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摆了摆手道:“不用你回西夏通告,现在就改,朕的御笔朱批对李元昊的国书也是有用的吧?”

    既然到了如此地步,拓跋武也不好拒绝,毕竟刚刚的国书中李元昊还称赵祯为父:“陛下请”

    赵祯提笔就把兀卒一词用红笔花掉,先占大宋的便宜?门也没有啊!

    兀卒一词在西夏乃是清天子的意思,赵祯岂能看不出这是李元昊为了恶心自己而特意弄出来的?这人是要面子要疯了!

    把朱批改过的国书扔给拓跋武道:“以后就按朕的该法叫,再有错处定责不饶!”

    拓跋武躬身退走,夏竦便从后面的屏风绕了出来,瞧着大帐里的吴育道:“你是真傻还是真不知道,此人带着李元昊的国书前来就是为了求和的,两府相公都不理睬,交给你一个礼部郎中处理,自然向让你别搭理他,现在倒好,你把他来到陛下御前,反倒是随了李元昊的意!”

    吴育微微一礼道:“夏参政此言差矣,今二敌相斗,当坐收渔利。如果急于接纳元昊内附,契丹向我们兴兵问罪,朝廷得不到元昊毫发相助。应该使人劝谕元昊,与契丹和好如故,然后答应他内附。并告诉契丹,已经命令元昊辕门谢罪,否则,应当讨伐。如此双方都不能在道义上加罪我大宋。”

    赵祯惊讶的望了吴育一眼,这个看似好好先生的吴育居然能出此圆滑的计策,实在是人不可貌相啊!

    中规中矩的回答让夏竦也挑不出毛病,只能苦笑道:“好你个吴春卿,早已想到其中关窍还不说出来,非要让老夫在官家面前献丑,真是不当人子!”

    吴育笑了笑:“吴育之策悉数告知官家,但请官家另寻善辩者往之。”

    赵祯摇头道:“一事不烦二主,你就去一辽朝如何?”

    吴育出人意料的否定道:“起奏陛下,大宋与辽以兄弟之国相称,微臣只是一个区区礼部郎中而已,此去辽朝必定要一个德高望重者,臣以为庞相公最为适合!”

    “庞籍?!”赵祯想了想点头道:“如此也好,你且会东京城,把朕的手诏交给庞籍,命他择日启程赶赴辽朝。”

    吴育躬身道:“微臣遵旨!”

    待他离开之后,夏竦不明白的对赵祯问到:“官家,眼看党项与辽朝战事将起,何必派遣庞相公去往辽朝解释”

    赵祯笑道:“为何不派他去?他庞籍乃是我大宋的宰相,代表我大宋出使辽朝,多少能让辽朝放松警惕,最起码知道我大宋不会起兵策应李元昊。再说我大宋从中说和辽朝就能不去征伐西夏?我大宋要坐收渔利,可不能让两者任何一个得到好处,唯一能得到好处的只有大宋!”

    夏竦想了想竖起大拇指道:“官家妙计!”

    一旁的彭七嗤之以鼻,这不是明显的废话吗?官家那次的圣断不是妙计?

    听到他的哼声,夏竦转头道:“彭将军好像对老夫的话有所不满啊!刚刚你明明知道书信的内容,却说不认识字而推脱给吴育念,你倒是脱得干系!希望你保护陛下的时候不会见危险就躲!”

    彭七涨红了脸道:“只要上了战场,某家的命就时刻准备给官家挡箭,飞矢,流矢伤不得官家分毫!夏监军还是顾好自己吧!”

    “你们两人就早点歇了吧!朕最不喜你们文武相争,还故意在朕面前这么做,再有下次统统回东京城去!”

    两人见赵祯发火,这才偃旗息鼓的退走,其实夏竦就是图一时之快罢了,并不是他不待见彭七,毕竟彭七深的赵祯的信任,也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他只是看不惯彭七刚刚忽悠吴育而已。

    待两人离开,赵祯终于能清静下来。

    给自己倒上一杯清茶,赵祯舒服的靠在御座上思索,此番李元昊是下了血本,不惜以父子之名相称,那他的收获要比投入多上许多倍才能达到他的预期,赵祯不认为李元昊是个做赔本买卖的人。

    现在大宋的十万战兵就陈兵花塔子铺,这还只是来自东京城的禁军,掐指一算,赵祯一时间被自己得出的数字吓了一跳,要是算上边境的守备军队,这次总共能集结将近三十万人,这还不算国内的十六卫

    十六卫制度是卫府制的高级阶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结晶。赵祯总结了隋唐府兵制的优缺点,加以改进后和大宋的禁军制度相融合,毕竟他裁撤了所有的厢军,那些损失掉的兵员也要补充才是。

    别小看这十六卫,它就相当于大宋的预备役,但他们比预备役更加专业,平常的训练和禁军相同,也能得到朝廷的俸禄,农忙时还可回家务农,这无疑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相当大的保障,自然没人会懈怠,年轻力壮的农家子弟争抢报名,训练,生怕懈怠了被踢出,这样的十六卫战斗力是可以保障的,最少是可堪一战。

第五百二十五章辽夏战事起() 
战争其实就是一种政治上的手段而已,出发战争的人往往不是军人而是政治,甚至个人恩怨和喜好!

