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了指马车,萧挞里道:“一人之力,搏杀如此多的猛兽,即便宋人再愚蠢也知道火枪的厉害,而这次西域之战却不以火器为重,只是相辅之,结果如何?神卫军端是了得!抵挡我辽朝铁骑以及西域两军整整十六次冲锋!恐怖如斯邪!”

    克鲁还要说什么,张俭悄然而至,对着克鲁低声喝到:“如今之计且听太皇太后调遣,休要多言!”

    克鲁脸色骇然的望着张俭,没想到他也知晓内情,看来这是一场早已谋划好的事情,凭借自己的定然是不能劝说萧挞里,而且萧惠就站在不远处,也是盯着这里的动静。

    “可是先帝……”

    “先帝又如何?眼下若是辽朝尽灭,先帝还是先帝吗?如何面对先帝?江山社稷大过天!我辽朝为了入主中原,什么苦,什么罪,什么痛,什么辱没有过?!只要过了这道风浪,辽朝不灭,国鼎不废,就可重登盛世王朝!”

    张俭的“话本”说的热血澎湃,而萧挞里心中却冰冷无比,什么都没有国朝重要,什么都可以丢弃…………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与狼之论() 
赵祯的战果在辽朝军中传开,一时间前来中军宫帐打赌围观的人不在少数,辽朝和大宋一样,都有夸功之事,只不过大宋夸耀的是考试制度,文武状元才有夸耀功绩的机会。

    而对于辽朝来说,只有猛士才有这样的机会,文臣即便是再厉害,也极少有可以夸耀的,即便是张俭在辽朝也不够是人人敬重,而非敬畏。

    契丹人最敬畏的是强者,他们逐水草而居,草原上的生存法则讲的就是强存弱亡,弱肉强食。

    只要能战胜他们,比他们强大,在契丹人的眼中,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这样的人才是天地间的真男儿,嫉妒是有的,嫉妒强者是正常的,但他们却不会说酸话,而是真正的,光明正大的嫉妒强者。

    赵祯忽然觉得契丹人很可爱,他们说话直,做事也不会留那么多的后手,绝对是性情中人的典范,否则他的宫帐前也不会有那么多围观欣赏猎物的契丹人。

    是的,赵祯把猎物都挂在了宫帐的围栏上,为的是晒干皮毛,这些都是他的猎物,自然要带回大宋,并且这一点谁都不会计较,即便是张俭和萧惠都恭敬的前来祝贺赵祯。

    兽头自然要全部带走,皮子要分给家中的婆娘和孩子,至于肉类,自然是现在就吃,图的就是一个新鲜!

    天色也不早了,夕阳西下的围场别具一番秋色,这个时候也是契丹人准备晚饭的时候。

    所以当赵祯带着三才以及侍卫开始在宫帐前的空地上开始烤肉的时候,四周围拢的契丹人也就更多了。

    这不是普通的烤肉,而是烤虎肉,烤熊肉!平时极少能有机会品尝,对于契丹人来说,这种味道还留存在他们对祖先的记忆里。

    契丹源自老哈河,环境恶劣,契丹人的祖先搏虎杀熊,自然有机会吃肉,可对于现在的契丹人来说,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他们早已忘记这种熟悉的味道……

    赵祯向来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待这种珍惜野味更是不能暴殄天物,寻来几块铁板,这些都是辽人用来打造铁盾之用的,上面有些还带有粗糙的花纹。

    用石块堆砌起几个火炉,指挥侍卫们把火点上,火苗窜起,不断的舔着这几块铁板,切几块肥肉往铁板上一扔,滋滋的冒油,简单的涂抹一下,放上腌制好的肉块。

    “刺啦…………”切得正好的肉片连肥带瘦,在铁板上发出诱人的声响,也引得边上的契丹勇士同一时间的吞咽口水,看着肉片从原本的新鲜变成焦黄,肥肉变成透明,沾上来自西域的香料,送入大宋皇帝口中。

    边上的契丹人心中痒的难受,甚至用跺脚来缓解这种欲望,而数十人盯着赵祯,眼睛跟着他嘴巴的动作而一上一下,耿直的契丹人就是用这样的动作表达了心中的渴望。

    虎肉微微带咸,不用加盐,味道甘甜之中带有一丝不可察觉的酸味,这肉最壮筋骨,也补脾胃,益气力,治脾胃虚弱,恶心呕吐,疟疾,都是极好的。

    三块铁板烤肉,虎肉中的香气被分吹遍了营地,连在宫帐中刚刚沐浴过的萧挞里也都忍不住循着香味出来,回首一瞧,便见赵祯带着三才以及大宋的侍卫们蹲在地上,毫无皇帝威仪的吃着烤肉,不时发出满足之声…………

    老虎很大,而熊也很大,十来个人分食虎肉的同时,三才扮作大厨,从一口大锅中捞出一块熊掌,用筷子捅了桶,微微点头,又用筷子夹住骨头轻轻抽去,一大块熊掌如同胶制的豆腐。

    熊掌里面鲜嫩,但却难以煮透,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埋入石灰之中,浇水发热褪毛,还要放入米水之中去腥,再通过长时间的蒸煮方能糜烂。

    如同胶质的熊掌往放在铁板上一烤,香气四溢,肉香味瞬间扩散出来让人忍不住口舌生津。

    萧挞里惊讶的望着赵祯:“陛下居然也食熊掌?莫不是其中典故不知也?”

