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吧锦囊递给了周陆二人叫他们先保留好。太史迥心里也平息不少。
东吴有人建议陆逊言:既然北晋与我大吴反目,那在我看来司马昭臧霸二人就没有必要活下去,可以立刻除掉。
陆逊摇了摇头,言:不可,现在北晋与我大吴还没有真正做到撕毁,再有他们收取三郡也处在名正言顺,就更不应该动这两个人,况且这次我还要利用这两个人击败蜀军?一旦我们动了这两个人,就会遭来晋国的血腥报复,以我对罗平的了解,他既然派了这两个人就一定做好准备,我们千万不可大意。
那个人一听突然明白了什么。众人也是纷纷赞同,说陆逊说的有道理。
而蜀国这边,荀彧的压力也不少,连喝了几杯酒,他看到快马传回来消息,说罗强二人开始分兵攻打两个地方峡口与阳平关,这两个地方,是蜀国的重要屏障,对于荀彧来说一定要选择久经战场名将去镇守,所以他想召集众人先商议一下。
荀彧坐在主位上,把消息递给众人看了看,言:你们大家都看一下吧!这是快马得回来的消息,如今这两个地方都是危在旦夕,而我们这边压力也不少。罗平这次是赤裸裸的阳谋啊。
众将听了这句话,开始纷纷请战。
荀彧笑言:大家不要急,罗平这一次虽然是阳谋,但我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既然他要这么应对,那我就命令霍峻姜维,分兵出动,防御好峡口与阳平关。防止晋国入侵。
二人皆言:是,丞相,末将等尊令。
廖化也提出疑问:万一吴国这次偷袭我们派往这两个地方兵马该如何,末将不才请丞相指教。
荀彧笑言:老将军,不要心急,这次陆逊与我面对都是同一路大军,可谓是疲于奔命,他哪有时间偷袭我军,相反他现在烦心的事我要不要去偷袭他,但是这次我却让你们平安而去,不要担心,因为我也没有时间去应对他派出兵马,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只能算是愚蠢,我如果偷袭那陆逊一定会设下圈套,所以这次我不会出动任何一支兵马偷袭吴军。
廖化笑言:原来是这样,老夫明白了。多谢丞相解答,我明白了。
荀彧笑着言:没事,现在你们放心出发。
荀彧停顿了一下,说着又笑了笑:虽然这次是坏事,本相笑罗飞杨,这次总算不能妨碍我与陆逊生死决战,好好来一决胜负。哈哈。
众人皆言:是,丞相英明,我等诚服。
三方出动,战局打开,三方互相征杀才刚刚开始。结果如何,任然是未知之数。
司马攻打新野出奇谋,徐晃问往事罗平做解答()
新野是整个荆州的门户,而且还是最重要的门户。不管怎么做晋国的首要前提那就是必先占领新野。一旦占领了新野,就相当于荆州大门已经全部打开。
可是吴国防御实在是太厉害了,司马懿正在与许褚商议怎么进攻。
许褚告诉他言:新野是荆州的要镇,我们要攻打整个荆州就必须的占领新野,我建议采用强攻方法。总比干坐在这好。
司马懿笑言:强攻虽然是很不错选择,但是相比下去我们一定会损兵折将。这样是不划算。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据我得到消息,最近这几天,陆逊他派遣援军来到了新野城下,而援军就是他防御我们重要屏障,所以我认为只有先击败援军,然后在进攻打新野,一旦援军失败,而新野将会没多余兵力可以固守,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整个新野。
许褚憨厚笑着言:看来还是仲达想得远,那我们就这么办,那我们设伏地点之选在哪。
司马懿指了指地图,看着一个地点,言:长坂坡,我相信将军不会忘记。
许褚摸着头,不好意思言:我当然知道,当年诸葛亮就是在这设下伏兵,引我入套。难道仲达你也要来个故技重施。
司马懿笑着言:没错,长坂坡地势高低起伏。山间容易藏有大军,地势有些开阔,如果我们堵住吴军的后撤之路,那么等待他们就只有死亡,但是这个山坡有致命绝点,那就是吴军如果采用攻打山坡地带,那我们就必须要足够兵力,守住山坡,团团围住吴军,直至枯死他们。到时候我们在以胜利的优势兵马,直入新野,一定能大获全胜。
许褚大笑言:仲达高明啊,陆逊这次一定是必败无疑。到时候我们一定能成功。那我们现在就赶紧去那设伏吧!
