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叔小侄有礼了!”赵祯对赵元俨行礼道。

    “太子有礼!”赵元俨赶紧对赵祯回礼。

    看着他的长相和一丝不苟的动作,赵祯相信这位八叔确实如外人评价的一般: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

    一股浓重的中药味从他的身上发出,赵祯好奇的问道:“八叔有恙?为何身上有药材之味?”

    这话让赵元俨面色微苦:“你叔母病重,每日以药当餐……”

    “是何病症?”

    赵元俨很奇怪,为何这位数年不见的侄子对自家事情那么上心?你爹还躺在床上养病呢!但又不好隐瞒便道:“风毒顽疾,下地难行站立不稳。”

    风毒就是痛风,赵祯又问了些叔母的饮食习惯后,便肯定这是饮食不当造成的。

    见这位八大王面色愁苦,赵祯微笑着说道:“叔母的病症其实可以不药而医!”

    赵元俨面色一喜随即黯然道:“太子莫要为八叔宽心,这种顽疾岂能不药而医?”

    “八叔莫急,且回去试上一试便知,动物肝脏不能吃,豆类食品不能吃,贝壳羊肉鲤鱼也不能吃,时间长了便可痊愈!八叔回忆一下以上食物是不是叔母吃后就开始膝盖脚趾疼痛。”

    赵元俨面露惊讶的说道:“你叔母最爱羊汤羊肉,鲤鱼虾蟹嘞!八叔回家就试试。”

    显然赵元俨是个疼老婆的模范丈夫,在得知王妃的病症可以不药而医后神情放松起来,也相当的健谈,和赵祯聊了许多他小时候的事情,也客气的让他经常去国公府去玩。

    在闲聊的时候赵元俨小声的提醒:“皇后监国,太子就小心些,少说多看才是上策!”

    看来这位八叔也不是个简单人物,算得上心思剔透之辈,赵祯笑着回应道:“侄儿来上朝只带了眼睛和耳朵,嘴巴却是放在了东宫里!”

    这话风趣却又阐明自己的观点,让赵元俨大为佩服,感叹的说道:“我儿要是有太子一半的才智便好了!”

    “堂兄只要安稳,不图虚名当然能安享太平。”

    赵元俨眼中精光一闪:“嗯,殿下的话说的没错,八叔回去就好好说教一番!”但他的心中已经翻起了惊涛骇浪,一个年仅九岁的少年居然能说出这么有深意的话!

    赵祯即是在警告了自己,又保证如果儿子老实便能安享太平国公的日子,看着太子离去的年幼背影,赵元俨低声微叹:“生子当生赵受益!”

第六十七章上朝三两事() 
赵祯的离开是有原因的,在他和八大王聊天的时候就注意到,在御道两边的红叉后有很多买早点的小贩……对于早起的人来说早饭是补充体力和营养的最好方法。

    胃里发出的召唤使得赵祯本能的向早点走去,凉爽的冷食是炎热夏天最好的选择。

    大宋的餐饮之繁盛远胜其他朝代,这大概是因为经济繁荣所造成的,经济好了人也跟着富裕开始喜欢享受起来,对于古人最好的享受莫过于美食。

    小商贩推着小车,挑着扁担更有更有甚者直接提着大型的箱笼叫卖,冷食的花样品种繁多煎白肠、糕、粥、血脏羹、羊血、粉羹之类目不暇接,看的赵祯的肚子更加饥饿。

    当他斟酌再三之后还是选定了一个小姑娘的凉粉摊位,这里最起码有座位能歇歇脚,看来她很聪明,知道前来上朝的官人站久了会累,尤其是大夏天更是希望有个地方可坐。

    豌豆所作的凉粉青黄色中带着透明,像果冻一般,配上冰水里捞出的浇头,一碗下去就让人口齿生津,仿佛起死回生一般神奇。

    赵祯大刺刺的坐在小凳子上对小姑娘微笑道:“小娘子给我来碗凉粉多加浇头哦!”

    花娘在御道旁经营凉粉小摊多年,当她从未见过如此年轻的小官人上朝,见赵祯唇红齿白的。又身着华丽的朝服,有些拘谨的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给赵祯承上一碗凉粉道:“小官人慢用,不过这浇头中有蒜瓣,可不敢多吃的。”

    看着她娴熟的模样赵祯微笑道:“无碍无碍,反正我上朝不说话,多给些浇头才能尽兴!”

    见他这么一说花娘便喜滋滋的应了一声,其他的官员可不像他一样,生怕蒜瓣的味重都是少要或是不要。但这凉风只有配上浇头才好吃嘞!

    赵祯端起凉风看着上面黄褐色的酱汁口水差点留下来了,在后世这可是最受北方人欢迎的小吃食。

    浓郁豌豆的味道配上软糯细滑的口感,粘着醋和酱油与大蒜混合的酱汁在嘴中扩散开来,让人舒服的想发出呻吟,可能是赵祯的态度引起了花娘的好感,还在碗中放了些宝贵的碎冰渣子。

    一旁本在吃粉的官员看着太子享受的模样咽了咽口水,难道这加了蒜瓣的凉粉真的有那么好吃?

