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忠见是孙策,嘲笑道:“孙伯符不过土鸡瓦狗之辈,有何可惧?若非令弟打下江东领土却命丧敌手,岂容你在此间放肆?还不速速下马受降,献上江东领土,我主保你衣食无忧!”

    孙策闻言大怒,策马来取马忠,马忠不屑孙策,着一小将前去拿下孙策,却不想那小将嚣张的叫嚣了一阵,却被孙策一枪搦死。马忠吃了一惊,原来自己太过轻敌,便亲自出马迎战孙策。

    二人对峙,马忠看着模样颇为轻松的孙策,心底一沉道:“方才是我太过小觑阁下,请了!”

    孙策并没有回答他,而是直接策马来战,马忠防不胜防,险些被一枪拿下,不过马忠倒也勇力过人,与孙策交战五合之后,自知敌之不过,便虚晃一枪,策马就走,孙策不舍,飞马来取马忠。

    眼见孙策距离马忠越来越近,马忠只得求救:“子远救我,子远救我!”

    吴懿没想到他二人都太过小觑孙策,反倒是让他在这里大显神威,当即策马来救马忠,马忠调转马头,回过头来与孙策厮杀,二人与孙策交战,你来我往,孙策坦然处之,竟丝毫不落下风。

    “这孙策勇力竟是如此惊人,丝毫不下黄老将军!”

    二人与孙策交战十来回合,竟是被孙策眼花缭乱的枪法打的章法全无,这才意识到孙策的勇猛丝毫不下黄忠,之前一直太过小觑于他了。不得已,二人只能舍了孙策,撤回阵中。

    本以为撤回阵中就安全了不少,但没想到孙策见失了二人,心中震怒,竟单枪匹马前来冲阵,二人大惊失色,连忙指挥兵马抵御孙策,却被孙策的马腿一脚蹬开了盾牌,飞身入阵,横冲直撞,仿佛霸王附体,如入无人之境。

    马忠吴懿二人意图以兵合围孙策,试图困死孙策,但孙策步履灵动,刚刚形成的包围圈又被孙策一阵乱冲给击溃,眼见孙策已经斩杀十余人,砍断旌旗无数,二人却无能为力,真是窝囊!

    不过人终有力竭之时,孙策大杀了一阵,加之刚才与马忠二人交战,损失了不少体力,渐渐力竭。马忠吴懿见有机可乘,连忙率兵合围,却没想到城中忽然杀出程普大军,与孙策那一千人马一阵冲杀,来救孙策。马忠等人因为太过顾及阵中的孙策,反是被阵外的部队杀得溃不成军,损失过半,只得退守巫县。

    孙策得胜一阵,军心大振,众人纷纷称赞孙策勇武,夸之为“小霸王”。于是小霸王的名号传到刘备处,刘备震怒,心想区区孺子,岂敢放肆?便即刻来取秭归。

    听闻刘备大军到来,秭归守军纷纷振奋,以为要与刘备决战,却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让他们错愕不已的军令突然发布了下来。

    全军撤出秭归,退守猇亭。

    这个决定,让刚刚军心大振的孙策军士兵困惑不已,明明之前大胜一阵,为什么反而要退兵?刘备他不就多了一万多人吗,用得着这么害怕吗?

    不过孙策等人如此决定,其实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首先,秭归距离江陵甚远,而刘备的荆南四郡已经起兵进攻公安、江津二地,如果这两地失守,那将领完全就是一个赤身裸体的美人躺在床上,毫无反手之力。

    退守猇亭,一来距离江陵较近,可以互为唇齿;二来猇亭地势险要,刘备大军若要经过此处,若设下伏兵,可一战而定之。反之,如果依旧困守秭归,纵然得胜,那江陵必失,此战与失败无差。

    那些士兵不懂的这些军略道理,自然会抱怨。

    不过抱怨归抱怨,他们还是得按照孙策的计划来干事,毕竟士兵的天职就是服从。

    于是刘备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秭归,孙策却在此时与猇亭的周瑜汇合,布下阵势,准备与刘备对敌。

    刘备见孙策不战而逃,以为是畏惧自己,心中不由得对这个江东之主减少了戒备,以为之前马忠吴懿二人大败只是孙策的运气罢了,丝毫不明白孙策之后对于战略的考量。

    刘备又马不停蹄,朝猇亭进军……

第三百二十二回 决战猇亭() 
自秭归沿长江而下,行数百里,便是江陵的最后一个要塞,猇亭。此地重山环绕,地势险要,又因为长江自其旁流过,有许多的洼地、沼泽,行军颇为艰难。

    周瑜早就在此处设下了数座要塞,分兵把守,加之此地易守难攻,非一时可下,便成了阻击刘备最好的地方。或许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地方冥冥之中与刘备有着不少的姻缘。

    无论天地变换到哪一世,刘备兵败猇亭,东征吴地成空,成了后世叹惋不已的说书戏码。如果刘备真的拿下了猇亭,并且一鼓作气重回荆州,说不定还真的能够与曹操一决胜负。

    说起三国三大战役,皆是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官渡之战导致河北战局已定,曹操一统中原;赤壁之战一场风烟,令得三足鼎立之势不再是空话;而猇亭的大火,直接将三国战局稳定了近六十年。

    而这次住持猇亭之战的乃是赤壁大火的主将周瑜,谁又知道会爆发什么样的烟火?

