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紧赶慢赶,在9点50左右,便来到的新河码头。靠岸后,带着李二牛等人下了船,来到船还没靠岸时,就看到的那群人面前。
当时便在猜这些可能就是张秀木等人,果然,走进一看,只见张秀木和其他几个,穿着小旗八品绿袍的小旗,早已站好等着自己。
待秦奋走过去站定时,张秀木这些小旗便齐声问好:“卑职张秀木李超。。。。。。,参见百户大人。”
“哈哈哈,免礼免礼。大家都来得挺早的嘛,现在才巳时三个不到,都吃饭了吗?”看见这些人,心情还是不错的秦奋,客气的问了一下。
“回大人,卑职等都是早上辰时末便吃了饭才过来的。”这里就张秀木和秦奋熟悉点,也就由他带头说话,隐隐有些众人之首的感觉。
“嗯,那好,先开始上船吧,告诉大家,除了衣服和粮食等,什么家具啊这些就扔了,本官给大家准备的有。”说话间,秦奋也在观察这些军户。
这些人什么都带着,什么锅碗瓢盆,耕地用的农具,竹篓里装着鸡鸭,板车上推着的粮食等等。。。。。。更有甚者还带着家具,看得自己是满头黑线。
“还有,你们上船后听那些穿着绿色衣服的人安排,那些是本官的家丁。船不够就再雇几艘,应该差不多,挤一挤还是能装下的。”
自己的盖伦船满载排水量1800吨,这五百多人,加上每家大概都有个一千斤左右粮食,大概共重70吨左右。除去一些占地方的物品,这些人挤一下应该没问题。
“遵命,卑职这就去办!”张秀木闻言抱拳行了个礼,然后便转身去安排了。
站在码头上,看着张秀木和李二牛等人配合着装船装人,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张秀木是个人才,从平时的一些行为举止来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端倪。
调度有度,指挥合理,官服重来都是整整齐齐,除了略显破旧。再观察观察,如果可以就委以重任。
“哈哈哈,秦老弟怎么来了也不到衙门坐坐?害的哥哥我亲自过来,这可是你的不对啊!”正向着张秀木的事,耳边便传来了,王德贵的声音。
闻言连忙转过头,一脸惊讶的对着他说道:“哎呀,原来是王大哥,小弟有礼了。大哥也不要怪小弟我不去见几位哥哥,实在是今天事情太多。
而且4天后哥哥们就要上岛检查工作,小弟这不是还要好好安排一下吗?这才怠慢了几位哥哥,还望哥哥们原谅这个。”
自从那天喝完酒后,边开始和对方兄弟相称了。虽然不见得知道把对方当兄弟,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尤其是私下里。
“哈哈哈,老弟见外了,哥哥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怎么可能呢。今天哥哥我过来是有正事通知你,你可听好了。”说道这里,王德贵停顿了一下,咳嗽了两声,这才说道。
“横沙堡百户秦奋,兹万历二十六年十月13日,建成横沙堡百户所。百户所城高壁坚,方正有序,乃沿海备倭之坚城。现查明无贪墨款项,欺压民夫之举,特此备注,上报有司。”
王德贵念完过后,得意洋洋的看着秦奋,好似向他邀功。反而是秦奋还有点懵逼,回过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感情这是沾了潜规则的光啊。
自己给他们找到一条财路,虽然还没开始,但也不妨碍先给自己一点甜头尝尝。看来这事还要快点提上日程了,这共赢的事情就是好啊。
想到这里便一脸严肃的说道:“大人们真是辛苦了,不辞劳苦的视察卑职的横沙堡,还现场撰写邸报,当真是尽心尽力,事必躬亲的楷模啊。”
“哈哈哈,好了,老弟就别说笑了,几天后我和几位大人就不上岛了,眼看着还有一两个月就过年了,我们几个可都忙着呢?”
呸,你们忙个屁啊,天天在衙门里喝酒,以为我不知道?不就是看着自己给你们好处了吗?说的怎么冠冕堂皇的,给谁看啊。
“那好,既然哥哥们有事,小弟也不强行拉着大家来喝酒,这样,大哥你等会儿,小弟给哥哥们拿点土特产,当个下酒菜。”
说完,就上船去,找了个小竹篓,放了一百两银子在里面,下船递给了王德贵。
“嘶。。。。。。老弟这土特产可分量不轻啊!哈哈哈”王德贵接过竹篓,没这么注意,差点没掉地上,赶紧稳住后,对着秦奋说道。
一百两银子可不轻,在现代是10斤,按明朝计量方式来说,也是6斤多。这没准备好,还真的容易掉地上。
“对了老弟,刚刚看船上那些穿着绿色衣服,提着刀的可是老弟的家丁?”把东西交给身后的亲兵后,王德贵这才说道。
“是的,那些都是老弟的家丁。”点了点头,回答了他的问题。
“可是为何穿成这样?有点像劲装,只是更加简洁。可为什么是绿色的?这衣服绿色也就罢了,偏偏这帽子也是绿色的,这就有点那啥了。
还有,为何不给他们披甲?虽然武官家丁非战时不可披甲,但咱们这是备倭前线啊,是边关啊,这个没问题的。”得到启发肯定的答复,王德贵就想十万个为什么一样,问了起来。
“这还不是没钱吗,岛上还有那么多人要养,而且小弟还准备养一千多人家丁,这要是披甲了,那还不被当成反贼啊。至于这绿色的衣服和帽子,小弟这是想让他们效仿关帝爷,来个忠义无双。”
一边说着,脸上还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知道的还真就信了,奥斯卡欠秦奋一座奖杯啊。这不,王德贵就信了,一脸为秦奋着想的说道。
“老弟啊,你怎么养这么多家丁?虽然咱们武官养家丁朝廷不过问,但是你就一个小百户,这也太多了吧!”