    花娘早就察觉到了异常,当这位小官人落座后,旁边的官员都下意识的躲开,情愿都挤在桌子的另一边捂臭汗也不愿挨着小官人坐下。

    她在这里摆摊多年,从未见过此景,即使相公突发奇想的来吃凉粉,也没见这些官员怕过,而是腆着脸上去献殷勤。

    赵祯舒服的吃完一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道:“地道的很!”

    听到赵祯这样说,花娘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道:“奴家三代在此经营凉粉摊,您可是第一位夸奖地道的官人嘞!”

    赵祯看了看挤在一起的官员笑道:“你这里的老主顾多吗?”

    花娘骄傲的说道:“多,怎么不多,尤其是夏天,许多官人排队都要吃一碗奴家的凉粉!”

    “这不正是说明你家的凉粉地道吗?否则那些官人如何会排队来食?”说完赵祯就招呼远处的彭七过来付账,顺便也照顾一下花娘的生意。

    自己往那一座就感觉到气氛的尴尬,要不是用眼神阻止,怕是这些官员都要起身行礼。赵祯看了一下,他们大多是三省六部的低品官员,一般的相公肯定是在家中吃过或是带着吃食来的。

    百姓的品质代表了大宋的品质,信用有时甚至能代替契约,赵祯起身就走花娘并未阻难,她知道肯定会有人来付钱,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信达到令赵祯惭愧的高度。

    就像当初他曾给樊楼出主意,三天之后樊楼就对他实情七折的优惠,甚至连其他人去吃饭只要报上赵祯的名号都是一律七折,掌柜的连怀疑都不曾有过,这让太子三卫的人经常去那改善伙食。

    如果说是身份的影响赵祯开始还觉得有些,但是在想起三才解释后就更加佩服:“殿下的身份是高贵不假,可是也愈发让人信任,毕竟天家可是最讲规矩的!”

    一个上至皇家下至百姓都讲信用的时代是多么的干净幸福啊!

    待漏院的宫门在相公到齐后便打开,官员鱼贯而入,赵祯的四周形成了真空,轻松的进入了高大的待漏院。

    这里吃食并不比外面的少,但是多是些瓜果点心之类的,上好的羊肉汤也只有相公们能享受,当内侍递来一碗羊汤后,赵祯发现自己根本就吃不下,羊汤上漂浮着一层油脂,虽然一点热气也没有,但赵祯知道,下面的汤汁能烫掉自己的舌头!

    见一旁的寇准吃的稀里哗啦,大胡子上都沾染了不少晶亮的汁水,赵祯笑眯眯的把羊汤递过去道:“寇相公这么喜欢吃羊汤便为我代劳如何?”

    寇准喝完最后一口用手帕擦了擦胡子道:“殿下还是吃些为妙,不然常朝就能把您肚子里的吃食给磨得一干二净。”

    “寇相公所言甚是,殿下还是吃些吧!”

    丁谓的声音传来,但是见到寇准反复擦拭胡须的动作面色变得不自然许多,在寇准露出揶揄的声色后长叹道:“寇相还是对丁某的事情恋恋不忘啊!”

    赵祯看了看丁谓又转头看着擦拭胡须面露狡黠的寇准恍然大悟,溜须一词就是出自这两人身上。

    当初,丁谓是从寇准门下走上参知政事这个位置的,对待寇准非常恭谨。有一次在中书省聚餐,羹汤弄脏了寇准的胡须,丁谓起身慢慢地为寇准擦试掉了汤水。

    寇准非但不领情反而嘲笑着说:“参知政事,是国家的重臣,难道是为官长捋胡子的吗?”

    当着诸多同僚的面这样打击人,别说是丁谓就是一般人也受不了,这算是寇准的脾气给自己埋下的祸根,丁谓的报复也很明显,让这位当年的老上司罢相出外去了。

    现在两人再次回到之前,寇准依然是丁谓的上司,可这一切算不得造化弄人世事无常,都是丁谓的安排,局外人都能看出丁谓的陷阱,寇准依然往里跳。

    可见丁谓对寇准的性情是摸得很清楚,这也说明丁谓手段的高明,阴谋见不得人却容易实施,阳谋大白于天下但可以君子欺之以方!

    从这两人的交锋上,赵祯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

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 
赵祯站在文官的最前列,身后的人不断的窃窃私语着,无他,这些都是低等级的文官,两府的大臣都去各自的有司休息了,只有低等级的官吏在文德殿上常朝。

    他们奇怪的是赵祯身为太子为什么来上常朝,即使观政也只需要去垂拱殿参加视朝就好了,毕竟常朝连官家都不来,只是偶尔会来看看便算了,殿中御史见人差不多到齐了,便开始大声的点名。

    但赵祯觉得人数好像有些不对,御史扯着脖子喊了三百人的名字,可只有一百来个人应声,而且都是各部门的长官,这就有些过分了。

    看着太子皱着眉头的样子,站在旁边的御史赶紧解释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各部长官都有要事在身,现在应该向两府宰执汇报,待会皇后视朝还要用,所以就……”

    赵祯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看来这样的考勤与后世一样有名无实,中层管理都开始缺席了。难道是太祖当年过于勤勉?

    唯一让赵祯觉得安慰的是还有一个熟人陪着自己,赵允初曹国公赵元俨的小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