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万大军已经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现在除了辽朝能拿出比这更多的人手,大宋四周的国家没有一个能有如此军力!即便是大宋用兵十万,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大宋对西域用兵一事只有从赵祯下旨开始,才对外正式宣布,在此之前,两府早已准备妥当,五万上四军的禁军早已悄悄开赴西域。

    一路上大军都是以商贾的身份前往,现如今大宋的商队规模早已是成了气候,数百人,数千人的商队都有,禁军们化整为零,乔装商队前往宁夏,一般人如何能发现端疑?

    即便是发现了什么不妥,也不会想到这是军队前往西域作战的掩护。

    五万人的先头部队,以潺流的方式向西域渗透,这是一种不起眼的行军,极难被人所发现,即便是辽人的密谍也没得到消息,更别说是远在玉门关之外的西域人了。

    五万大军抵达伊州的时候,连驻守西域都护府的都护曹康都颇为惊讶,直到看了领兵的王铁鞭出示赵祯的密旨之后才放下心来。

    毕竟圣旨在大宋基本上无法伪造的,更何况眼下源源不断赶来的五万大军!

    虽然伪装成了商贾,但曹康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伪装,他们骗骗百姓和一般人还行,但身为军中之人的他却是能看的清楚,看来官家是果然要对西域用笔了!

    西域之事在曹康心中憋着一肚子火,也在西域都护府众多将士心中憋着一肚子火,这些弹丸小国,居然妄图以蚍蜉之力撼树?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但最为憋屈的却是他只能看着大宋的百姓仓皇的逃窜至伊州寻求庇护而不得主动出击,若不是前段时间官家下旨断绝西域商路,这种事情还会更多。

    曹康是曹家的旁系,原本在东京城中并不彰显,随着曹家的没落和被排斥,他早已失去了向上走的可能,但谁曾想到,官家居然委以重任,调遣自己担任西域都护一职,这可是重开都护府后军中最为热门的差遣!

    能成为一方都护,是多少军中男儿的梦想,这是在为国镇守四方,乃是天大的荣耀!是官家最高的信任!

    曹康在刚刚接受任命的时候多少还有些犹豫,但后来他也逐渐释然了,官家这么做显然是让自己忠于天家,皇帝已经向自己展示了足够的信任,并且委以重任,自己又是曹家旁系,完全不必在乎曹家。

    一边是曹家,一边是官家,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曹康毅然决然的前往西域,对曹家他可没有任何亏欠。

    “官家这是要御驾亲征?!来我西域御驾亲征?!”

    曹康有些语无伦次,王铁鞭理解曹康心中的激动,对于文臣来说官家是大宋的明君圣君,可对于武将来说,官家就是大宋的军神!战无不胜之君!

    现在官家御驾亲征与西域,这对西域都护府的守军来说是多大的荣耀?说实话,王铁鞭都有些羡慕眼前的曹康,若是自己是他,怕是也好不到哪去吧?

    已经是捧日军都指挥使的王圭依然和王鹤两人搭班子,只有捧日军和神卫军两军,延续了太宗皇帝定下的旧制,每军设两厢,一厢二万五千人,一军五万人。

    官家亲自率领神卫军,而自己则是率先带领捧日军化整为零到达西域,当然西域都护府中的兵马依旧可供差遣,这也是他曹康如此激动的原因。

    毕竟现在大宋的军功越来越难以获取,对外的战事少之又少,王铁鞭认为再过几年,辽朝被灭了之后,还不知会是一副什么光景,怕是朝中文臣们又要叫嚷着削减军费,裁撤士兵了吧?!

    五万捧日军在玉门关外的伊州驻扎下来,仿佛一滴水irongru了沙漠,真的不是那么的明显和庞大,而对于本就人数众多,足有八万之众的西域都护府驻军来说,更是不显。

    不过伊州的景象却是惊呆了王圭和王鹤两人,眼下这场景实在是惊人,他们本以为西出玉门关之后便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应该是遍布黄沙,应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可在他们面前展现的却是如江南水乡般的情景,不,准确的来说这里可比江南水乡要大气的多。

    两人在伊州看到了千倾良田,看到了大片的草场,看到了劳动的农人,看到了放牧的牧民,但最让人惊讶的还是这里的环境,堪称塞上江南也不为过。

    事实上在王鹤看来,这里甚至比中原的大多数地区都要好的太多!

    由此可见,曹康在这里经营数年时间是如何的尽心尽力,都护府不单单是掌军戍边,同时也是要巩固地方上的统治以及发展当地,最少要让当地百姓过的好。

    现在看来,曹康做的非常好,基本上是完全按照官家当初的旨意牧守一方的。

    王鹤向王圭解释道:“眼下的伊州乃是唐时所设,而早在隋大业四年,炀帝便派文臣裴炬和武将薛世雄率军屯驻伊吾。所以我大宋统辖伊州理所当然。”

    王圭看了看驻军边上的良田,随手扯下一束麦穗轻轻搓揉,在这个日照充分,水源充足的塞上,小麦的口感极为香醇,麦香味在口中扩散,这淳朴的味道让他微微闭眼。

    许久才缓过神来,微微感叹道:“真是个好地方啊!不知西域的诸多小国是否也是如此!”

