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人能说得清,但有一点是共识,大宋绝不能出现这种情况!

    王语嫣是没由来的躺枪,身为中宫皇后的她被御史盯得死死的,辽朝的前车之鉴放在那里,大宋的后宫必须要远离前朝,不得干政已经是最基本的限制。

    乾宇元年的年关之后,发生了两大事件,一者大宋对黑汗用兵,让人始料不及,二者辽朝改朝换代,从大辽变成了大契丹国,萧挞里以女儿身登临帝位。

    这可让百姓们在茶余饭后多了许多谈资,女人怎么能当皇帝呢?

    周武的前车之鉴还在,不过三百多年的时间再次上演,这简直是天下奇闻,但来自辽朝,不,应该说是大契丹的商贾们却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在他们看来,圣天皇帝乃是顺应时势,本就应该是称帝之人,至于女儿身又如何?在契丹,女子的地位可不比男人要低,只有目光短浅的汉人才会这么想!

    赵祯坐上乾宇殿的御座之上,百官们出奇的沉默不语,怎么说呢?

    信息量太大,以至于他们到现在还没反映过来,只有一句牝鸡司晨来形容契丹如今的情况好似并不妥当。

    礼部的官员最有发言权,华夏之礼亦是历代正统之礼,礼部执掌礼法,自然是最佳人选,当所有人看向欧阳修这位礼部尚书的时候,他却非常的冷静。

    在朝堂中寂静无声的时候,缓缓出班道:“陛下,辽后称帝,此非世间无有,自有周武之出处,神龙之变犹在,非无礼可依也!”

    欧阳修的话一出,朝中官员便无话可说,是啊!虽有周武称帝,却也有神龙之变,最终还不是李唐复辟,唐宗中最终还是得到了天下。

    乾宇殿中的朝臣们明白了欧阳修的意思,萧挞里称帝并不可怕,历史上也有武嘛!最终的结果不过是契丹皇族耶律氏复辟,她当不了太久。

    赵祯看着欧阳修以及大宋的朝臣,心中是一万只羊驼奔驰,他担心的是这个嘛?辽朝谁但皇帝和他有什么关系?!

    “朕并非担心谁登临帝位,也不去在意是男儿身还是女儿身,朕在意的是她的能力!周武虽然是一介女流,可尔等也不瞧瞧她称帝之后的大唐是一番什么样的光景!?”

    赵祯起身离开御座,声音中带着怒意:“武者,则天大圣皇帝,天授元年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建武周而废李唐。

    在位前后,虽大肆迫害李唐宗室和大臣,兴起“酷吏政治”。但却是为了巩固其治下!

    虽是一介女流却带着她的大周走向治世!为何?因其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农桑,改革吏治,重人才,重科举,贤才辈出。虽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但却不可忽视其才能!”

    赵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他并不担心萧挞里称帝之事,只是担心她的能力得到全面发挥!

    直至称帝之前,萧挞里还只是站在幕后,有一层遮羞布在,耶律氏还能有一点制衡的能力,可现在,萧挞里称帝之后,便是辽朝的一次资源整合,她得到了辽朝百姓的支持,耶律氏不得不从。

    她没有扶持萧家的人上台,更没有让萧家的人谋权篡位,而是自己“亲力亲为”自己操刀成就了帝位,这个女人的手段和心机实在太过惊人,最要命的是她的魄力完全不属于男子。

    现在她登临帝位,整个辽朝易主,虽然还是大契丹,却是以种族为国号,所有的契丹人都会拥戴,赵祯相信以萧挞里的手段,耶律氏想要复辟,成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萧挞里获得了正统皇帝所能拥有的所有权利,兵权,政权,财权全部集中在了她的手中,一个有能力,有魄力,有心机的女人手中。

    这恐怕是她对抗大宋的第一步,也是开始。

    赵祯忽然发现,她挑选政变的时间太过巧合,刚好是自己发兵黑汗的时间,这样一来,大宋完全没有时间去顾及辽朝的政变,更不可能出兵伐辽,至于打着“顺天应时,铲除妖后”的旗号更是不可能。

    这个女人真是让赵祯又爱又恨,她显然是猜到了大宋会对黑汗用兵,上元夜宴时赵祯才正式决定出兵的,辽朝的使者传递消息的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所以这个女人早在政变之前便已经猜出自己要用兵黑汗了?!

