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并不是不可攻陷,在狄青看来恒逻斯城的守军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并没有在山上部署军队,宋军可以轻松的拿下恒逻斯城山边上的高地。

    而火炮一旦部署在高地上,将会对山脚下的城池产生致命的威胁。

    萨克不明白,为何宋军抵达后安营扎寨并不急于进攻,在他看来宋军的补给线太过漫长,路上的消耗惊人,若是不能速战速决,只会拖垮这支大军。

    另一边,宋军将士们在蔡伯的带领下正艰难的把火炮向山上运输,当火炮运输到山腰上的时候,蔡伯才明白为何萨克不在山上部署军队了。

    事实上吉尔吉斯山属于天山西部支脉,这里地势陡峭,山岩断壁众多,稍有不慎便有跌落的危险,而想要抵达最佳的射击地点十分困难。

    但相比攻城的损失,运输火炮的困难也算不上什么。

    蔡伯并不担心,宋军有开山凿石利器,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每天都有进展,而狄青给了他充足的时间,这段时间正好给大军进行补充。

    一辆辆马车形成一条长龙般的补给线,从战争开始的时候就不断的往东汗运送补给,囤积在疏勒城,随着东汗的灭亡,这些物资继续西进,成为大军坚实的后盾。

    五天,这是宋军西征耽误时间最长的一次战斗,但在这五天的时间里,宋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补充,大量的物资通过马车运送至军中,在这个干燥的西北地区,直接对方在露天也不会有关系,只需要在上面铺上一层苫布便可。

    从山上留下的山泉水也保证了水源的供给,军中的粮食也完全不用担心,这段时间狄青过的相当惬意,没事看看书,晒晒太阳,喝点山泉,看着将士们保养军械,操练军阵,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只不过边上的苏轼有些恼人,不断的开口:“狄帅,姑父带兵上山已经五天了…………”

    “你姑父?在军中吗?本帅怎么不知道!”

    “蔡司马!”

    “这可不是你该担心的事情,他的本事你还不知道?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便成,该好的时候便好了!”

    苏轼无奈的点了点头,五天完全没有消息,狄青甚至不派人上山传递消息,这样真的好吗? 富品中文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枭雄() 
赵祯最擅长的便是在历史中总结教训,以史为镜似乎是华夏民族的一种本能。

    大宋立国之初的种种制度就是这么来的,当然那些制度也只适合当时的大宋而已。

    “史海拾贝”让赵祯从中获益良多,比如眼下的恒逻斯之战,历史上并非是没有,唐帝国与阿巴斯王朝的就在这片土地上进行过一次交锋。

    那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大国争端。虽是第一次,却不是最后一次。

    当时的两大帝国和现在一样,都处于急速扩张的鼎盛时期,就像现在的塞尔柱王朝和赵宋王朝。

    双方都在夺中亚的控制权,最终阿巴斯王朝获胜。而战后,唐王朝停止了向西扩张的步伐,而阿巴斯王朝也就此收手,双方保持了战前的态势,结局却令人疑惑不解。

    为何双方在达成目标之前同时收手?

    战争的起因和现在的大宋王朝差不多,当时的唐帝国也是处于扩张时代,同时也需要丝绸之路的统治。当时的唐王朝,国内安居乐业,一片歌舞升平。

    唐玄宗越来越醉心于征服他国,炫耀武力,于是在边境地区设置了九大节度使,专门用于对外扩张。

    安西和北庭成为两大战区,部署了总共两万四千人的军队。

    相对于其他节度使,他们的军队数量非常稀少,但却是大唐当时最精锐的部队,百战精兵。先后有多位名将统领,震慑住了西域诸国,西域作为当时大唐重要的通商地区,唐朝统治阶级可以说是志在必得。

    于是天宝九年八月,高仙芝以石国国王“无番臣礼”为由出兵征讨石国,把石国劫掠一空,掳走丁壮,把石国国王押至长安斩杀,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阿巴斯王朝求救。

    高仙芝为防止陷入被动,于天宝十年七月,发动远征“将番,汉七万余众击大食”,但事实上安西都护府的汉军人数总共不过两万余人,就算再加上拔汗那,葛逻禄等部番兵,也无法凑出7万余众,唐王朝最终只能凑出大约三万余人参战。

    面对拥有对于恒罗斯城近在咫尺的兵源地呼罗珊的阿巴斯军队,唐军的兵力劣势是很明显的,而高仙芝发动的远征不能不说是一种冒险行为。

    另一方面,阿巴斯王朝在经历了倭马亚王朝后,国力达到了顶峰,占领了整个中东、非洲北部,成为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强大帝国。

    审视周边,只有两河流域之外的中亚地区,依然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阿巴斯王朝也陷入醉心于传播***文化,而眼看着这一地区信奋佛教,因此,阿巴斯王朝决心征服这一地区。

    于是两驾高速行驶的马车就在这一高度相似的虚荣心驱使下碰撞在了一起。

    唐朝在整个西域只有两万四千汉人军队,为了此役,集中了两万人参战,由此可见唐王朝的志在必得。主将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均为历经战事、经验丰富的优秀将领。

    唐朝军队以步骑混合组成,但因为唐朝对于骑兵和战马的重视,在国内大兴马政,因此,所有的步兵都有战马可用,直到到达战场才下马步战,战斗力惊人。

    阿巴斯方面主将是呼罗珊总督阿布。***,兵力则组成杂多,包括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精锐骑兵,两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兵力约十万余人,总兵力十五万左右。

    这场战争在兵力方面阿巴斯王朝占尽了优势,可谓是数十倍于唐军,并且是主场作战!

