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只能对这桩婚事先不表态,拖延上一阵子了。
至于对付侯思止的法子,只能回去另想他法了。
若能想得出来,固然最好,那就不需要有借重到卢家的地方,和上官婉儿也扯不上因果。
若真的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出来,那也只能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再跑一趟卢府,让便宜老丈杆子出手找上官婉儿解决呗。
和卢家的婚事,应下来就应下来嘛,至少卢雄这个老丈杆子人还不赖。至于和上官婉儿,站队就站队嘛,往好了想,至少这几年内,武则天还在,上官婉儿就不倒,自己定能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到时候定能迁入长安,再想办法努力游说让上官婉儿,让她站队到式微的李隆基这边。为武则天百年之后,留一个后手。只要得到了李隆基的认可,就等于将来大家伙都有了一张免死金牌!
好在卢雄貌似对侯思止不大看得上,所以也没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他所谓的“应对之法”是啥。
到了中午,卢雄张罗崔耕在家吃饭,盛意拳拳之下,崔耕委实难以婉拒,吃了顿饭后才告辞离去。
不过至始至终,都没见着卢家小娘子卢丽华的面儿。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回到了临时的肃政使衙门,崔耕赶紧召集手下的重要人物开会,商量对付侯思止办法,至少也要让他息了求娶王瑞月的心思。
大唐前任著名酷吏周兴,大唐未来名将封常清,都对此事束手无策。
然而,如今已是监察御史的老神棍陈三和,却是一摆手中的拂尘,道:“崔御史,贫道呃不,下官倒是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崔耕虽然对这个装神弄鬼的家伙没什么信心,但还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请手问道:“什么法子?”
“不如就由贫道见一见那侯思止,凭贫道的三寸不烂之舌,当能让主动放弃这桩婚事。”
不等崔耕说话,封常清就白眼一翻,喷道:“老神棍你拉倒吧,莫要添乱了。你那嘴皮子忽悠忽那些乡间的愚夫愚妇还凑合,忽悠侯思止?哼,恐怕说不了几句话,就被人识破,我们还得想法子救你。”
“封侍卫莫要瞧不起人啊!”陈三和不服气地道:“侯思止算什么东西?五年前他还在街上卖饼的呢,两年前还给人当家奴呢,一个大字都不认识,我会忽悠不了他?见了他,我就说王瑞月命太硬,天性克夫,现在已经克死俩了,难不成他想当第三个?此话一出,保准侯思止吓尿!”
“克死俩了?你怎么知道的?”人们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猜的。”陈三和道。
“嘁”
几人又嘘了他一声。
陈三和解释道:“崔大人之前不是说过,王瑞月是张子瑞的续弦吗?你们好好想想,王瑞月出自太原王氏,既是五姓七望之女,又姿色不凡,若真是黄花大闺女的话,怎么肯嫁给张子瑞做续弦?就因为他那个已故伯父的宰相张大安?还是因为他出自魏州张家?可拉倒吧!这些都不足以让太原王氏,将女儿嫁与一个破落子弟做续弦吧?所以依我推测啊,八九不离十,这王瑞月原来就是个寡妇。”
“咦,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啊!”
崔耕几人不由地,又是眼前一亮。
隋唐年间的社会风气,和后来的元明清有很大不同。
人们的婚姻更看门第,而并非贞、操。
寡妇再嫁,虽然肯定不如未婚之女,但也只是不如同阶层的女人罢了。
大唐公主再嫁,乃至三嫁四嫁的大有人在。
张子瑞这个鳏夫,娶一个五姓七望的寡妇为续弦,很难说得上是亏了还是赚了。
如果事实如此,还真是大有文章可做!
崔耕顿觉靠谱,赶紧派陈三和去同福客栈,委婉地向王瑞月求证此事。
这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儿,佳人毫不犹豫地直言相告:自己的前夫姓郑,叫郑一平,乃是荥阳郑氏子弟,英年早逝。
等着陈三和带回这消息时,封常清和周兴再看陈三和的眼光,顿时不同。
不过,崔耕还是有点顾虑。
侯思止出身事井,甚至卖身为奴,这都不假。
但是,天下做过奴婢的人多了,但从奴婢到六品侍御史,却只有侯思止一人。此人天性狡黠,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其一,陈三和是自己手下的监察御史,这岂能瞒过侯思止的耳目?由他去游说,是不是会被侯思止怀疑别有用心?
其二,单凭王瑞月的两个夫君早死,就得出她会克夫的结论,似乎有些牵强。即便以陈三和的口才,恐怕也很难让侯思止完全相信。
有没有比陈三和更合适的人选呢?
