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微微苦笑“朕这下是把朝中的相公们都得罪喽,都说皇帝是九五至尊,金口玉言,出口成宪,可朕依然要面对种种看不见的掣肘,当年太祖以兵变夺天下,把武将的权利限制的死死的,文臣地位的抬高又使得他们对皇权产生掣肘,不过相对武将,还是文臣好对付点!也罢朕就等着吧!”

    自从赵祯开口,三才便匍匐于地,不敢抬头,官家的话涉及太祖,又涉及皇权,不是自己能听的,当赵祯踢了他一下后,他才起来,谄笑着说道“官家哪里的话,您是大宋天子嘞!是天下之主,四海内,八荒外……”

    “住口,别影响朕的食欲!”

    赵祯瞥了三才一眼,无奈的放下手中的汤匙“四海之内,八荒之外?朕连辽朝都没平定如何说是四海之内?朕连倭国都没剿灭何来的八荒之外?!

    这天下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吗?不知道便莫要开口,现在格物当道,讲究的是格物致知,莫要从朕的身边出去后惹人笑话。”

    三才缩了缩脖子“官家教训的是,只不过朝中的相公们可不太待见格物。”赵祯突然笑了,三才从官家的笑声中便知道官家是在鄙夷自己的话。

    “他们自然不待见格物,因为他们不是格物出身,今后的后起之秀谁不知格物?又有谁不喜格物?想要得到朕的重用便必须支持格物,你瞧瞧庞籍,夏竦等人,他们谁不是幕后的策划?死了这么多的学子,虽然是活该,但却应该是朕动手,而不是被他们设计而亡!”

    三才倒吸一口冷气,望着勤政殿门口的方向喃喃自语“这么说来,这是他们的一出苦肉计,这文人也忒狠了点!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出自贫民之家,供出一个读书人不容易嘞!”

    赵祯冷笑道“是啊!不容易,但相比他们文臣的权利来说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最让朕不舒服的是晏殊,他不该搀和其中!”

    三才小声道“兴许是晏相无意之中被卷入此事的,奴婢和皇城司的人都没发现和他有关。”

    赵祯皱眉道“晏相可不是他能叫的,这个词专指宴婴!你也莫要用小心思,二桃杀三士可不是对君上,他晏殊绝不会做出这种挑拨君臣的事情。他只不过是不想让朕发觉,而把自己隐藏的很好罢了,一个是该罚,一个是该杀两罪不可相提并论!朕知道你厌恶晏殊,可却不能因为厌恶便除掉他!”

    深吸一口气,赵祯望着地上跪倒的三才再次开口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哪怕是最低贱以及最高贵的人……”

    。

第一千零三章无巧不成书() 
赵祯并不昏聩,而且勤于政务,这是在实行皇帝的权利,本没有什么不对,但却会与文臣的之间产生摩擦,这种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在任何一个朝代,君与臣之间的摩擦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激烈程度不同而已。

    赵祯忽然笑了,自己实在太过在意某些东西了,什么皇权至上,什么帝王威仪,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给的啊!千百年来文臣不就是打着这样的口号在维护皇权吗?维护皇权的另一面便是维护自己。

    这些文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便是互相依靠,双方谁也离不开谁,赵祯相信,若是自己不依靠文臣,甚至连自己脚下的北京城都管理不好,更何况是煌煌大宋?

    这些文臣就是在试探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就是在试探相权能做到多大的程度而不引起皇权的反弹,就像是一场友谊赛,双方都不能让自己输,也不能让对手输的太难看。

    从秦汉开始,至现在的大宋,除了几个特殊时期外,相权与皇权之间的较量无时无刻不再进行,所谓的相权是笼统的,它是文官权利的集体体现,它相比军权来说要温和的多,这也是历代帝王喜欢文臣,重用文臣的原因。

    自从赵祯亲政以来,所作的一切都能为大宋带来利益,同样的也重用文臣,给文臣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渐渐的赵祯自己都没觉得自己越来越独断专行,真的做到所谓的金口玉言,出口成宪。

    这虽然是文臣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但却是最为惊恐和担忧的事情,一旦如此,便使得皇权可以任意左右这个国家,便使得皇权远远的超越文官手中的相权,无法掣肘。

    大宋的相公们非常清楚,一旦皇权没有任何限制的时候,相权便成为了一道摆设,同样的他们这些文官也将成为一道摆设,不,只不过是比摆设稍稍好一点的东西。

    他们能感受到,之所以策划这次落榜学子闹事,最后引起踩踏之事,为的不是抨击赵祯的科举改制,而是便向的冲击皇权,但结果非常难看。

    赵祯能感觉到这些隐喻的变化,这种隐藏在君臣和谐之下的暗流,要是原先的自己一定会稍稍妥协,但现在他却做不到,一个人当皇帝久了,多少会有些一意孤行,总会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利国利民,是对的,朝臣就该执行。

