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该来的总会来,好事坏事又有什么区别,如今咱们大宋还怕坏事?要是好事的话求之不得何其之寡欢?”

    这话算是没错,赵祯挑了下眉毛望向王韵:“你这嘴里有时也能说出让人大彻大悟的话来,端是不容易,朕以为你向来是端正之言,谨谨之语!”

    是啊!该来的总是会来的,但以如今大宋之庞大,一个区区铁木真赵祯还不一定放在眼中,再说他相信孛尔只斤家族会被契丹人给剿灭。

    当初自己可是耗费了好大经历才让契丹人相信毁灭他们的人就是草原上的孛尔只斤家族。

    天色稍亮的时候一起快马冲入军中,在赵祯的御帐前单膝跪地高声大喝:“启禀官家!大军以肃清上京城中所有叛军,恭请陛下入城!”

    这倒是出乎赵祯的意料,六万契丹人居然被彻底消灭完全出乎赵祯的意料之外。

    稍稍一算这还不到一周的时间,足以展现宋军的强大与毁灭性,在攻城战中契丹人完全不是宋军的对手。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汉家之固有领土”() 
上京城的陷落在赵祯的意料之中,这里已经超出了汉家统治的最远地区,这是一座游牧民族的都城,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原都城之一。

    若不是契丹人急于学习大宋,窥伺商业繁荣,大宋和上京城之间的距离会更加遥远。

    但通商之后,上京城乃至整个临横府便因为公路的勾连而近的多了,同样的大宋也在苦心经营者辽朝当年留下的中京道也就是大宋的北京路。

    北京路遍布公路,这要得益于继任者对当年蔡伯政策的支持,更是地方官员对公路的坚持,北京路流行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虽然是大白话的庶民之语,但却是极为精炼,一句话概括了公路的重要性以及致富的方法,无人不遵从。

    当然这样的话也不出意外的流传到了大宋全境以及契丹。

    于是无论大宋还是契丹人都开始疯狂基建,这简直成为一种病态的嗜好,连赵祯都忍不住感叹,一旦东方土地上的人较真起来,那是相当可怕的。

    连赵祯都忍不住感叹“基建狂魔”提前了数千年,这简直是一场奇迹,当然这也得益于他从后世带来的经验。

    既然上京城被拿下了,赵祯作为大宋的皇帝自然要进入城中,享受胜利者的荣耀时刻。

    城门打开,城墙上插着的宋字大旗猎猎招展,全城已经被大宋将士占领,空出的大量房间自然就成为宋军的房舍,一瞬间便解决了宋军的住宿问题。

    毕竟在草原上风餐露宿可不舒服,四周的城池完全能容纳大宋的士兵,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证明了萧挞里快了大宋一大步,在宋军抵达之前最大程度上的撤走了临横府的百姓。

    从最远的扶余城,到最近的长霸城,皆是人去屋空,若是换成汉家文明是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撤走如此多的百姓的。

    但契丹人办到了,他们完成了一项壮举,在大宋攻伐之前完全撤走百姓。

    虽然这和萧挞里的果断和才智分不开,但也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最大优势,机动性。

    契丹人在作战的时候长途奔袭,甚至不需要劫掠便能存续很久,皆是他们的作战方式完全依靠战马来进行,游牧民族作战时,不需要后勤人员,一人带三马:驮马,战马,走马。

    顾名思义,驮马就是用来驮物资的,宝贝的很,因为在紧要关头,驮马还可以产马奶,以供军中所需,而战马便是作战时所用,走马是正常行军时所用。

    契丹人常以地为席,以天为被,饿了的时候随便弯弓射箭,猎物手到擒来,或是靠劫掠的方式以战养战,不像传统的中原军队,三十万战士中有五万是押运粮草的!

    军队如此,上京城定然也是如此,草原民族最不缺的便是战马,而上京城中的契丹人也不会缺少马匹,赵祯相信若是萧挞里有心要北迁,早早就计划好了北迁的事宜。

    一定会把马匹集中分配,最少保证每家都有足够的马匹使用,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想要搬家实在太容易了。

    事实上契丹人并没有放弃游牧多少年,商业的繁荣和工厂的兴起也就是这两年时间才出现的。

    现在转回游牧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对于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来说,放牧就是天生应该做的事情。

    上京城算是被契丹人彻底抛弃的旧都,也让他们品尝到了商业繁荣所带来“甜美果实”的滋味,只不过这颗“甜美果实”却对契丹人有着致命的“毒素”。

    现在他们发现了这一点,上京城连带着整个临横府都抛弃了,这里是契丹为数不多既能放牧又能耕种的州府,再往北去,基本上就没有适合耕种的地方。

    契丹人所面对的情况和大宋完全不同,他们只能孤注一掷的把所有“本钱”投入到草原之上,否则别无出路。

    他们的所有退路都被大宋所切断,如同草原上的孤狼,要么饿死,要么孤注一掷,萧挞里的选择让赵祯内心愤怒,你有一个如此强大的男人,为什么还要带着契丹走上不归路?

