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家宗族,失敬失敬!”

    曹操略显尴尬,原来荀罡已经知道此事了,但看他没有纠缠下去的意思,曹操便也顺理成章的应下了。

    “不过丞相宗族颇大,不知在下是否有幸得见其尊荣容?”

    曹操有些慌了,毕竟荀罡此举按礼仪来讲也不为过分,况且就算是家宴,人家前来拜会,你也没有赶人家走的道理啊!但这不让他去见面,不是说明自己心中有鬼吗?

    而且那两个倭国人穿着与中原人完全不同,还形貌矮小,不仅一眼就看出来不是自己的宗族,还会因为他们矮小的缘故,被他人嘲笑!

    就在曹操不知所措的时候,荀罡笑了,从袖中拿出一卷诏书来,说道:“丞相莫忧,你我家庭之间本亲密无间,何必如此隐瞒?我已从陛下处得到诏书,陛下让丞相全权处理倭国使者之事,有何畏惧?”

    曹操感觉被荀罡戏耍了,心中略感愤怒,但看他又从皇帝那里得到了诏书,让自己处理倭国使者名正言顺,这气又不知道从哪里发出来,只能作罢。

    “罢了罢了,我也不瞒谯侯了,那大厅中宴请的二人,正是之前来到中原的倭国使者。”

    荀罡见曹操松口,心中暗笑,世人道曹操为奸雄,这不还是挺坦率的嘛?

    “听闻倭人身长不足六尺(汉尺),不知是真是假?”

    “确实如此,那二人身高矮小,好似侏儒一般。不过此乃当地特色,某也未曾嘲笑于他二人。”

    “不知丞相可否引荐?”

    曹操心想反正事情都败露了,还有什么可隐瞒的?便自引荀罡前往大厅。

    难升米与都市牛利二人好似没有吃过饭一样,在宴席之上狼吞虎咽。他们本是野蛮民族,不知中原礼仪,所以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看到这一点,曹操虽然厌恶,但心想蛮夷之人,难免如此,便也就算了。

    荀罡看着二人,皆黥面纹身,衣着鲜丽,本来身为中原人的高贵感,却因为两千年后的那场浩劫让这种高贵感荡然无存。但荀罡又不可能给曹操说一千多年后日本侵略中国吧(包括明朝)?只怕曹操也只会嗤之以鼻。

    “听闻倭人自称太伯(春秋时期吴国始祖)之后,真可笑也!太伯之后竟身不满六尺,若流传至会稽,岂不让人嘲笑?”曹操仿佛自说自话的说道。

    荀罡看了二人片刻,问道:“丞相,这二人来中原除了进贡之外,还有甚要求?”

    “这似乎便没有了,说到进贡,他二人送的那两匹斑布真质地低下,我中原随处一家纺织处,便可胜之大半;若非此等蛮夷,如何体现出我中原之强大?”

    在面对倭人之时,曹操似乎已经失去了中原人原有的谦逊,变得颇为自大,这让荀罡颇感无奈;要知道就是这等低下的蛮夷,在一千年后屡屡侵扰中国沿海,更是趁着软弱的清政府堕落之际,攻打中国,屠杀我中原人……若曹操看到这些,他还能够嘲笑这些倭人吗?

    倭人崇尚强大的力量,因此只有你强大,他才会跟狗一样跟着你,如果你一弱,他就会像疯狗一样咬你!荀罡从来不敢小看倭人,因为他们的隐忍,能够从血液中隐忍中国近千年,光是这一点,若是小看了他们,迟早会自食恶果。

    所以荀罡想借曹操之手,灭掉倭国。

    承接上面的话题,荀罡又是说道:“据闻此二人乃是倭国三十多个国家中最大的国家——邪马台的使者?”

    “正是。”

    “在下听闻,邪马台有一敌对国家,名曰狗奴,两国久经战乱,战况不分上下;依我来看,其女王派使者前来,不外乎取得中原人的支持,消灭狗奴,自己独大于倭国。只是此二人如今迷金醉纸,忘了此事。若真的提起,不知丞相如何打算?”

    “狗奴?这国家的名字可真够不雅的!”曹操笑了一笑,“谯侯所言确实有理,不过若二人真的提起,某已经回赠礼品无数,他们还有什么颜面说求援之事?”

    “丞相不打算出兵?”

    曹操点了点头:“如今中原纷乱,刘备、孙策、刘璋、士燮等贼寇尚未剿灭,若分兵前往倭国,必然导致力量不足。何况倭国远在海岛,来回恐一年之机,纵然为了收拢蛮夷人心,也不至于如此发力。”

    但荀罡执意想要灭掉倭国,反是建议道:“依我来看,丞相应当出兵。”

    曹操一愣,出兵的劣势谁都看得出来,这荀罡也不是傻子,为什么要让自己出兵?

    荀罡认真说道:“我方才看了这二人面相,乃奸猾之辈,想必倭人亦是如此;我对倭人素有研究,此国素无信义,不可与之为友,若丞相将来势弱,此国必然反水。丞相不如允诺二人,派精兵五千前往倭国,待剿灭狗奴国之时,再席卷其全国,一鼓作气拿下倭国,使之为我国领土,免得日后生患!”

    曹操有些哭笑不得,这荀罡啥时候还会看面相了?你说人家素无信义,又没有古人依据,凭什么这么说?

