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他还能推辞,可随着次数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他实在无法推脱,可在参加过一次宴会之后,立刻被这豪华奢侈的宴会所吸引。

    大宋的文化,大宋的美食,大宋的礼仪,大宋的美人,以及大宋谈吐风雅的文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觉得这里才是人世间的天国!

    但这样一来,他抵达大宋京畿道神都的速度也就自然而然的减慢了,这一切也都是赵祯做的,他希望天竺的使者到达的太快,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准备。

    天竺,其实现在不应该这么称呼,而是该直接叫它印度,没错,赵祯在崇文苑中查看了史书,从唐朝后期开始便已经叫印度了。

    印度者,唐云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慈恩传二曰“印特伽国,谓印度也。”

    也就是说现在就应该叫那片区域为印度,用当地人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婆罗多。

    赵祯有个习惯,便在面对外国使者之前,详尽的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和局势,以达到知己知彼的程度,否则怎么能从中获取利益?

    至于现在印度半岛的局势,其实不用赵祯刻意的收集,因为云南路的官员早已做了,并且把印度半岛的局势以奏疏的形势呈上,赵祯对着拿下乱七八糟的国名不感兴趣,他知道,虽然现在的波罗王朝看似强大,实际上却是外患众多。

    只要知道这一点便足够了,赵祯可不愿大宋成为好心的东郭先生,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东南亚王权势必会对大宋产生威胁,即便他们本身不想和大宋产生冲突,也会在某些时候不得已的发生摩擦。

    但一个分裂的,征战不断的印度半岛却是赵祯最愿意看到的现实。

    。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庞然阙影() 
当摩羯柯钰抵达大宋的神都城后,立刻被这里的宏伟气象所折服,眼前的庞然阙影太过震撼,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和恐惧,大宋这个王朝的国力到底有多么可怕?

    现在的神都城在不断的扩张之下已经和原先的北京城天差地别,即便是赵祯这位大宋的君王都在蓦然之间被她的宏伟所倾倒。

    城池变成了东西南北中五个部份,没错就是五个部份,这和四四方方的城池好像突然改变了形态,随着不断的扩展,一个以大宋皇宫为中心,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断向外扩展的城池出现了。

    当年苏洵的改造,使得大宋的神都城以皇宫为中心,不断向四个方向辐射,同时也不断的有城墙出现加固这里,大宋的皇宫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圆形!

    城池变成了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正方形,以此对应了天圆地方之说,大宋的皇宫也是朝廷的中枢,乃是大宋的天,以此为圆,城池乃是四方百姓之所,以此为方。

    圆形的皇宫有四门,东南西北为主线,分割了整个神都城,所以才有了神都四城的说法,每个地方都代表了相应的社会地位,这不是赵祯决定的,也不是百姓决定的,更不是朝臣商贾所决定的,而是大宋的意识形态所决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便是神都四城出现的原因,当然还有一些是因为遗留下来的问题,不过若是你以为大宋就是这般一板一眼的话,那你就错了,虽然东城是高官显贵的居所,但南城的富人和官宦也不在少数,北城的按理来说应该全部住的军户,但普通人家也有在其中的。

    在大宋,没有一个地方是一成不变的,都有着各地独特的多样性和可变性,这才是神都城的魅力所在。

    喧闹的城池非但没有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反而让人井井有条,尤其是城中的道路,宽阔异常,中间是车马行进的地方,两边则是木杆隔开的步行之道,左右各不相同。

    摩羯柯钰觉得自己到了神都城之后,不用人教都知道自己该走在什么地方,该往何处而去,是的,大宋的皇宫位于神都的最中间,同时也是城中最高的建筑,谁都能看到那高耸在皇宫的巨大石碑。

    虽然不知道这石碑有何意义,但摩羯柯钰觉得它应该和阿育王石柱一样,有着极大的纪念意义,所以他好奇的对一旁的官员询问:“不知那皇宫中的石碑是何用意?”

    陪同的鸿胪寺官员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石碑后笑道:“使者有所不知,那石碑不是一块普通的石碑,而是镌刻了我大宋将士为国战死之人的姓名,每战死一人,他们的姓名就将成为石碑上的一个,成为我大宋皇家供奉的英魂。”

    摩羯柯钰微微一愣,指着那方尖碑再次问道:“那巨大的石碑上满是战死之人的名字?享受大宋帝王的供奉?!”

    鸿胪寺的官员骄傲的说道:“这是当然!我大宋皇帝,爱民如子…………”

    鸿胪寺官员的话给了摩羯柯钰巨大的震撼,甚至超过了眼前神都城给他的震撼,他不理解为什么大宋的皇帝要这么重视那些不同层次的人,更不理解为何接待他的官员要如此骄傲,只能失神的念叨着:“如此高贵的帝王岂能在皇宫之中供奉低贱之人?”

