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谁也不知道赵祯内心的想法,这个秘密将会永远的埋藏在他的心中。

    俩个孩子走了,走的时候也带走了他们的未来,王语嫣拉着赵祯手,微微依靠在他的肩膀上:“官家已经把他们将来要走的路安排好了,剩下的就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

    “是啊!各安天命,但朕还能扶持他们一把,让他们走上正轨,毕竟是天家的子嗣,出去也不能丢人,兄弟两人赵昀朕反而是最不担心的,反正方丈洲就是一片不毛之地,要想开发还需一点时间,说不定需要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经营,但无论如何,大宋都是他的坚强后盾,而赵旭……守江山难啊!若是他一味循规蹈矩,反而更难……”

    王语嫣好奇的开口道:“照官家这么说,赵旭反而是最不容易的?”

    赵祯苦笑道:“朕容易吗?经筵日讲每日不坠,就是这秋也要抽空听讲何况往日?这还只是其一,小事上他也许能自律,但朕却担心别的。”

    王语嫣颇为不服气:“旭儿也不见得不行!”

    赵祯微微摇头:“世上有四种人,聪明,愚蠢,懒惰,勤奋。你知道哪一种最好吗?”

    王语嫣不假思索:“自然是聪明又勤奋的了!”

    “哪一种最可怕呢?”

    “愚蠢又懒惰!”

    赵祯再次摇头:“非也,真正可怕的是愚蠢又勤奋的人!因为这种人在一开始就选择错了方向,越是勤奋,越是努力,所造成的后果便会越严重。”

    王语嫣稍稍一愣,随即若有所思道:“若是他位高权重…………官家……”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无知己() 
每一位母亲都会为自己的孩子考虑,王语嫣便也是如此,只不过她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般的母亲都会第一时间为孩子辩护,但王语嫣不同,她从从最坏的地方出发。

    这是给赵祯多年培养下来的习惯,凡是从最坏的角度出发,那稍好一些也比这最坏的结果要来的强。

    但就是因为这个理论,王语嫣绝望的发现,整个汉家王朝的未来都系于帝王一身,通读史书的她发现,赵祯的话适用于每一个江河日下的王朝。

    王语嫣有些想不明白,转头望向赵祯道:“官家的意思是,旭儿的才智并不能胜任帝王之位?那为何官家还要让他继承皇位?”

    赵祯点了点头:“没错,赵旭不是极为聪明的孩子,甚至他的能力不足以胜任一国之君的位置,但只要他中规中矩的做事,按部就班的完成朕的规划,他就成功了。

    朕不希望他保有任何超越现在的想法,超越是后继之君的事情。朕之所以传位与他,就是因为朕身处敌营之中他还能中规中矩,在外人看来这是不妥,但在朕的眼中却是极好。”

    深吸一口气,赵祯感慨道:“若是不然,当时他一旦头脑发热,挥师北进,后果不堪设想…………朕每每思量都觉后怕。”

    王语嫣幽幽的说道:“说到底官家还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守成之君罢了……”

    “守成之君有什么不好?虽然枯燥无味,但却可以享受一生,朕希望他自己的未来能幸福,中规中矩的为大宋列祖列宗守好这份基业似简单,却又是最难,最少他赵昀做不到,但赵旭却能,朕需要他如此,也必须如此。

    朕甚至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真正做到克己复礼,仁民爱物的仁宗。至于朕自己,随便后人评价……反正不会是仁宗皇帝。”

    王语嫣好奇的望着赵祯,轻轻起身倒了一杯茶水递给他道:“陛下,臣妾瞧陛下的表情怎生如此失落?莫不是些许遗憾?”

    赵祯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遗憾倒是没有,更多的是感慨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王语嫣轻轻上前,望着赵祯的眼睛,露出过前所未有的哀愁,伸手理了理赵祯的头发:“官家,臣妾和后宫之中的所有女人其实都不明白官家的心,虽然相互爱慕,但却仿佛始终隔着一样东西,虽然有亲情相连,却从无知音之感…………”

    赵祯握住她是手笑道:“没有的事!朕从未有如此之感!”