    如果换到明清时候,荀罡这句话可能有用,但现在的倭国在曹操眼中不过是个连跳蚤都不如的国家,还需要自己用这等计策来攻伐?

    荀罡见曹操迟疑,以为是曹操害怕五千人不够多,又说到:“倭国人户不满七万,加之有三十多个国家,颇为分裂。况倭国女人居多,每国男子堪为军者不满千,五百人便可称之为大军,丞相有何不讨之礼?”

    荀罡越说越激动,但曹操的脸却越发平和:“谯侯,我不知你为何忌惮此等弹丸小国,但我中原强大,故八方来朝,若如此剿灭一个刚刚臣服我等的国家,其他国家岂不心寒?”

    “这……”

    “再者,倭国岛屿资源匮乏,取之无甚意义,徒增中原赋税罢了!就好比如今的幽州,虽乃中原领土,但早已凋敝,取之虽易,但某却并不急。谯侯可明白?”

    荀罡哪里明白?他只知道国仇家恨,但任凭他怎么说,曹操就是不同意出兵之事,甚至面露厌恶之色。他不知道荀罡为什么如此执着一个弹丸小国,竟直接发狠话:“若谯侯有意,我自分兵三千,任君前往!”

    荀罡不说话了,他不是害怕,其实他巴不得自己亲自剿灭倭国,但是现在中原局势纷乱,他这一走,万一出了什么岔子,自己不是要一辈子给曹老板打工吗?

    当初投降曹操,等的可是自己起事的时候,可不是为了在曹操手下打长工!

    见荀罡不说话了,曹操这才笑了,果然是个只会说的家伙,让你去你就不敢了,不过如此罢了!

    征讨倭国之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但荀罡灭掉倭国的心还没有休止,因为他迟早要亲自攻打倭国,让这个毫无信义的蛮夷国家,永远在中国人的脚下颤抖!

第三百一十八回 谋江陵() 
刘备大破马超之后,拉拢益州士族,推翻刘焉时期政策,大力任用蜀中地区贤才,收拢人心。一时之间,蜀中地区安定了许多,商贸繁盛,刘备便欲讨伐称帝的刘璋。

    但因为南中瘴气十足,加之当地居民大多依附刘璋,对于刘备的到来颇不欢迎,刘备受到重重抵抗,不得已之下只得退军,征讨刘璋的任务便暂时搁置了下来。

    不过对于刘璋虽然无奈,庞统却是劝道:“自古以来,帝王不征边远地区,高祖征匈奴,险些命丧敌手,遂对南越赵佗,高祖以怀柔政策抵之,去其帝号,沿袭王爵,是知其难征也!今主公难征刘璋,便只能与之交好,待天下一统之际,再寻决断。”

    刘备从之,便遣使与刘璋修好,刘璋倒也知道不能太过激怒刘备,便回赠南中象牙、珍珠,以示诚意,两家自此罢战,不表。

    不过刘备不讨伐刘璋,却有人吃了暗亏,那就是孙策。这堂堂小霸王自掌权以来便处处碰壁,虽然将江东治理良好,但却连黄祖手下一个小小的江夏都打不下来,不能不说憋屈。这打不下江夏,打不下荆北也就罢了,孙策又派周瑜前往交州讨伐士燮。

    哪知道自己将令还没有下达多久,士燮和刘璋双双称帝,组成联盟。孙策心想这下自己有理由讨伐士燮了吧?但没想到南方地势险要,瘴气十足,密林覆盖,他的军队才到合浦就遭到士燮、刘璋联军的夹击,大败而归。

    之前刘备讨伐刘璋,孙策倒还能够喘一口气,一鼓作气攻到了南海;但这刘备刘璋一修好,孙策的麻烦瞬间就来了。堂堂小霸王在此地处处铩羽,颇为憋屈。

    眼见自己无地可攻,孙策愤怒之下,终于将兵锋指向了刘备手下的江陵。

    因为刘备将大部分主力都迁移到了益州,因此驻扎在荆南的部队较少,镇守江陵的是原来刘表的部下刘磐;在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又派遣了善于防守的霍峻回到江陵,协助刘磐。

    不过这次攻打江陵是孙策、周瑜二人联手,大有一鼓作气拿下荆南的意思。江东精英极多,虽然因为孙权死亡的缘故流失了许多,但依旧不可小觑。

    此日在帐中,孙策召集众将议事,说明了此刻的情况:“如今我等已顺江北上,再行不远便是武昌,此地乃是曹操下辖之地,镇守之人乃是荀罡的心腹爱将,想要自此经过,难如登天。但我等欲下乌林,进将领,必走此路经过,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时帐下有程普、黄盖、韩当、周瑜、鲁肃、吕蒙等人,众人皆知刘备若不能联合,则必须攻破,刘备与孙策只能留下一个,才有机会攻打曹操,故而颇为出力。

    鲁肃道:“在下新来,虽不知荀罡为人如何,但我听闻主公曾在荀罡手下,与之有旧,若借路而过,荀罡可否同意?”

    周瑜摇头道:“子敬之言太过冒险,我等皆知刘备假途灭虢除去文聘,拿下江陵。而今我等借路虽真,但荀罡未必相信。更何况南郡乃是军事重镇,他荀罡岂会拱手让人?”

    众人点头称是,但荀罡这一关过不去,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