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国雄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王有些不明白,洪天贵并未多说,只是让其不要放松对国防军的训练,要保证整个国防军的士气问题。另外洪天贵也和英王探讨了一些其麾下的部分将领,对于一些旅长级的将领他也多了几分了解,方便在整编军队时有所取舍。

    随着洪天贵来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治安军军长叶天龙,之前洪天贵让他和城管军的负责人一块儿挑人,两人都没有找到足够满意的人数,城管军还好些,暂时并不是那般迫切。但是治安军不同啊,国防军打的风卷残云,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打下了偌大的地盘,这些地盘上都需要治安军驻扎,自己招募根本没有时间。叶天龙只能找洪天贵想办法。

    之前洪天贵没有办法,现在却可以轻松解决。原本他要在平江城整编,将二十万大军裁剪十万,只留下三个军的精锐,被裁撤下来的士兵正好可以全部拨入治安军,一举两得,没想到长沙决战的爆发,让他只能暂时搁置这个计划,带领二十万大军压上来,给予敌人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然,叶天龙也没有闲着,暂编新军第六军就由他执掌,暂时作为正规军参与围剿湘军。

    太平军的到来给长沙城巨大的压力,城内气氛压抑到了极致,湘军大部队每天在城中巡逻,训练声笼罩整个长沙。城中百姓被勒令在家中,不得随意走动。

    太平军不进攻对曾国藩来说绝对是件好事,他可以尽可能的训练新兵,提高战斗力。

    现在曾国藩麾下有五万湘军精锐,还有八万的新兵,这些新兵普遍训练不足一个月,有些进步慢的甚至还没有个当兵的样子。即便是这样,这八万人的存在也给了曾国藩极大的安全感和信心。

    这种莫名其妙的对峙并未持续多久,在洪天贵率领的二十万大军抵达长沙城外的第二天中午,国防军发动了突然的攻击。延续原本的战略,巨炮加火炮开路,集中火力之下,半个时辰就在长沙城墙上撕裂开了一道口子,那坍塌的城墙正好倒入护城河。国防军步兵迅速冲锋,在炮火掩护之下冲到城墙之下。

    湘军三个营恶狠狠的扑上来,双方绞杀在一起。国防军表现的很勇敢,但满心保卫家园的湘军也爆发出了强大的血性,双方在破损的城墙之下绞杀在了一起,战斗极为激烈。

    炮火延伸进城墙内,以掩护城墙缺口处的国防军,但湘军却前赴后继,凭借悍不畏死的精神,生生将国防军阻击在了城墙口,鲜血、尸体堆积的很高,双方都杀红了眼,没有一个人选择后退。

    一个时辰后,国防军退兵的命令传达,战场上的国防军士兵虽然满心不甘,但是国防军还是迅速将战友的尸体带上缓缓的后撤。

    两侧城墙之上的湘军炮火轰击,他们打不过国防军的火炮,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好的火炮,这是曾国藩几年前从西洋购买的火炮,因为炮弹不好获得,性价比不高,因此一直未曾使用,现在到了这个时刻,曾国藩自然将其用到城墙之上取得了奇效。

    此次作战,交战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国防军虽然最先撤出战斗,但他们伤亡的不轻却没有打开城墙的突破口,还浪费了大量的火炮炮弹,其中还有珍贵的重炮炮弹。湘军这边损失更大一些,虽然他们打退了国防军的疯狂攻城,但城墙缺口依然存在,敌人拥有炮火优势,随时可以再次攻击城墙缺口,一次两次或许可以凭借血气将敌人打回去,次数多了呢?

    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湘军将领的心头。

    这个时候,满清朝廷的圣旨体送入到长沙城中。圣旨上任命曾国藩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总督,总督三省军务,在三省之地拥有自主作战之权。

    任命骆秉章为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总督,协助曾国藩和太平军作战。

    同时,湖北总督官文的一万大军率先接近长沙。在洪天贵命令下,叶天龙率领新军第六军北上阻击官文的大军。

    叶天龙平常虽然比较沉默,但却是心高气傲之辈。当初被洪天贵一脚踢到治安军,他心中是不满的,但天王的命令大于天,他根本不敢也不能反抗洪天贵的命令,现在他手中兵力不足,机缘巧合担任第六军军长,叶天龙憋着一口气要好好的立些战功让洪天贵看到他的能力。

    第六军是以英王麾下的军官士兵为骨干建立起来的。有很多人的资历比叶天龙老得多,天王统兵时没人敢挑刺,现在叶天龙独立北上,一些兵油子就跳出来表示不服。

    对于不服之人,叶天龙根本没有给对方挑衅的机会,他麾下的警卫营将那些挑刺之人全部抓起来,叶天龙亲自端着一杆带着刺刀的步枪,将这些不服之人一个个当场挑死。

    他的血腥手段并未引起军队的哗变,反倒是彻底震慑住了全军,成分无比复杂的第六军一下子老实了很多,这让叶天龙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虽然是天王的心腹将领,但是统领三万大军尚属首次,他的爆裂手段看似简单直接,却有很大的隐患,如果大军因为自己杀死不服之人而出现哗变,那后果根本不是他能够承担的。幸好他赌对了,也正是因为这次大胆的行动,使得临时拼凑而成的第六军有了纪律意识,慢慢的发展成了闻战而喜的个性,成为洪天贵手中的一张王牌。