    是,赵祯承认存续契丹的最好办法就是远远的避开大宋,远到让大宋觉得不值得派兵去征伐,现在的契丹已经迁徙到北方,最终的目的地应该就是阻卜大王府。

    那里距离乌兰巴托紧紧“几步之遥”完全可以作为契丹人休养生息之所。

    可那又如何?

    草原的本性就是会向南扩张,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而且作为“华夏的固有领土”赵祯绝不会放弃对乌兰巴托以及整个的控制。

    当然赵祯也知道自己心中的愤怒是男人自尊心的可笑想法,面对民族的存续,爱情这东西便显得很奢侈,萧挞里是对他有感情,可这感情怎么能比拟民族的危亡?

    明知道归附大宋就会彻底消失,那还有谁会去这么做?

    萧挞里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是不正确的,在赵祯看来,身为一个女人就没必要扛着如此重的负担,只要和自己见面,万事好商量…………

    上京城的规模不小,这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扩建的,城区的划分明显有新旧的区别,高大的城墙采用了和大宋差不多的构造,内以夯土,外裹城砖。

    只不过这些夯土根本抵挡不住炸药的攻击,虽然缺口已经被堵上,但赵祯依旧能从难以磨灭的痕迹之中看到爆炸带来的威力。

    上京城的皇宫相交契丹人其他都城的皇宫并不显眼,规模不是最大的,装饰不是最为华丽的,但却是最有契丹风格,最为古朴的。

    事实上整个上京皇宫都应该叫龙眉宫。

    精通契丹事物的文官在边上解释道:“陛下,契丹之上京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辽太祖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

    这便是上京城皇宫的由来,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先有上京城,再有龙眉宫。

    赵祯进入契丹的皇宫之后,并没有直接去正殿之中,而是去了契丹人的祖殿…………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张俭之死() 
契丹接受了汉家文明的儒学,自然也有供奉祖先的家庙,不过对于天家来说,家庙有着另一个名字,祖殿。

    缓步步入契丹的祖殿,殿中的长明灯还在散发着明亮的光芒,这里算得上是上京城皇宫之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即便是契丹人撤走了,殿中的华丽装饰依旧保留了下来。

    金碧辉煌的雕饰,玉石打磨成的祭祀之物,每一样都让人惊叹契丹人的艺术成就,这个文明的艺术造诣一点也不比别的文明要低,反而是因为草原文明特有的粗矿而显得别具一格。

    脚踩在殿中的羊毛毯子上,赵祯看着眼前山墙上的巨大牌位默默无语。

    虽然从立国到现在契丹只有八位帝王,但这是契丹的祖殿,不光有实际的君王,还有名义上的君王和直系先祖。

    从唐时的松漠都督府都督大贺咄罗开始,一共有二十一位可汗,再加上辽朝立国之后的追谥的十五位君王,总共三十六个巨大的牌位。

    其中最为特别的便是有一座皇后的牌位,淳钦皇后耶律平,这个女人是契丹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后,也是堪比武则天的一位女人,手段相当强势,简重果断,有雄略。

    述律平小名月里朵,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阿保机死后,以皇后身份摄政,为全力支持二儿子耶律德光继位,以断腕的方式压众。

    赵祯觉得就是因为这个女人的存在,给契丹人本就存在的母性地位增加了分量。

    赵祯上前看着这些硕大的牌位,微微点头,这些人都不是简单的人物,虽然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但终究会被人铭记。

    上前点燃香火,赵祯在耶律阿保机的牌位前恭敬的上了三炷香,这不会对契丹的屈服,而是对一代强者的尊重。

    跳过其他的牌位,赵祯来到耶律宗真的牌位前,兴宗皇帝四个字让他颇为感慨,虽然契丹没有在他的手中中兴起来,但却是让契丹开始出现转变。

    四周的人都退了下去,三才知道这是官家在和老对手叙旧。

    这么多年来大宋和契丹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不管是在明处还是在暗处的一直在进行,但现在随着上京城的陷落,大宋基本上已经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契丹人并没有担心赵祯凌辱契丹的祖殿,亵渎契丹的先祖,毕竟契丹和大宋一样都是正统王朝的延续。

    环顾四周,这里确实不错,和大宋皇宫中的祖殿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不过高高的藻井上描绘的是契丹的各种风情而已。

    赵祯盘腿在蒲团上坐下,望着耶律宗真的牌位突然有些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绿了你,兄弟,但她确实需要人照顾,你知道她的性子,一个人扛起一座江山实在不容易,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