司马懿按住了许褚,对他言:不急,现在我们所有兵马都去设伏,如过新野城大军发现了一丝不对劲,那我们谋划也只有失败。现在我们要做的那就是许褚将军你必须留在这因为你是三军统帅,起到统领三军作用,如果你留在这那样新野的兵马就不会做什么怀疑,而我则率领大军设伏吴军,到时候我们双管齐下,一定能彻底占领新野。
许褚指了指头,言:还是你司马懿老谋深算,这次吴军不吃亏才怪呢。
而司马懿现在想的事,那就是但愿如此。一切顺利吧!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到时候谁又能说得准。
不说陆广他们前往新野,且说了罗平在得到司马懿他们消息,以及对他们当时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他对他的手下感慨道:仲达厉害啊,吴军这次必败。
众人不解其意。
罗平笑着言:到时候你们自会清楚,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避实就虚果然不错,哈哈。
他们知道罗平说话都很有新意,又是一个典型用兵高手。知道他一定想到了什么,所以一直没问。
罗平知道兵者诡道也,到底最后结果谁也不清楚。
罗平看着山川锦绣来了一句,言:山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罗平叹气言:天下的战火纷飞,百姓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看来上天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荡平动乱,一统天下,结束汉末以来的乱世,任重而道远。
徐晃叹气言:是啊,陛下。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问陛下,您说汉末之乱因何而来。
罗平笑着言:众位你们以为汉末之乱从哪个地方来的,大家也解答一二。
张兴走了上来言:是从何进招番引军勤王。开始的。
重臣都认可,张兴的话,回答说:对呀,是何进引军进兵,遂激起天下之变。
罗平摇了摇头,言:不对不对,汉末之乱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来的,而是大汉它骨子里就已经薄弱到极致。从黄巾起义到招番引军勤王这些不过是一个替代从而刺激大汉根基而已,但是真正使大汉走向衰亡,却是大汉外有百姓食不果腹,山贼四起。内有世家外戚操纵朝堂,导致天下是民不聊生。起义这些更是层出不穷。因为大汉骨子里衰弱到骨子里已经腐朽到如此,能不灭亡,那只能算是奇迹。而汉末之乱不是因为一个人一个何进,一个董卓,而是大汉骨子里已经步步走向灭亡。
众人感叹确实是如此。
徐晃站在罗平的身边,拜谢言:多谢陛下,为我解答,我现在才明白,汉末之乱由来。
罗平安慰言:如果不是汉末之乱,我又怎么能创立大晋,如何能与诸位相遇。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我能与诸位一起荡平这个乱世,也是打心里感激大家。
众将皆言:如果不是陛下,哪有我们的用武之地,陛下万岁。大晋万万岁。
吴援军抵长坂坡,陆周半途去探路()
吴国兵马正在马不停蹄,前往晋军正在攻打的地方新野,新野的地势从来都是易攻难守。当年刘备守卫新野还是张飞关羽采用火攻方式,击败了徐晃,才得以防守住新野。
但是刘备最后还是丢失了新野,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座城池不利于强攻,一攻即破。而且有一个简单道理,那就是孤城难守,最后剩下的只有放弃,留做空城给罗平。
用兵者都知道善于用兵的人,都会利用城池之变,采用攻城方法从来都是强攻或者智取。如果采用强攻到时候不知道要有多少黎民百姓死于战于战火中,强攻是固然不可取。而智取的话司马懿想的却是先击败援军,让新野城的统帅丧失救援的人,他自己则孤悬在新野,到时候剩下的就只有逐步蚕食。慢慢地吞掉整个新野,一旦新野失去,那再多粮草的襄阳也无济于事,准确来说司马懿这次计划实在是太过高深。可以说是用计深远。
当吴军的步骑马骑这群兵马,正在逐步的向前方驶去,很快走了一大段路程,他们觉得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众人也是累坏,于是陆广开始叫人休息。
于是,陆广命令道:全军止步,休息到午时再出发。
周循虽然明白了,要休息,但是军情紧急,一旦休息万一晋军又在猛攻新野,城破了该怎么办。
于是他对陆广,言: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一旦晋军趁我们没在新野之际,采用强攻那不是自寻死路。
陆广笑言:哈哈,不用担心,新野虽然地形不怎么方便,晋军可以直接以强攻方法进攻。但是却也不利于强攻。虽然无论在天时地利上晋军都占据着有利优势,但是打仗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恰恰是人和。一旦采用强攻到时候必是生灵涂炭,到时候罗贼的面子一定抹不开,那对于他一统天下没有多大好处,所以他绝不会趁这个时候进攻。
周循突然明白了不少,言:原来是这样,多谢贤弟啦。不过现在走到哪个地方了。
陆广笑言:兄长不要着急我已经派人去打探。
原来陆广刚才就派人偷偷打探好了地形。据他手下打探传回来消息,他们都了解到情况,前方就是长坂坡。
陆广笑着言:没想到又来到当初晋蜀交战的老地方,只可惜是故地重游,留下的只有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