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宗道敏锐的发现赵祯僵硬的表情,在心中微微叹息开口道:“陛下无需如此震惊,只需改变手段便可,煌煌大道终有解决之法,以大道行事放能成就圣明!”

    赵祯涩声开口道:“这么说,朕以后行事当以正大光明的手段去索取一切?”

    “正大光明?!至若周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好一句正大光明!官家对治国之道原有如此见地,微臣佩服!”

    在听到赵祯说出正大光明四字之后,鲁宗道瞬间便联想到了周公,心怀坦荡,言行正派才是大道!

    赵祯一时脸红,这是紫禁城乾清宫中牌匾所书,也许当初顺治皇帝写下这四个字就是提醒一国之君应当注意行事手段。

    赵祯微微点头起身对鲁宗道躬身一礼:“鲁师所言如醍醐灌顶,让朕豁然惊醒,朕的行事之道有违礼法,以后当以正大光明四字警醒,行帝王之道。”

    鲁宗道和老陈琳对视一眼,齐齐的跪倒:“陛下圣明千古难见,臣以揣测之心度之实乃不敬!”

    赵祯苦笑道:“不是你们的问题,是朕自己没想好,之前的行事有违帝王之道,三才取笔墨来,朕要亲笔所书正大光明四字,悬于大庆殿之上以警后世子孙!”

    三才飞快的端出笔墨纸砚在赵祯的御案前铺开,他知道官家善于飞白,挑选的也是稍细的毛笔,谁知赵祯避过三才递来的毛笔,取出一只最大的斗笔在纸上工工整整的书写。

    正楷的字体正好对应正大光明的方正,一笔一划虽然看着呆板却方正有度,鲁宗道见了大为赞叹:“官家笔力浑厚,下笔果断而无一丝犹豫,好字,好意境!”

    赵祯笑道:“这还要多亏鲁师的指点,朕才能豁然开朗,三才命人刻成牌匾送往大庆殿。”

    朝中的文武又不是傻子,其中有不少人能看得出赵祯的手段,但他们都选择避之不谈,他们又不是谏臣,没必要去得罪皇帝,再说千古君王又有多少是没有一丝缺陷的呢?

    从夏商周开始到灭亡的大唐,君王就没有十全十美的,最少官家比之秦皇汉武和唐太宗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还要仁慈的许多,这是千古难得的事情,谁还会在乎官家的小手段,为尊者讳还来不及

    满朝文武也只有鲁宗道这个谏臣依然履行职责,大有魏征的风范,也是因为他赵祯才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赵祯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鲁宗道的提醒自己和大宋将来会变成什么模样?

    坚持有的时候甚至能挽救一个国家滑入错误的深渊,鲁宗道这么做了,赵祯便在第二天的大朝会上着重的褒奖了他,同时兼任京朝官流内铨,专门负责对东京城中五品一下京朝官的注拟、磨勘等事。

    这是相当大的权利,原先隶属吏部负责,现在直接被授予鲁宗道,旁人却没有怨言,鲁宗道在官家面前的所作所为让他们佩服,谁见了他都要唤一身鲁公以示尊敬。

    大殿上正大光明四字尤为醒目,赵祯就坐在牌匾下听取朝臣的奏报,今日好像没什么事情,但朝班的队伍中却有一丝凌乱和推搡。

    赵祯目力相当不错,远远的便能瞧见不整,然而殿中御史却一言不发,仿佛没看见似得,这便让赵祯更加好奇御史开口问道:“何事如此推搡,朝堂之上成何体统?有事上奏,他人何敢阻拦?!”

    赵祯的话音刚落,队伍便立刻安静下来,只有范仲淹出班道:“起奏陛下,臣泣血上奏!”

    泣血上奏?这什么情况,一项稳重的范仲淹可从未有过如此激动的时候,赵祯微微点头:“准。”

    见官家同意,范仲淹拜下急急的说道:“员外郎黎德润知老子故里卫真县为官光明磊落,清正廉洁。在卫真任职期间,抑制富豪不法,决断疑案,处处为百姓谋利,深受百姓爱戴。

    然淮南东路亳州官吏不顾百姓疾苦,营私舞弊,公开进行贿赂,极力搜刮百姓,黎德润一向刚介廉直,与州府官吏相抵触,他对上官的行为极为不耻,据此上疏朝廷,弹劾揭发其罪行,贪官污吏十余人因此受到惩处。

    受惩处者对黎德润恨之入骨纠集起来一同诬告黎德润,散布谗言,又重金贿赂前来办理此案的差遣官。差遣官没有详加调查,就宣布黎德润有罪,拘囚他入狱。黎德润悲愤不已,在狱中自缢而死!”

    此言一出举朝震惊!正大光明的四字匾额在高高的宫殿中显得尤为晃眼

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 
大殿在陷入短暂的寂静之后便爆发出一阵嘈杂,一个堂堂从六品的官员就这样在大牢中自缢而死,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范仲淹趴在地上默默流泪,而年轻的官员则是异常愤慨,整日笑口常开的王曾铁青着脸,丁谓一言不发,而鲁宗道则是怒发冲冠道:“骇人听闻,骇人听闻!”