    勤政殿中的宫烛被风吹的稍稍摇曳,而这小小火焰的摇曳却使得墙上的饮子疯狂的舞动,殿中只有这一根拉住燃烧,却使得所有的东西的影子晃动起来,好似群魔乱舞。

    三才瞧见官家直愣愣的盯着那些狂舞的影子看,立刻上前点燃了另一支鎏金鹤灯,点燃之后,终于殿中的影子摇晃的没有那么厉害了。

    赵祯灵光乍现,伸手灭掉了三才刚刚点上的蜡烛,房间中继续“群魔乱舞”赵祯不禁喃喃自语“只有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的时候,才会保持环境的安定?这么说来是朕错了……”

    眼前的两座烛台让赵祯想明白了一些事,皇权与相权之间不该是敌视的,也不该是完全平静的,互相摩擦是正常,双方的力量平衡才是最好的,就像眼前的两盏蜡烛,只有都点燃之后,才会让整个宫殿明亮起来。

    而一个好的帝王可以让这两种权利相辅相成,最后变成自己所用,为整个国家服务,赵祯忽然发现,自己一直站在皇帝之上的救世主角度来管理这个国家,而并非是一个帝王的角度。

    也许是自己有着古人所不知道的知识积累,这让自己很快的迷失在皇帝与神二者的本质区别上,现在他忽然发现,自己虽然非常厌恶别人把他神化,但自己却一直在不知不觉的神化自己。

    是朝臣的相公们突然把他拉回了人间,让他知晓自己并非是全能的,也需要文臣的辅助,眼前的两座烛台一座代表了皇权,一座代表了相权,但却并未有代表军权的,因为在大宋武将手中的权利被极大的限制了。

    即便是赵祯自己亲政之后,也并没有放开军权,只不过是对军权的使用稍加宽限而已,并且只限于赵祯自己信任的人,枢密使狄青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想通一切的赵祯忽然觉得自己应该赶到庆幸,若是自己在“成神”这条路上狂奔下去,谁知道将来的大宋会变成一副什么样子?

    端起皇后送来的瓠叶羹,这东西可是难得的美食,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便有对它的记载用瓠瓜五斤,羊肉三斤,葱二升,盐蚁五合,口调其味。

    羊肉炖的非常烂,经过瓠瓜的过滤膻味几乎消失,只剩下羊肉的鲜美,鲜红的枸杞又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赵祯望向三才道“这是皇后送来的?”

    三才笑眯眯的答道“是啊!官家,这是皇后特意命御厨制作,并嘱咐奴婢送来的,您看今晚……”

    赵祯笑了笑“怎么,朕现在连一点隐私也没有了?这宫中还有谁不知朕在这勤政殿中呆坐?你以后再向后宫搬救兵,朕决不轻饶!多嘴也是宫人大忌,小心犯了口业!”

    三才连连点头委屈的说道“奴婢之错了,但奴婢这是为了官家着想,即便是犯了口业,时候阎王也不会怪罪,最少奴婢和相公们是一样的,尽了臣子本分嘞!”

    话外之音赵祯岂能听不出来?连连挥手“滚!召同平章事庞籍,参知政事夏竦,晏殊前来觐见!”

    既然皇帝是笑骂自己的,那便是峰回路转,作为宫中的都都知,他本就应是站在皇帝这边的,但,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甚至连皇后都有关系,最后还是中宫那位说的明白,让自己如何行事,这才让官家放下心结。

    三才低头眼睛一直盯着两只鎏金的仙鹤烛台缓步离开,这就是皇后娘娘教给自己的妙法,三才并不知道,为何官家在看到了自己简单的俩个点蜡的动作后就能明白其中的干系。

    但三才知晓,了解官家的人整个皇宫,整个大宋,莫过于皇后娘娘……

    。

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决() 
一根圆柱上插了四面小扇,由圆柱相连在齿轮之上,在方盒的底部连出一个手柄,只需轻轻转动手柄,便可使得扇叶迅速旋转起来,最妥帖的还是方盒下面暗格里的冰块,只要轻轻摇动手柄,便可通过扇面把冷风快速的传递到宫殿之中。

    这祛暑的好东西是将作监发明的,用的便是冰鉴与摇扇的结合之法,乃是祛暑的好物件,眼前的冰摇扇还能打开下面的冰鉴,里面放上了时令水果,只不过由于春灾的缘故,水果的味道并不怎样。

    但即便如此,赵祯依然觉得非常解暑,才不过刚刚春分便有了酷暑骤至的感觉,这实在是太过诡异了,不用说,定然是受到了小冰河的影响,反正赵祯就知道这一件事,只能把问题往上解释。

    初春的时候没有回暖,还没入夏便开始出现暑气,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却已经并那么重要,商人已久在买买货物,农人也在地里与老天爷抢时间。

    如今的大宋避免了与辽朝的战争,使得民间的风气大为安定,安定的氛围也使得百姓安心劳作,朝廷的政策得以逐渐的推广起来。

    这些才是如今大宋最需要的东西,科举改革所引起的震荡在赵祯一系列动作的化解下已经荡然无存,大宋再次变成一汪安静的湖面,并没有多少波澜。

    开封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