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为何回不朝?此乃国之大事,岂能用气!”

    庞籍的反问让蔡伯希微微苦笑:“官家在没藏氏面前夸耀大宋之繁盛,谁知没藏氏正巧用灾民打了官家的脸面”

    这下所有朝臣面面相觑,难怪官家那么生气,当着刚刚迎娶回来的娘娘面被打了脸面,是个男人怕是都不能善罢甘休,何况高高在上的天子,一世英名的官家

    既然是官家召见,那就理应前往,一路上庞籍把事情交代的一清二楚,南方受了灾,今年冬天的寒冷不再是仅仅影响北方地区,连南方都受灾了,往昔温暖的洞庭湖都结了冰,耐寒的橘子都冻坏了,梅花枯萎,松树被积雪压塌

    还好现在的大宋抗灾能力很强,粮食产量和仓储都非常可观,更是因为赵祯登基之时遇到的天灾,使得大宋的常平仓成为赵祯每年关注的重点,没有灾害的使用用来稳定粮价,灾害来的时候用作赈灾之用。

    于是在这次雪灾来临的时候,各地的常平仓正常运作,并没有发生多大的灾祸,更是没有多少人在这场雪灾中殒命。

    但是灾民确实是有的,大宋疆域如此之广,百姓如此之多,受灾之地又不是一处两处,怎么可能没有灾民,总有一些熬不过去的,或是对未来充满恐慌的人,于是他们便前往北京城来寻找他们的皇帝,大宋的天子来了。

    赵祯在看到灾民之后才知道自己怕是错怪了中书省的相公官员,这些灾民虽然面黄肌瘦,但与其说是食不果腹,更像是舟车劳顿,饥一顿饱一顿的营养不良

    而且灾民虽有数千人之多,可赵祯一问才知晓,这是大宋所有的灾民,基本上各个州府的都有一点,或是家中没有田地,或是打算投奔北京城的亲友,并没有人是真正吃不上饭的,而且最让赵祯郁闷的是,这五千人居然是坐着马车前来北京城。

    各州府送瘟神一样把他们送离自己的治下,灾民和流民一样,会给地方州府的治安带来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官员的堪磨考核,这些灾民在地方官吏眼中就是得罪不起又耗不起的大爷。

    尽数是年轻人或是中年人,男多女少,却唯独没有孩子和老人,最大的不过五十岁上下,这是逃荒来了吗,这是灾民?怕多是各州府中的城狐社鼠,浑人,贼斯!

    赵祯瞧着眼前所谓的“灾民”心中怒气翻滚,相比赈灾不力,眼前的这一幕更让他愤怒,年轻力壮的不去劳作,趁着雪灾跑到京城要救济。

    没藏黑云还富有同情心的让侍卫们送给灾民吃食,赵祯却头也不回的驱马便走,一眼都不想多看他们,难怪中书的官员不上心,难怪没有快马传书,一群人到了京城来骗吃骗喝了!骗到自己这个皇帝头上了!

    这这才是真正的丢人!

    没藏黑云奇怪的上前问到:“为何官家如此生气,服气而走这些灾民该如何?”

    赵祯摇头道:“你看这些人中可有一个老幼?朕在大宋各州府设立了常平仓,只要受了灾去往当地衙门,总能领取活命的口粮。

    而这些人来自不同州府最后汇聚于京师城外,一路上州府官员如同送瘟神一般把他们送走又是为何?上等州府可不差这点人的吃食,何必送往京师重地?

    不愿劳作的人天下几何?朕如何救助他们?何况这些人中还有前来京师投靠亲友的。不多时便会散去半数!”

    随着赵祯的话,亲卫已经开始高喊:“都来俺这里记录在册,若是来京城投靠亲友的写下名字,若是前来逃荒的写下姓甚名谁籍贯何处,官家自然会核实你家大老爷的赈灾之况。官家已经知晓,这事已经捅了天,若是谎报便是欺君的重罪!”

    “吓,官家知晓了便是欺君嘞!要掉脑袋的!这可怎生是好?!我就叫你莫占朝廷的便宜,这下如何是好?”

    一个妇人在人群中一边张望一边捶打自己的男人,两人很快便向边上溜达,看他们的穿着哪里像是逃荒逃难的人,分明过得还不错。

    亲卫们对于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贪图天家的便宜还能怎着?官家若是真的计较,就不会让他们写下籍贯之类的,早已命人把他们抓了起来。

    眼瞧着那对夫妻溜走,人群中不断的有人跟随,除非是真的受灾并且当地救灾不力的才会留下,毕竟他们连命都没有还有什么好怕的。

    最后只余下数百人,而且这些人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真定府罗家村,经过侍卫们的询问赵祯这才得知,原来他们把剩下的口粮全数留给了家中的老**由族长照看,他们自己则是一路饥寒的赶到了北京城外。

    对于这些人赵祯自然不会责难,反而大加安抚,没藏黑云惊讶的望着眼前的赵祯,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在这些百姓面前完全没有天子的气度,和百姓围拢起来就随便的坐在地上说话,而且说的都是民间俚语。

    世人都说他赵祯爱民如子,慈民爱物,宫中的宫人数量一直维持在够用之数,且女子年满二十五便会放出宫去嫁于良人,可见他赵祯的人品心性,只不过在西夏和辽朝可不是这么评价他的还在为找不到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 或搜索 热/度/网/文 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数的支持() 
赵祯随便的席地而坐,瞧见众人站在自己的面前愈发的恭敬,不满的拉着罗家村的灾民一起坐下:“朕坐着,你们站着成何体统?朕可不喜欢仰头说话,累得很!”

