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嗤…………

    乌兀骨不屑的笑了笑:“再也没有机会?凭什么?怎么可能?”

    斯琴昂立并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指着已经合拢的呼伦贝尔城城墙道:“在草原上设立城池,我们办不到,但宋人却能轻易办到,你知道这呼伦贝尔城中的一切用了多久吗?不过区区一个月的功夫!”

    一边走,斯琴昂立一边向乌兀骨介绍:“城中有什么商铺,民居,集市,官衙,还有书院!这里虽然是草原,可与中原有何区别?塔塔尔部的部众衣食无忧,年轻力壮的草原汉子已经有很多成为大宋的劳力,每月得钱五贯,与宋人百姓无异!

    粮食从来不缺,自有大宋的商铺售卖,一石不过五十文,剩下的钱财便可购买肉食,成衣,还有家中用度,勤俭之家甚至能买金银器招待贵客!

    还有,这城中设有药铺,医馆相合的医院,收治病患,我草原百姓再也不用靠巫医之术活命!这些东西便是铁打的堡寨,根本无法攻破!”

    这番话让乌兀骨哑口无言,整个人也如丢了魂魄一般随着斯琴昂立在城中行走…………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 
赵祯觉得斯琴昂立带着乌兀骨在呼伦贝尔城中绕一圈比自己说再多的话都要管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只有真正见识到了塔塔尔部的改变才能打动乌兀骨。

    事实上也真是如此,整个呼伦贝尔城逛下来的乌兀骨已经对这里的改变目瞪口呆,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斯琴昂立说大话,可事实上真是这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塔塔尔部的部众过的是草原鞑靼最梦想的生活,衣食无忧的同时连生病都不是那么可怕了,寻常在草原上,得了伤寒便是要命的病症,可在呼伦贝尔城,几服药下去便能好。

    在街面上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他们已经去了商铺或是酒楼之中,大多数人却是被雇为劳力参与修建房屋和城池,还有“神奇”的公路。

    因为他们能从劳动中领取钱财,这对草原部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只要出力便能得到钱,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想象过有这种事情。

    草原汉子多的是力气,原先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居然能靠出力赚钱,现在就摆在他们的面前怎么能不积极?

    更何况这是一种按劳分配的方式,多劳多得就是这么简单,于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的塔塔尔部部众开始疯狂的劳作,为的就是能多获得钱财,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

    这样的好处是劳动力更为廉价,大宋的商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打算在呼伦贝尔城建设工厂,这样一来就业的机会便开始增加。

    而这些东西乌兀骨和斯琴昂立并没有看到………………

    但这已经能够打动乌兀骨了,对于他来说,全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让他开始愈发的怀疑原本坚持的东西,保持乌古部的部族生活有那么重要吗?

    眼下的塔塔尔部虽然交出了兵权,由宋军驻守,衙门也是宋人说的算,可生活反而变得更好,最少还保留了长老审判之其中,日常的事物一部分由大宋说的算,可遇到纠纷还是按照塔塔尔部的习惯来处理。

    祭祀,节日,习俗,甚至连信仰依旧被保留了下来,有什么区别?塔塔尔部还是塔塔尔部啊!

    再次来到围栏的时候,看着塔塔尔部部众不屑的眼神便知道他们的生活有多好,甚至有些不欢迎自己的到来,态度上更加偏向大宋和大宋皇帝。

    言语中便能透露出他们对大宋皇帝的尊敬,这种尊敬不是在强权之下的卑躬屈膝,而是在生活中得到照顾的感激。

    斯琴昂立牵着乌兀骨的坐骑,把缰绳交给他的同时开口道:“叔叔可曾看明白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也看到了塔塔尔部的改变,事实上除了土地变成大宋的疆土,驻守的士兵变成宋人,除此之外别无二致,但部众的生活却是天翻地覆啊!”

    乌兀骨的话让斯琴昂立的脸色更为亲切,带着几分回忆望向最大的宫帐道:“您知道吗?其实大宋皇帝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是他改变了我斯琴部以及昂立的想法。”

    乌兀骨的表情惊讶,要知道在草原上斯琴部的智慧几乎是最出众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部族邀请他们作为族中的智者。

    斯琴昂立一边整理着乌兀骨的马具,一边开口道:“大宋皇帝说过一句话,天下终归大同,协和万邦乃是大势,任何阻挡大势的人必会被历史所碾压,谁也挡不住,就如同车轮之于螳臂。”

    乌兀骨有些奇怪:“什么意思?”

    斯琴昂立笑了笑:“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父亲对我说:千百年来汉家王朝和我草原民族之间从来是都阴阳循环。汉家为阳,草原为阴,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然盛极则必衰。”

    乌兀骨微微点头,他也是熟读汉家典籍之人,自然知道什么意思,汉家和草原之间的转变就像是阴阳一样,双方之间看似没有太多的交集,其实却是在一个圆圈之中。

    “这不一直是这样吗?大宋也是汉家王朝,也有衰败的一天!”

