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已经兵出阳平关了,这是前几日才得到的消息。羌人占据了凉州大片的土地,曹丕那边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只怕刘备现在一点点的攻取羌人占领的凉州城池易如反掌。

    当年诸葛亮北伐不听取魏延的建议偷袭长安,反倒是步步为营先拿下凉州,这是有根据的。即便魏延偷下了长安,长安孤城势必难以抵挡来自凉州、司州两地的夹击,就算等到了诸葛亮的援军,长安城也不可久守。

    失去荆州之后的蜀汉只留下了益州一地,他们急需要另外的一片土地扩展疆域,发展农贸。很显然,凉州是唯一的选择,虽然土地贫瘠,但至少可以连通西域,还能获取战马。

    只可惜魏国底蕴太过雄厚,终诸葛亮乃至姜维一生,都没能取得凉州全境。

    但这次不一样了,凉州因为氐羌人的反叛陷落十之七八,曹丕封锁了虎牢关并且从两京三辅地区调来精兵良将抵御羌人,对于刘备而言是不可多得的良机。虽然在襄阳小败了一阵,但进攻羌人,明显比进攻荀罡简单了不止一百倍。

    曹丕到底不是他爹,而且还因为荀罡的缘故丧失了理智,只怕刘备拿下凉州后再发展几年,曹丕就完全不是对手了。

    孙策之前虽然败于荀罡,损失了近万的人马,但粮草依旧充沛,江东的后备兵力也满足孙策北伐的需求。见荀罡的荆州是块难啃的骨头,当即转移战线,亲自率兵攻打寿春,又令周瑜分兵进攻合肥。

    这是他弟弟一辈子都没能跨越的鸿沟,毕竟寿春合肥两地一旦失守,眼前便是徐州;凭借东吴的能力水陆并进,徐州便也是孙权的手下了。

    也不知道是孙权不够尽心尽力,还是魏国的守将太强,孙权直到死也没能见到徐州长啥样。

    只有益州土地的诸葛亮尚且占据了凉州近半的土地,而他孙权坐拥荆州、扬州、交州三州土地,手下兵马数倍于蜀国,却没能从魏国手中拿到一寸土地,不得不说窝囊。

    或许这次孙权死了,由孙策重新执掌孙吴军权,未尝不是好事。

    建安十三年的秋收到了,虽未能取得太大的丰收,但孙刘两家也是趁着这一时机一同北伐。消息传到了襄阳,荀罡也不急躁,吩咐主簿去清点此次上缴来的粮税。

    虽然荀罡将荆州土地打理的极好,加上手下能人众多,仅仅三郡土地亦是富庶无比。但毕竟土地有限,土地再多能产出的粮食也就那点。这年头毕竟没有土豆和杂交水稻这种玩意儿,亩产是很低的,遇上丰收百亩的产量只怕还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

    其次便是士兵,荀罡占据的郡县自然是比刘备少的,但益州险要,大多乃是群山,荆州地处平原,人口自然就比益州多了。再加上刘备手下没有诸葛亮这个超级内政官在,没修整都江堰,没设立锦官,就他那小小的蜀地能有什么出息?

    “主公,此次探查到又有一万两千六百八十一人成年可从军,另自百姓手中收得粮食共计七十三万石……”

    “才七十三万?”

    按照当时的计算,一成年人一年共要吃二十四石粮食,也就是说这次送上来的粮食也就够三万人吃一年的,可以说是极少了。

    李严轻咳了一声,笑道:“主公莫急,且听属下说完,这七十三万石只是百姓交的粮税罢了!”

    荀罡不解,难道往常不都是一个季度收一次粮税吗?不是百姓的还能是谁?

    李严又从另一名从事手中取了份竹简,念道:“另从商阜手中取得粮税一百二十七万石……”

    “砰!”

    话音刚落,荀罡登时拍案而起,满脸的不敢相信,厉声喝道:“什么情况?怎么这个季度商阜的税款变成了粮食?”

    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来荆州,荀罡发布了很多利商政策,就连税款几乎都是全免的,只开收战争税。不过就算是战争税也是钱财,在这年代钱是不值钱的,只有粮食、布匹和盐是稳稳占着有效交换榜单的。

    李严知道荀罡才回来不久,便说道:“马别驾前番更改了条令,将商阜税款翻了三倍,但全部用粮食上缴。纵然商人对于突然上升的税率很惊奇,但只增加三倍对他们而言并不算什么(毕竟起价低),也未能惊动主公。”

    “告诉马良,这次他干得漂亮!”

    荀罡已是来不及多想,本打算借着孙刘出兵的机会攻打南阳,虽然七十三万石也是足够了,但曹仁守城才能太强,难保不会打个一年半载的,万一到时候退兵就太亏了。

    这下好了,有了两百万的后备军粮,他完全可以直捣黄龙,耗都能够将曹仁给耗死!

    拿下南阳之后取上庸,荆北便全在荀罡的掌握之中。接下来他又两种选择,一是出武关攻长安、弘农,而是攻豫州;但随意进攻天子难保不齐会被人诟病,此事暂且搁置。

    “传令下去,令从事以上所有官僚两时辰后到州府来,我有要事宣布!”

