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地方大员的支持,曹操对于立曹冲更有信心。

    其二,自春秋以来,诸侯出战,世子守城;曹操自然可以让曹冲守城,巩固其地位。但正如荀罡所说,曹冲年幼,尚不可担当此重任,于是荀罡一面诉说师生情谊,一面让曹操锻炼曹冲,目的不言而喻。

    果然,曹操收到荀罡的信件之后,心中大喜过望,不过明面上却是一脸严肃,召集自己的臣僚,于朝上痛斥荀罡所言。

    那些附和曹操所说的,都被曹操列入了黑名单;而希望从轻处罚荀罡亦或是没说话的,曹操反倒暗中厚赏。

    此情此景,郭嘉知道荀罡已经开始行动了,心中暗叹道:“旧主新主……他们的交锋开始了!”

    郭嘉一直以荀罡为自己的主人,虽说曹操颇有魅力,以至于荀罡蛰伏多年,郭嘉都快要放弃了。但时至今日,旧主与新主之间交锋开始,而曹操毫不知情,已经落入了下风。

    这几乎不是交锋,而是碾压。

    这个时候,只要郭嘉说出一句话,曹操就会反应过来,而荀罡便会万劫不复。

    郭嘉犹豫了。

    “唉……罢了罢了,若殒星能够计较到魏王,我还是不说吧。毕竟……若非那是我的旧主,我也不会知道他的打算。”

    郭嘉选择了沉默。

第三百二十八回 今天下三分() 
隆中坐落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山中,地形犹如环拱,远远看上去好似卧龙一般。老罗形容他“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此地丛林密布,田垄覆盖,山歌相合,人间乐土。本来这就是襄阳城外一个普通的小村落罢了,但隆中这个地方,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变得不再平凡。

    众人皆知,此人乃是诸葛亮。

    时值建安十一年春,百花争艳,正是隆中最美的时节。诸葛亮收拾了行装,就欲启辰离去;诸葛均自门外而今,满头大汗,似乎刚刚从田间回来,见诸葛亮一身正装,收拾妥当,便问道:“二兄,如此打扮,意欲何为?”

    诸葛亮身高八尺,以汉尺计算,约莫是现在的一米八几,在东汉年间也算是大高个了。又因为常年劳作于田间,皮肤微微发黑,手中又长满了茧子,虽身着鹤氅手摇羽扇,却不似文官气质,倒有一种儒将风范。

    诸葛亮长得颇为英俊,因此纵然皮肤有些发黑,却也依旧让人难以侧目。只见他嘴角微扬,手摇羽扇道:“子平(推测字),我欲前往西蜀一游,你可愿随我前去?”

    诸葛均摇头道:“西蜀道路艰辛,恐有所失。再者,时天下大乱,三家共分天下,西蜀才经历战乱,混乱不堪,二兄此时前去,真危险重重!”

    诸葛亮毫不在乎的笑了笑,将行李拿起,走到门口道:“子平,汝可知泰山之高乎?可知江海之远乎?”

    “弟虽知泰山之高,却不知江海之远。”

    忽而春风四起,花却眉梢,诸葛亮眉宇微扬,说道:“以你所见,以泰山之高,江海之远,可匹敌天上皓月乎?”

    “二兄说笑了,天下岂有此理?”

    诸葛亮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江海浩瀚,可映日月,孰不如皓月?泰山之险,险如登天,孰不如登月乎?”

    诸葛均并不明白诸葛亮说了什么,总觉得他似乎话里有话,问道:“二兄今日一反常态,可是以泰山、江海喻人?”

    “正是!”诸葛亮点了点头,“泰山险要,不足登月;江海浩瀚,不敌天高。但若二者取长补短,虽天高也,吾亦可击之!”

    诸葛均似乎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拱手道:“二兄可是想……进西蜀联络刘备,让之与孙策结盟,共击曹操?”

    诸葛亮轻笑,点了点头:“曹操不久前加封为王,赐九锡,带天子冠冕……我本以为曹操虽有野心,然不止于此。但事到如今,我诸葛孔明也不可在此处逍遥自在,让天下万民处于水火之中了!”

    “二兄可是想侍奉刘备,与大兄一同抵御曹操?”

    诸葛亮深思一番,却重重地摇了摇头,他之前或许以为,刘备是真的为了这个汉室而奋斗。但随着刘备进入益州,天下三分之后,他明白了,刘备若是站在曹操的角度,却又不一定能够比曹操好。他现在势单力薄,有的只是讨伐曹操的口舌罢了。这种人就算让他光复了汉室,也必然会逼迫汉帝罢了!

    虽然刘备封王与曹操封王概念完全不同,但诸葛亮却觉得,若要击破曹操,非外力可为,必须重点击破内部,才有可能彻底瓦解曹操的统治!

    投靠刘备,终究不是上策。

    “苏秦合纵六国,共击秦国,虽大计不成,然青史留名。依我来看,卫鞅变法,使得秦国富国富民,若不能在秦国内部分离秦国,加之六国不可一心,故秦国难灭。而今孙策刘备相互为敌,若能互为同盟,虽不可灭曹操,却不至于让曹操破之而得天下。届时再徐徐图之,曹贼可灭也!”

