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三郎年轻气盛,乍闻此言,当即不爽站起,叫道:“好没道理,我救了你性命,还要赔钱?简直是岂有此理!”
“当然了!”
武良驹起身,把墙上的宝剑摘了下来。
苍啷
宝剑出鞘,寒光四射。
他挽了个剑花,理直气壮地道:“本公子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掌中剑一扫,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二十三个草寇算什么?还不够我一通拾掇的。又何须你来救?”
“”
厅中众人瞬间懵圈,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林三郎已经被武良驹的不要脸给折服了,在父亲林知祥的不断打眼色下准备息事宁人,温声道:“好吧,就算你武公子不用我救,也用不着赔钱吧?”
“哼,你要是不来救,本公子就会一战斩杀二十三名贼寇,立下泼天大的功劳。到时候朝廷的表彰下来,我还不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现在被你一搅合,全完了,你说你该不该赔?没啥说的,一万贯钱,拿来吧!”
“三郎坐下!武公子既然这般说,那我们林家——该赔就得赔!”
林三郎还要再说,林知祥这边已经松了口了。
他明白,武良驹这狗逼玩意儿就是不讲理,再僵持下去,这事儿就不是一万贯能解决了。
不过,一万贯钱也不能让武良驹这么容易拿走,以免他的胃口越养越大。
于是乎,老林同志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和武良驹展开了艰苦地讲价工作。
这也算是武良驹唯一的优点了,他对自己的“客户”非常有耐心,最后打了个七折。
也就是说,林家只要出七千贯钱,武良驹就不追究林三郎救了他的事了。
救了人还得倒找钱,这尼玛叫什么事儿啊!
所有人都面色阴沉,暗暗腹诽。
武良驹倒是兴致很高,道:“张老爷子,咱们也别多废口舌了,要不,本公子也给你打个七折?”
“七千贯?”张元昌面皮一抖,颇有些心疼。
“哪啊?七万贯!你什么时候把银子拿来,本公子就什么时候放人。”
“啥??七七万贯??”
张元昌又再次血压飙升,差点爆了血管。
对于林家和张家来说,最近几年,哪年也得被武良驹勒索了一两万贯的,都习以为常了。
但是七万贯这个数字,就不能应允了。倒不是说拿不出来,但长此以往,绝对能让他们伤筋动骨。
张元昌和林知祥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意,此例绝不可开!
林知祥看向冯朴道:“冯刺史,您说两句?”
冯朴也觉得武良驹太过分了,七万贯,你也真说得出口!
泉州港一年的税收才一百万贯。这些税银大部分都被押往长安城,真正落在泉州府里的不超过十万贯。
好么,你武良驹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拿的钱就相当于我们整个府衙了,这也太贪得无厌了!
你哪里来的大狗脸?
随即,他字斟句酌地说道:“本官以为,那帮海寇只是在望海楼吃了顿饭,这算不得张鸣方和他们勾结的证据。既然没有证据,武公子就不宜给张明方定上勾结海贼的大罪。所以这赔偿之事,不妨从长计议。”
武良驹满不在乎道:“没问题,反正本公子是不急。什么时候我找着证据了再谈赔偿,张明方就先在我这押着。”
冯朴动了真火,难得坚持道:“既然没有证据定罪难道不该放人?”
武良驹无耻地道:“但也没证据证明他没罪啊,既然身有嫌疑,当然就不能放了。”
“你”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冯朴这次是真忍不了了。
本以为,武良驹虽然不怕自己,但多多少少会给自己点面子。没想到的是,人家半步不让。简直把他这个堂堂的大唐五品官,当成了街上随便叫了的阿猫阿狗!
他豁然起身,就准备硬扛武良驹!
可正在这时,忽然有个声音慢悠悠响起,缓缓问道:“武公子,那本官要是有证据证明张明方是冤枉的,你是不是就放人呢?”
“哟呵,还有主动架秧子的!我看看是谁要跟本公子龇牙叫板啊!”
武良驹稍稍一愣,这主动架秧子之人的声音略熟,遂循声望去
第124章 倭寇背黑锅()
说话之人自然非别人,正是众望所归的——崔家二郎崔小哥!
武良驹冷笑一声,道:“证据?你这话倒有意思,与贼人勾结能有证据。但这不与贼人勾结,还能有啥证据?”
冯朴听了这话,几乎老泪纵横——武良驹,你小子不是挺明白的吗?刚才挤兑老夫的时候,你怎么想不起来这个?
与此同时,冯刺史也非常好奇,崔耕怎样把不可能存在的证据找出来。
只听崔耕道:“我的证据就在那伙贼人的身上,其实他们都是扶桑人。张明方掌柜再怎么下作,也不可能与扶桑人勾结吧?”
