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的那么轻松。

    多如牛毛的“小事”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问题,所以赵祯每日的奏疏都要批阅数十甚至几十本,其中涉及的治国之道不在少数,这便要看皇帝的智慧和随机应变的手段了。

    华丽的大宋宫殿即便看多少次良子都觉得惊艳,地上的木质地板反射着一层油亮的光泽,而四周的明黄色的锦绣更是显得华丽异常,小心的在地板上走着,脚下金连鞋完全不似木屐那般沉重,柔软舒适。

    但当她迈入赵祯所在的内间之后,整个人稍稍哆嗦了一下,脸上露出惊讶又舒服的表情,良子只觉得她的双脚已经被“云团”所包裹,长长的羊绒地毯铺满了整个房间,对于良子来说这样的感觉从未有过。

    眼前的一切对良子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奇怪。

    虽然整个宫殿给人的感觉华丽异常,但每一样几乎都是在细节上,粗粗看上去却也不觉得有多晃眼,即便是大宋皇帝的御案也不过是一方砚台,一副笔架等文房只用而已。

    三才慢步走到赵祯的边上小声道:“官家,倭国皇女前来觐见。”

    赵祯拿起一直狼嚎沾上朱红在奏疏上批阅,头也不抬的说道:“知晓了,让她在一旁候着。朕的奏疏批阅完后便与她说话。”

    “遵旨。”

    三才小心的退到一旁,生怕打扰到赵祯,悄声对良子道:“官家处理朝政不可中断,你且在一旁等候,待官家落笔方可说话。”

    “多谢大官。”良子微微一礼后便双手相叠,在赵祯的身旁跪坐下来,低头不语一副顺从之态。

    赵祯微微有些不适应,任谁在处理政事的时候边上跪着一个人都不舒服,何况赵祯极少让宫人伺候,倭国的这一套他当然不自在。

    “朕这里有一本山北杂记,你若无事便看上一看,书从汉代,你应该能有所知晓。”

    良子伸出双手小心的接过赵祯手中的书册,她虽然不知道这本书中讲的是什么,但却知道,汉代的书籍能流传至今定然是有大用的。

    其实《山北杂技》不过是汉代描写汉朝大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将原来姑师人的领地按地理形势划分为八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和山北六国的事情。

    只不过赵祯再次看向良子的时候,她依旧是以同样的姿势跪坐在一旁,只不过双腿之上放了一本书,跪坐的姿势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服,双腿要蜷在一起,把屁股坐在双脚之上……

    这样能不麻吗?

    不过赵祯不得不承认良子坐在一旁的样子确实很优雅,不知是听了谁的建议,她早已把倭国的传统妆容洗去,朴实无华的样子确实显露出别具一格的秀美。

    赵祯在暗中观察良子的同时,良子也在观察着他,作为大宋的一国之君,良子一直认为赵祯应该是个威仪无比面相庄严的中年男子,但谁曾想居然是个白面书生的模样。

    这样一个男人很难让人联想到他便是灭掉大理和西夏的国君,最少良子看不出他的不同来。

    赵祯轻轻的放下手中的毛笔,在笔洗之中涮了涮,于是一汪清水就变成了淡淡的血色,朱红的御批已经干透了,鲜艳的文字跃然于上。

    “你看的如何了?”

    良子躬身行礼道:“看了几章,中原人之手段让我大开眼界,未想到大汉时之将军便有如此手段,分化离合之下便把姑师人的弄得分崩离析。”

    赵祯在良子躬身的时候看见了一抹雪白,他实在想不通良子是如何做到的,在跪坐的时候还能把身体折叠起来,几乎达到了一百八十度。

    “这便是华夏智慧,起来吧,坐在地上可没有什么好的,朕不习惯这样与人说话。”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绝望之地,倭国() 
都说时间能冲淡一切,可赵祯经历了一千多年也没有放下心中的芥蒂,对于倭国,对于日本,他总是充满了一种未知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奇怪,说不上愤怒,也说不上厌恶,只是一心想要惩罚他们,打压他们,让他们难过便心中舒服。

    出于理性的思维,赵祯知道倭国对大宋的意义,所以才会设立海东都护府,一直派兵驻守在倭国的土地上,对倭国采取一种极大的差距打击。

    而对于良子,赵祯更谈不上有什么仇恨,只不过是把她当作一个女子,一个可以利用的女人来看待,如此一来慢慢的赵祯也就习惯了她的恭顺。

    人坚持某件事情很难,但若是想要堕落,那不出一个时辰便能达到,赵祯现在已经习惯了良子的恭顺,她仿佛天生就是为男人而服务的,即便是倭国的皇女,她的动作也是让赵祯那么的舒服。

    每当赵祯迈入一个殿门之后,良子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身旁,跪在地上为他除去鞋子,说实话开始的时候赵祯确实不习惯,但次数多了之后,也就坦然处之了。

    谁不希望让脚接触柔软的地毯?只不过来回脱鞋比较麻烦而已,再说了,宫中的羊毛地毯即便是穿着鞋子也能享受云端的轻柔。

    谁不希望随时随地总有一个美女在侧相伴?之前是女子不得出入皇帝的理政之所,如今却是赵祯自己要求倭国皇女学习大宋的之国之策。

    让倭人学习大宋皇帝的治国手段是好还是不好?朝臣当中的有些人开始担心,毕竟倭国是化外之地,若是把大宋“先进”的管理方式学习过去,变得强盛了该怎么办?

