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消耗的军械便要巨万,何况是大宋和高丽还不在陆地上接壤。

    不过这也是暂时的,如今的大宋已经拿下了辽东和中京道全境,辽朝的东京道还远吗?很快大宋的领土就会和高丽接壤,而这个时候,即便大宋需要高丽的什么东西,都可以直接通过买卖进行。

    当然这种买卖早就通过海路开始进行了,大宋行商天下的本事可不是今天才开始,连遥远的欧罗巴和阿巴斯王朝都能抵达,何况是近在咫尺的高丽?

    。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 
赵祯和良子之间的对话结束了,看着眼前梨花落雨般的美人,赵祯有些无奈,此时也意味着大宋和倭国之间的联姻结束了,他知道这场政治婚姻给大宋和倭国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她良子好歹也曾经是倭国的一国之君,虽然现在成为了牺牲品,但却也是把所有事情看得清楚了,也不算是那些连灭国都不知为何的糊涂君王。

    良子缓缓起身,望着赵祯开口道“陛下的意思是怀璧其罪?”

    赵祯虽然很想否认大宋的这种强盗行径,但在事实面前,在一个失败的女人面前,实在无法为自己的野心遮掩。

    微微点头道“可以这么说吧!因为你倭国产出金银,所以朕才会占据它,并且让它成为大宋的一部分,否则朕也不会对一块远在北方的海岛动手,当然它很有可能成为千年后的第一岛链…………”

    良子不知道第一岛链是什么意思,但她听到了赵祯的一句千年之后,这便让她心中大骇,眼前这个男人难道连千年后的打算都做好了?!

    其实不过是赵祯的一个思想闪光而已,占据倭国的另一个好处便是让这块土地成为华夏的“固有领土”。

    让本州岛及其附属岛屿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时间中国人便可向着世界大声宣布倭国无论是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这段想法在赵祯的脑袋中盘桓许久,也颇为豪气…………尤其是在一个被征服之国的国君面前说出这句话更是威武!虽然这个国君是个女人,但并不影响他的好心情,尤其是连这个女人都是自己的时候。

    良子望着眼前意气勃发又充满快感的赵祯,心中的恐惧和委屈让她快要窒息,这个男人到底有多强大?他如何就能把谋划推算到了千年之后,若是十年,百年的事情能提前想一想也没什么,可千年,谁知道千年之后?

    微微嗤笑,良子略带嘲讽的口气道“千年之后?难道陛下能预测未来?能知晓千年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这回轮到赵祯惊讶了,望着上身湿透又娇媚的良子,露出一本正经的表情“你怎么知道的?朕确实知道千年之后的事情,只不过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变得不同吧!”

    说完赵祯耸了耸肩“谁又知道呢?庄生晓梦迷蝴蝶!”

    说完赵祯便在良子的惊叫中伸手把她揽入怀中“朕只知道,现在的你和倭国都是朕的!你是朕的顺妃,而倭国是朕的海东道!”

    感受着眼前大宋皇帝,天下最有权势人的胸膛,强壮而有力的臂膀,以及近在咫尺的呼吸,良子觉得自己被征服,被一种强大不可抗拒的力量征服了,什么倭国,什么天照大神的后裔,什么天皇的血脉,都被她抛在了九霄云外,她只希望自己永远被眼前这个男人征服…………

    乾宇殿的殿门被悄无声息的关上,三才一脚踹开好奇的小内侍,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便带着他和殿前的班直离开,官家在乾宇殿中颠鸾倒凤,这可不能传出去,若是让御史知晓………滋滋,到时间麻烦的可是自己!

    什么是人生巅峰?什么是最为快意的时刻?赵祯认为是现在……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杀最狠的人,上最尊贵的妞!

    眼下赵祯就有一种强大的征服感,在座御座上,看着眼前巨大而空旷的宫殿,以及边上瘫倒的良子,赵祯觉得自己没白来大宋走一遭。

    这是他自来到大宋做过最荒唐的一件事,若是让朝臣们知道……那乐子可就大了,但赵祯相信,三才这货一定会处理好……

    仿佛是为了印证赵祯的想法,三才带着一群宫人以最快的速度从后殿出现,更衣的更衣,擦拭的擦拭,打扫的打扫,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一切,同时也把赵祯和良子收拾的光鲜照人。

    只不过良子红晕的脸颊谁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赵祯抬手指了指良子道“送去锦华殿,以后便是顺妃的居所。”

    三才点头应下,他知道锦华殿是什么地方,那是距离皇帝寝宫仅次于皇后中宫最近的宫殿,由此可见官家对眼前这个女人的看重,想想也是,人家的出身可要比后宫的几位要高贵许多,后宫之中虽也有太后之尊的,但哪能比过一国女帝嘞?!

