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野利露出苦涩的笑容,望着眼前的校尉道“我都野部愿意归顺大宋皇帝,举……举族内迁,归附大宋!”

    此时的都野利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只能这样保全族人的性命,连人都死光了,哪还有什么机会翻盘?若是留得人在,总有一天党项人还会再次崛起!

    只不过他不知道,其实赵祯早就安排好了后手,只要党项人松口,那便会把他们逐渐同化,让他么成为汉人的一部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党项人只要内迁内附,便再也没有机会……

    校尉在听到都野利的话后长舒了一口气,脸色一变,变得和蔼可亲,整个来了仿若是变成了相知多年的老朋友“都野族长这么说便是明智之举,如我大宋有什么不好,我给你说说其中的好处……”

    千余人的士兵便上前“包围”了数万人的队伍,并押送他们向本部而去,他们总算是完成了总管与范经略交代的命令,这下可以回去领赏银了。

    都野利知晓,这是针对他们部族的一场阴谋,为的就是向世人述说大宋的强大,并且给予那些冥顽不灵者以警告,强大的都野部都完蛋了,快快归降大宋吧!

    当看到都野利出现在衙门中后,范仲淹热情的招待了他,并且命人给都野部的人准备吃食,以及将会用到的干粮,都野部明日就启程,开始踏上南下归附之路。

    而此时的杨怀玉却不在这里,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兴庆府附近可不止一个党项部族,城池的交割还算顺利,因为他们多有政治纽带,最难的便是像都野部一样的部族。

    不归王化是他们的主要特点……

    。

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无虚士() 
都野部的覆灭在范仲淹和杨怀玉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经过他们精心的设计,再加上各种情报的刺探,最后完成的致命一击若是不能成功才叫丢人嘞!

    他们早已经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其中,当然也离不开火药弹的出其不意,与禁军将士们的强大耐心,不是什么人都能在雪地里爬上整整俩个时辰的!

    当然更需要的是都野部归顺对整个西夏顽固守旧势力的打击,显然这是成功的,许多原本打算在“故土”,死守,可是当他们知晓都野部五千勇士死伤大半之后,便心生怯意,许多不太坚定的部族望风而降。

    这一举措大大的加快了党项人内迁的步伐,同样也给那些“顽固分子”施加了压力,杨怀玉看着不断增加的面单笑开了花,而从北京城赶来的三司度支使的脸色却不太好看,因为每一个名单都意味着朝廷要多出一大笔银钱

    范仲淹瞥了一眼度支使,笑着对杨怀玉道:“这样一来,杨将军便轻快些许,凡是拒不奉诏的部族,陈兵压境,若是依旧不降,率兵攻伐之,斩其顽固,余者自然望风披靡!宁夏定矣!”

    三司度支使连连点头:“范经略所言既是,官家有言,若是不降便以谋逆治罪。”

    杨怀玉翻了个白眼,指着北京城的方向道:“本将可不敢尽数屠戮,否则朝廷的文官还不把本将给剥了皮?!你把本将当成什么人了?”

    范仲淹微微一笑,杨怀玉这话才是说到点子上了,对于宁夏,只能以招抚为住,余者尽数屠戮?傻子才会去这么做,即便是官家都对党项的人口眼馋的紧!

    转头望着杨怀玉神秘一笑,范仲淹道:“将军尽力而为便可,剩下的若是已久不从,本官前往游说之,可有奇效!”

    杨怀玉惊讶的望着范仲淹,轻视的眼神逐渐收起,微微点头道:“那本将便静候佳音!”

    他虽然不知道范仲淹有什么妙计,但肯定是胸有成竹才会这么说,否则,以文官谨慎的性子,怎么会这么大包大揽的?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他范仲淹能得到官家的赏识,能得到朝廷百官的敬重不是没有道理。

    范仲淹的方法很简单,在第二天一早便带着象征一路经略的仪仗,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兴庆府,向着那些负隅顽抗的部族而去,跟随他一同前往的除了仪仗之外,便之剩下他自己带来的书童,除此之外未带一兵一卒,简直就是送上门的肥羊。

    许多人认为他范仲淹是疯了,现在的宁夏虽然已经迁走大部分的党项人,也有一部分人归附大宋,但他这么一个经略使,布袋一兵一卒,大摇大摆的向党项部族而去,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但范仲淹用事实给了所有人当头棒喝,待他再次回到兴庆府之后,仪仗的后面却是整整齐齐的党项部族,他们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好了路上的吃穿用度,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进入兴庆府

    远本打算开他笑话的三司度支使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奇景”,他死活想不出范仲淹是如何让这些党项人乖乖归于王化的。

    毕竟这些人曾经是宁夏最强硬的部族,凭什么,凭什么就听你范仲淹的!

