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萧太后的意思是赔钱可以,赔东西也行,牛羊马匹都没问题,就是不能割地,甚至还幻想着守住大定府和大宋南北而治…………

    张俭心中苦笑,眼下的问题是他赵祯根本就看不上辽朝的岁贡,眼下这飞鹤台上的美轮美奂就是在告诉自己,大宋什么都不缺,就缺辽朝的土地!

    张俭面色严肃的说道:“陛下,我大辽唯一能让步的便是高州,武安州,成州等地,无有再退之可能!”

    赵祯笑了笑,对一旁恭候多时的三才道:“拿来。”

    随着他的话三才小心的捧过一张舆图,在俩个小内侍的帮助下缓缓展开,眼前的舆图张俭再熟悉不过,上面的正是中京道的每一个州府,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县治都是那么的准确和明了,甚至包罗了当地的山脉,河流,大致人口等等信息,可以说比大辽的舆图更加详细。

    赵祯随手在上面划了一道:“这就是你辽朝的诚意?你所说的武安州,成州等地已经被我大宋拿下,这也能用作谈判的筹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难不成以一个我大宋唾手可得的高州作为筹码?是你辽朝的皇帝不灵光还是在戏耍朕?!”

    赵祯的话直指要害,把张俭说的无言以对,但即便如此,张俭依旧道:“这是我大辽的底线…………”

    “哦?既然如此,那这便是朕的底线,若你辽人不割地,那朕就让我大宋的将士自己去取!”

    这话便是要谈崩的节奏,张俭一时间手足无措,若是以现在大宋的实力,自己动手也不过尔尔,可大辽却要再次出兵抗衡,拼下去只会消耗大辽的精锐力量。

    见气氛紧张,范仲淹终于开口道:“陛下,我大宋之诚意已然摆在明面上,不如让辽使也把辽朝的诚意拿出来,也好知根知底,如此再谈下去不是轻省许多?”

    赵祯微微点头,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道:“范相公所言有理,张俭,朕的底线已经告诉你了,可你辽朝的底线朕还不知,若是你不肯说,那也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张俭狠狠咬牙道:“陛下,我大辽畋鱼以食、皮毛以衣、马逐水草、人仰湩酪,一国之财富无有几何,更不可与大宋相比,但若是陛下肯罢兵,我大辽愿助宋之军旅之费,每年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大定府交割!”

    赵祯以为自己听错了,银绢加起来不过三十万,居然想买太平?这是瞧不起大宋还是瞧不起自己,微微怒道:“这是在羞辱朕?”

    一旁的范仲淹却是知晓各种缘由,开口道:“陛下,当年……”

    “当年澶渊之盟时,我大宋向辽朝的岁贡便是如此,朕当然知晓!”

    赵祯打断了范仲淹的话随即皱眉道:“可这点钱对于我大宋来说简直是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别说是付给军中所费,便是犒赏将士抚恤牺牲之英烈也是不够的!”

    赵祯说的都是实话,范仲淹也知道,但他也知晓,辽朝也就能拿出这点钱了,对于他们来说百万贯的赔偿还不如逼他们和大宋决战,以现在辽朝的经济,哪里能拿出这么多钱来?!

    这些赵祯都是心知肚明,但却有后手,很快他便恍然大悟道:“朕把辽朝当是大宋了……既然拿出这么多钱,那就用州充抵,当然朕不会出兵占领以免生灵涂炭,不若以租借的方式可好?”

    租借?!

    这个词张俭不是第一次听到,可租借州府那可就新鲜了,这州府如何租借法?

    赵祯露出习惯性的笑容,和煦如阳光的对他解释:“所谓租借,便是把你辽朝的土地租借给我大宋,每年的产出交由大宋而不是辽朝,朕会在所租借州府设立衙门,由我大宋官员管辖,每年付给你辽朝以租金,当然这些州府的赋税是要交给大宋的。至于当地治安…………朕也是要驻兵的,不过最多不会超过万人可好?!”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谈崩了……() 
经过赵祯的解释,张俭算是明白了,这所谓的租借州府,就是巧取豪夺!都要在这些州府中驻兵了,还不算是占领?只不过名头好听点罢了!

    张俭小心的开口问到“不知陛下何日归还?”

    赵祯伸出一根手指,张俭再起开口“一年?”赵祯摇了摇头,“十年?”再起摇头,“百年?!”

    “然也!朕要租借一百年,百年之后归还辽朝。”

    只不过赵祯心中加上一句,若是百年之后辽朝还再的话,他说的是辽朝,而不是契丹人…………

    “既然如此,租金几何?”

    赵祯再次伸出一个手指,张俭有些无奈,但只能猜测“一万贯?”摇头,“十万贯?”再次摇头,“百万贯?!”

    “然也!大宋每年付给辽朝百万贯的租金,至临潢府交割!”

    张俭心中震惊,百万贯对于辽朝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对现在的辽朝来说,更是最需要的东西,发展国力,恢复民生,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张俭咬牙道“还请陛下恢复宋辽之通商!”