    但斯琴昂立却摇头道:“大宋皇帝在父亲说出这样的话后却徒然大笑,他说从现在开始,阴阳为一,从此大同!草原不再是阴,汉家不再是阳,双方之间混为一体,名曰否极泰来!”

    “什…………什么意思?!为什么?!”

    “昂立也不明白,直到前日父亲想通了之后为我解惑,同时也宣布斯琴部从此入宋,帮助大宋游说草原各部,至草原归顺后迁居大宋!”

    听到这话,乌兀骨上前抓住了斯琴昂立的前襟催促道:“什么意思?!”

    “因为大宋皇帝说的“天下大同”和儒学的“天下大同”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天下大同出自汉家儒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乌兀骨也算是草原上少有的学者,对汉家儒学的了解也不算少,颇为疑惑道:“难道并非如此?”

    斯琴昂立苦笑道:“当然不是!大宋皇帝所说的大同是整个天下都会和大宋一样,无论是中原还是草原,城池越来越多,百姓越来越集中,通行越来越快,抵挡的了大宋一时,却抵挡不住大势。”

    乌兀骨皱眉思索:“之前不也是如此?”

    斯琴昂立点头道:“之前也是如此,但现在不同了,大宋不同于历代王朝,大宋皇帝说…………”

    “朕说过,华夏汉室数千年的文明积累到了大宋已经不再是“器”而是“道”!”

    赵祯施施然的出现在了边上,看着乌兀骨和斯琴昂立两人强势的加入了他们的谈话,四周的亲卫早已在城门外散开,三才带着侍从出现在边上。

    赵祯随便的在城池外的草地上最下,顺便向斯琴昂立和乌兀骨招了招手:“过来坐吧!朕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今天就把话说清楚,也说个明白。”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华夏数千年之未有!() 
呼伦贝尔本就是一座大草原,只不过城池有了之后在这草原上多出了一个小点,因为城池的修建,塔塔尔部的人对草原的保护反而更加迫切和珍惜。

    相比汉家王朝,草原人更加依赖这片自然的天地,这是上天赐予他们生存的地方,在大宋城市化到来的时候,塔塔尔人并没有因为快速的城市化而对草原进行破坏。

    这一点是赵祯所惊叹的地方,在询问过捺哲尔以后,得到的答案却是更让他惊讶: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怎么能破坏自己的草场和土地?

    赵祯瞬间觉得无言以对,和后世先开发后治理相比,千年之前的草原民族更加了解环境的重要,因为他们因草原而生,也因草原而活,一旦离开了草原他们什么也不是,什么也做不成。

    直接坐在草地上当然不舒服,不过三才早已准备了毯子放在地上,这样一来柔软的垫子再加上小草的强韧,反倒是让人觉得坐在棉花上一样舒服。

    当然,边上的乌兀骨和斯琴昂立却没有这样的心情,对于他们来说,大宋官家自从坐下之后便一句话也没说,而他们两人坐在对面更是不敢开口。

    这难道是大宋皇帝在酝酿着什么新的计划和阴谋?

    就在两人颇为尴尬的时候,赵祯开口了:“朕不是你们的先生,没必要帮你们解惑,但朕是天下百姓的君父,自然要告诉孩子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赵祯的话一开口就让人乌兀骨更为尴尬,眼下乌古部并没有归附大宋,也不是大宋的藩属,大宋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来,好似有些过了,想当然的认为乌古部就是大宋的一部分似得,随便,极其随便!

    “朕说个简单的你们自己想想,神都城你们应该都知道吧?而我大宋有一城名曰杭州,距离神都约为三千里,知道从杭州到神都的货物需要几天吗?”

    无论是乌兀骨还是斯琴昂立都是竖起耳朵听,货物的运输和骑马飞奔不一样,他们当然不知道大宋的速度有多快,但他们可以猜测,骑马一天不过数百里,三千里的话算下来最少也要十来天的时间。

    若是运送大量的货物,换成马车的话速度要更慢,时间要更长,并且一路上跟随的人要更多,再加上休息最快也要近一个月吧?

    而赵祯伸出两根手指,这让他们颇为惊叹,斯琴昂立惊讶的开口道:“居然只要二十天!这便是公路的作用吧?”

    “什么?二十天?!那再新鲜的瓜果也烂掉了!朕说的是两天左右!两天!”

    “两天?!…………”

    斯琴昂立了解赵祯,他知道大宋皇帝不会诓骗他,也没有必要诓骗他,这种事情随便找一个宋人商贾套话,三言两语他就能得到真实的答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