    李严应了一声便缓缓离去,他已是猜到了荀罡要宣布什么,但行军打仗时他也不过是押送粮草的,只需要管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可以了……

    “你猜父亲要宣布什么?”

    “这还用问吗?这次收了两百万石的粮食,加上孙刘北伐,正是我军进攻曹仁的时候!”

    帷幕后忽然传来一道道细微的声响,本不可察觉,但荀罡文武双全,为了训练躲避暗器暗箭,他曾蒙着眼睛训练耳朵,效果极其显著。这声音即便是再小一点,他依旧可以听清楚。

    “两个臭小子,躲在后面瞎听什么?”

    荀罡一把扯开帷幕,姜维与荀瞻就躲在门柱后面,脸上满是傻笑。虽然偷听军机是大罪,但荀罡却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毕竟这事情两个时辰后也不是秘密了。

    “父亲要讨伐曹仁?”

    荀瞻突然发问,荀罡也只是点了点头,转眼看着姜维的眼神略有些不自在。要知道姜维还比自己的儿子小两岁,这样就能揣测出自己的打算了不成?那他到底多有军事天赋?

    荀瞻则是一脸恳求的模样望着荀罡,荀罡知道他想说什么,笑道:“混小子,又想跟老子去不成?”

    荀瞻猛然点头。

    “那倒无所谓。”

    荀瞻就差欢呼出声了,哪知道荀罡又窃笑一声,说道:“我答应了你姨娘,这次出战他也要去。”

    “哪个姨娘?”荀瞻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你二姨娘……”

    话音刚落,在姜维惊讶的眼神中,荀瞻渐渐的石化了。

第三百九十三回 北伐之前() 
荀瞻犹且记得,在自己尚且不懂事的时候,自己这个二姨娘是怎么对付自己的。

    那时候的荀罡忙碌于江陵政事,疏于家中管理,一直是他的母亲袁敏打理着家中的事务。袁敏是个严厉的母亲,在自己三岁的时候就让自己跟着她学习;虽然没有父亲的陪伴,但荀瞻还是很听话的。

    不过与袁敏比起来,他的二姨娘吕玲绮简直不要太残暴!自己刚刚能走就被她逼着练习马步,三岁开始就练习木刀木枪,五岁便绑着沙袋在校场跑步,训练程度甚至不下于正规的士兵!

    荀瞻这一身的武艺不是白来的,在吕玲绮的恶魔式教导下方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校场许多士兵都还没有把马骑明白,自己却早已能在马背上拿大顶了;在新兵蛋子刚开始用软弓练习手法的时候,自己却已经能够驾驭两石弓,而且五十步内箭无虚发。

    他不是神童,这些全是吕玲绮一步步教导出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荀瞻最害怕的就是吕玲绮。

    荀瞻不知道自己本就是吕玲绮的亲生儿子,他只道是吕玲绮自己没能生出儿子,所以才对自己多加要求;他虽然不恨吕玲绮,但一想到行军在外随时随地都被吕玲绮那双眼睛看着,后背就不由得一股恶寒。

    “怎么了?想打退堂鼓了?”

    荀罡看着自己脸色阴晴不定的儿子,脸上露出了一抹似正似邪的笑容;他自然知道吕玲绮对荀瞻的各种要求,甚至到现在有了姜维这个玩伴,吕玲绮依旧对荀瞻百般要求,望子成龙,甚至让姜维也一同参加。

    其实在荀罡眼中,吕玲绮已经做得够多了,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已经很优秀了,成年之后说不定还能超过他姥爷吕布。但吕玲绮根本不听,却没想到反是在今日成了牵制荀瞻的妙招。

    荀瞻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两步,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落下一句:“我下次再去!”的话后,就拉着姜维逃跑了。

    “这臭小子,你老子终究是你老子!”荀罡看着荀瞻那副仓皇逃窜的模样,不由地露出了一抹笑容。

    战争这种事情谁都说不准,说不定哪天一打仗自己就魂归西去了。孙坚不也是那么吊吗?不也被刘表给暗算了吗?荀罡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厉害,有的只不过是远超这些古人千年的眼界罢了,论肉体,到底也只是个强加训练的凡人罢了。

    若是真如自己所想,战乱到了自己这一辈就结束了,那该有多好?到时候自己也老了,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自己带着妻子游山玩水,看遍大江南北……如果真的有那天,无论何时都不会嫌晚。

    荀瞻一脸汗渍的逃回州牧府,上气不接下气,似乎还没有从荀罡的言语中逃出来一般;姜维也是知道他那个二姨娘有多可怕,毕竟自己这几天手酸腿麻就是拜她所赐,也不由得心惊胆战。

    “姜维,我们还是下次再去算了!”

    荀瞻喘了口气,这才与姜维说道,姜维也是无奈的点了点头,虽说他也想早日上阵看看,但或许自己也是太年轻了,时运尚且没到吧。

    “你们两个,鬼鬼祟祟的待在这里做什么?”

    忽听得一声响,二人登时听得汗毛直立,不敢朝后面望去;这声音他们再熟悉不过了,自然是那个苛刻无比的吕玲绮。似乎在她的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