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此时的夏竦并不觉得自己没有当选宰相有什么不妥,反而很欣喜,至少官家不会把自己的权利架空,也不会限制自己为国效力之心,这对他夏竦来说就够了。

    在这煌煌大殿之中,也许只有身旁的丁谓最能明白夏竦的心思,丁谓何尝也不是如此?他曾经距离平章事一职只有一步之遥,可官家生生的把他安置在三司使一职上不愿挪动,其中的关窍也只有他自己明白。

    老成持重的人最适合当平章事,而有能力的人才适合担任两府其他要职,这便是官家的用人策略。

    当赵祯出现在大庆殿的御座上的时候,朝堂中的窃窃私语为之一收,官家可不喜欢大殿中的窃窃私议,已经有不少人被官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过,脸上自然难看的紧……

    但是这种安静没有持续多久,当赵祯在大殿上宣布大宋将进行大规模军演的时候,满朝文武瞬间炸开了锅,只有已经得到消息的曹玮狄青和杨怀玉默默无闻。

    作为新鲜出炉的平章事,庞籍自然有责任上谏,整了整朝服出班道:“启奏陛下,此次军演动辄数万人,这还仅仅是所需战兵,加上劳役,帮工,人数不下十万之众,如此耗财费力实乃不智之举!”

    他的话得到了朝臣们的赞同,并且连鲁宗道的谏臣职责都一并代劳了。

    赵祯皱眉道:“军演之重莫可小视,数十万大军圈养在东京城,无事而做岂不白白浪费战力,朝廷兵饷岂不成了奢费?然我大宋东京城以北,地处平原无险要之守,如无强悍之兵不懈操练如何能保卫我大宋金瓯?”

    赵祯的话从军事角度来说实在没什么问题,可从财计和内政来说便有些不合时宜了,毕竟大宋的禁军刚刚进行大规模换装,并且组建了背嵬,踏白,两支强悍的部队,国库的差费已经用了许多,一次大规模的军演消耗的钱财更是万巨!

    庞籍不愧老成持重之名,列举的都是劳命伤财的先例,在他和许多朝臣看来,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丁谓则是一言不发,直道赵祯让他列举国库所需的时候,丁谓才出班道:“如今大宋三司钱财能支持官家进行三次军演有余,如若明年夏秋两税之后更是有大量税赋可供调遣!除非数州之地遭遇灾荒。”

    丁谓一向如此,朝臣们已经习惯了他的公事公办,他只负责三司的事物,剩下的便是官家提问他有一说一,忠于计相职责绝不多言不相干的政事。

    赵祯点头道:“税赋放在国库中除了被虫鼠叮咬之外别无他用,如今我大宋国库存粮完全用不了,不如提出发给将士当作军粮,军演一事朕意已决!”

    既然皇帝都定下了,又不会影响大宋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自然反对的声音便熄灭,但鲁宗道出班道:“官家,大军出征即便是军演也会耗费民力,如何妥善安排军队住宿和劳役搬运?”

    赵祯指了指夏竦道:“此时权归参知政事夏竦负责,军演其间夏竦为监军,务必周全细节,万不可有枯竭民力之举,亦不可马踏农田,军扰民生之事!”

    夏竦躬身道:“臣遵旨!”

    一场大朝会因为赵祯的军演计划而变得索然无味,许多人都盘算着这次官家军演的目的,毕竟数万人的军演可不是开玩笑的,所需的马匹,粮食,军备,民夫何止巨万!

    而且大宋禁军这几年战事也不少,西征党项,南灭大理,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现在又要搞军演,实在有些得不偿失了。

    身为平章事的庞籍坚持要留身奏,而夏竦作为监军也留了下来,同时还有一班两府的相公,他们一定要搞明白官家为何要这么做。

    两府乃是大宋的中枢所在,赵祯也不打算瞒着他们,毕竟枢密院的曹玮三人已经知道,剩下的便是中枢的文官们了,不如留下一起开个高级会议,也好让他们有个准备,打好掩护。

    三才破天荒的引领两府相公来到了崇文院后面的迷阁,这里本是收藏三馆书籍真本及宫廷古画墨迹之所,因为这里没有任何内侍在侧,除了一个年老的官吏以外并无他人,秘阁本身也是经过处理,静音安定的很。

    除了当年赵祯密召忠心之臣前来商议诛讨叛逆赵元俨之外,就再也没有开启过……

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敌之计() 


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云动() 
整个大宋都随着皇帝的意志而改变,全国范围内所有的铁矿监司向东京城大量的运输矿石,而军械司,武备司则日夜不停的生产全新的装备。

    各州府乃至东京城的禁军调防频繁,每日都有川流不息的军队开进封丘军营。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辽人和党项使团开始慌乱,大宋如此大的兵事变动前所未有,除了当年太宗北伐和檀渊之战外,辽人和党项人再也找不出其他先例……

    两国密探疯狂的收集消息,而从大宋探查到的消息只有军演一事。

    耶律宗政坐在都亭驿的正厅之中,辽朝的密探不断的传来消息:“禀报大王,大宋郑州管城所属禁军与今日抵达封丘运营!”