    听了诸葛亮的长篇大论,诸葛均似懂非懂,疑惑道:“那二兄……你打算如何击破曹操?”

    “此事非一日可图,今日我且想办法联络二家,若能取得同盟,牵制曹操,则汉室复兴有望!”

    不过诸葛均似乎另有看法,反驳道:“二兄,如今汉室衰微,虽两家有心,但汉室却难匡扶。更何况凭兄长一人之力,这天下岂会变动?”

    “此乃庸夫之理!”诸葛亮听完此话,微微一怒,当即喝骂一声,“大丈夫立于世间,当为国为民,至死方休!而今天下三分,曹贼篡权,汉室危急存亡!我虽乡野匹夫,然一己之力,亦可撼天!纵吾身死朝堂,亦好过碌碌而终!”

    诸葛亮一番慷慨陈词之后,便再不顾诸葛均,转头离开了。

    诸葛均愣愣的站在门口,他不知道自己的二兄究竟发生了什么,当初曹操称魏公,也没见他如此震怒,为何今日竟发生了如此转变?

    难道仅仅是因为汉高祖的一句:“非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吗?

    “虽匹夫之力……亦可撼天吗?”

    诸葛均默然,他看着一屋的空寂,虽然诸葛亮还有许多的东西仍在此处,这场旅行似乎也不会维持多久。但诸葛均总有一种感觉……

    这房屋,这草庐,已经荒废了。

    没有诸葛亮的南阳诸葛庐,难道不是废了吗?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诸葛均轻轻低吟着,这是他二兄诸葛亮所作的《梁甫吟》,说的乃是齐国晏子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不知为何,诸葛均总觉得现在用《梁甫吟》中的话来形容他们诸葛家,再贴切不过了。

    “三墓……齐晏子二桃杀三士时可知,今日又有诸葛家的三士?”

    诸葛均自知才华不敌诸葛亮万一,也比不上大哥诸葛瑾;自己在三兄弟中,不过是最为平凡的罢了。若真有二桃,那他也没有资格与他的两个兄长相争。

    既然无争……那城外的三墓,还会存在吗?

    诸葛均不知道,或许以他那平凡的头脑也不可能知道;他甚至不知道就算诸葛亮促成了孙刘联盟之后,又打算如何去做。

    当年三士不知礼让,造就三人同生同死的结果,如今诸葛家三人知书达理,纵然不会因为两个桃子分崩离析,但不知为何,诸葛均心中总有一股不安的情绪……

    “天下三分,天下三分……汉室已经危如累卵,倒不如让曹操一统天下,还天下人一个太平吧!”

    诸葛均轻叹一声,朝南方诸葛瑾的方向行了一个大礼,又朝西方诸葛亮的方向行了一个大礼。将草庐大门紧闭,长途跋涉,前往邺城而去。

    今三家并立,就看他兄弟三人,如何纷争。

第三百二十九回 冒险入蜀() 
益州险塞,这是诸葛亮自己说的,而且是实打实的实话。论中华十三州,没有哪一州的险要能够比过益州。当初刘禅仅仅握有一州之地,就能与曹家、孙家短暂抗衡,多是因为如此缘故。

    如今刘备握有益州、荆南两郡之地,经历一年的打理,虽稍有起色,但刘焉时期留下的诟病至今难以消磨,以至于益州地区山贼横行,虽派兵剿灭,却依旧难以化解。

    究其根源,还是因为这些山贼割据多年,其势力非一时可化解;加之匪气难移,纵然招安些许时候,只要自己吃不饱,就又会割据山野,以益州的地势,足以占据山头,与政府抗衡。

    诸葛亮此刻进入益州,无异于羊入虎口。

    他有两个困难,其一,便是如今刚刚离开荆州,遁入益州山野,若是遇见山野匹夫,难免会身入险地。其二,诸葛亮此刻乃是荆州人士,与刘备手下庞统同出一门,若刘备以为自己前来游说是荀罡的计谋,前路必然艰辛许多。

    时孙策驻扎于长沙,时刻准备北伐之事;而诸葛亮不选择先游说孙策,究其原因,乃是其长兄诸葛瑾服侍于孙策,游说起来较为简单。再者,曹操不日即将南下,联盟刘备是他最好的选择,他没有理由拒绝。

    问题就是,如何劝说刘备联吴抗曹。如今孙策偷袭荆州在先,夺取了刘备大批城池,使得西连荆益两州的刘备失去了与曹操唯一抗衡的资本!刘备必然震怒,若是因此记恨孙策,联吴抗曹的计谋必然失败。

    虽然其手下庞统、法正二人是个明大事的主,但以刘备的老辣,此番行程必然艰辛。

    诸葛亮正思考着以何等身份前去游说,忽见大江奔腾,原来已步行到了长江岸口。诸葛亮打算朔江而上,自长江抵达巴郡,然后再行陆路抵达成都,如此的行程最为安全。

    前期的行程颇为顺利,毕竟荆州长江流域附近还有许多荀罡安排的军队,并没有宵小来劫掠;但到了益州境内,诸葛亮瞬间不安了起来,询问道:“船公,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