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京和神都曾经是洛阳的旧称,现在却变为大宋都城的称呼,因为大宋的官员和百姓认为,只有这样尊贵的名号才能配得上如今的大宋。

    公路如同北京道的血管,而各种资源如同血液不断的向北京路运输,原本围绕在北平府四周的长城也因为中京道的长城扩建变成了内长城,许多朝臣认为在北平府修建的这道城墙为时过早。

    但赵祯不这么认为,眼下的神都就是后世的北京,这里将会成为大宋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道内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玉门关,乃是大宋的都城以及整个中原的最后一道防线。

    至于在北京道建设的长城却是划分草原和内陆的一道分水岭,赵祯为大宋王朝的数代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是有一天草原民族真的再次兴起,北京道的长城在铁蹄下变为齑粉,大宋还有一个最后一道长城可以驻守。

    而北京道的这条长城便是在战国时的燕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在千年前便已经有华夏先朝对抗草原上的胡人了,秦开却胡后,便修筑了华夏历史上第一道对抗游牧民族的长城,如今大宋延续这一辉煌。

    君王不可能总是盯着眼前,眼光一定要更为高远,赵祯已经把自己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剩下便是他能力不及之处。

    。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 
大宋在休养生息的同时,辽朝也在处理自己内部的问题,张俭回朝之后几乎是一日不曾停歇,当萧太后和萧惠两人得知大宋皇帝居然没有任何条件的停战后,两人几乎以一种果然如此的态度。

    张俭心中甚至有些愤恨,他没想到张俭嚣张也就罢了,可太后岂能如此?!她是了解大宋皇帝为人的,为何要轻视大宋眼下的实力?

    事实上很快他便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是太后故意营造出来的气氛,为的是给辽朝上下以信心,拜日大朝会之前的晚上,太后萧挞里终于单独召见他入宫了。

    即便是太后但是寡妇的身份,晚上召见外臣非要紧的事是不可能的,张俭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终于能有机会当面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向太后阐明,眼下最要紧的不单单是大宋和他赵祯,而是国内之患啊!

    大辽的宫门已久那么高大冷清,只不过在宫门之后皮室军更多了,原本还能由宫分军在宫中巡视,现在却不见一人,清一色的都是由皮室军负责,原本和皮室军一般属于御帐亲军的宫分军完全因为耶律洪基之事被排挤到了宫外。

    张俭微微摇头,其实宫分军也是太后曾经的嫡系,不过是因为其中有些宗室附和了耶律洪基而已,最后也查出来了,是耶律孝带着他的亲兵背叛而已,整个家族的人都受到了牵连和惩罚。

    而到现在也没找到耶律贾和已经逃脱的耶律洪基,这让张俭有些想不通,并非是觉得太后和萧惠的能力不行,毕竟辽朝北方的土地广阔族帐众多,只要不是牧场或是迁徙之地,人口稀少的人,随便找一个部落或是族帐安顿下来,绝不会有人发现。

    张俭最怕的便是这个,草原实在是太大了一些,这么多年来辽朝一度把重心放在了南方,从而对北方的草原疏于管理,这也是耶律贾带着皇帝向北方逃窜的原因。

    进入皇宫之后,张俭便在一个老内侍的带领下穿过宫中及熟悉又陌生的建筑,一路不曾停留的进入了太后所在的宣政殿,没错,现在太后已经就寝在了本应该属于皇帝才能居住的召怀殿中了。

    太后入主其中后,原本的奢华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了冷清,相对于耶律洪基的召怀殿眼下却是过于肃穆,俨然如皇陵一般让人觉得冰凉可怖。

    殿中绸缎由红色变为青蓝色就如同幽蓝的湖水,深邃冷冽,张俭进入其中之后,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但这才是开始,脖子后面的不时吹来的冷风以及身边毫无脚步的内侍才是真的让人毛骨悚然。

    张俭走在殿中,只觉得脖子上的汗毛被一柄小刀不断的刮弄着,发出似有似无的摩擦声……………………

    “左丞相来了,赐坐吧!本宫问政与你。”

    张俭干咽了一下口水,此刻他觉得自己能不能走出这大殿还是个问题,太后的眼神冷静的可怕,仿佛一口古井任何事物都无法搅动它的波澜。

    这才是张俭最害怕萧挞里的地方,眼前这个女人拥有一种男人都无法企及的冷静,也是她这么多年来主持大辽在和宋之帝王对抗如此之久的手段。

    男人的眼光和魄力也许她比不上,但同样的女人所拥有的细腻以及冷静他赵祯也比不上。

    张俭知道自己在和谁对话,而且知道眼下辽朝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始自终他都是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望着太后的珠帘微微皱眉道“太后,眼下内患必除,否则我大辽无以安宁如何与宋之周旋?不知那位可有下落?”

    萧挞里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本宫已经受到线报,他人就在祖州!并且要联合萧家起事!”