    但唐帝国的军队并不逊色,握有百战雄兵的高仙芝棋行险招,选择了和阿巴斯人正面硬刚。

    当时唐军的无论是在军械还是士兵素质方便甩阿巴斯王朝的杂牌军十几条街…………

    但造化弄人,原本有机会获胜的唐军却输的干干净净。

    只不过输掉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因为盟军的叛变。

    当大唐远征军和数目庞大的阿巴斯军队在恒罗斯城相持了五日时,早就与阿巴斯人勾勾搭搭的葛逻禄部盟军突然反水,袭击唐军步兵把他们和骑兵分割开来。

    阿巴斯人趁机夹击唐军,苦战五日之久的唐军终于崩溃,高仙芝和其部下为了尽早逃脱,慌乱之中竟然催马踩死了上百名拔汗那士兵才得以逃脱,逃出战场稳定之后,高仙芝又想发动反击被部下劝阻,这才罢休。

    最终的结果便是回到安西都护府时,紧三万余人的大唐联军只剩下不到一万人。

    赵祯这次没有收编东汗的军队,也没有在那里抓壮丁,就是担心外族的加入使得大宋联军有着叛变的危险。

    从史书当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非常有用,只不过现在的塞尔柱人和当年的阿巴斯人不同,塞尔柱人并没有和大宋发生直接冲突,而是唆使西汗继续抵抗宋军。

    在赵祯眼中西汗不过是个牺牲品而已。

    他甚至怀疑西汗统治者萨克的智商是不是不在线上,东西方的两架马车再次高速相撞,夹在中间的西汗难道能幸免?

    无论如何都会被“撞”的体无完肤,毁灭是它的必然结果。

    现在赵祯思考的是为何当年的恒逻斯之战后,阿巴斯王朝和唐帝国双方默契的沉默下去,并没有再次动手,唐朝的原因赵祯清楚,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那阿巴斯王朝呢?

    难道唐王朝内乱的时候不是他们趁虚而入的机会吗?

    就在赵祯怀疑的时候,一封捷报传来,狄青的大军拿下了恒逻斯城,并未出现塞尔柱的援军,突如其来的胜利让赵祯颇为不适应,他没想到塞尔柱人居然如此安稳。

    居然眼看着恒逻斯城易主,这实在是有些出乎赵祯的意料。

    但更加让赵祯惊讶的是塞尔柱居然派出了使者出使大宋,这几乎让赵祯的好奇心达到了定点,为什么塞尔柱没有如同当年的阿巴斯王朝一样和大宋开战?

    一切的答案都在图格鲁克的国书之中,赵祯有些呆滞,国书之中居然是提醒大宋,消息北方的契丹,并且准确的说出契丹将会对大宋的伊州出兵。

    有些呆滞的望着手中的国书赵祯坐在御案之后喃喃自语:“真是好手段啊!居然在转瞬之间把契丹和西汗都卖了?这图格鲁克真枭雄也!” 富品中文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尔柱的外交手段() 
什么是枭雄?

    枭者,凶猛之谓。英者,多类于圣贤。枭雄者,多类于无情。英雄并及枭雄,皆心慕仁义,胸怀天下。然英雄怀抱仁义,以至仁德化天下,能让天下人负我,心无我求,故能从始至终,时时践行仁义;枭雄襟包四海,以壮志横扫河山,宁使我负天下人,心无障碍,视时势而行仁义,故不彻底。

    果断迅猛,准确短急,不受道路局限,不法古,不囿今,善于维护羽翼。做事往往出其不意,而图格鲁克这一点和赵祯有一拼。

    赵祯并不了解图格鲁克,能夺取整个阿巴斯王朝,能让哈里发授予他“东西方之王”的男人并不简单。

    大宋军队的强大给了他相当大的震撼,恒逻斯城并不是一座简单的城池,它是一处险关,是一座军事要塞,也是西汗的屏障之地。

    图格鲁克相信这座城池能够让萨克抵挡宋军最少半个月的时间,可事实上不过两天三夜便彻底易主,宋军的大旗插在了城头之上的时候,顺便还吊起了萨克的尸首。

    事实上当吉尔吉斯山上的火炮开火后不久,萨克所在的宫殿就被火炮给摧毁,逃过一劫的萨克虽然没有被火炮炸死,但却被倒塌的宫殿给压死了。

    这算是歪打正着,却让整个恒逻斯城的守军崩溃,自己的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