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彰虽然脑袋不好用,但毕竟是个武人;他从轲比能的眼中看见了猩红的杀意,心中暗叫一声不妙,没等身后的士兵反应过来,迅速抽出他们腰间的弯刀,一刀砍倒了两人,飞身朝殿外奔去。

    “抓住他!”

    随着轲比能一声令下,宴席中的大人皆是起身,一排又一排的兵卒亦是挡在门前;曹彰见自己插翅难飞,便欲挟持轲比能,说不定还能取得一线生机。但轲比能早有防备,退入身后的帷幕中,只留得几十名士兵以及鲜卑大人在殿中与曹彰纠缠。

    曹彰本来就是个狠人,如今虽然身处逆境,但却没有束手就擒;他知道自己在鲜卑人手上必然会死的很屈辱,自己已经害死了成千上万的汉人,不能再让一名汉人屈辱的死去!

    他忽然想起于禁死之前看着自己的眼神,那如同饿狼一般的眼神,是在增恨自己吗?憎恨自己这个窝囊废不如自己的父亲,还害死了不少的同胞?

    “我的死不会被历史铭记,只会被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让后人引以为戒”

    曹彰眼神无比的坚定,握着弯刀的手又紧了许多,随即怒喝一声,朝着人群中飞奔而去。

    曹彰的死亡并没有掀起任何的风浪,即便是想要掀起,整个冀州都没有汉人了,谁来对他的事情作出评判?或许后世只知道曹彰被乱刀砍死,投入山中喂狼,连一座耻辱碑都没法给他立起来。

    轲比能已经彻底占据了幽州与冀州,并将数以百万计的鲜卑人全数迁往此处,彻底的安顿了下来。虽然胡人占据中原的事情不被世人所接受,但是所有的人都忙着内战,谁有时间去管他?

    轲比能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兖州?青州?亦或是并州?没人知道,但他的野心肯定不会停止,如果汉人再不竭力将他驱出中原,只怕中原的危险便会到来了

    明白这件事情的人太少太少,或许所有的诸侯里只有荀罡明白这一点;其他诸侯从来不把胡人放在眼中,只有等到他们真正灭亡的那一天,才会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如此愚蠢。

    汉室,竟是会灭于胡手,还是会继续苟延残喘?

第三百八十回 起我羌兵见锋芒() 
天水是凉州大郡,自曹丕掌权以来,此地羌人众多,距离羌人真正霸占的陇西郡也不过一山之隔。半年前曹丕于此打围,由是治安便乱了起来,无数的羌人趁机涌入城中。

    羌人虽是凉州的大民族,但真正的地位却无比低下,除了真正霸占一方的土著能够视汉人为草芥,其他的羌人早已被汉人驯化,变得无比温顺。

    只是不知为何,最近县衙里的诉状突然多了起来,大多都是羌人扰乱治安的消息;郡太守姜叙也是发了慌,羌人一向逆来顺受,从不扰乱治安,怎的近日变得如此躁动?

    姜叙于是召集幕僚,询问他们所知道的事情;参军杨阜道:“近日属下在羌人周围的耳目曾说,刘备暗中与羌人联盟,本打算去年进攻凉州,并允诺赠送钱财,许之养牧之地,故而羌人纷纷乐而效命。哪知一年已过,刘备依旧毫无动静,有羌人不满,意欲陇西、天水诸郡,迫使曹丕接受他们的要求。”

    “这不就是准备叛乱吗?”姜叙拱着脑袋喝道,“此事为何不早日与我说?”

    杨阜道:“太守,此事略有蹊跷;其一,近日刘备攻打襄阳不利,既然他早与羌人有约,为何反去进攻襄阳?其二,此乃羌人醉后之言,难以辩其真伪,若徒增郡人慌乱,在下难辞其咎!”

    姜叙点了点头,杨阜所言甚有道理,只是这羌人叛乱一事事关重大,他一个小小的太守还没权力过问,需得将此事上报给凉州刺史张既才行。

    功曹姜冏忽然阻止道:“太守,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姜叙手中墨笔微停,笑道:“你我本是一族之人,何必细分彼此?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姜冏说道:“马腾、马超在凉州之时,羌人畏惧马超之威,故而臣服于大汉近二十年;而今马超落魄不知所踪,故而羌人复反。依属下愚见,不如派一人伪装成马超,大张旗鼓的说他降了曹丕,羌人无知,必然信以为真,则凉州之患尽息也!”

    杨阜眉头一皱,喝道:“叛贼马超等人已悉数为先王所除,今日又起其名,非是让羌人畏惧,而是让两种汉人恐慌!以为那马超复攻入凉州也!何况马超孤傲自大,羌人纵然无知,却也不是傻子,他们如何不知道马超的所行所为?”

    姜叙也是不认同姜冏的观点,说道:“此事暂且作罢,凉州刺史多谋,待他上报司隶校尉,又上报魏王之后,我等再行决断!”

    姜冏还打算说些什么,但姜叙已经封了密函,命人将信送往武威,便又聊了聊其余的事情,就这么散会了。

    一路无言,姜冏闷闷的回到家中,其妻姚氏出门迎接,笑着将他的衣衫脱了下来,却见他一脸不快,便问道:“郎君今日庙堂之上可是有甚不快?为何如此郁郁?”

