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啊!

    范雍亲自查看了城防之后才安下心来,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和鼠三走下城墙的时候还特意的检查了一下地上的听瓮,毕竟李元昊就是带人从地道中进城的,万一党项人故技重施就真的是侮辱他的智商了。

    相较于延州城的繁忙,对面的党项人则轻松许多,连依附宋人的蕃军都前来送慰劳品,这场战争还能打的起来吗?

    李元昊坐在一块虎皮上望着脚下的蕃军小校道:“大宋皇帝真的同意给我党项名分?”

    “那还有假嘞?!大宋皇帝可是一言九鼎的,小的听范知州说了,不光恢复咱党项定难军的称号,还要给大王封西平王呢!封王在大宋可是从未有过的!连宗室封王都是一代削一代,可见官家给出的诚意!”

    上首的李德明听的微微颔首,可李元昊却不买账,仓啷一声长剑出鞘,锋利的夏人剑毫无阻碍的剁了小校的胳膊,在惨叫声中嗤笑道:“西平王?西平王算什么!我党项要的是大夏国!要的皇帝位!一个小小的西平王就把我党项十万儿郎大发了?”

    地上惨叫的小校忍住伤口传来的阵阵疼痛苦笑道:“小王子说的哪里话,大宋为了显示隆重向来都是从低到高慢慢的敕封,先把西平王拿在手中才是正理,接着不就是大夏国了吗?小的听说西平王的车驾,仪仗,用度,都已经出了东京城,正在朝延州马不停蹄的赶来嘞!”

    李元昊还要动手,可上首的父亲却阻止了他:“嵬理,算了这事情与他无关,你就是杀了他也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克制住你内心的杀意!”

    李元昊抿了抿嘴恨恨的还刀入鞘,在他看来眼前这小校和大宋一样,即使死到临头也要装可怜的无谓挣扎一下,西平王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封号而已,父亲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党项要的是建国立嗣,不是什么狗屁不如的西平王!

    李元昊自信如果是他带兵攻取延州城的话,不出三日就能拿下,小小的延州城怎么能阻挡得住党项十万儿郎的攻伐?

    为了弥补小校失去胳膊的损失,李德明慷慨的赏了他一块金饼和一块白玉圭,在小校欢天喜地的歌颂中,李德明感觉自己和赵宋的官家没有什么区别,他十分享受这种赏罚大权执掌在手的感觉。

    想让人哭,人笑,他说的算,想要人生,人死也是他说的算!

    但此时的大宋官家赵祯却一点也不享受手中的权利,在他的眼中,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意味着天下最艰巨的责任。

    当一个君子之国的帝王需要的是如狐狸般的狡猾和如猛虎般的凶狠果断,现在的大宋就如一群绵羊,赵祯迫不得已的要把自己变成狐狸和老虎,这样才能使得大宋不受欺负,反之亦然……

    站在东京城守卫最为严密的封丘门上,目送着几面上书捧日,龙卫等字样的大旗离开,赵祯微微一叹:“也不知这次西征党项能否顺利,只愿这些大宋儿郎能囫囵个的回来。”

    三才脸色一变的惶恐说道:“官家万不可说此不详之言,大军西征乃是国之兵事,以吉言相衬必然如意……有彭七,李酒,大力等人,还有杨怀玉河狄青,个个都是咱大宋军武院的顶梁柱,此次西征必然是顺顺当当的!等收复失地,官家还要去太庙告慰祖宗嘞!”

    六万大军就这样在三才的祝福下离开了,赵祯依然不动,直到大军完全消失在地平线上才微笑着对三才说道:“你倒是一张巧嘴,如果真如你所说,大军凯旋之日朕必重重有赏!”

    “那奴婢先谢谢官家!”

    六万大军步骑协同,还带着辎重,一路上的补给都是个大问题,还好丁谓命三司早早行文沿途各州府准备,并给大军配发了炒面军粮,这才解决了大军的后顾之忧。

    大军的行进速度一定没有党项使者快,但是多少不会差太多,使团晚上肯定是不赶路的,而狄青和杨怀玉从东京城或买或抢的搞了一大批板车把禁军分为两班,日夜不停的向环州而去,他们要和西北禁军中的精锐,折家军联手进攻盐州和洪州!