    王鹤笑了笑,望向西边天空中的火烧云道:“到底是什么样,待我大宋之兵拿下后便知晓了!”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 
伊州最为独特的东西便不是这里如塞上江南般的环境,而是在于一种拥有独特香味的瓜果,这种瓜果甚至以地得名,哈密瓜…………

    而伊州便也是后世哈密的所在地,赵祯看到这里的景象之后并未觉得有多么神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的奇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秋季乃是哈密瓜成熟的季节,当然现在不叫哈密瓜而是甜瓜,看着三个孩子对哈密瓜发起凌厉的“攻击”赵祯都忍不住暗自咽下口水。

    至于赵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储君气度,一块哈密瓜已经在他手中消失了一大半,在这个完全自然馈赠的年代,哈密怪的甘甜让人无法想象。

    赵祯甚至在空气中闻到的香甜都要超过后世,他是吃过哈密瓜的,但是眼下这种哈密瓜却是重新刺激了他的味蕾!

    本还想吟上一句:“还想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可看见了孩子们的吃法,再加上空气中的香味和咔嚓咔嚓的声音,赵祯实在是忍不住了。

    学着赵昀的模样,伸手拿过一颗哈密瓜,微微用力的拍开,早已在阳光之下熟透的哈密瓜便应声而开,金黄色的瓜瓤象征着丰收与阳光,甘甜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仿佛一只小手不断的抓挠赵祯的味蕾。

    沿着边上的瓜瓤一口咬下,香脆的瓜体和熟透了的瓜瓤混合在一起,最为甜蜜的地方才是种子的所在,虽然种子下肚不好克化,但甜蜜的气息已经使得赵祯顾不得这么多了。

    大量的水分和清脆不失棉柔的口感让赵祯幸福的闭上眼睛,人类感受幸福方式最直接的便是从吃上,眼下这秋老虎凌厉的季节里,一口香甜的哈密瓜给人带来的幸福绝对是报表的。

    “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赵祯忍不住感慨,这味道确实是大宋境内没有的,哈密瓜因为独特的糖分无法长途运输,商贾往往还没运到,便已经腐烂。

    所以这种甜瓜只有到了伊州才有的一尝,不单单是天家在吃,整个大宋军中的将士都在吃,咔嚓咔嚓的声音,和香甜的味道在整个军中弥漫,形成一种颇为搞笑的场面。

    赵祯一向如此,自己有的吃,将士们便有的吃,还好是秋天出征,若是夏天实在是太过炎热,军中将士们从未尝过如此甘甜,自然是希望多吃的,但很可惜,赵祯下旨,每人只许吃一瓜,绝不得多食,以免腹泻。

    赵祯所在之军便是大宋的中军,并且严格依照军中规矩,驻扎在伊州伊吾城外,城中再好也不得入内,这是大宋行军的规矩,亦是赵祯自己定下的规矩,绝不可能改变。

    曹康便只能站在行辕之中,白虎节堂之外等候官家召见,很快内侍三才便出来,伸手虚引道:“曹都护,官家召见你嘞!”

    赶紧上前道了一声:“多谢大官!”曹康便向白虎节堂走去,官家御驾亲征和将帅一样,以军中规矩行事,无有例外,所以这白虎节堂也是官家的行辕和行宫,只不过更大而已。

    进入其中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副巨大的沙盘,其上已经把西域的诸多信息汇集,从现在的伊州到高昌,再到西面的龟兹,整个西州回鹘地区都被详尽的纳入其中。

    而除了官家外,还有捧日军的王圭,王鹤二人,这两人才是真正此次用兵的主力,上四军是什么人?乃是大宋的精锐之兵,此次出征之有十万人,却各个精锐。

    捧日军五万人几乎全军出动,其中绝大多数乃是具装骑兵,虽然不是以骑兵著称的背嵬踏白,但实力却颇为不俗,否则也不会在辽人手中轻松夺下数城。

    捧日军最大的优势便是在于其马步协同的能力,具装骑兵能以最快的速度突防,步兵也能以最为坚实的状态固守,甚至是克制骑兵。

    大宋这么多年来研究骑兵和步兵的搭配已经到了已入臻境,所以当听到官家御驾亲征只有十万人的时候曹康大惊,但在得知是捧日军和神卫军而来,他又恍然大悟。

    在西域驻扎多年,岂能不了解西域的军力?西域人善出奇招,若是全部以骑兵而来,必然吃亏,他最担心的便是官家带着十万背嵬军而来,这样极难发挥骑兵的优势。

    而看着眼下的神卫军和捧日军,他便彻底放心了,在西域没有人能是这两支禁军的对手,曹康甚至在路上看到了捧日军具装骑兵配备了长达数丈的骑枪。

    这已经不能用装备精良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强大如龙,在西域怕是遇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