“小的这还不是防止倭寇,再说了,九边等地,那些营兵卫所什么的,那个不是几千人,多的都上万人了,咱这点不算多。”一脸毫乎的样子回答着。
“那是他们有钱!你。。。。。额。。。哥哥忘了你也有钱。。。”王德贵刚想反驳,就想起秦奋也是有钱人,然后有点尴尬的闭嘴了。的,、、,,、、
第四十四章:送房、送车、送田地()
缓了一会儿,王德贵,这才说道:“既然如此,哥哥也就不多说了,只是老弟你要注意啊,千万别张扬,这事说没事也没事,说有事那就是大事了。”
“嗯,知道了,谢谢老哥提醒,小弟一定注意。”
“嗯,那哥哥我就告辞了,保重!”
“保重!”
和王德贵告别后,人基本已经全部上船,连甲板上都站满了人。虽然重量不大,但是也抵不住人货混装,而且人又不能像货物那样往上摞吧。
再加上小农思想,基本家家户户都站在自己的货物旁。这就造成了,船上人挤人的现象,秦奋是一路挤到驾驶舱的。也没耽搁,马上开船,这是害怕下面船舱里面的人被闷坏了。
一路到达横沙堡码头,赶快招呼着大家下船。吴建波等民政部、教育部、商业部的人都在码头上帮忙。秦奋是在人都下船后,才下去的。
船也不收进系统了,现在码头上也有人看守,不用担心没人看管,有人偷船这事发生。来到船下,看着众人井井有条的安排着,点力点头,没有插话。
吴建波等人做的不错,看来昨天是好好的商量过的。几个部门共四十人,没四人带着一个小旗的军户开始往城里走去。而五个匠户是被王二狗带着走的,想来是吴建波让他来帮忙的。
秦奋一路跟着他们,想看看吴建波是怎么分配的。
来到城里,每组人分别带着他们,去了南区1…10,11…20。。。。一次分配。南区共500栋小别墅,而这次一共分配了105栋。
接下来就是对大家讲解,房屋内的各种设施的用法,中间闹出了很多笑话,这就不一一说明了。中午吃了两碗军部人员,准备的粥之后。
吴建波带着每家的当家人,分田地去了。现在城外南区农田区,只是一片荒芜。除了修建好的水渠,就没有其它东西了。
每组人也只是按着,自己给的图纸开始分地。拿着滚尺,计算着每一户田地的大小,也争取每一户都有一到两条水渠,方别以后灌溉。
这点还是很好解决的,因为当时规划水渠时,基本就考虑这些。
这些人带着石灰,小旗子,量好大小,便用石灰划线,然后再在四个角,插上一面写着名字的小旗子,还有人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好奇的走过去看了一眼,原来吴建波他们还给每块地都编了,几地是哪一户人,上面都写的明明白白。等分完田地,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下午3点。
然后带着人来到中心广场,对着大家说道:“各位,鄙人是横沙堡百户,秦大人的大管家吴建波。今天分给大家的房子,还有待会儿分给大家的农具和车子这些。
都是以后要用粮食来抵的,大家不要着急,听我把话说完!”刚说到要用粮食抵,这些人就开始在下面议论纷纷,说着又遇见了一个黑心百户什么的。
秦奋在一旁听得满头黑线,自己没有那么周扒皮啊。幸好,那些小旗还沉得住气,没说话,等着吴建波说完。
安抚了好一会儿,吴建波这才说道:“朝廷规定,军户每户给地10亩,田10亩,菜地1亩。房子一起修建,种子、耕牛统一发放和使用,每年向百户所缴纳2成收入。
而秦大人给大家的田地都是翻倍,房子也是带院子的两层小楼,我们叫它别墅。而给大家的水稻种子,是每亩产量高达2000斤,小麦高达1000斤。
后续还有一些新作物,都是高产的。各位从明年收获开始,每亩上缴4成,三年后便把房契给大家。三年后便按照朝廷的规定每亩2成。
现在还觉得这个,或者怎么安排有问题吗?”吴建波说完,就等着这些人回话。
这时一个老农便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