    范仲淹缓步上了兴庆府的城楼,命人把他的范字大旗高高的竖起,以便让这些党项人看的清楚,于是,这些人便在这面大旗的引导下,鱼贯进入兴庆府,没有一丝慌乱与摩擦,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

    用力的晃了晃脑袋,杨怀玉一把拉住将要离开的范仲淹问到:“你莫不是给他们使了法术?怎生见了刀兵都不怕的人,却被你这个手缚鸡之力的人说动?还是扶老携幼举家来投?!”

    范仲淹挥了挥衣袖,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无他,多用本心而已!”说完便指了指下面长长的队伍望着度支使道:“这些部族的赐给按原本的八成供给,不许多出一文,也不得克扣一文!”

    啥?!

    三司度支使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范仲淹是利用重金收买了这些人,还准备询问他说允这些部族钱财多少,谁曾想不光没多给,反而还为朝廷节省下了不少的银钱,这不可能啊!

    “范经略,快说说您是怎么办到的,这些人可都是党项人中的硬骨头,打死也不肯离开故土,您不会是许诺他们什么了吧?这可是矫诏之罪!万万使不得!”

    “荒唐!本官身为大宋一路之经略,岂能辜负皇命矫诏而行?!忘了本官曾经对你说过的话?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胜?本官前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站在党项人的角度上游说这些人,他们不舍得离开故土,无非是几个原因,只要能把这些原因用不违背官家意愿的手段解决了,那何来矫诏一说?”

    这番对话让一旁的度支使大惊失色,拉着范仲淹的袖口道:“你到底答应了他们什么?!”

    范仲淹甩了甩袖子挣脱了度支使的手:“还能是什么?不过是让他们现在最需要的东西罢了”

    “最需要的东西?粮食?!你一定是答应他们,多分发粮食给他们是不是?我可告诉你,现在大军每日用度便已经是巨万,我可没有多余的口粮给这些人”

    范仲淹整了整衣袖,恢复往日温文尔雅的气度轻轻摇头,继而对着用度官咆哮道:“准确的来说,本官了他们活命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免去惨遭全族覆灭的机会!”

    “就这个?!”

    范仲淹并不理会,而是转头轻轻的对杨怀玉说道:“三日之后,宁夏之内已无不归者,将军好生处理。”

    细细揣摩范仲淹的话,杨怀疑心中一凛,这话的意思很简单,三日之后,凡是没有在名单上的党项宗族,便是拒不很好的叛逆,需要他全数屠戮的干净

    轻轻点头,杨怀玉应下道:“本将知道该如何做了,但还要请出官家旨意!”

    范仲淹微微苦笑:“你倒是机警的很,也罢,本就是当宣旨与你的,杨怀玉接旨”

    

第九百六十一章善与恶() 
从范仲淹对杨怀玉宣旨的一刻起,大宋在宁夏路正式开始了强压统治,任何胆敢违背大宋朝廷意愿,拒不奉诏的党项人都将遭到大宋的攻伐。

    若是有投降归顺者,大宋还能接受,不然屠灭一族无有例外。

    宁夏的这片土地陷入了动荡与杀戮,这最黑暗的时期也将预示着光明的到来,范仲淹以一句:“怀璧其罪。”总结了现状。

    他和杨怀玉都知道,这道圣旨不光是官家手书,更是朝中重臣以及所有利益相关之人奔走的结果,大宋自号天朝上邦,受儒家思想约束,非所有人促成此事而不得。

    大宋在西夏这件事上拖延了太久,不知多少人等着享用宁夏这道大餐,现在大宋用最猛烈的手段来处理“上桌”前最后的瑕疵,除了党项人谁不喜闻乐见,又有谁会反对?

    随着战事的开始,大宋的商贾闻风而动,携带大量的货物进入宁夏路的各个州府,范仲淹不用去他处查看,单单是兴庆府的盛况就让人咋舌。

    赵祯双管齐下,一边安排党项人内迁的同时,另一边已经着手调动大宋的灾民,百姓开始迁居宁夏,这里的土地肥沃,地广人稀,经过大宋如笊篱似得筛查安全自不用说,更加让人兴奋的是这里的土地开垦便归私有,朝廷并不买卖

    这使得多少的百姓兴奋起来,即便是朝廷补助的钱粮稀少,也有大量的百姓希望前往,在大宋故土难离已经不那么重要,更好的生活当然人人追求

    总有那些过活不下去的人前往,不缺没有百姓,当初那些被裁撤的厢军在抵达荆湖路的时候,也是一片荒芜,可现在谁家家中没有十亩地?还得了官家的照拂,每年夏秋两贯钱的补助,虽说不多,可净赚的大可拿去抵税不是,这样算下来,一年两税不过了了!

    更别说那些跟随官家千里迢迢,一路从东京城前往北平府的百姓了,即便是根在开封府又怎样?最后还不是前往北平府了?

    老人的话总没错,树挪死,人挪活!否则那些商贾为何要带着如此多的货物前往宁夏,不单单是因为宁夏归复,百姓迁徙,更多的还因为这里是丝绸故道!

    稍稍有点见识的人都知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