    强烈的种姓制度让他的话充满了鄙夷和嘲讽,鸿胪寺的官员一时不悦:“尔等也是来自天竺佛国,佛祖有云:众生平等。”

    摩羯柯钰摇了摇头道:“并非如此,我天竺之人也并非个个信佛,最多信众的却是婆罗多教。”

    能把话题扯开就是万幸,鸿胪寺的官员可不想和眼前的固执之人再多辩论,看来蛮夷就是蛮夷,无法用言语说服,就是认死理。

    因为有鸿胪寺官员的引领,所以天竺使团的到来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他们没有自己的马车,所以鸿胪寺连马车都给他们准备好了。

    眼看那方尖碑距离很近,可真是要从城门抵达大宋的皇宫却很远,双方之间也是聪明,这时候当然是求同存异,不去讨论那些自己看不惯的,反而说说自己所欣赏的东西。

    摩羯柯钰可是波罗王朝有名的智者,否则毗羯罗诃波罗三世也不会派遣他前来大宋,于是两人之间的对话便精彩起来,大宋的文化,思想,礼仪,在他的眼中是那么的神秘厚重,充满底蕴。

    对这片土地他越来越充满好感,其实早在唐朝时,天竺和中原便有交集,而且相当的频繁,只不过天竺的内战不断的上演,而华夏的土地亦是遭遇了变故。

    最终双方之间的来往断绝,了无音信,现在大宋国力恢复,而统治天竺大部分地区的波罗王朝也相对稳定,于是双方之间便又出现了交集。

    这是一种巧合,但也是一种必然。

    大宋皇宫虽然是圆形的,可若是站在眼前却完全不会察觉,因为站在宣德门之前所看到的完全就是一面方方正正的宫墙,实在是大宋的皇宫太大了些。

    摩羯柯钰从容的穿过大宋的皇宫的宫门,只不过一路上他和他的使团身体僵硬,他们都瞧见了皇宫城门上的巨大的闪烁着寒芒的弩箭以及无数披坚执锐的士兵,显然大宋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王朝,无论他多么的彬彬有礼也有着狰狞噬人的一面。

    穿过幽长的城门洞子,进入皇宫后摩羯柯钰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座巨大的宫殿的飞檐,他虽然没有直接的看到这个宫殿,但那高高翘起的飞檐却横贯东西!

    并且摩羯柯钰从大宋官员的口中得知,自己就要在那座仿佛是天宫的般的宫殿中正式觐见大宋的君王!

    而他和整个使团现在要做的却是等待…………因为明天他才能有机会觐见,而今天,大宋的君王却会在另一座宫殿中召见他,这不是一次正式的对话,而是类似于闲谈性质的召见。

    摩羯柯钰望着乾宇殿巨大的飞檐,他知道,其实在这里不过是走一个浓重的过场而已,真正有价值的谈话应该就在今日的这次召见之中。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 
和后世一样,正式的接见大使并召开记者发布会其实都是已经在私下商量好协议之后的事情,只是走一个过场昭告天下,在这个封建时代依然如此。

    在乾宇殿召见印度使者摩羯柯钰,对于赵祯来说其实就是走一个过场,私底下达成的协议才最为重要。

    于是当摩羯柯钰进入皇宫之后,赵祯便传旨鸿胪寺的官员,让他前往紫宸殿见驾,紫宸殿是什么地方?大宋最适合接待外臣的宫殿,赵祯在这里接见过辽朝使者,接见过高丽,倭国等周边国家的使者。

    当摩羯柯钰进入大殿后,首先看到的便是高高在上的御座,这是大宋最高统治者的宝座,鎏金的座椅上是两条巨大的金色飞龙,只不过它的主人还没有出现。

    摩羯柯钰知晓,在大宋尊贵之人都是最后出现的,而不是像在天竺一样早早到场。

    赵祯路上稍稍被耽搁了一下,今日不光有天竺使节,还有吐蕃人的使者前来,这算是让赵祯稍稍有些措手不及,吐蕃人依旧沿袭唐时的风俗,派人前来也不说一声,只是在进入神都城后径直前往鸿胪寺宣布他们的使者身份。

    于是这一突发事件就让赵祯稍稍犹豫起来,吐蕃各部族之间的战争不断,现在大宋和吐蕃的关系还是相对缓和的,但并不意味着吐蕃就完全没有威胁,相反,赵祯觉得吐蕃应该越乱越好。

    高原是一块禁地,除非是高原上的民族本身,外族极难统治这片区域,所以华夏的王朝版图永远都是缺少高原土地的,只有在明清两朝之后才逐渐的控制一部分地区,当然还是吐蕃以自治居多。

    赵祯是希望把吐蕃纳入囊中,但却无法征服高原,在平原地区习惯的人,第一次上高原别说是作战了,连走路都成问题,大宋最精锐的战士也会变成软脚虾。

    要想征服那片土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高原训练士兵,在高原获得实际控制权的区域,让大宋百姓和将士在高原上习惯。

    其实同样的问题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