    却说孙策顺江而下,与周瑜相会于猇亭,似乎早就知道孙策会来一般,周瑜已经将布阵图给准备好了,孙策取来一看,周瑜将兵马全数分于要道口镇守,虽然每处的兵马都不多,但借着猇亭的地势,却能够环环相扣,互相接应,完全不怕被刘备一一击破。

    不过因为是在炎夏的缘故,这些要道口缺少植被遮挡,因此完全暴露在了日光的照射下,颇为痛苦,反观刘备进攻的那边,水草丰茂,沼泽充足,除了行军困难,简直就成了度假胜地,这让孙策军的将士感觉不满了。

    “我军镇守要口,本应以逸待劳,为何反倒是让刘备那便感觉舒坦?”

    “就是,他刘备虽然军多,但我们也不是吃素的啊!全部驻扎在阴凉处,等刘备来了之后与他决一死战,为何不可?”

    炎热的夏天足以让士兵们失去理智,所以群情激奋,在一干校尉的怂恿下,竟是有人不知死活的想要向周瑜孙策请缨,希望能够将营寨向北移动三里,以遮蔽阳光。

    一开始周瑜以为也就个别士兵心怀不满,便也好言相劝,但到了后面竟是越来越多的士兵请缨,这下可不妙了。要知道军心动摇乃兵家之大忌,何况现在刘备还没有到,自家军队先是乱了,这怎么可以?

    于是周瑜阵斩了那些叫嚣的最凶的伍长、什长,并枭首示众,怎奈如此举动反倒是使得军心激愤,叛乱不断。眼见敌军未到,自家军队便因为寻衅滋事斩杀了近百名士兵,但却没有任何的威慑作用,长此以往可如何是好?

    周瑜又不可能让这些士兵自己去找地方凉快,虽然刘备现在还没到,但这疏于军心懈惰,治军如果让主将被士兵牵着鼻子走了,那可就不妙了。

    终于,周瑜相出了一计,命士兵掘开长江口子,划分一条支流出来灌溉各营寨,如此虽然比不上林中阴凉,但有了回流的江水降温,士兵们的怨言也少了许多。

    在炎热的路口镇守了数日,刘备终于率领大军来到了猇亭。不过刘备见此地地势险要,知道进攻艰难,便先着令士兵与平地驻扎,又派人前去侦测,得到孙策确切的布军情况。

    而得到了孙策的布军情况之后,又轮到刘备头大了,他之前在荆州待过,入蜀之时经过猇亭,勘察过当地地势,但孙策如今直接将所有的要道口全数握于掌中,加之此地四通八达的险要道路,少数士兵便可相互依存,进攻甚难。

    于是刘备使前军前往孙策处挑战,被孙策乱箭射回,刘备这才明白,原来这犊子是想和自己打持久战。不过他却忘了,孙策深入敌后,哪里有资格和他打持久战?刘备对敌军军略的侦测,从一开始就彻底错误了。

    荆南那边还没有得到消息,但刘备求攻孙策不得,一时颇为焦躁,加之天气炎热,刘备爱惜士兵,便率领士兵前往密林处驻扎,躲避炎热。

    时庞统随军阵中,见刘备如此布阵,连忙劝阻:“主公岂能因为士兵怕热而驻兵密林?此乃兵家之大忌!若敌军使用火攻,加之猇亭狭窄地势,我军必败!”

    听了庞统的谏言,刘备恍然大悟,不过却忽生一计,命大军于林中建造大寨,只以三千兵马驻扎其中,以为疑兵,每日让他们于各营寨交替镇守,伪装成大军驻扎的模样,引诱孙策来攻。

    这招似乎还真的有效果,原本孙策与周瑜就预计刘备于林中驻扎,以火计攻之,孙策见刘备果然“中计”,欣喜若狂,就欲起兵进攻,好在被周瑜拦住了。

    周瑜他也不傻,刘备岂会这么容易的跟着他们的思路走?再说了,刘备军中还有庞统,那可是以凤雏名号著称的奇才,岂会犯下这等低级错误?

    再细细一想,一切都明了了,刘备知道他们的打算,故意设下疑兵引诱他们来攻;如果他们的大后方安稳,那周瑜大可跟他一耗。不过就如之前所说,孙策他们耗不起,因为江陵的后勤现在还无法顾及到此处,他们急需一鼓作气击败刘备,然后趁势拿下荆南。

    这是智与智只见的较量,双方似乎只差一步,便落入了对方的网罗。

    周瑜见刘备设下疑兵,必然在峡谷、密林之中设下埋伏,若是如此,他大可将计就计……

    于是周瑜令程普、韩当二人带领江东善水者一千,自长江朔江而上,潜入刘备后方,又严令各寨把守要口,休要动兵,违者斩首,却偷偷派亲信佯装为降兵,前往刘备营寨诉说火攻之事,刘备果然不疑,那亲信又说哪路隘口不满周瑜,有意投降,刘备便遣使者前往劝说,那人正是鲁肃,得到周瑜的消息后,便佯装投诚,并约定三更火起,与刘备一同攻打周瑜。

    刘备本不认识这个叫鲁肃的人,而鲁肃文武全才,用他那惊人的口舌将刘备的使者说的深信不疑,回来又大夸其词,说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