜之役,都是通过司礼监传递奏折的。怠政的原因据传有很多。
比如身体有病。万历帝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万历帝10岁登基,在位48年,二十多岁以后就时常以病免朝,到后来甚至创下了28年不上朝的纪录,其糟糕的身体情况无疑是的原因。而其症状始终是“头晕目眩”、“身体发软”、“目疾足痛”之类的虚损症状,只是程度越来越严重,到其后期,已经是神思恍惚,步履艰难,连耳朵都近乎失聪。
万历帝22岁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安排自己寿宫的建造,并在建造过程中,屡次视察与过问,这就是后来的定陵。陵墓耗时5年完工,这一年,万历帝才不过28岁。虽然古代帝王在活着的时候筹划陵墓并不少见,但像他这般年纪轻轻就想到生死问题,而且如此重视,显然与其身体虚弱,自感生年不永有关。
但也有说法是,摆脱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三人悬在头上的戒尺。亲政后任性、倔强,这个时候就养成了。
又或者是,因为没有竞争。两个哥哥都早死,弟弟朱翊镠是同母,也不存在皇位竞争。所以他登极前没有竞争,坐上皇帝宝座以后,又遇到一个所谓的太平盛世景象,就越发放纵自己。
再加上万历帝比较任性,固执倔强,个性乖戾,一味从心所欲,便渐渐怠于政事。
最大的一个原因还是怕被群臣骂。明朝是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
明代君主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敢于骂皇上,直接骂,毫不留情地骂,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突出。
有人把万历帝描绘成一个好色、贪婪、残暴、昏庸、无能、懒惰……总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无是处的皇帝。这不是进谏,简直就是人身攻击、诽谤侵犯名誉。
但万历帝最后给他的处分不过是革职为民。这以后,给万历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对这种群狼式的围攻、暴风雨式的谩骂,皇帝没了脾气,只能装聋子不理睬。万历帝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躲避。
还有据传是万历皇帝想立福王为太子,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官集团,推崇的就是立长不立幼的嫡长子继承制。再加上时为太子的朱常洛并无失德之举,文官们自然不万历帝废长立幼。
而得不到朝堂最大势力的,万历帝也就不得不放弃立福王为太子的想法,即便强行废立,也会引起朝局动荡。所以也就以不上朝,来和文官们对峙。
但总结来看,万历皇帝这一生算得上是功过相抵。前十年张居正变法,中间二十年还打了三大征,后面二十年才算的上完完全全的怠政。
性格安现代来说就是个,有点儿能力,做出过一些成绩。但在遭受群臣打击后,又把自己缩进乌龟壳里。一个有理想,但又容易走极端的宅男富二代。
早上巳时三刻,万历正在乾清宫的书房内,看着朝鲜的战报。这时一太监进来对着他说道:“万岁爷,殿外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求见。”
万历没抬头,看着奏折,沉默了片刻后,才平静的说道:“让他进来吧。”
“是”小太监小声的应你一声,快步走出殿外骆思恭进去。
骆思恭闻言,快步走了进去,纳头便拜:“臣骆思恭,拜见皇上。”
“好了,平身吧,今日前来见朕有何事。”万历还是没抬头,但语气还是比较高兴的,可能是看到朝鲜战报上有什么好消息。
“回万岁爷,苏州府传来消息,墨家的人出现了。”
“噢?墨家?就是那个销声匿迹几百年的墨家?朕还是在卷宗里看到,墨家还是几百年前,宋朝时出现过。这次墨家出现有什么动静?”听闻是墨家出现,万历还是来了那么一些兴趣,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这次墨家出现,是帮一个叫秦奋的百户。据说是此人在朝鲜救过墨家巨子,墨家感谢他,才帮他建设堡垒。还一种叫香皂的东西他贩卖。”
“香皂?这东西朕知道,今天早上洗漱时,内侍给朕用过,还是你们锦衣卫送进宫来的。”
“回万岁爷,臣也是因为前几日,一位在杭州的锦衣卫密探来报,才让人调查的,这一查就查出了墨家。不敢隐瞒,连忙前来汇报。”骆思恭赶紧说出了前因后果。
“那你先给朕说说这秦奋是个什么样的人,可用吗?要详细的。”
骆思恭闻言,赶紧看了看小抄,这才说道:“万岁爷,这秦奋乃万历五年生人,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大河村人士。二十三年因去县城赶集,而逃过倭寇屠村,以后一直在码头做苦力。”
“二十五年,万岁爷下令赴朝抗倭,秦奋应吴淞水军,跟着御倭总兵官陈璘去了朝鲜战场。在副总兵邓子龙手下游击将军罗正冲部。”
“次年八月中旬,在釜山战役杀敌八人,经邓子龙总兵,获封苏州府太仓州镇海卫崇明所新设横沙堡百户。同月下旬回到吴淞上任。然后便是墨家出现,帮他建堡。”
“然后便是在杭州贩卖香皂,拍卖代理权。其中一个被锦衣卫安排在杭州的密探拍下,万岁爷用的香皂就是那个密探送上来的。对了,再去杭州前,还用一膄船打退了两艘劫掠沿海的倭寇。”
骆思恭说完这些,就低着头,等着万历说话。、;;,,!!
第三十七章:简在帝心()
“没想到这秦奋还是邓子龙举荐的,邓子龙精忠耿耿,虽已年过七十,扔领二百人向日军冲锋,想夺得首功,杀敌无数。然,被火器误投坐船,倭寇趁机反扑,力战而亡,连前来救援的李舜臣也共同殉难。这秦奋也是良家子弟,又有杀敌之勇。是个好男儿。”
万历虽然宅,但是这些自己关心的事情还是知道的。说起邓子龙,也不免有些唏嘘。然后问道:“墨家的事你怎么看?”
“墨家非攻兼受,从卷宗记载来看,都无称霸之野心。然,不可不防。销声匿迹几百年,颇为神秘。到如今才因为秦奋出世,不排除想扶持他做代理人。我们先可与之交好,如发现有不臣之心,立刻出去。”
骆思恭说道这里,顿了顿:“在这个过程中,锦衣卫可以秘密摸清墨家底细。”
“嗯,先就如此安排吧。还有那个香皂怎么样?不是有个密探获得了那个什么代理权吗?都给朕说说。”万历见骆思恭以想出一个,还算周全的对策,便纠结。
“万岁爷,这香皂还真不错,效果万岁爷已经知道了。但这香皂5000两的货,一个省纯赚2470两以上白银,是个好东西啊。”说起香皂,骆思恭也有些高兴。见万历来了兴趣,又连忙说道。
“臣已经派人以一万两黄金的价格,拿下了十个省的代理权。加上先前那一个,两京十三省咱们有十一个省,每个月都能有35500两白银进账,一个月便可收回代理权的本钱。”
“嗯,不错,这事你办得好。你给朕详细说说,这代理权的事。还有那秦奋每个月赚多少银子,朕要不要派个内监过去?”一说起钱,万历这个死要钱的就来劲。
万历在张居正死后,便开始派出矿监,向各地征收矿税银,来增加内库的内帑。万历最顾及边情,经常用内帑拨付边关军饷。但也正是如此才被言官门,花式漫骂。
“万岁爷,在先前五个代理商那里,秦奋每块卖20文赚5文。而咱们后面的,每块卖18文赚3文。他每个月可赚14533两白银。
据苏州府传来的消息,秦奋是想用这些钱,来养从浙江巡抚哪里接受过来的流民。还有多养写家丁防御倭寇,一个是应为横沙堡地处备倭要地,二个可能是因为被倭寇灭门的事。”
骆思恭没有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