    “可以!”赵祯毫不犹豫的答应,只不过面色颇为古怪,让张俭觉得莫名其妙。

    他哪里知晓,通商对于大宋来说本就不是问题,这么多年来从来就没产生过贸易逆差,全是在向辽朝倾销商品,以至于在赵祯禁商之后,民间资本发疯挑起了宋辽之间的战事。

    可以说眼前中京道的局势就是民间资本联合贵族资本挑起的,若是张俭知晓,不知他还会不会让大宋的商贾去辽朝赚钱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张俭算了一下,辽朝还没有那个州府能一年向朝廷缴纳一百万贯的税收,相反朝廷还要把每年的税收发放一些给地方州府,眼下宋人必须要占便宜的,否则岂能善罢甘休?

    既然罢兵的前提是大辽吃亏,不如在吃亏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利益,在张俭看来,一百万贯实在太多,足足是当年澶渊之盟的十倍!想想这笔财富都让人眼馋的紧!

    但张俭也不傻,有些狐疑的望着赵祯道“不知陛下想要租借何处?”

    一旁的范仲淹已经发傻了,没想到官家的提议真的被张俭所接受,他是大宋的宰相,知晓一百万贯对于大宋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才是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

    瞧见官家望向自己,范仲淹冷静的思考了一下,这时候可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虽然是租借,可辽朝不可能什么地方都租借给大宋的,西面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大宋的宁夏反倒是让辽人不安。

    北面,北面是辽人的上京道也是辽朝唯一的依仗,更是上上京城的所在,基本上也没戏,那只剩下东面了!

    心思急转,很快范仲淹便知道该租借什么地方,指着舆图上的东北方道“东京道!”

    张俭脸色大变,笑着对张俭说道“平章事不可玩笑,这东京道乃是一道之地,岂能租借?其中州府众多,不妥不妥!”

    范仲淹无奈到“那我大宋可租借那些州府?”

    张俭指着西面道“唯有西京道之州府…………”

    赵祯摆了摆手道“那便算了!”

    范仲淹不知为何官家的态度变化如此之快,刚刚还要租借州府,一下又不租了,稍稍一想他便知道原因,西京道的州府还有租借的意义吗?

    辽人之西京都被大宋拿下,大同府现在可是大宋的,又夺了奉圣州之土地,长城已经修建到了当年伏击辽皇的鸳鸯泊附近,官家土地在此设县治,筑城名曰张家堡,纪念当年一战张家五口为国捐躯葬身于此。

    开始还没有多少人重视这小小的地方,可逐渐的宋人发现,这张家堡不一般,乃是“屏翰神京”“京师锁钥”更是北京城的西北屏障,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连接关内与关外的一道枢纽。

    大宋有了张家堡后,完全是进可攻,退可守,这使得大宋再次占据了主动,在整个西北占据了主动,整个辽朝西京道都要在大宋的威慑下瑟瑟发抖,还有什么理由租借这里的土地?

    除了辽朝的东京道,赵祯还真没有看得上的地方,不是因为大宋不需要更多的土地,而是租借来的东西总是会受到限制,不如拿在手中的舒服,曾经的租借成为华夏的伤痛,赵祯不想再用这种手法获得土地。

    这是一个强者拳头大的时代,侵略有着一个更为美好和高大的词语,开拓!民族的自尊和荣耀一旦接触了金钱便显得那么的卑微和肮脏。

    看着眼前有些呆滞的张俭,赵祯缓缓开口道“回去转告辽主,朕休兵不战,乃是顾虑天下生灵,而非怯弱,东京道朕必取之,辽朝朕必灭之!朕已经做出让步缓和之态,若辽主顾虑契丹人,便当举国退居草原,朕可放其一条生路。”

    说完便在张俭目瞪口呆中离开,而范仲淹也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微微自嘲道“天朝上国哪有租借的州府的道理嘞!本官癔症了……”

    这下张俭反应过来,忽然明白了一个事实,宋与辽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从一来是就是必亡其一的,当年辽朝南下也是抱着这样的心理,现在宋人北上依旧如此。

    缓缓起身,对范仲淹道“如此反倒是老夫痴罔了,既然陛下开口暂罢刀兵,还请平章事早些请下圣旨,还两国之太平,我大辽也当备战,以待宋军!”

    范仲淹还礼道“自当如此!”

    两人并肩离开飞鹤台,赵祯远远的看着微微苦笑,像是对三才说,又像是自言自语“这不是朕的风格啊!无条件的结束战争,还是有点亏,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既然谈崩了,那就让辽人在苟延喘残一阵便是。”

    春风吹拂,万物复苏,赵祯站在春风之中,看着飞鹤台飘起的绸带很快一扫不甘,舒服的伸了个懒腰“中京道战事以毕,辽人之患以除去,朕的大宋也该向前走了!”

    。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 
张俭从皇宫回到都亭驿之后便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