四十年前,白江村口,唐军和扶桑军打了一场水战。唐军一万对扶桑军四万,结果扶桑军全军覆没,片甲不得回返!
就是这一战,把扶桑的脊梁打断了???
全国上至天皇公卿,下至贩夫走卒,都发自内心地把大唐当成了天朝上国。
不断有扶桑人渡海而来,学习大唐的各项技艺,其卑躬屈膝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更有甚者,有扶桑人认为,扶桑之所以比不过大唐,主要是人种不行。
要想强国,先换人种。
于是乎,很有一些扶桑人把自己的老婆妹妹女儿,花费重金,不远万里送到大唐,让大唐的男人们享用。最关键的是,不仅分文不取,还会送上礼金。
??什么时候那些女子身怀有孕了,才会被带回扶桑。
这种行为,扶桑人美其名曰“度种”。
泉州乃是大唐第一大港,到这里来“借种”的扶桑人很不少。
因此,除了一些光棍无赖对扶桑人大有好感之外,绝大部分人对扶桑人的评语就是一个字儿——“贱”!
大好中华男儿怎么可能与扶桑贱。人为伍?
若说望海楼的掌柜和海寇勾结,人们会将信将疑。但要说他会和扶桑人勾结,没有人会信以为真。
武良驹也是一阵恍神儿,问道:“那些海寇是扶桑人?你有什么证据?”
崔耕胸有成竹地说道:“扶桑人和唐人不同,他们每个人的裆下,都会缠绕一张六尺长的白布,这块布叫做六尺褌。武公子不信的话,可以把那些扶桑人的尸身挖出来,一看便知。”
林三郎虽然没听说过这事儿,但不妨碍他给崔耕帮腔,点头道:“是哩,是哩,扶桑人都穿着六尺褌,只要扒了裤子,很好分辨。”
四位大佬也纷纷发言,支持崔耕的意见。
三人成虎,何况是六个?当即,武良驹对这个鉴定法子再无怀疑。
但是,那些扶桑人的尸体都埋到地里一个多月了,这时候再挖出来,那味道,那模样儿武良驹一想就不寒而栗。
他看向身边的贺旭道:“本公子就不去了,贺县尉擅长缉拿捕盗,手下的仵作也颇通此道,就让他去看看吧。”
崔耕毫无畏惧,微微躬身右手一挥,笑眯眯地道:“贺县尉,请吧!”
贺旭怎么可能答应干这个活?
他心中暗想,查死尸我倒是不怕,但问题是,回来该怎么回报呢?
说那些海寇没穿兜裆布?那不是把冯朴和张元昌往死里得罪吗?这两位惹不起武良驹,摁死我还不是手拿把攥的?
至于说寄希望于武良驹的保护?还是省省吧。恐怕在他的心目里,我的地位还不如他们家那条大黄狗呢。
但是,要说海寇穿了兜挡布呢?还是不行,那就把武良驹得罪死了,老子还是没有好下场。
所以,只要我一出这个门口,不论结果如何,都是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贺旭小心翼翼地道:“武公子,在下以为,根本就不用去看。”
“为什么?”
“整个泉州府,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骗您啊?您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武良驹还真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点了点头,道:“嗯,有道理,看来那帮贼人的确是倭寇了。”
直到这时候,贺旭才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他转念一想又非常郁闷,狗日的,我这不是简介地给崔二郎这厮帮了一个大忙吗?
要知道,贺旭心里恨不得将崔耕千刀万剐,但为求自保却要笑着脸帮崔二郎把闲篇扯圆扯满,间接帮他一个大忙,可想而知心里有多恶心多别扭了!
这比狠狠扇了他贺某人一嘴巴子还要来得难受啊!
冯朴此时则高兴地眉开眼笑,连连捋须颔首道:“既然贼寇是扶桑人,那张掌柜就不可能勾结他们了。武公子,放人吧?”
“放人?不行,不行。”武良驹连连摇头,舍不得即将到手的银子,愣是不死心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张掌柜真的发了疯,和扶桑海寇勾结呢?”
“强词夺理!”老冯朴猛地一拍几案,咬着牙道:“武公子,世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万全的证据。崔长史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你要是再这么胡搅蛮缠的话,本官还怎么调停?张元昌!”
“在。”
“本官命令你,不得解救张明方,不得和武良驹谈判,若有所违,以结交海寇论处!”
张元昌脸泛难色,道:“可是”
冯朴恶狠狠地打断道:“没什么可是的,你只知道武公子不好惹,难不成本刺史就是泥捏的?灭门的知县,破门的令尹到底何去何从,自己掂量着办吧。”
说完了,起身就往外走!
这时候武良驹可傻眼了,他与张明方无仇无怨,绑票的目的是求财。
二张不过是一个祖宗而已,实际的关系都快出五服了。他就是弄死张明方,张元昌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