    瞧着王语嫣默默不语,赵祯便知道这种东西是藏不住的,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时间越长,便越能感受到对方的内心,在这个时代的孤独与寂寞不是能随意隐藏的,即便是如赵祯一般每日伪装的如此完美也没用。

    他没有知音不是因为找不到,而是因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和他一样的人,一样懂得千年穿越之路的人。

    当所有人都顺从他,当天下人都敬畏他,当他站在权利的巅峰,那种孤寂的感觉就再次自然而然的放大,最后无意识的表现出来,而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和赵祯一般的人也只有那个放肆无忌的萧挞里了。

    她给了赵祯所有意想不到的事,在西域战胜了他,甚至把赵祯俘虏了,这只是肉身上的俘虏,皆而又在饮子之中下药,最后放逐与宫帐之外,并且大言不惭的说出“永不相见”之语。

    这可以说是赵祯的第一次失败,并且失败的是那么的彻底,从精神到身体上彻彻底底的失败,于是赵祯被激起了欲望,一种强烈的占有欲。

    草原女子的这种嚣张和强势让他的孤寂得到了分散,所有在看开了这一世的辉煌后,赵祯有了新的目标。当然,萧挞里不知道,她原本的固定思维反而害了辽朝。

    赵祯从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最擅长的便是兵出奇谋,萧挞里以为赵祯会妥协,会因为子嗣,血脉的问题纠结,但事实上赵祯完全不会。

    你准备用你自己和肚子中的孩子威胁我?那我就用手中的强权把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都抢过来!这是赵祯的想法。

    至于如何去做,这却是一个需要谋划的问题,所以赵祯急急的准备大宋的秋狝,想尽一切办法在大宋的朝堂之上推进尚武之风的建设。

    同时在大宋国内的官制进行有效改革,如何利用一个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这是大宋的一个统计问题。

    一年时间,赵祯的手中只有一年的时间,超过一年以那个女人的脑子一定会反映过来,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大宋需要做的实在太多。

    秋狝就是大宋战争动员前的信号,从秋狝开始,赵祯要把计划全力推进,所以他需要一个完善高效的朝堂,需要一个强大财政支持的朝堂。

    这一年时间积攒下来的财富是惊人的,在看到包拯这位三司使给出的估测后,赵祯相信这些财富足够大宋的军队打到中亚的塞尔柱。

    因为萧挞里一事,赵祯忽然发现自己找到了方向,找到了排解心中孤寂的东西,去征服这个女人,她的能力和魄力完全不是这个时代人所用拥有的,更别提她还是个女人。

    可以说赵祯回到大宋之后,每每想起的都是那个英姿飒爽的草原女子,她不是异域风情,而是有着后世女子的气质,让赵祯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所以征服辽朝的计划就被赵祯给改变了,从慢慢的蚕食变成了陈兵压境的征伐,赵祯也考虑到了另一个问题,对于这种以强为尊的草原民族来说,要想征服他们,只能靠强大的力量去碾压。

    什么蚕食,什么渗透,都是虚的,结结实实的捶他们一顿,才是收服这些游牧民族最好的方法!

    这就是草原民族的特性,他们天生就不怕捶,就需要你去用武力攻伐,他们强大吗?强大!草原民族的强大就在于他们的狂野甚至疯狂。

    他们狡诈吗?狡诈!在面对无可抗拒的力量时,他们会用最谦卑的姿态妥协…………

    。顶点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变就是好事() 
秋狝已经进行到了尾声,从朝臣们抵达大定府开始,大宋的朝堂定制就开始了改变,赵祯利用这次秋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是一次对大宋官僚制度外科手术式的改革。

    也是一次精细修剪,毕竟在他亲政这么多年来,早已是把大宋脱胎换骨,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这一次看似是用精准修剪的方式除去了大宋原本的冗长制度,事实上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一刀而已。

    赵祯其实早就考虑到了那些保守官员会极力反对,所以才会在这次秋狝上提出这个问题,大宋已经有了足够的“本钱”,赵祯也有了足够的“本钱”。

    这里的本钱就是赵祯亲政这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赵祯在大宋的权威以及那无上的军权没有一个人能匹敌,强大的帝王所树立的威信在这个时代就如同神明一样被崇拜。

    尤其是赵祯这种带领大宋从辽人压制的阴影下走出的帝王,收复燕云之地的中兴之主,给予大宋百姓美好生活的仁君,更是有着狂热的崇拜。

    赵祯利用了自己的声望,利用了自己的名声,也利用了士大夫最害怕的东西,民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不光对君王管用,对士族集团更是极大的利器。

    只要是文官都会在乎自己的名声,甚至是那些昏官和无能的官员也会去重视,士大夫的使命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辅佐君王造福苍生吗?

    这是他们最高的追求,也是他们的道!

    文人心中也有风骨,也有理想,也有追求,即便是被金钱和权利迷失了双眼,但他们依然在心中记得名声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而现在,大宋的舆论掌握在谁的手中?只看看大宋最有名的几家报馆的东家是谁就知道了,在他们身上无一没有蔡记的影子。

    引导舆论简直没有比报纸更有用的东西了,这简直就是舆论风向标,引导神器。

    赵祯的这次秋狝当然也邀请了报馆之中的撰稿文人一同参与,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无上的荣耀,也是一次近距离接触上层的机会。

    他们需要更多的素材进行报道,而赵祯需要他们在大宋宣扬尚武精神,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各取所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