    姜叙饮了一口冷茶,姚氏骂了一句,连忙将冷茶撤了下来,换上崭新的擂茶。他见其郎君心不在焉,心道必然有事,再三追问下,姜冏方才说道:“冀县危矣!”

    姚氏大惊道:“郎君何出此言?”

    姜冏也不避讳,便将今日庙堂上的所有事情告诉给了姚氏,姚氏默默的听着,直到最后方才叹了一句:“姜叙优柔寡断,此事上报凉州刺史后若再上报司隶校尉、魏王,那岂不是扰乱凉州刺史的决断?待魏王决策下来之后,只怕羌人早已反了!”

    姚氏出于名门,曾与马超互道兄妹,对于这件事也是看得透彻;按理来说姜叙上报刺史并没有过错,但他却又僭越的上报魏王,这是在制约刺史,不仅陷自己于两难,也让凉州百姓陷入危难。

    “若羌人知晓有人泄密,只怕起兵造反便是几日内的事情了;此刻姜叙不想应对之策,反是心安理得,岂不自取灭亡?”

    姜冏进献伪装成马超的计策,虽说算不上良计,但至少会让打算叛逆的羌人掂量掂量;毕竟神威天将军的名号不是乱吹的,马超在凉州的威名足以让所有羌人丧胆!

    “不行我得去整顿整顿兵马,若是羌人在三日内叛乱,以姜叙的性格必然难以抵御!维儿自先生那里回来后,你记得辅导他的功课。”

    姚氏从来不阻止自己的丈夫,也是轻轻应了一声,还没等热茶煮好,姜冏便慌张的走开了。

    此时的羌人向来反复无常,就连匈奴人都比他们有信誉多了;叛乱没多久被平定之后,还没等和约上的墨渍变干,又会开始反叛。如今二十年未反已是难事,你看自黄巾之乱后,凉州的羌人安分过吗?董卓、皇甫嵩等人都是讨伐过羌人的叛乱,而韩遂这类人又不停的教唆这羌人叛乱,就连马腾也曾经利用过羌人。

    但姜冏感觉这次很危险,羌人有几百个部落,平日小叛乱不断,若这次是几个大部落联手的话,少说也是好几万人,凭借冀县的兵力如何守得住?

    将至黄昏,一名六岁的孩童走进了姜冏家的大门,年纪轻轻面貌不凡,长得英俊潇洒,孔武有力,令人看着就喜欢。肩上扛着一个背包模样的东西,走进屋内就嚷嚷着自己饿了。

    屋中的姚氏忙着烙面饼,忙朝小孩说了一句:“快了快了,维儿,今日父亲不回来,你可以多吃一些。”

    姜维哦了一声,心道父亲毕竟是功曹,肯定还有许多要忙碌的事情,加班加点也不是什么稀奇。趁着母亲烙面饼的功夫,姜维取出了今日所讲的功课好好温习。

    “今日先生讲了什么?”灶房里的姚氏大声问道。

    姜维仰着头砸吧砸吧眼睛,回应道:“先生今日什么也没讲,只说了一堆羌语,孩儿听不懂,只能自己学习。”

    “咦?”

    姚氏忽感惊奇,放下手中活路走了出来,疑惑道:“你先生不是汉人吗,怎么会说羌语?”

    “先生在前几日就换成了一个羌人,至于原来的先生到哪里去了孩儿不知;只是这新的先生着实不怎么样,连郑玄的经学内容都给讲错了,还好意思自称自己是大儒!”

    姜维说着便笑了起来,他还记得自己给那先生纠正错误的时候那先生如同便秘一般的眼神,想着就觉得好笑。

    但听了姜维的话后,姚氏却暗中感觉不妙;先生换人,学堂里必是有人来家中说的,为何她一点都不知道?再加上姜维刚才说先生说了几句羌语——虽说学堂里三分之二的是羌人,但唯独不让汉人听明白,难道有什么阴谋?

    “维儿,你可记得那先生说的什么?母亲倒是略知几句羌语,你说出来我说不定还是明白的。”为了不让姜维多疑,姚氏还是笑着说起此事的。

    姜维记忆力过人,很快便将羌语复述了一遍(笔者不懂羌语,只能略过了),姚氏闻言大惊失色,惊呼道:“维儿,你父亲有危险!”

第三百八十一回 羌乱() 


第三百八十二回 死别() 


第三百八十三回 迷失() 
走出监牢的姜维感觉神情很恍惚,原本唯一的救命稻草也被掐的粉碎;他还以为自己的父母能够逃出军队的围剿,成功逃出生天,只是不能顾及到自己罢了,直到姜叙一言,彻底将他的希望破碎。

    听一旁的士兵说,姜叙遗愿已了,不日便要押赴刑场行刑,这是西羌国王彻里吉的要求。姜维才智过人,如何不明白彻里吉此举的含义?他是要用姜叙的人头来告诉凉州所有的官吏,这就是与他们作对的下场。

    大伯说的没错,凉州不日便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到时候别说是自己,就连他们这些当官的都难以逃脱,说不定连在长安驻守的曹丕都不得不迁都洛阳!

    姜叙说的很对,将为此刻必须抛下对父母,对所有亲人的眷恋,出城去投靠杨阜,让杨阜带着他去襄阳投靠他的叔叔马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