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伯希微微点头,却又担心道:“若是契丹朝廷不许该如何?”

    “怎会不许?”

    李山立刻开口道:“契丹人现在自顾不暇,虽退守北方之时带走粮食财物,可眼下之寒冬可不好过,我大宋向契丹禁运粮食,只以救济贫民而发放,契丹人若截我大宋粮食,便是断绝贫者之唯一活路,反而更好!”

    蔡伯希无言以对,这李山几乎把所有细节和可能考虑进去,最主要的是以如此短暂的时间便能想象到如此有效的对策,实属不易。

    但这些还不是李山的本事:“陛下臣以为不光是在粮食上赈济,还可以利用亲友相访,大宋的商号招工,修路缺人等活计拉拢契丹人前来投奔大宋。”

    蔡伯希望着李山道:“这些办法有用吗?契丹人能因为这些来我大宋?”

    李山望向蔡伯希,伸手指了指自己苦笑道:“驸马忘了?在下便是一个流民啊!

    家中遭了难,良田房舍皆被山洪冲毁,父母亡故。便也在秦凤路呆不下去了,这才跟随北迁百姓前来上京城。

    您是不知道饥饿与贫穷的感觉,更不知道无路可走的绝望。

    若是有机会摆在眼前,死也要抓住,毕竟这也许能活命,若是真的死了还算是解脱嘞!”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 
李山带着一整套的官府告身官印离开了上京城,走的时候是相当的泰然和自信,即便是赵祯这个天底下最厉害的主都被他的理由所说服,还有什么不自信的呢?

    眼下对李山来说是一个机会,一个极为重要的机会,他可以凭借这种机会走上一条从未想象过的路,当然这条路不好走,他却要走下去,不为别的,单单是为子孙后代,再难也要走下去。

    蔡伯在他走后,从皇城司的人手中接过了所有关于李山的注色,这份注色和在市面上出现的完全不同,详细的罗列了李山在上京城的人脉,能力,以及财富,每一样都让人吃惊。

    微微摇头:“官家,这李山当真是上京城中搅动风云者,若我是他便不会接下此事,风险太大。”

    赵祯轻笑一声:“风险是大,一旦失败连原有的生活也回不去,契丹人不会让他好过,但如果事成,便会得了大宋的官身,这东西可比什么都值钱,前段时间朕听闻有人初价三百万贯再加神都城平康坊的宅院两座,只为换取一个从五品的司农寺官,说实话,朕听着都动心!”

    蔡伯脸色变了变:“官家,这种事情可不能开口子,一旦开了口子,后果不堪设想!官位乃国之器也,铜臭岂能换之?”

    “所以朕要把这官位打造成无上的荣誉,在百姓心中成为有钱也买不着的东西,无论多少钱在它面前都是不值一提,让这官位充满仪式感!”

    赵祯说完便不在说这件事,而是望向李山离开的方向。

    “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拭目以待,看看朕挑选的这个人才能有多大的本事,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能在如此低的起点闯下这样的身价的人不可小觑!

    朕信他有本事,最少他的父母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而他在市井之中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混混,脑子好使,手段也让人指摘不得,这样的人能是一个一般的混混吗?怕是某个结社之中的首领,否则李山的身份就有问题。”

    三才上前拱手道:“官家的意思是继续查下去?”

    “查!当然要查,朕任用一个白身的人当官,岂能不查清他的底细,何况又是负责如此机密之事,又是从上京城挑选的人,万万慎之又慎!”

    “奴婢遵旨,这就派皇城司沿他一路之地回查,若有差错飞马快报!”

    三才拱手退下,走的时候看了一眼蔡伯,显然这是在给蔡伯和赵祯留下更为私密的空间,也是在提醒蔡伯,赵祯有话对他说。

    蔡伯又不傻,待三才走后便开始等待赵祯说话,但赵祯却一言不发,只是坐在地上品茶,顺便翻看一下上京城中的奏疏,看的津津有味。

    蔡伯实在等不住了,小声开口道:“官家,您有何事?若是没有臣便告退了,不日便要返回神都。”

    赵祯忽然笑了笑:“朕暂时走不了,你这就想会神都城了?”

    “官家,这年关也过了,东西也送了,契丹人的态度也清楚了,该拿的地方都拿了,咱们也该走了。”

    赵祯摇了摇头:“走不得,一旦朕现在走了,回到了神都城,宋和契丹的之间的问题怕是大多要悬而未决,朝堂之上只看到朕把契丹人赶出了临横府,赶到了北方苦寒之地,却不知道契丹未灭。”

    深吸一口气:“你自己想想,若是契丹人在反击我宋军围剿时打了一场,或是两场胜仗,结果会如何?”

    蔡伯稍稍一想便知道赵祯的意思,小声说道:“朝臣必会上疏,请旨陛下休兵,减少大宋将士的折损,又减少国帑的奢费!”

