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变相的促使大宋格物的发展,但这只是需求关系而已。

    赵祯相信随着量变的积累一定会导致质变的产生,微微抬头瞧见北京城东北方向的烟囱,赵祯微微一笑,格物的发展屈指可数,真正走上正轨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

    在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已经令赵祯震惊,时间上的不足可以弥补,毕竟大宋领先的这十几年辽人用几十年也不一定能赶上,而且赵祯不会让辽朝再存在那么久。

    再过几十年,大宋便能产生超越这个时代的格物来,到那个时候,就算自己不在了,这格物也会继续沿着铺设好的轨道前进了。

    赵祯心中其实还有一个顾虑,火枪这东西的出现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自它出现以后,战场上就不再是人数决定胜利的时代,骑士的时代也会很快终结,尤其是现在的大宋已经出现了带有笔直膛线的燧发枪后。

    用上涅米弹之后连板甲都能洞穿,骑士的时代将会终结,重甲步兵的时代也会消失,短兵相接的拼杀将会变成火器的较量,战场的残酷程度也许会完全超越现在。

    其实人类本身才是最可怖的杀戮机器…………

    。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宫中的一场火() 
虽然中京道的战事出现了转折,经过萧挞里的一系列手段之后,中京道总算安定了下来,但谁知宋军居然开始西京,完全打乱了萧挞里的部署。

    从一开始萧挞里和张俭,萧惠三人便认定了宋军只会北上东京道而不会征讨大定府,毕竟宋人在辽东还有一支黑水军,南北夹击之下宋人夺取东京道的胜算很大。

    所以萧挞里才会同意萧惠用兵北安州的计划,同意他围歼武烈军的计划,可谁知最后二十万大军非但没有拿下武烈军,反而让人家打了一场追击,二十万大军逃回上京城之后也只剩下十万人。

    这段时间不断有残兵游勇向大定府集中,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多少让上京城中的人们放心下来,也让萧挞里等人松了一口气,对于一个拥有五十万人口的大定府,他们还是有些信心的。

    死守大定府的旨意是出自萧挞里之手,她绝不能看着大定府在自己手中丢失,更不能看着大宋占据整个中京道,没人比她更清楚中京道的意义。

    从一开始萧挞里就没打算拱手把中京道让给大宋,在东线的消极其实就是她为了拉长大宋战线的长度,并且在东京辽阳府精心准备一场伏击,可谁知道宋军居然突然改变目标,在中京道之中大肆征伐起来。

    这是一场出乎意料的战争,以至于中京道的兵力之空虚,宋军行进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有些靠近大定府的中京道城池根本就没有几个守军,大多被萧挞里调走挪用了。

    宋军的攻伐之后,没有守军抵抗的他们往往大开城门投降,生怕会遭遇大宋砲石的洗礼,让整个城池变成一片废墟,其实他们想多了,大宋不可能用火炮攻击普通百姓,一旦如此赵祯和大宋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仁名便彻底毁之一旦。

    上京城之中安静的有些不像话,自从皇帝突染暴疾之后,谁都能感觉到上京城的不对劲,朝堂之中的朝臣们有着敏感的嗅觉,每一个变动都让他们有些不自然。

    皇宫的守卫突然增加了,皇城的巡逻也开始增加,连上京城的驻军将军也换了人,种种不正常的迹象却也说得通,谁都知道皇帝病了,可能病的很严重,既然太后张俭萧惠三人不愿说,也没人敢刨根问底。

    毕竟这三人代表了三方利益,在一般人的思想中他们是不会站在一起的,何况张俭和萧惠闹翻的消息上京城中无人不知。

    增加了驻军和守卫,上京城显得尤为“安静祥和”,城中的小偷小摸消失不见了,百姓们自然也老实收敛起来,朝臣们也不会相互攻伐的太过厉害,现在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耶律贾看着眼前匆匆巡逻而过的士兵,松了一口气,自己北面林牙承旨的身份已经开始受到盘查,这说明朝廷现在需要的是稳定,无论是太后还是张俭萧惠,都需要一个安定的上京城来度过眼前的中京道危机。

    迅速脱掉身上的衣物,把穿着在宽大长衫中的盔甲露出来,再从一旁的缝隙中拿出头盔,耶律贾迅速变成了一个负责皇城巡逻的宫分军,再配上铁剑躲在皇城的阴影之中。

    一对巡逻的宫分军缓缓从北面过来,他们这般高贵的宿卫居然要巡逻皇城,其中有许多人不满的埋怨,作为祗候郎君的耶律孝最为不满,他是宫分军中最尊贵的御帐亲军,也是皇族。

    其他人都为他鸣不平,这些宫分军其实只不过是耶律孝的亲兵而已,主子都这样了他们能有什么好处。

    一道黑影迅速的融入队伍之中,虽然速度快,但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来说却是如光天化日闯进来一样不可能没瞧见,但却没人在意,仿佛集体失明一般。

    队伍一直没停,速度虽然慢但在耶律贾加入之后便快速的向皇宫前进,他们要在皇宫中换班,今晚可不能休息,还要巡视整个皇宫!