    这才是最让赵祯心惊的地方,萧挞里的眼光相当惊人,完全不输与任何一位才能卓著的战略家。

    回想起那份密信,赵祯只能在心中苦笑,开头的情话也许是真的,但最后的内容才是本质,她这是在告诉自己,她对自己的了解已经相当透彻。 富品中文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剑气冲牛斗,横扫西北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赵祯觉得萧挞里已经能做到知己知彼了,但他还并不会去在意,现在的辽朝即便是繁荣如辽圣宗时一般,也不会是大宋的对手。

    因为萧挞里的即位称帝,辽朝可能变得强大,这一点赵祯不否定,但若说辽朝和大宋之间能有一战之力,这也是不可能。

    知己知彼的不光是她萧挞里,赵祯同样也了解他的对手。

    赵祯知道萧挞里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登临帝位,可以说这一举动彻底的解决了她的所有后顾之忧,并且还能整个辽朝的所有资源。

    赢得民心的她获得了整个契丹人的支持,同样也使得草原上的各部明白,大契丹是她萧挞里说的算,之前以她自己的名义定下的协议依旧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赵祯在乾宇殿中说的话让朝臣们恍然大悟,这时候不是关心辽朝“谁家天下”,而是该关心萧挞里这位“圣天皇帝”的才能时候堪比武,以及大宋该作何反应。

    欧阳修再次出班道:“陛下,契丹皇帝登基,虽继辽朝之国鼎,却属改朝换代之举,亦算是“开国之君”我大宋…………”

    他说不下去了,话已经很明显,该不该派遣使臣前往?

    这才是这次朝会的重中之重,大宋与大契丹之间的关系时候应该保持如辽朝一般?或是有什么变动?要不要利用这次机会对萧挞里的所作所为声讨?

    摆在赵祯面前的是俩个选择,声讨她的行为可以加固大宋的正统地位,斥责萧挞里乃是窃国者,让她名不正言不顺,并且使得辽朝皇族耶律氏对抗萧氏。

    若是大宋派遣使者前往祝贺,这就是承认萧挞里和大契丹的地位,在礼法上进行了承认,契丹也将成为大宋眼中的正统王朝。

    虽然所有人都希望现在的契丹乱成一锅粥,但赵祯清楚,没有十足的把握,萧挞里不会贸然行事,更不会登基称帝。

    望着欧阳修古井无波的眼神,赵祯缓缓开口道:“派遣使者,传递国书,大宋承认萧挞里为契丹国之主,承认其帝位!”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文武百官之中有不少人觉得官家这是兵行险招,这么快就承认萧挞里的帝位实在太过草率。

    但六部尚书和三省相公却明白,赵祯这是在维持大宋与契丹之间的稳定关系。

    能宫变成功并且登临帝位便说萧挞里早已有备无患,她这么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时候去否定她的正统根本毫无意义,对契丹的打击不会有多大。

    更为重要的一点,辽朝的遗老遗少中胆敢有反对萧挞里的人怕是早已被铲除,剩下的要么是苟且偷生,要么已经转向萧挞里而拥戴之。

    有着绞尽脑汁去离间契丹稳定的功夫不如把精力用在大宋对黑汗的战争上。

    随着赵祯旨意的下达,大宋的朝堂便把契丹的事情翻过去,连大宋的百姓都知道,辽朝早已是她萧挞里说的算,登基称帝与换国号有什么区别?

    赵祯比所有人更清楚,辽朝还是辽朝,契丹人还是契丹人,萧挞里不过是得到了帝王的称谓,使得民心更加团结罢了。

    一个早已被百姓敬仰,期待依旧的女人登基即位有什么新鲜的?

    至于大宋,攻伐黑汗在即,还有闲暇去顾及辽朝一场看似变天其实连水花都没多少的宫变吗?

    大宋对黑汗的战争正式拉开序幕,赵祯的讨伐檄文传遍天下,群情激奋之下同仇敌忾,大宋的侵略战争也变成了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

    要么就不打,要打就要打的漂亮,以雷霆万钧之力,以最短的时间摧毁黑汗王朝,这是向世界展示大宋军力的最佳机会。

    在大宋国内,黑汗早已被宣扬成了蛮夷外族,和辽朝这种大宋承认的正统王朝不同,满意外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变成了“原罪”,这才是精神层面的打击。

    当你的对手是一个和你一样拥有文明程度很高,受到你公平对待的敌人时,你会在心理上有一种紧张和压迫感,但当你的对手是一个“土逼”的时候,你在精神上已经碾压他无数遍了,自信这种东西在战争中非常重要。

    赵祯把握的很好,没有让自信成为自大,在宣扬黑汗荒蛮愚昧的同时,也把回鹘人的战力准确的描绘出来。

    蔡伯成为此战的转运使,虽然他不参加战斗,但位置却至关重要,朝中极少有人能担当如此重任,而狄青也被赵祯从参谋军事院中抓了出来,由他指挥这次对黑汗的灭国之战。

    虽然大宋培养出来的将领还有很多,但唯有他狄青最适合主持灭国之战,和一般的战争不同,灭国之战过程复杂,事物繁多,不单单是攻杀城池就算完的,还有百姓的临时安置,战俘的处理,城防的修缮,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

    赵祯要不是黑汗被灭国,更不是得到千里赤土,一片残垣断壁,他要的是毁灭黑汗王族,要的是占领黑汗的土地,资源,人口,财富!

    他要征服那片土地,而不是摸去黑汗王朝…………

    相比能征善战的猛将,狄青更加适合作为统帅,这段时间他在参谋军事院中可没少沉淀,西征的时候可没用他,已经把这位帅才憋得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