    赵祯点了点头:“是啊!这些朝臣之中有多少人早早就开始反对朕对契丹的赶尽杀绝,瞧瞧这些奏疏,全是上谏朕撤军回朝的,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放契丹人一条生路,朕已经把他们堵在了死角!”

    “陛下,朝中臣子并未有陛下之高瞻远瞩,但却也是一心为国,中枢一份请旨陛下撤军回朝的奏疏也没有,可见范相公顶住了多大的压力。”

    蔡伯的话让赵祯感慨:“嘿!你说的极是!范仲淹和包拯这两老倌倒是真的给朕争气,中枢一份奏疏都没有,三司更是没有怨言,只要他们俩不开口,朝臣说再多都是无用!”

    “可官家,这两位的家门槛怕是都要被踏平了…………”

    “那可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有能力帮朕扛着,就要扛到底,你说是不是?”

    蔡伯瞧见赵祯望向自己似笑非笑的模样,顿时背后一紧,想了想刚刚的对话,自己是中了官家的套啊!

    苦着脸的望向赵祯,带着绝望的语气道:“嘿嘿,嘿…………官家有何吩咐…………”

    “你不是想回神都城吗?朕准了!”

    “啊?!”

    蔡伯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砸晕,呆呆的望着赵祯大礼拜下:“谢官家!臣……谢官家!”

    赵祯摆了摆手,笑眯眯的拉着他的胳膊:“别忙谢,眼下之上京城繁华依旧,但朕要这里更盛往昔,而如何经营好这上京城?

    那便需要你这个转运使多多费心,如此你便要回神都主持物资调运,调配劳力等等一些事情,所以先回神都三日,三日后返上京城,接管转运使一职。”

    转运使,相当大的头衔,也是一个实权的差遣,一般人“打破头”都争抢不到的美差到了蔡伯这里反倒是有些不情愿。

    “官家…………”

    赵祯摆了摆手打断了蔡伯的话:“你若是能说得动王安石前来,朕便不要你担此重任,除此之外便免开尊口!”

    稍稍顿了一下赵祯望着蔡伯道:“你应该知道朕为何要把上京城极其周边打造好,这是在配合李山,归义契丹百姓,更是为朕的定计做准备。

    若这上京城不够繁华,如何带动周边城池?如何在草原上设立更多城池?这一切朕准备了数十载,谁也不能破坏朕的计划!”

    见赵祯眼神坚定,蔡伯的脸色也正了正,他知道这件事不可讨价还价,双手相叠:“官家交托,臣,必效死命!”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 
蔡伯最终还是接了赵祯的差遣,转运使一职非他莫属,他接的是临横府的转运使,整个临横府包括了大宋在上京道打下的所有地区。

    土地相当广阔,有着众多的城池和大片的草场,也有契丹人急急忙忙开辟出的大片“良田”。

    这一切摆在蔡伯的面前还真是任重道远,良田就是“鸡肋”,契丹人烧毁草场开辟出的良田地力有限,即便是能种出庄稼也没有多少收成,而且耗费地力得不偿失,不如直接从大宋调集粮食来的划算。

    草场该干什么?当然是用来放牧,眼下只能等待这些土地再次恢复成为草场,所以这些田地在大宋手中算是白白的浪费掉,所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蔡伯也走了,走的时候赵祯还特意去送了他,眼下唯一不能离开上京城的只有赵祯,他是一国之君,本应坐镇神都,但眼下的情况却由不得他。

    赵祯知道自己不能走,一旦离开了上京城,大宋的重点就会被带走,针对草原的战争就难以在段时间之内结束,他现在是咬牙死扛,绝不能离开上京城。

    华夏王朝的传统就是,只要皇帝在哪,一国的重心就在哪,当然如果皇帝是去休闲度假的那就另说,可若是在前线,那就不一样了,战略防御和用兵都会往那里倾斜。

    从大举攻伐契丹到临横府被收入囊中,这一系列的动作可谓是极为迅速的,大宋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耽误多少时间,而且赵祯也耽误不得。

    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给一个国家带来怎样的灾难谁都知道,即便是国力强大的大宋也会被拖垮。

    这也是朝中反对之声不断出现的原因,他们都担心大宋深陷战争泥潭,最终如隋伐高句丽一般被拖垮,何况相对高句丽来说,契丹的上京道都是草原,即便打下来了又有何用?

    到时还不是要对草原进行管理,谁又愿意去?

    至于契丹人……想要灭光是不可能的,草原那么大,百万大军杀进去就像细盐洒进广通渠一般,既然得不偿失,何必去费心劳力,还不如皇帝早日回宫,休养生息为好。

    真正能看清楚赵祯目的之人在大宋并不多,但个个都是朝中的重臣,也就是因为有相公们的支持,所以赵祯才会如此激进,赖在上京城中不走。

    还好这么多年他积攒下来的名声还算不错,又有国内的强大的经济和生产力支持,民心所向,否则这种任意妄为换做是别的皇帝……

    呵呵……怕是早已被描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