    耶律孝带着队伍在皇宫之中前进,速度不快也不满,仿佛是故意的一般,在地上留下脚步声,这是宫中的规矩,无论是谁巡视都要如此,为的是让宫中的贵人放心,也是让宵小退避。

    在靠近清凉殿的时候,队伍下意识的退避开,因为这里有专人守卫,都是掌握在太后手中的宫中宿卫,也是护佑皇宫的腹心部,皮室军!

    这些皮室军都是当初大辽太祖皇帝留下的精锐后裔,他们世代效忠大辽,世代效忠皇家,所以他们保护的都是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偏僻的宫殿需要皮室军的护佑?这显然不可能!

    耶律贾和耶律孝对视一眼,眼下的清凉殿已经能看出皮室军受到萧惠的操控已经倒戈向太后了,完全没了当初护佑天子的骄傲。

    要想把皇帝从清凉殿中救出来光靠眼下他们这点人手是不够的,那唯一的办法只能在皇宫中制造一起祸端来,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走水。

    清凉殿的边上便是一座小宫殿,名曰回鸾殿为的是给宫中的嫁出去的公主回宫小住只用,回鸾便是指婚后三日女偕婿归省父母。

    这宫殿虽然算不得高贵却也是风景不错,也是宫中为数不多可以种树的地方,里面的石榴树便有着多子多福的意思,而在这回鸾殿的后面却有着一排职司房,清凉殿的一头练成一片,也与宫中的大部分宫殿连成一片。

    因为大辽没有公主,也没有尚嫁之事,所以这回鸾殿一直闲置在此,于是便成为一场惊天营救的牺牲品……

    当熊熊的火焰从回鸾殿中升起时,耶律孝对耶律贾挑起了大拇指,没想到真的如耶律贾所说会人不在跟前也会起火,所谓的延时引燃还真的奏效了。

    耶律贾看着眼前的火势微微叹息,这样的火势在大宋的皇宫是不会出现的,大辽还保持着纯木的房屋结构,而大宋早已开始使用砖石和水泥替代了大部分的木材。

    甚至北京城的宫殿与宫殿之间即便相连也有隔火的高墙作为防护,而上京城的皇宫之中却什么都没有,只有那些被烧断的,熊熊燃烧的石榴树倒在了宫墙之上,点燃了边上的清凉殿…………

    。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 
皇宫中偏殿的一场大火并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也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但却出动了大量的皮室军前来救火,并且有着相当数量的人在四周警戒。

    最先赶到清凉殿的人便是早已在四周准备好的耶律孝耶律贾等人,大辽宫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宫中走水,无论是谁都要在第一时间赶过去并且参与救助,若有自顾逃命者,宿卫见之诛杀无罪。

    这是辽朝宫中的铁律,无论是谁都要遵守,即便是宫中的嫔妃,帝王,皇后等等见之也不能除外,当然这种古老的规矩用在尊贵人的身上便略显可笑了。

    但这也说明宫中对火灾的处理严格,为的是在第一时间里把火势控制在最小,只不过这场回鸾殿的大火实在太过凶猛,那颗倒掉的石榴树引燃了四周的许多房舍。

    而清凉殿就在回鸾殿边上,瞬间被殃及,不知是初春的干燥还是什么原因,原本就有些荒芜的宫殿在大火中一点就着,火势凶猛的蔓延开,两座宫殿就这样在大火之中熊熊燃烧着。

    耶律贾等人顺利无阻的进入清凉殿,门口的皮室军都知道殿中是什么人,谁也不敢懈怠,若是那位葬身大火之中,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在火起的第一时间,皮室军们便进入其中救援。

    何况宫分军也是宫中宿卫,也是太后是听命于太后的,门口的皮室军想当然的以为他们是前来救火的人。

    火势蔓延的非常快,以至于皮室军的救火远远跟不上,而他们最先想到的便是救助那位贵人,然而耶律洪基死活不愿离开,他的女人萧观音就在大火吞噬的宫殿之中!

    谁也不知为何大殿着火了萧观音还要进入其中,但此时已经无暇顾及她,皮室军正要强行把耶律洪基押走的时候,耶律洪基这位曾经的帝王却开口呵斥“朕乃大辽皇帝,谁敢抗旨!”

    曾经的高高在上铸就了他的威严,这股气势果然震慑这些皮室军不敢上前强押,而就在这个时候,耶律孝带人上前,不由分说便把耶律洪基押下往殿外走“陛下乃是大辽的皇帝,大辽的天,我等身为人臣岂能见陛下与危难之前!”

    一边“强行护送”耶律洪基,耶律孝一边对看呆的皮室军开口道“陛下安危自有我等负责,诸位还是快快营救皇后娘娘!”

    这时耶律洪基大喝道“若是朕的皇后有个三长两短,尔等皆要为其陪葬!”

    帝王的威胁谁敢忽视?何况耶律孝等人乃是宫中的宫分军,皮室军们自然而然的放松精神,就在这个时候,一对队人马赶来,为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