    想想也是,皇帝大刺刺的坐在地上,自己等人站着望向他确实不敬,灾民们便跪坐在地上,惹得赵祯不耐烦的说道:“跪在地上作甚,现如今是大宋,又不是汉唐,在家都是坐凳子椅子的,现在跪坐着哪里舒服嘞!就如朕一般,一屁股坐在地上多舒坦!”

    赵祯的话一下子拉近了众人之间的距离,见官家如此亲切,灾民们便也就坐下,待侍卫们送上行军干粮,准备热水的时候,灾民们已经抱着**的“砖块”开始啃了起来,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在磨牙,即便如此他们也吃的香甜,掉在地上的碎屑也飞快的捡起塞进嘴里,不敢有一丝的浪费。

    一旁的侍卫们都干咽了一下口水,他们是尝试过如何吃这些硬的像砖块似得行军口粮,若是没有热水化开,真的能硌掉牙齿,赶紧送上热水给他们顺顺,这狼吞虎咽的,若是吃噎着了怕是能要了命

    赵祯就坐在一旁看着灾民们吃,说实话,他们吃饭的样子真的很开胃,让赵祯也忍不住咽口水,转头对稍稍年长的人问到:“你叫什么名字?尔等所在的真定府难道没有给予赈济粮食?!”

    那人连忙咽下嘴中干硬的军粮:“草民张旺,别说是真定府,即便是灵寿县的大老爷也没有发下赈灾粮啊!俺们罗家村就是灵寿县治下的,村中保正,里君都上县见了老父母,也要过,问过,可每次都说救灾粮还在路上,不日便到。

    可俺们左等右等都没有,家中的粮食见底了,就剩下种子粮可吃,但即便是这样也撑不到明年,只能把这些种子粮留给家中老幼,年轻力壮的前往真定府。

    府衙的大老爷也见了,他说粮食已经到了灵寿县,若是没有发下他当彻查,但很快他便又给我等干粮让我等上京都上告,还说实在不行就击打登闻鼓,官家您一定会过问的。”

    赵祯微微惊讶的说道:“哦?真定府知府事是柳永!他叫你们来击打登闻鼓的?”

    众人连忙点头,赵祯这下笃定柳永这是有隐情,虽然他之前的一首鹤冲天得罪了自己,可后来可见他的当官治下的能力很不简单,算得上是一地父母中最为拔尖的,所以一身臭脾气的柳永才会被自己提拔成真定府知府事的高价官。

    灵寿县,真定府,罗家村

    赵祯再次开口道:“张旺,难道灵寿县就你一个罗家村受灾?别的村子可有灾情?”

    张旺还欲说什么,却被一旁的人快速的拉了一把,随即不再说话,显然他是有话要说但却不敢说,赵祯喝到:“放肆!在朕的面前还有遮掩?难道就不怕欺君!还是说有人比朕还让你害怕!”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杵。这可不是说说的,赵祯猛然提高声音的怒喝,让张旺吓得瘫倒,四周的灾民更是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赵祯站起走近张旺道:“如今到了这种地步,你还是担心被人报复,朕站在这里,你却不敢言明,朕很失望,这就是朕一直关心的百姓,到头来却不信朕,那你还来北京城作甚,还打算敲登闻鼓作甚?”

    张旺大为惭愧,望着赵祯的嵌金舄履大声壮胆道:“官家恕罪,草民一时糊涂,其他村子都是把田地投献了曹家,从曹家获得赈灾的粮食,曹家的三公子前来说项,被族长拒绝,谁知我罗家村的救灾粮就没了着落!求陛下为我等草民做主!”

    张旺一口气把所有的来龙去脉讲了清楚,整个人便一下子坐倒,仿佛用尽了浑身上下最后一口力气,赵祯微微点头,果然是这样,大宋唯一屡禁不止的事情就是土地投献之风。

    自从赵祯亲政以来,不断的对大宋进行改革,为了打击权贵对土地的垄断兼并,让蔡记开办了比土地更赚钱的工厂,并用这新兴产业快速的制定属于自己掌控的游戏规则,让权贵之家在自己的规则中挣钱,为的就是让他们放弃对土地的垄断。

    土地是什么?土地就是农人的根基,最后的栖息之所,若是失去了土地,这些农人就变成了佃户,虽然投献了土地免去了朝廷的赋税,可他们依然要向权贵交租子,虽然比朝廷征召的少,可那土地就不再属于你了!一旦涨了租子,出了事,朝廷都不会站在你这边。

    罗家村的族长显然是聪明的,他拒绝了曹家的投献提议,而结果呢?赵祯相信若不是柳永让他们来北京城告御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