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孔道辅站在那里天人交战,赵祯并不在意,这时候任谁也不知该如何选择。

    三才上前续茶水,赵祯端起一杯指了指孔道辅:“给孔侍制赐茶,不着急,这事关乎你孔家百年基业,可要想清楚,否则你这四十五代孙可就成了不孝子。”

    越是如此说孔道辅越是难以选择,赵祯继续诱惑道:“如若你答应,朕便封你孔家嫡长子孙为衍圣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又是一把大锤砸下,孔道辅的脸颊微微一颤,衍圣公,这是多大的名头,公爵可不是一般的爵位,仅次于王爵!比之侯爵还要高上一等,再加上衍圣的名头,这……这……这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赏赐!

    但孔道辅知道,一旦自己得了这赏赐,便相当于把孔家变成了大宋的外戚,有名无实的外戚!想想外戚的遭遇,孔道辅有些犹豫起来。

    “官家的意思是我孔家子孙皆不可入仕?”

    赵祯点头道:“没错,皆不可入仕,但待遇皆按照爵位赏赐,既然是衍圣公那就必然按照公爵之待遇每月发放俸禄,朕知道你孔家不在意这些东西,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能保证以后的孔家子孙皆是出类拔萃之人?永远也不会有衰落的一天?”

    见孔道辅微微有些松动,赵祯放下手中的茶杯道:“你真是太让朕失望了,朕虽然不让你孔家子弟入仕,但没说你孔家就可以这样闲下来,教书育人乃是孔圣人的职责,尔等作为圣人之后,背负衍圣之名自然就应当继承衣钵,有教而无类。朕也不会剥夺你孔家师者的身份,衍圣公继续负责祭祀孔圣先师,教书育人岂不更好?”

    孔道辅恍然大悟,这是官家赐予曲阜孔家的天大机缘!

    孔子从大唐开元中期被唐玄宗李隆基始追谥为文宣王,又以嫡长子为文宣公。直至大宋便再未有任何封赐,到现在孔家尊孔子还是文宣王,嫡长子依然顶着文宣公的大唐封号。

    如果被追封为衍圣公,世代相传,整个孔氏家族将会经久不衰,即便是遗存万世也不难!

    即便不入仕又如何?孔家子孙本就不应当卷入朝政之中,自己在朝堂中打拼了大半辈子不改初衷,得到的结果还不是如今这样,无奈,无力,无所得!

    想到这些孔道辅猛然跪地,双手高高举起的拜下:“官家垂怜之心,仁义之心高如天日,孔道辅叩谢皇恩!”

    老倌终于屈服了,赵祯笑着扶起他道:“孔卿家不必如此,衍圣公一爵虽为虚衔,但你孔家却要成为我大宋的万世师表!大宋之治下,所有书院的山长皆从你孔家有德之人充任如何?”

    赵祯的话说到了孔道辅的心坎里,教育一直是孔家最拿手的本事,教书育人也是孔家最喜欢的职业,这么多年孔道辅虽然官运不行,可教出来的学生却是各个出类拔萃。

    “官家知人善用老臣叹服!”

    孔道辅已经反映过来了,原来官家的一切打算都是想利用孔家的学问与威望扶持大宋的书院和教育,但又不想让孔家成为大宋最有权势的人,首先断了孔家子孙的入仕门路,这便可以毫无阻碍的运用了。

    瞧他恍然大悟的模样,赵祯笑道:“明白朕的苦心了吧?民间俚语说的好,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如若你孔家学生遍布天下和朝堂,朕还会如此随和的与你说话吗?”

    孔道辅顿时大惊,眼前的官家虽然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可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杀意却是让他胆寒,战战兢兢的说道:“老臣多谢官家成全。”

    赵祯摆了摆手道:“回去等着皇家的册封的吧!你曲阜孔家的宅邸就要变成衍圣公府了,朝廷会派能工巧匠前去修建。”

    孔道辅躬身告退,直到彻底出了对奏的紫宸殿,一阵清风吹过,他这次才发觉自己的背后已经湿透……

第四百九十章衍圣公() 
时间就像一个温柔的小偷,总能无声无息的把最宝贵的东西从人们身边悄无声息的偷走,岁月蹉跎,一晃眼年关将至,大宋将迎来全新的一年,新的一年自然有新的年号,皇帝把这一年的年号定为景祐。

    当然这是从中书省送来的一堆年号中选取的,赵祯在看到景祐的年号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不是因为这个年号有多好,而是他想继承原先的历史。

    虽然历史已经能被他改变的面目全非,但赵祯觉得还是应当这么做,往昔的大宋和现如今的大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自己应该算得上是比宋仁宗更为优秀的。

    腊月二十九,赵祯毫不犹豫的下旨宣布册封曲阜孔家嫡长子,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为衍圣公,一时间天下大震!

    大庆殿中,所有人都被这条突如其来的册封给震住了,即便是两府相公稍稍收到一些风声,可却没想到官家的动作如此之快,给孔氏后人的册封如此之高!