    赵祯抬眼瞧了萧挞里一眼,从她嘴角得意的笑容便知道她是什么意思,熊乃是华夏祖先的图腾,轩辕便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

    以熊、罴、貔、貅、貙、虎六种兽为部落图腾,熊是六个部落的总领被看做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代表,因此汉代有很多文物上有熊的造型把熊看做是神灵。

    还有便是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楚国祖先族姓芈,正是熊氏,但是因为远离中原,在当时中原人认为楚国是蛮族但是国力强盛所以吃熊掌来表达蔑视,因此吃熊掌开始流行成为当时的时尚。

    赵祯拍了拍边上的小凳,冲着萧挞里笑道:“坐着说话,朕不喜欢作者的时候,别人站在朕的面前!”萧挞里犹豫一下,最终还是在小凳上坐下,她倒是想听听赵祯有何“怪论”。

    给熊掌翻了个面,赵祯撒上孜然和细盐,再从小木瓶中倒出辣椒撒上,孜然的香气混合这辣椒的辛辣,顿时让他咽了一下口水。

    “知道为何我华夏祖先用熊作为图腾吗?并不是因为崇拜神明,而是因为它是力量的代表,我华夏祖先征服了它,便把它绘在了图腾上,以此宣扬武力,这就是猎物,如何吃不得?以熊为号,更是因为它的强大。你契丹人以青牛白马为祖先,难道就不吃牛肉马肉?!”

    萧挞里被赵祯所的无法反驳,只能怒道:“陛下端是能言善辩,巧舌如簧!”

    赵祯笑眯眯的望着萧挞里的红唇:“朕的“巧舌如簧”你还没体会过呢!”

    就在萧挞里明白过来,柳眉倒竖,杏目圆睁之时,赵祯送上一块刚刚烤好的熊掌肉,虽然是那么一小块,可味道却说不出的诱人,仿佛一双小手抓挠着人的口舌。

    抽出腰间的小刀,萧挞里刀尖挑起肉块放入最终,一股焦香混合着滑嫩在口中扩散开,让人都舍不得咽下去,这中感觉就像是熬煮稀烂的牛筋,入口即化……

    待她睁开眼,便瞧见赵祯的坏笑,刚欲发怒,便瞧见他严肃的表情指了指熊又指了指边上被剥皮的狼。

    “你知道吗?现在的宋辽就如同熊和狼,狼虽然凶狠,但却不是熊的对手,虽然能一时占据上风,但却终归会被熊所打败,两者之间的底蕴不同,基础贤才更是巨大,狼没有希望的!”

    又是这套说教,萧挞里发现只要她和赵祯在一起说话,总是会被赵祯灌输辽朝没有希望和出路的观点,时间长了,她自己都觉得有些没底气……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辽计(上)() 
宋辽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这个问题事实上很复杂,宋辽之间的观点不同,这并不是按照土地来衡量的,何况现在大宋的疆土也并不比辽朝要小,甚至要比辽朝的疆土还大上许多。

    许多契丹人觉得,大辽依旧拥有大片的草原,这里是他们的根基,也是他们崛起之本,骑兵的强大不是中原王朝能抵挡的,即便是有火器又如何,能抵挡得住契丹勇士的无畏的心?

    即便是仗着器械之利又如何,难道能抵挡得住契丹勇士手中的弯刀?

    这是契丹人心中的骄傲,也是他们顽固对抗大宋的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的契丹人都如此的固执,也有不少的理性之人,但大多是文臣,胆小的他们最为理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事实的打脸,理性的人便越来越多,萧惠便是其中之一,大辽的韩王,官至宁令的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数的增长,瞧见辽朝的问题越来越多。

    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早已看清楚许多问题,从张俭的口中他得知了大宋的强大,再也不是那个被辽朝不断威胁,龟缩在燕云之南,依靠决堤淹田而阻止大辽铁骑的汉家王朝了。

    萧惠是个军事家,他明白军力的强大是多方面的,开始他还是个武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他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也明白了军事到底是什么。

    更清楚一国之强大并不单单是带甲百万!而是能支撑起百万的雄兵,即便大宋的士兵各个都是如当年的厢军一般,可若是能集结百万之众,支撑他们前往上京道,依旧不是辽朝能抵挡的。

    何况大宋的士兵越来越强悍,虽然不能说一定就比契丹勇士强,但军纪却是契丹人无法相比的,更何况大宋皇帝还在不断的提升宋军将士的器械之利,大辽的军械还停留在圣宗皇帝的事情,如何与宋人相比?

    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萧惠便也开始如张俭一般抱有担心的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到了萧挞里,即便她不想承认,但也知道大辽现在难以与大宋匹敌。

    所以她打算照搬大宋成功的经验,进行改革,而结果却是惊人的好,随着辽朝经济的复苏,随着在西域之地战胜了宋人,大辽仿佛又恢复了生机,并非是宋人不断压制下的失败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