    密探的话还未说完,门口便多出更多密探前来奏报,他们身穿各种各样的衣服,有小斯,有商贾,有船夫等等,但消息大相径庭。

    “禀报大王,宋光化军三千悍卒开往东京城!”

    “禀报大王,宋镇戎军五千悍卒开往东京城!”

    ……

    耶律宗政的文书官飞快的记录着,最后得到的结果让所有人大惊失色,大宋在东京城附近总共集结了近十万人的部队,这些还都是从各军中抽调出的精锐,皆是能征善战之兵!

    耶律宗政抓了抓束起的头发,久居汉地的他已经习惯了汉人的打扮和着装,就是把他放在人堆中也能难发觉他是契丹人这一事实。

    “大宋天子到底是要干什么?为何在东京城附近调集如此多的重兵?即便是军演也不需如此多的兵甲啊!”

    文书官见南院大王如此紧张,小心的开解道:“大宋朝堂的消息是大宋将要进行规模最大的军演,涉及人数达十万之巨!”

    耶律宗政摇头道:“不会的,宋人没有这么蠢,十万人的军演耗用巨万,且不做征伐之用,实是得不偿失,以宋天子和朝堂相公的聪慧,不会有如此不智之举。”

    既然是这样文书官也没有话说,而一旁的使团副使耶律贾皱眉道:“但这么大张旗鼓的也不会是北伐,宋人皇帝还没有自信到如此地步?属下从捺钵回来不久,宋朝之前可有大变?”

    耶律宗政叹息到:“能有什么变动,除了繁华依旧,别的大体相同,此次调兵遣将就是最大的变动。”

    耶律贾舒了口气:“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宋人崇尚儒学,奉行儒家之道,以安妥之心治国,万万不会兴兵戈之事。况宋辽两国有盟约在前,又有兄弟之国相称在后,他大宋皇帝能拉的下脸面挥师北进,私毁盟约?”

    耶律宗政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宋人讲究礼仪,绝不会干出兵不厌诈突袭辽朝之事。

    但是他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转头对密探说道:“此次应该是大宋炫耀武力以壮军威,但我辽朝亦不能有懈怠之心,你回去禀告左丞相张俭以及北枢密元帅萧惠二人,南朝兵事调动频繁,且在东京城集结,欲赴宋辽边境以示军威,我大辽铁骑务必整军待发以防不测!”

    密探微微抱拳道:“属下这就日夜兼程赶往捺钵!”

    见密探远去,耶律宗愿微微松下一口气,只要大辽有所防备,即便是宋人耍什么花样也不可能轻易得逞。

    耶律贾见耶律宗政眉头紧锁,安慰的笑道:“只要我大辽做好防备,宋人奈何不了我辽朝,你何必如此担心!”

    耶律宗政苦笑道:“我所担心的不是宋人大军集结,亦不是我辽人不敌,而是我等不能探明大宋的真正意图,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大宋要在宋辽边境陈兵数万?”

    耶律贾笑道:“还能为什么?不能就是炫耀武力,宣扬宋天子的武功嘛!”

    耶律宗政嗤笑道:“你觉得宋天子真是这样的一个人?”

    这话一下让耶律贾呆住,是啊!当今大宋天子可不是一个贪图虚荣的君王,转念一想便给自己找了个理由由:“即便宋天子不是这样,他也管不住手底下的文臣武将,大宋西征党项,南灭大理,就差向我辽人示威了,这么做不就是在宣扬武功吗?”

    耶律宗政微微点头,也只有这个理由最符合常理,望着远处戒备森严的皇宫微微感叹道:“但愿如此吧!如果大宋真的对我辽朝出手说不定还是我辽朝的一个契机……”

    后面的话耶律贾没有听清,放下手中的茶杯奇怪的问道:“大王说的什么?”

    “哦……没甚的事情。”

    相比与辽人的情报,党项人并非后知后觉,虽然失去了拓跋卓然这个皇帝身边的棋子,东京城的密堂也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总有一两个漏网之鱼的存在。

    没藏讹庞望了一眼手中的情报,第一个想法便是大宋准备对辽朝下手,他不认为大宋举行这么大的军演会无功而返,单单只是为了训练士兵和向辽朝示威而已,其中一定有什么隐情,很可能大宋是借着这次军演之机北伐辽朝。

    没藏讹庞微微一笑对大舅哥野利遇乞道:“宁令,这是我党项绝佳的机会,宋人伐辽,我党项必取大宋西北之地,此乃天赐良机!”

    野利遇乞笑道:“是吗?大宋得我党项两州之地,其最大收获不在州城,而是那千里草场的贺兰原,原上骏马数万,骑士数千人,可战之兵亦不下万人,岂可易取?”

    没藏讹庞笑道:“宁令有所不知,宋人已经调遣贺兰原五千骑兵前往宋辽边境,如今的贺兰原上只不过有数万步卒镇守,实乃天赐战机!如若宁令担忧,可奏报大王稍安,等宋辽两国交战日久再动手也不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