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将,西征() 
已经是天子四卫的上四军在出了官家的视线后便收起了招摇过市的大旗子,狄青和杨怀玉两人几乎同时行动,一个照顾前军一个照顾后军。

    两人只要上了战场就在无时无刻的较量着,竞争的火焰在两人的属下中燃烧,这是赵祯特意给两人引到的良性竞争,毕竟在赵祯看来,部队中的良性竞争是促进成长与前进的动力。

    大宋,不,是整个华夏民族都是一个崇尚个人勇武的国度,不管是现在的大宋还是千百年后的中国,百姓们对个人勇武的崇尚就从未停止过。

    赵祯不否认人个人勇武对人们的促进,并且产生了许多振奋人心并且改变历史的人物,甚至是国家英雄。

    但一个人的个人勇武相比起一个团结的群体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赵祯曾经试验过,让宫中战斗力最强的带御器械对付亲卫司的一个班,接过可想而知,在战阵和默契的配合下,单挑能力爆表的带御器械被打成了猪头,但不得不承认这货撑了许久……

    个人勇武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一个班的带御器械和一个班的亲卫司火拼的时候,显然带御器械占上风,最后赵祯得出结论,个人勇武可以提高一个战斗小组的能力。

    而且古代的武术和后世的区别很大,在大宋看到的武艺完全是为了更快,更高效的击杀敌人,而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套路,即便有也是更加类似于擒拿格斗的军体拳。

    无疑华夏民族是智慧的,利用武术加强了个人的勇武的能力,用以把个人的战力发挥到极致,赵祯可以肯定的说此时的欧洲人和大宋人比武的话,说不定会送一块欧洲病夫的牌匾。

    赵祯很奇怪,大宋的许多东西别说是放在明朝,就是放在改革开放之后都是不错的,可在他的记忆中却没有记载,这也许是经过蒙元的毁灭,中华历史出现了断崖式的隔断所造成的吧!

    轻轻抚摸着城墙上的三弓床子弩,这玩意的有效射程甚至能达到后世狙击步枪的距离,虽然精度不是很高,可这玩意在檀渊之战的时候射杀了辽国大将萧挞凛!

    但在中国之后的历史中却没有办法复原出来,可见其中的精妙在那场历史浩劫中被抹去了……

    冰凉又锋利的钢铁箭翎让赵祯回过神来,此时出征的大军已经消失了最后的一丝影子,为了这次征战,赵祯派出了精锐的却没参加过战争的天子四卫,虽然经过亲卫司老兵的改造,但只有上过战场才能磨砺出他们的锋芒。

    东京城四十多万禁军被派出去了八分之一,本来赵祯是打算用十万人的,可是经过枢密院和中书省的商议,六万人足够了,毕竟还要和西北禁军共同作战,满打满算的也有十多万人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曹玮提出的建议:“狄青和杨怀玉两人最多掌兵三万就到了极限,再多便会力不从心,反而拖累全局。”

    赵祯对曹玮的话是相信的,毕竟曹玮也是大宋的名将,而且对付党项人有着屡屡战功!

    曹玮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

    李继迁死后,曹玮上疏请求真宗趁机攻灭李氏政权,但未获朝堂准许。在得知朝堂居然因为忌惮辽人而错失良机之后仰天长叹:“党项兴矣!”

    之后他亲自率军带回归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轻举妄动,并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屡立战功。

    这样一个有眼光,有手段的武将赵祯怎么能弃而不用?

    这次对党项的战争就是用曹玮的计划,他是赵祯重要的参谋之一,并且曹玮也感受到了官家的信任,在他看来将门肯定是要遭受官家排挤的,可事实却是将门非但没有遭受排挤,后辈还得到了进入军武院学习的机会,在军事上更是参考和尊重将门的意见。

    让曹玮感受最深的是赵祯组织的一次推演,无论是将门还是普通武将,都被官家召集到了枢密院中,大门一关便对着沙盘进行推演和筹划。

    与世隔绝的房间中,武将们从提心吊胆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再到官家拿出黑手的情报绘制山川人文等等,曹玮觉得好久没有这么畅快的说话了。

    甚至在出门后才发现,原来天已经大亮,众人包括官家在内为了西征的细节讨论了一个晚上,自此之后,将门便真正名存实亡,所有人都期待着下一次的密室推演,并且都被官家身上的特有气质和魅力所征服。

    一个皇帝居然和武将吵得面红耳赤,并且在争吵后还是同意了武将的计划,这种肚量,这种胸襟,谁敢说个不字?!

    在枢密院的密室中,无论是谁都要放下身份讨论战事,官家说了,只要关起门来就没有皇帝,没有将军,没有枢密使等等官职,有的只是一颗要打胜仗,想打胜仗的心!

    天爷爷,这需要什么样的大魄力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要是赵祯知道恐怕会大笑三声道:“老子身上也有王霸之气了~!”

    曹玮带着一帮武将看着从城墙上走下的赵祯齐齐行礼:“大军西征,吾皇佑之!”

    “如果出征的四卫儿郎能大破党项凯旋而归才是叨天之幸!”

    官家的话让曹玮等人不知该如何作答。

    赵祯毕竟是一个现代人,在他眼中六万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因为他的一句话开赴边疆战场,与党项人作战,心中难免有些悸动。

    毕竟是六万条人命,赵祯难免产生自我怀疑,这么做到底是值不值得?

    东京城虽然号称有四十万禁军,可这四十万中还包罗了军属……真真有战斗力的只有将近三十万人,剩下的都是妇孺和老弱,这也是赵祯为什么要让王家和蔡记优先招募军属的原因,不把这些人安顿好了,出征的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