    在良子不舍的眼神中赵祯离开了,他还有国事要处理,他已经养成每日理政的习惯了,即便是有重臣去世他也就是罢朝而已,但却不会把当日的政事放下。

    勤政殿中的奏疏可不会因为赵祯的罢朝而减少,若是不能当天处理完,那第二天的事情只会更多,赵祯整天教育子女要今日事今日毕,他当然要以身作则,最重要的是,起居注中可都写着呢!

    不过这也让赵祯养成了习惯,若是一日不批阅奏疏总是有种空唠唠的感觉,仿佛最重要的事情没做,一天都不得不到安歇,即便是已经睡下也要烦躁的起来。

    虽然说是沉重的枷锁,可戴的久了居然也就拿不下了!

    倭国一直是赵祯的心头之患,一种别样的情绪充斥在他的心中,他并非是回忆华夏作为苦难的岁月,而是担心这种事情还会不会发生。

    历史已经改变,自己也已经把倭国纳入大宋的直接统治范围,以后还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收服倭国,华夏的土地也不是第一天才有今天的无垠,而是通过日积月累而成,眼下倭国就算是融入华夏,成为华夏的固有领土。

    赵祯做的一切都是以倭国的金银为利益链,牵着大宋和倭国绑在一起,诱使所有人都把倭国看作是大宋的禁脔之地,如此才能让宋人把倭国看作是大宋的海东道,而不是一块远在北方可有可无的海岛。

    对倭国,不,现在应该叫大宋的海东道动手已经是赵祯早已想好的,大宋的官员已经在那里经营许久了,对于这片本就和大宋趋同的土地,赵祯决定让他们的种族都变的模糊。

    为此他下旨编篡《倭史》同时派遣大宋的高僧大德前往海东道传授佛法,并且把倭人的历史,宗教,史书,神话等等进行“修改”,让他们变成华夏百姓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让倭人对大宋产生认同感虽然这是必然的效果,但却是为了更好的统治。

    。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乱() 
在无意之中,赵祯发现了一本来自三司官员的奏疏,而这本可有可无的奏疏奏报的也是寻常的事情,不过其中有一段内容让赵祯大为惊讶。

    “臣闻蜀中有商贾王叔文之言,西域不通,商贾无以出路,然,南下海运颇费,其率百十人携瓷南下,经泉州,出南海,过大洋,方至阿巴斯。转乘其国之船,不远万里抵达欧罗巴,然却见辽人商贾早已在此买卖,所售之货品不及大宋,然价廉,一度使之脱销。”

    辽人也开始从西域向神圣罗马帝国买东西了?

    赵祯皱了皱眉头,显然这个消息太过惊悚,那个叫王叔文的蜀商真的瞧见了辽人商贾?若是真的,那便是辽人和西域联手了,以图遏制大宋,这是一个对大宋极为不利的现象。

    赵祯发现,自己留给西域苟延残喘的时间是否太长了,以至于西域诸国误认为大宋是在忌惮他们和辽人的联手?

    这个想法使得他如梦初醒,自嘲的笑了笑,自己把西域人看的高了一些,西域人和辽朝联手完全是为了给大宋施压,自己放任他们是有限度的,之前劫掠大宋商贾,赵祯忙着倭国的事情把奏疏留中不发,为的就是彻底平定西域。

    眼下倭国已经变成大宋的海东路,东面之患以除,辽朝和西域联手通商一事便要提上案头。

    西域是大宋的路上走廊,是连接大宋和欧罗巴的主要通道,在没有苏伊士运河的年代,西域至关重要,大宋的商贾不愿行商欧罗巴的主要原因便是海运不便。

    大宋船队虽然能抵达阿巴斯,但要想抵达欧洲,最大的障碍便是要绕过整个非洲!或是从阿拉伯借道前往地中海。

    其中的艰辛和剥削谁能知道?赵祯当然知道,但却无能为力,为此他甚至怂恿了罗马人提前展开十字军东征,以一种巧妙的杠杆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现在的阿巴斯王朝已经在与十字军打的火热。

    再加上一赐乐业人的参与,阿巴斯人急需大宋的财富,所以才没有刁难大宋的商贾,否则大宋的对外贸易将极具减少。

    而西域却在这个时候与辽人勾肩搭背,这便触犯了赵祯的底线。

    大宋最大的敌人是谁?当然是辽朝,自始自终都是辽朝和草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敌人的朋友也就是敌人!

    西域虽然和大宋联手消灭了西夏,可那场战争只不过是为了打击西夏的西部,而真正承担主力的已久是大宋,所以赵祯不认为大宋欠西域什么,甚至大宋帮助西域摆脱了西夏的劫掠和屠杀。

    但朝臣中有不少人却觉得,大国的威仪就要体现在给予上,不断的给予西域好处,不断的容忍西域的胡作非为,不断的退让。

    他们觉得无力威慑西域根本就是不划算的买卖,而赵祯却极难改变他们的思想。

    所以他才一次次的放纵西域,可现在不同了,有了三司官员的奏疏,有了西域和辽朝勾结的证据,那接下来就该赵祯挥师西征了!

    赵祯一直奉行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