    赵祯却是全然不在意,原因很简单,倭国的国情与大宋的完全不同,小国寡民的环境之中,怎么可能诞生出一个强大的帝国?

    其实说穿了,倭国的土地和岛屿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倭国人和华夏人的祖先几乎是生于同一时代,但华夏迅速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倭国却依然是小国寡民……

    这是地域,资源,等等一些列的原因限制了他们,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在这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倭国的土地只能供养一定数量的人口,超过了土地的载荷,那便会引起一场灾难。

    使得人口迅速的减少到可以轻易养活的地步,然后便再次开始这样的循环,而这样的环境之下也就催生出了倭国的战争和动荡,这是杀戮的开始又是孕育着新生与和平。

    当赵祯慢条斯理的把所有原因都说清楚的时候,对面原本正襟危坐的良子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她原本洁白的脸上出现了汗珠,灵动的眼睛变得呆滞,美丽的脸庞便的狰狞…………仿佛在接受一场巨大的折磨,赵祯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柄利刃,无情的剥去她身上的皮肉,只把内里全部展现出来,在寒冷的现实面前被冻成坚硬的冰块。

    “倭国的资源本就极少,铁矿少,铜矿更少,这就使得你们很难突破,因为铁质的农具要比木质的好上数倍不止,而同样的你们倭国土地少,但山地却很多,这使得你们可供种植粮食的土地变得弥足珍贵,于是乎,头顶上的那一层看不见的顶子便更低了些。”

    瞧见她惊讶的眼神,赵祯笑了笑,端起一旁的茶水喝了一口,再看见良子急迫的眼神后笑道:“你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吗?在你倭国便更为明显,明明是一个不错的时代,人们丰衣足食,粮食也够吃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越来越不够吃,越来越贵,渐渐的有人吃不起粮食了,紧接着便是各地出现动乱,然后是活不下去的农人聚集在一起成为大族的工具。

    他们开始征伐各地,最后消耗殆尽,在这场大动乱之后,人们再次回到家乡,开始了原本的耕耘生活,渐渐的粮食开始够吃,人口开始增加,粮食越发的多了,人口也跟着暴涨,开始了新的一轮循环。”

    从良子不断变化的表情,赵祯便看出了她已经明白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供需关系,当供过于求的时候,倭国是稳定的,当若是反过来,供不应求的时候,倭国便开始了内乱。

    这样一个国家在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便已经被消耗的筋疲力尽,还怎么成长为一个大国?

    殿内非常安静,只有风吹过窗棱发出的呼啸声,秋天的风给人以万物凋零的感觉,连空气中都带着凄惨的味道,吸上一口,整个人都懒洋洋的,仿佛会被这股悲秋之意带走。

    赵祯面前的茶水依旧冒着热气,而良子仿佛掉进了寒冷的冰窟,微微抬头,带着最后一丝期望的望向这个给她带来绝望的大宋皇帝道:“陛下对我倭国看的还真是透彻,那请问陛下如何解开这个痛苦的循环?我倭国人难道就永远要在这循环之中受苦?!”

    赵祯摆了摆手道:“朕的一丝你没有理解,受苦的不是整个倭国人,你们这些贵族,宗室,官员都不会被殃及,甚至成为有些家族崛起的契机,倒霉的永远是那些平民。”

    “可他们的牺牲也是我倭国国力的牺牲!如此一来我倭国永远不能走出这怪圈!唯一的出路便是走出本州……”

    良子仿佛被自己的话点醒了,脸上露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神采,望向赵祯道:“倭国最后的希望便是走出本州,向……向……”

    显然她是发现了这个问题,整个人愣在原地,赵祯冷笑道:“没错,现在的倭国已经没有地方可去,高丽,辽朝,女真,大宋,甚至是琉球,我们已经把你们需要的空间都占满了,你打算对谁动手?!”

    “不过你对谁动手都占不到好处,漫长的粮食补给线便是倭国的致命伤,只需要数月的时间,只需要抵挡住你们的第一波攻势,之后便可坚壁清野的耗死你们!”

    赵祯再次无情的击碎了良子的幻想,而一旁的三才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单单是听了几句话他已经感觉到倭国没有出路和希望,官家看似温文尔雅,却是一柄又一柄尖刀,句句诛心…………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见() 
秋风萧瑟之下,亭台小榭之中,赵祯与良子对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