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剩下的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打算和大宋死战到底,即便是张俭留下最为信任的辅弼之臣毕世杰也没有和大宋死战的决心和勇气,因此从始至终他都是支持以战促和的。

    可萧挞里清楚,若是抱着这种心态和大宋作战,和大宋博弈,争取筹码,必输无疑!

    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留下退路,给契丹留下退路,真的要和大宋开战了有几成的胜算?都想着打赢之后和大宋谈条件,争取更多的利益,可却没想过若是输了会怎样?

    萧挞里蓦然从御座上起身,环视殿中的朝臣,怒其不争的喝到:“愚蠢!我契丹的朝臣居然如此愚蠢!文臣只想自保,口口声声的为契丹百姓着想,实际上哪个不是为自己着想?!即便是毕世杰你也如此,只不过你着想的不光是自己,还有这朝中的所有文臣和契丹的士大夫!”

    文臣们低头望着地面一言不发,为何?因为萧挞里说的是实话,这时候有几个不为自己考虑?有几人还去操心别人的事情?

    心中的小九九被当众戳破,虽然恼羞,却不敢成怒,除非嫌自己命长。

    见他们不敢作答萧挞里有道:“至于武将,也大多是以和为主,即便是以战促和,但却以和为先,如此一来留有退路,如何取胜?我契丹源于东胡鲜卑,虽同言蒙古却与草原上的语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

    祖上不过区区松漠都督府的都督,土地不过百余里,然太祖以此为基,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才有了今天的契丹!

    别忘了,我契丹曾经征服女真,经略燕云,征伐大宋!靠的是什么?可不是你们心中的留有退路!这才多久?你们便忘了曾经的荣耀?”

    萧挞里在殿中大喝:“你们自己想想,从燕云易主到上京覆灭,这才过去了多久?不过区区二十年!”

    “这二十年的时间大宋在作甚?我契丹又在作甚?!”

    萧挞里的声音在殿中回响振聋发聩,所有人都陷入了回忆,是的,在大宋崛起的这段时间契丹在干什么?他们仿佛想不起这段记忆,好似每天都在浑浑噩噩,都在享受贸易带来的财富,和征服带来的快意。

    即便是大宋夺取燕云之后,也没觉得有什么,总认为自己有机会能再次夺回来,西夏覆灭的时候后套在他们的手中。

    大宋征伐西域的时候,他们先一步夺取了西域,这给了他们以错觉,总觉得自己能赢,只不过没有倾尽全力而已。

    可现在,即便是他们倾尽全力,在大宋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也已经得有心无力了。

    经过萧挞里的呵斥,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契丹以战促和,若是赢了自然是好事,宋人瞧了契丹的厉害必定会有所退让,这对契丹更有利。

    可若是输了呢?

    眼下契丹本就势弱,非大宋之敌手,此次以战促和若是输了,失去的东西可能会更多!

    契丹和大宋不同,大宋可以退让,但契丹退无可退,一旦输了,便是连眼下以战促和的局面都不会有,而且蔡伯的话说的很坚决,若是契丹败了,很可能连这些东西都那不到。

    萧挞里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也很坚决,无论如何契丹都是要和大宋死战到底,否则根本就没有谈判的可能。

    契丹这个草原民族的特性就是敬畏强者,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让他们屈服,就像是当年的盛唐。

    在面对大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觉得大宋超越了盛唐,虽然这是事实,可就是因为当初他们曾经战胜过大宋数次,所以觉得这个王朝并没有多么强大。

    可事实上,除了契丹以外,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文明在大宋面前都已经是瑟瑟发抖。

    他们见识到了大宋的强大,也在享受着大宋带来的商品和贸易,大宋的商贾不光是在别的国家卖出货物,也会从当地采购商品,再沿途卖回到大宋。

    大宋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大超越了华夏历史上的任何王朝,几乎每一个文明都在和大宋通商或是见解的通商,这也意味着大宋和世界的交流已经达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

    可曾经不可一世的契丹人呢?

    只能龟缩在北方草原的一隅之地,面对大宋而瑟瑟发抖,契丹有胜算吗?没有,完全没有,这一点不光赵祯清楚,作为契丹的一国之君,萧挞里也很清楚。

    但同样的她也知道,契丹必须要和大宋死战,只有如此才有存活下去的可能。

    开始的时候萧挞里也明白,但现在她知道了,大宋的强大根本就不是契丹能对抗的,密谍来报,大宋甚至可以调动花刺子模的士兵进攻上京道西北的粘八葛部!

    而所付出的报酬不过是允许花刺子模的商人可以到大宋设立在恒逻斯城的榷场进货,仅此而已!

    可花刺子模一直都是塞尔柱人的附属国,被塞尔柱人控制和征服,现在却成为大宋的爪牙,开始对草原用兵,甚至不需要大宋提供援助。

    而契丹呢?近无援兵,远无盟友,只有大宋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使得契丹完全孤立无援!