    殿中御史不得不以朝板击相互击打发出清脆刺耳的声音而使众人安静下来。

    赵祯坐在御座上气的说不出话来,自己刚刚把正大光明的匾额悬挂与大庆殿之上,转瞬间就出现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这是实实在在的打脸,赵祯甚至能感觉道自己的脸颊通红。

    赵祯怒声道:“岂有此理,如此冤情为何如今才奏报,这本不需在朝会之上奏报与朕便能解决,朕要查个明白!”

    确实大宋官员不会被轻易的治罪,即便是有罪过也不会如此简单的便被抓起来,地方县一级的官员虽然不是赵祯亲自任命,但多少也有些影响,向这个黎德润,赵祯就久闻其名,并且他弹劾不法官员的事情也在各州府监察的奏报下上呈天听。

    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官员才被赵祯严重处罚而心生怨恨。

    连自己手下的官员都保护不好,以后还有谁敢检举不法?赵祯心中无限的愤怒犹如燃烧的烈火不断的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朕挂起这个牌匾不光是警醒坐在这御座上的人,同时也提醒诸公正大光明!如今有此骇人听闻之事让朕蒙羞的同时也让大宋蒙羞!黎德润在百姓中官誉极佳,但却蒙受不白之冤,百姓如何看待朝廷?朕与诸位臣公建立其的文治盛世顷刻间荡然无存!”

    赵祯的话一下击中了文臣们的要害,文治不光是赵祯一个人的荣耀更是全体士大夫的荣耀,丹青史书中会把他们的名字与文治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文治就是他们,他们就代表文治!

    现在最为荣耀的东西遭到破坏,朝堂的衮衮诸公谁能忍受得了?士大夫图个什么?图的不就是青史留名吗!

    年老的王曾仿佛一下年轻了十岁,双手紧紧的捏住朝板恨恨的到:“这种大奸大恶之徒一定要从我等士人中揪出来,不然何以严惩?如何能以正视听?!”

    王曾的话说进了众人的心坎中,什么刑不上大夫,什么不杀士大夫的祖制统统抛到一边,他们恨不得立刻将那罪臣拎出来五马分尸

    当一个人的行为破坏大多数人利益的时候,所有人都变成了他的敌人甚至包括原本没有利益冲突的人。

    文治之功受损的同时,武将也开始担心他们的武功被人怀疑,身为枢密使的曹玮出班道:“王相公说的是,一人之过让整个朝廷蒙羞,百姓见到的是好人蒙难,从而开始对朝廷产生怀疑。”

    赵祯点了点头,不错现在的文臣和武将之间进过文治武功的宣扬已经是形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连曹玮这个枢密使都开始维护其文臣的声誉了。

    周琦,赵祯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是在当初他亲自坐镇龙门镇监督赈灾的时候,他当时还是随州的知州,就是因为那个时候他赈灾有功,赵祯特意提拔了他,可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让这个曾经与灾民同吃同住的好官变成如今的模样。

    周琦现在是淮南东路的转运使,除了主管着一路之地的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黎德润的官司就是他全权负责的。

    赵祯起初还有点不相信,当初他见到的周琦算是所有州府当中赈灾最为尽心竭力的,听蔡伯偂邓谟凹葜案嗖遥砩系墓俜嫉备钡卮蠡Ы枇溉チ恕

    可现在他在赵祯心中的好官形象瞬间崩塌,甚至觉得自己被愚弄了,开始怀疑周琦当初在赈灾的时候所作的一切是否都是在演戏。

    宋小乙站在厚厚的羊绒地毯上,小心的夸过赵旭堆积起来的积木皇宫躬身对赵祯道:“启奏陛下,江淮东路黑手分部传来消息,周琦家中确实有一大笔来路不明的财物。”

    赵祯指了指一旁的锦榻道:“赐坐,朕本来还对他抱有一丝幻想,谁知果然是作无用功。”

    宋小乙见赵祯如此失望不禁开口道:“这只是黑手探明的情报,还不知那些财物来自何处”

    赵祯无力的摆了摆手中的奏疏道:“这还用去查吗?他周琦一项是打着两袖清风的旗号,在人前也多是标榜勤勉克己的,家中既没有商铺也没有有钱的亲戚,如何会多出那么多的财物?朝廷给他的俸禄可达不到如此奢侈的地步。”

    宋小乙一时无语,这周琦家中的财物多的数不胜数,完全超出了一个转运使的俸禄所得,甚至连王相公那样的宰执之臣都不能与之相比。

    见他不说话,赵祯问道:“黎德润是否下葬?卫真县百姓又是如何?”

    宋小乙犹豫了一下道:“启奏陛下,黎德润的家人已经把他的尸首收走,卫真县的百姓状若丧母,悲痛之情无以言表”

    “说实话!”

    能从宋小乙嘴中听到这样的话说明当时的场景更加悲惨。

    “陛下息怒,百姓中多有指责讽刺朝廷之言,然这是他们气氛过甚,事出有因!”

    赵祯挥了挥手道:“无碍,朕不是昏君,百姓说的也是事实,朕自会给百姓一个交代!”

    话随这么说,但赵祯作为一国之君显然是不好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