    即便是如此惊天的消息,张俭依旧没有从萧挞里的声音中听到一丝慌乱,显然这份冷静着实让张俭有些着急“不知太后打算如何处理?”

    萧挞里望着张俭道“这也是本宫要问你的,本宫的心腹已经前往祖州,五万皮室军已经是精锐尽出!”

    “打不得!!”

    张俭立刻开口反对道“太后,以前您囚禁陛下与清凉殿也还只是囚禁,并未对外公开,如今突然陛下打出名号与您分庭抗礼,如此一来世人皆知我大辽内患矣!”

    “不是本宫要战,而是吾儿执意要战!”

    “还请太后以天下为重,以大辽为重!可否有不战之法?!”在张俭看来,太后之所以这么冷静,定然是做好了两手准备,否则不可能从容淡定若斯的。

    果不其然,萧挞里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珠帘之后的脸更加的似雾似花“他们联合的萧家旁系其实就是本宫安插的人!”

    吓!这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对于张俭来说,祖州的耶律家和萧家和上京城的宗室以及萧家完全没有关系,或者说都是被排挤,不受待见的贵族被贬至祖州,对朝廷,对太后充满了怨恨。

    所以耶律贾才带着皇帝去了祖州,利用这些被遗弃的贵族组成叛军,以此重新夺取皇位,但眼下太后说出这样的话来,便是一针见血的。

    她有能力让皇帝消失的一干二净,甚至早就有机会置起与死地,只不过一直没有开口,而自己的话却成为引出这段母杀子的元凶。

    嗓子干裂了,张俭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太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句话仿佛用尽了他一身的力气,说完之后他便瘫坐在地上。

    而珠帘只有也是一阵摇摆,最终安静下来,张俭没听见太后说的话,但却见到那个引领自己经典的老内侍悄然走出召怀殿。

    张俭忽然明白了,也许皇帝离开清凉殿就是太后手笔,或者太后知晓而故意不动手?但萧惠当时的惊恐自己是瞧见的,不似作假,那太后的一举一动甚至瞒过的萧惠和萧家。

    谋杀一国之皇帝,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更何况是亲生母亲对儿子动手,这将士就是世间残局,有损人伦的恶行,可偏偏发生了。

    张俭知晓眼下的大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若不是宋辽之间的乾坤倒转,自己绝不会站在太后这边。

    可眼下需要的是一个团结完整的大辽与宋抗衡,再度内耗下去,国内再打的四分五裂,只能使得大辽早早的灰飞烟灭,给予宋人可乘之机,张俭不认为他大宋皇帝赵祯会在这个时候坐山观虎斗……………

    。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辽朝的“无间道”() 
上京道,祖州,这里原为耶律氏的世居之地,辽朝太祖契丹耶律阿保机置,因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皆诞生于此,所以得名。

    只不过现在的祖州已经和原先太祖皇帝设置的祖州完全不同,自从这里修建了祖州城之后便开始繁荣起来,城高二丈,西北隅有内城及殿;东为州廨、官舍、绫锦院等,东南横街四隅有楼,下连市肆,乃是为契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当然这里不光是繁荣的州府之地,也不光是耶律氏的发家之地,还是大辽王朝兴筑的第一座奉陵邑,辽王朝仿效唐王朝的典章制度,在皇帝陵寝的前方兴筑一座城郭,作为守卫和奉祀陵寝的奉陵邑。

    所有这祖州城的作用不单单是纪念先祖,还有守灵的作用,是辽朝精神意义上的归宿,也是先祖英灵沉睡的地方,任何人不得擅自打扰。

    而就是如此,耶律贾和耶律洪基才选择祖州作为落脚和谋划的地方,在耶律贾看来萧挞里绝不会想到自己带着皇帝躲藏在这里,最危险的地方确实最安全的地方。

    凡是在上京城中不受待见的贵族都会被安置在祖州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手中的实力不行,只不过是便向的排挤他们,让他们带着家中的实力来给先祖守陵而已。

    任何一个契丹人如果拒绝了这份“荣耀”的差遣都会遭到族人的唾弃和蔑视,甚至会被剥夺贵族的头衔和高贵的血脉,这条旧俗从太祖时便流传下来,虽然不是律法,可在契丹族人之中却有着比律法还强的约束力。

    然而这里的人就甘心被压制?显然不是,贵族们的荣耀并非是流淌在血脉之中,而是在现实之中,是在手中握着的权利!可以说在祖州这片依然繁盛之地,虽然过着不错的生活,可这里的契丹贵族却希望走出这个牢笼,享受应有的待遇。

    耶律贾正是看重了这里,祖州的贵族们手中有着一定数量的亲兵和奴隶,他们不是孑然一身,而是有着庞大的侍从以及联系,许多族人之间甚至是被牵连而来。

    这也是祖州如此繁盛的原因之一。

    有人,有钱,有兵,只是没有权利,这对耶律贾和耶律洪基来说简直是最理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