    辽朝对西夏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和耶律宗真的个人想法有关,其实西夏不过是煽动辽朝的党项部叛乱,只要辽朝合理的镇压,并且安抚那些被煽动的党项部落就可以了,但辽皇耶律宗真觉得这是自己的耻辱,必须要党项人的鲜血来洗刷,甚至要李元昊的鲜血来洗刷。

    耶律宗真的想法很简单,大宋皇帝能攻伐西夏,并拿下两府之地而党项人莫不敢犯,凭什么他大辽皇帝就要安抚叛逆?

    李元昊已经不是第一次拂了大辽的面子,早在耶律宗真即位之初就把自己的姐姐兴平公主许配给李元昊,以图两国秦晋之好。

    但显然这场政治婚姻在政治上成功,但在感情上是失败的,元昊夫妻二人关系一直不睦,完全是政治婚姻带来的冷淡与疏隔。后来,兴平公主病重,元昊仍旧搂着别的美女狂欢,对公主不闻不问。

    直到公主病死,元昊才向辽国汇报此事。辽兴宗闻讯大怒,当时就派人持诏切责元昊,元昊由于正忙乎应付宋朝的威胁,只能低头装孙子,献贡献宝讨好耶律宗真。

    李元昊献宝讨好辽朝岂能不得到更多?之后的辽党项部落叛乱就是他收回的利息,他李元昊何时做过吃亏的买卖?!

    既然占了便宜就要付出代价,辽夏两国之间的裂缝也愈来愈大,当初辽人为了制衡大宋而扶持西夏,现在却猛然发现当年扶持的豺狗已经成为威胁大辽的隐患,辽朝的有识之士当然能看出其中的不妥,这也是为何耶律宗真御驾亲征西夏而没人阻拦的原因。

    辽朝上下,君臣之间都有一种自信,在他们看来西夏不过是一支躲藏在大辽身后捡漏的豺狗而已,征伐西域居然让他获得了不该有的自信,面对大辽的讨伐还敢露出反骨?!

    一个连大宋都能夺取两府之地的西夏难道会是大辽的对手?辽人习惯性的用大宋的实力去衡量西夏,简单的标准在他们看来最为有效,辽胜于宋,宋胜于夏,那辽必定会胜于西夏!

    时间飞逝,三个月的时间里辽朝的怒气愈来愈盛,但李元昊仿佛一点也不在意,没有一丝的担忧和恐惧,反而加强军备,这让辽人觉得他张狂。

    这段时间赵祯有意让留守东京城的朝臣们放出西夏来使的消息,并且大肆宣扬其中的内容,西夏李元昊尊大宋皇帝赵祯为父,于是乎大宋让其向辽朝谢罪,以免遭遇兵戈之灾。

    但任谁都能看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西夏李元昊怎么可能向辽朝请罪?

    东京城的辽朝都亭驿,耶律宗政坐在花厅的上首怒气勃发:“李元昊狗贼安敢如此!宋人安敢如此!”

    耶律贾露出嗤笑道:“哼,宋人不过是占了中立之地罢了,如此就认为可以置身事外,以坐收渔利?大不了把它也拖下水便是!”

    耶律宗政摇头道:“不行,此时大宋越是不插手越好,如若大宋插手,我大辽反倒麻烦,万一大宋皇帝和西夏达成协议,救援西夏而发兵燕云,我大辽就得不偿失了,即便战胜西夏又如何,你不会不明白燕云对我大辽的重要吧?”

    耶律贾微微一惊,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道:“宋人不会如此吧?难道就不怕我大辽倾其所有再度南征?!”

    耶律宗政环顾四周对耶律贾压低声音道:“哼,宋人一项如此,坐收渔翁之利才是他们想要的,别忘了之前咱们密谍传来的消息,封丘军营旁的李蒜头铺子里的红线被拉断了”

    “红绳被拉断意为有要紧急讯,但我们的人并未找到口讯,并且李蒜头已然不见了踪影,怕是已经会不会是他知道西夏与大宋的有何密谋?”

    耶律宗政摇头道:“不会,他的失踪远在西夏来使之前,也是在大宋军演之前,说不定是得到了什么大宋又有新装备的消息。”

    “那我等现在该如何?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耶律宗政叹了一口气道:“咱们能有什么办法,大宋皇帝并不在东京城,你我又没有陛下的国书岂能擅闯大宋军演?如今之际只能打探消息了。”

    耶律贾无奈的说道:“收集到什么怕是也无用,如今整个东京城因皇帝亲巡而戒备森严,内外通入禁绝外臣更是难以出入。只能希望大宋不会有所动作,也希望战事不要骤起。”

    事与愿违,十月,耶律宗真怒气勃发,连出三路大军,共十万精兵,渡黄河,直趋西夏境内。大军昼夜不息,一直前进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

    凡是辽军一路上遇到的党项部族全数被灭,一时间西夏境内硝烟骤起,生灵涂炭,原本如诗如画的草原变成人间炼狱,许多党项的族帐顷刻间化为乌有,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轻松得来的胜利让辽军的气势徒然高涨,大军一路挺进直逼贺兰山!

    耶律宗真勒住缰绳,马儿嘶鸣着抬起前蹄,看着化为齑粉的党项族帐发出快意的大笑:“这便是与我大辽做对的下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