    四周的势力已经全部或成为大宋的疆土,党项人基本消失了,女真人也快了,至于倭人…………基本上被囚禁在岛上,大宋的通商还在,但迁徙大宋想都不要想。

    眼下的契丹已经人心思动,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在层出不穷的出现,朝臣们算是被自己稳定下来了,可民间的争论还在继续。

    无奈之下,萧挞里只能下达“禁言令”,规定虽有人不得再议时局,违者充作马步前军!

    谁不知道马步前军的作用?

    名头说的好听,其实不过是奴军而已,在战场上他们第一个冲锋,为的不是击杀敌军,而是消耗敌人的弩箭。

    年关刚过,大年初一的巨母城中便充满了萧杀之气,而都亭驿中的蔡伯百无聊赖的看着这一切,果然,契丹的女皇还是要坚持和大宋死战到底啊!

    看来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打算是彻底失败了。

    

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识时务者”() 
蔡伯本想着自己出使契丹后,回到上京城之后便传来契丹议和的消息,这样一来功劳,名声可都是赚足了、

    虽不会有多少的提拔,但赏赐和青史留名是少不了的。

    他虽不希望在仕途上有什么更进一步,也不希望家中子嗣入朝为官,但毕竟能青史留名还是不错的,最少给蔡家这个大宋第一外戚留下点什么让别人敬畏。

    眼下希望破灭,蔡伯有些不爽利,但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若是契丹人轻易妥协,那也就不是契丹人了,最少朝堂之上的一国之君,契丹的女皇陛下不是这样的人。

    蔡伯获取朝堂之中的消息并不慢,只要有钱,总有人会替你办事,只是办事的好坏不一而已,但只要你找对了人,就能把事情办好。

    萧挞里的强势让蔡伯有些气馁,当然也在情理之中,若是换做别的人还是会这样选择,现在的契丹只有背水一战才有获胜的可能。

    契丹已经把东西收拾好,大宋已经给出了所有条件,甚至不需要契丹人内迁,在这种前提下,契丹人还是不愿接受,那便是说明了一切,自己若是再留在这里也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

    下定决心的蔡伯起身走出房门,招呼在院中伺候马匹的骑士准备鞍具。

    自己是该像契丹女皇正式请辞了,若是他毕世杰还有一点礼数的话,也该帮他离开,一国之相若是没有这点脑子也算是白当。

    但有时候偏偏就是有人来给你送上一些东西,当蔡伯准备出门的时候,门口的骑士来报,有人拜会。

    看了看帖子,上面没有姓名,只有四个字,“识时务者”。

    呵!

    蔡伯差点被逗乐,这人还真是直言不讳,果然是识时务者,顺便还把自己比作俊杰了!

    向门口的骑士使了个眼色,蔡伯便转身回到了房舍之中,很快,一个蔡伯从未见过的汉子被骑士带到了房舍之中,之所以说没见过,乃是因为契丹的朝臣蔡伯都见过。

    只不过眼前这个人从衣着到发饰,再到说话,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但他却精通契丹语。

    一进门便是以契丹语打招呼,并且用契丹语自报家门,蔡伯自然也听得懂,可惜他却不会说契丹语,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学会的语言,官家说他的舌头不会蜷曲,所以说不清。

    这人是契丹朝臣的一个管家,至于是谁他没有明说,但却用茶水在桌上留下了一个徽记,蔡伯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契丹四大汉人家族中的刘家,只有他家的徽记用的是梨花。

    但蔡伯怎么也不能相信是刘家来找的自己,要知道这刘家几乎都是契丹的皇亲国戚,刘家的第一代乃是在辽朝大名鼎鼎的刘景,在辽景宗时,任礼部侍郎、尚书、宣政殿学士、南京副留守等要职。

    他的儿子刘慎行并不怎么出名,但却生了六个不得了的儿子,各个都是享誉契丹的人物。

    取名的方式也算是独特,刘一德、刘二玄、刘三嘏、刘四端、刘五常、刘六符。

    除刘一德早逝外,其余五个儿子均居高官要职,显赫一时。刘二玄历任守太傅、中书令等职,最后任上京留守,赐鲁国公,他是辽秦晋国妃萧氏的第三任丈夫。

    也是从他开始便把刘家变成了契丹的外戚之家,而在契丹的外戚可与大宋的外戚有着天差地别,乃是契丹皇族最为信任的人。

    而且随着契丹皇族的易主,萧家的女婿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刘三嘏、刘四端娶的都是辽国公主,为驸马都尉,刘四端曾经以卫尉少卿之职,出使过大宋贺官家生辰,刘五常曾经做过三司使、武定军节度使等官职。

    至于最后一个刘六符……此人是张俭的至交好友,又曾经身居高位,但最后却也算是因宋而亡,刘家为何会来找自己,难道是要像大宋归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