    直接封公爵,还是响当当的衍圣公,这在整个大宋仅次于王爵之下,甚至衍圣公的名头比嗣王还要高上一等!

    嗣王在大宋就是个摆设,谁不知道大宋皇子封王者,王爵仅止其身?

    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再以序迁转,与异姓贵官荫子入仕一般,必须历任年深,排资历,方特封以王爵。

    衍圣公就是除了亲王第二高的爵位,如何不让朝中的文武惊讶。

    但孔道辅毕竟是孔子嫡亲的直系子孙,前朝多有册封,唯独到了大宋还没有什么封爵,原先还顶着大唐文宣公的名头,说出去确实让大宋不体面,官家这么做倒也是无可厚非。

    唯独让众人不明白的是昨日孔道辅当朝提议迁都之事,且被官家留身奏事,众人都以为他会被官家斥责,今日都是等着看他孔道辅笑话的,谁曾想居然直接被封了衍圣公!

    在众人转不过来的时候,赵祯又是补刀:“孔道辅,上前听旨!”

    孔道辅今日穿着朴素,腰间的玉佩,玉带,挂饰一律没有,只单单一件朝服,一块笏板便孑然一身的来了,稍稍整理一下便出班道:“臣孔道辅敬听圣谕!”

    “孔道辅,朕封你孔氏嫡出子孙为衍圣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然孔氏子孙不得入仕,不得荫补,为人师表选有德者充任书院山长,你可记下?”

    “臣谨遵陛下圣谕!”

    哗……文武官员站班的队伍一下忍不住爆发出嗡嗡声,世袭罔替与国同休?不得入仕,不得荫补?这就是相当于给了孔家无上的荣耀并束之高阁,剥夺了孔氏子孙做官的道路,在许多人看来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殿中御史自己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站在原地听着朝臣们的交谈,手里的两块笏板如同摆设,让赵祯不满的望了他一眼。

    三才站在一边惊奇的望着大殿,这还是大庆殿第一次出现如此奇景,要不是官员头上戴着的长翅帽,这些人非得把脑袋凑到一起去不成!

    赵祯扭头看向三才,这货居然还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没看见孔道辅的脸颊都抽抽了吗?

    轻咳一声惊醒三才道:“别看热闹了,敲板!”

    三才赶紧击打手中的板子,清脆如玉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众人慢慢的回过神来,刚刚官家的旨意对他们的冲击实在太大了些,以至于此时还没反映过来。

    殿中御史赶紧补救,击打自己手中的朝班开始维护起朝堂的秩序,此时他才感觉到官家的目光不善。

    等整个大庆殿中鸦雀无声的时候,赵祯这才开口道:“着将作监挑选能工巧匠按亲王制修缮曲阜孔府。”

    这是实实在在的给予一切亲王待遇,但谁都知道官家把孔家的入仕之途给彻底切断了。

    孔道辅再次拜下:“谢陛下隆恩!”

    夏竦站在一边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就为了求稳把自己整个家族的前途葬送掉,这简直是愚蠢至极,微微抬头偷瞄了一眼上首的赵祯,不用说这定然是出自官家的手笔。

    和夏竦不同,鲁宗道则是微微点头,在他看来孔道辅牺牲孔家后辈的入仕一途,却为整个孔家争得了昌盛。

    没有哪个家族是长盛不衰的,孔家想要保证家族的昌盛那就必须要牺牲掉一些东西,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即便是孔家子弟没有入仕的希望,但单单一个衍圣公的爵位就足以。

    在鲁宗道看来,孔家以诗书传家,以礼乐继世,自然就该教书育人,读书做学问,没事扎到这朝堂的浑水之中干嘛,就孔道辅而言,他便是个入仕失败的例子。

    鲁宗道能做到副相的位置,才学和见识还是有的,孔家人入仕天生就有一道枷锁在他们的头上,家规,德行必须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上上之举,稍有隐私也会被人家抓住然后用来攻击。

    孔道辅年轻的时候和别的官员一起去妓馆,眠花宿柳之后同僚无事,只他一人被御史弹劾,援引孔家规矩,礼法不存为由,数次上疏先帝,致使先帝大怒斥责。

    单单是这种小事便让他吃亏,如何大展拳脚?

    朝堂多了个衍圣公,却少了一帮孔家子孙,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极好的事情,没有孔家人入仕的朝堂自然也少了些许竞争,给更多的年轻人留下了机会。

    要知道经过系统的礼法教育,孔家后人个个知书达理,极得他人尊重,自然也被官家看重,提拔,升迁也高人一等,说实话对于他孔家得了衍圣公的爵位让许多人嫉妒,但嫉妒的同时也松了口气,孔家的子嗣将会退出大宋的朝堂,成为有教无类的教书先生。

    散朝之后,所有的文武官员几乎都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就连两府相公也是如此,今天官家封爵孔氏后人衍圣公,着实给大宋掀起一场震动,不单单是皇宫里的官员,当赵祯的圣旨昭告天下的时候,民间的百姓也跟着炸开了锅。

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 
孔道辅的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心疼和愧疚,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