    而随着湖北大军的到来,洪天贵想到了后世天朝在战争时期的一种著名的战役手段——围城打援。

    城内湘军不算什么,国防军真要不计牺牲,未必不能将其短时间内拿下,但攻陷长沙城容易,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恐怕不容易。长沙毕竟是曾国藩的老巢,他要想逃走,恐怕还真的不容易将其捉住。

    但如果以曾国藩为诱饵,将周边数省之地的军事力量吸引过来,到时候周边兵力空虚,对于天国西进四川或者南下两广都有巨大的帮助。

第九十八章 长沙决战(下)() 
在湖北援军到达不久,贵州和广西的援军纷纷踏入湖南境内。洪天贵依然分兵阻击,作出一副阻拦援军,抓紧一切时间消灭长沙湘军的架势。

    国防军时不时的全力攻击一次,每每在城墙缺口处上演激烈的争夺战。

    当然,配合作战的宣传自然不会少,在平江城的手段对于国防军来说只是小儿科,他们甚至为了扩大影响力将一些湘军伤兵送了回去。

    每天都有各种渠道将国防军的招降传单送入长沙城,曾国藩用尽各种办法却依然无法完全禁绝,他只能加强戒备和巡逻,一旦发现藏匿传单和通敌的苗头,严惩不贷。太平军围城这几天,曾国藩在长沙城大开杀戒,死在自己人屠刀下的人就不下三千人,其中湘军士兵、普通百姓,富豪乡绅,涉及各行各业。在这种血腥镇压之下,长沙城暂时稳定下来,但是原本支持湘军保家卫国的长沙百姓,看向湘军的目光却带着漠然和仇恨。

    人性的丑恶在这一刻暴漏无疑,国家大义和个人性命产生冲突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性命,而洪天贵打宣传战的目的就是将这种自私的人性无限的放大,使得铁板一块儿的敌人从内部瓦解。尤其是这种破坏配合国防军相对激烈的攻城作战和前期那辉煌的胜利,使得效果比之洪天贵预料的还要好的多。

    长沙城大敌环视,援军纷纷被阻,国防军主力每天用尽办法在向城内投射招降传单和各种各样对湘军不利的谣传,尤其是曾国藩在赣江畔丢下几十万湘军子弟逃离和在平江城留下大将胡林翼自己带领嫡系部队逃命的事情在长沙城疯狂传播,将原本英明神武的曾大帅名声彻底臭大街了。湘军老百姓从开始的将信将疑到最后的深信不疑,对湘军的态度也变的更加冷漠,军民鱼水欢对现在的湘军来说不过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曾国藩不是没想过辟谣,但是平江城三万湘军投降,他们在湘地影响的范围极广,更何况三人成虎,在纷纷散播之下,所传的消息比之最初恶劣了无数倍,在他们口中,原本万人生佛的曾大帅成为了以湘地百姓鲜血成就自己官位的阴险小人。

    这让曾国藩愤怒欲狂,几次出面解释,却难以根治留言,甚至因为他的举动,还会引发新的不堪流言。虽然所有人都明白谣言止于智者,但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智者实在是太过遥远的东西,他们只关心自己家人、朋友,只关系自己的利益。

    如此情况持续了七天,整个湘地成为了一片大战场,太平军二十万大军分散四方,阻拦了一波又一波的满清援军,同时对于长沙城的围困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看到情况差不多了,洪天贵终于决定下杀手。他利用新编军第一军替换了国防军主力,然后国防军主力利用夜色急行军北上,一夜急行军之后赶到北方战场,在叶天龙组织的向导带领下,在天色即将黎明的时刻发动了全面攻击。

    北方的满清援军以湖北新军一万五千人为主,组建时间不过半年,是当初翼王部开进湖北,湖北总督官文仿照湘军的编制亲自组建的部队。可惜这支部队组成之后,并未经历实战,盖因为他们的敌人翼王当时已经带领麾下西进四川,而当时湖南的曾国藩已经率军打到了安庆,他的湖北新军失去了用武之地。

    而除了湖北总督官文的新军,还有湖北各府城前来的八旗绿营,人数足有四五万,其中还有不少是满人后裔,但更多的是汉人八旗之后。满清建国两百多年,绿营早已腐朽不堪,但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倒是增多了不少,在满清腐朽统治之下,很多汉人用尽办法加入汉人八旗,指望着依靠身份的改变而改变命运,而进入绿营无疑是一种捷径的选择。

    可以说湖北境内的绿营全部集结到了这里,但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是弱小的可以。

    国防军只是一个冲锋就端掉了新军先锋军的营地,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迅速崩溃了新军,活捉了湖北总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