倏地,崔耕想起了一个人来——莲花寺的慧明小和尚。
对,就是那个之前状告刘幽求和整个莲花山的僧众,为自己师傅洗冤的小和尚,慧明。
慧明虽然也和自己有些瓜葛,不过其主要身份还是莲花寺的台柱子,侯思止纵然有所怀疑,这疑心也不会太强。
最关键的是,那日再审梁波说到张子瑞时,侯思止惊惧地拿出一块玉佩,言及这是他曾经从洛阳白马寺中求了开光的信物一个,可以不被冤魂所扰。
这说明他不仅信佛,而且还到了深信迷信的地步。
慧明这个岭南小有名气的高僧,可比陈三和这个老神棍靠谱多了。
唯一可虑的是,慧明小和尚虽然也口才了得,但江湖经验就和陈三和差多了,到底能不能忽悠得了侯思止吗?
不过崔耕转念一想就释然了,内在不足外在补呗。
只要自己想办法让小和尚展现几个“神迹”出来,他不就能一句顶一万句了?
到了那时候,别说王瑞月克夫了,哪怕他说王瑞月是狐狸精变得,侯思止都会信!
想到这里,崔耕对陈三和道:“你是本官的属下,由你去劝侯思止,难免有些牵强,说不定还会有反效果。这样,你一人三马,快马加鞭,去一趟莲花寺。找到慧明小和尚后,你交代他如此这般去做”
接下来,崔耕的声音渐渐低微,陈三和附耳过来,才听了个清清楚楚。
陈三和听着听着,看向崔耕的眼神由衷佩服起来,嘴上也是赞声不断,连连称是,就差脸上大写一个“服”字了!
第182章 忽悠侯思止()
数日后,广州城疯传着两桩大事儿。
第一桩是个花边新闻。
从岭南道肃政使衙门传出来消息,王瑞月因为侯思止帮自己的亡夫讨回公道,对其大生感激。
侯思止因为王瑞月积极为亡夫张子瑞的案子奔走,对其非常敬佩。
这么一来而去的,一个老鳏夫,一个俏寡妇,竟然看对眼了,恐怕不日就要定亲。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凑热闹传八卦的人,这件事在广州城传得沸沸扬扬,引得城中百姓纷纷议论,大叹世事多奇妙,两个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男女,竟阴差阳错下喜得了一桩良缘!
第二桩事儿便是据传,泉州清源的莲花寺来了位高僧,法号慧明,不日即将来广州城,准备做一场大、法事,为全城的百姓祈福。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慧明大师在广州城中的名声可不小。慧明和尚来广州做法事,为广州城百姓祈福之事闹出来的动静,可不比上一桩花边新闻的动静笑。
现如今你走在广州城的街头巷尾,问一嘴慧明大师乃是何人,恐怕会遭来一声嗤,和路人的满脸鄙视。
同时会有热心人告诉你,慧明大师乃何许人也!
“崔青天智断莲花寺的故事听过没有?那里面前来告状的小和尚,就是慧明大师。”
“人家可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生而知之,有大、法力的和尚。”
“据说他乃金蝉子转世,一岁能言,三岁识文,四岁断字,五岁能唱百曲,六岁出口成章,七岁佛家典籍无所不通,八岁融汇百家之学。要不是年纪太小,早就做了莲花寺的方丈了。”
“如今莲花寺能如此香火鼎盛,岭南道一带的百姓不远数百里甚至上千里辗转,前往清源山的莲花山烧香许愿,都是慧明大师的功劳啊!”
“据传还有个秘辛,慧明大师年纪轻轻却法力高深,他最擅长的不是诵经坐禅,而是降妖除魔啊!”
在陈子昂这个南海县令地头蛇的配合下,在陈三和、封常清他们暗中的推波助澜下,关于慧明小和尚的说法,越来越夸张,越来越玄奇。
再加上“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心理作用,等慧明和尚到了广州的时候,迎接他的百姓民众竟达到了几万人之多。
慧明抵达广州城后,歇息一日,便在次日登上事先准备的高台,开始在城中讲法。
佛门的虔诚信众们见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讲起佛法来却是头头是道,对他更加信服。
陈三和在一旁推波助澜,借助火药,给慧明增添了不少声光效果,让人们见识到什么叫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崔耕事先安排人训练了几百只鸟,那训鸟人特殊的手势一起,鸟们就知道要投食了,顿时在慧明的身旁乱飞,这下子连百鸟朝拜都有了。
一番讲法下来,城中的百姓和信众们对这位慧明大师身有大、法力的事实深信不疑。
以后的事就不用陈三和费劲了,人们口口相传,以讹传讹,慧明的本事越发被传的光怪陆离,简直大半城的广州人,都成了慧明的信徒,每场法会的听众都过了万人。
就这样,数日光景,徐徐而过。
崔耕之前答应侯思止的一月之期,眼瞅着就要到了,慧明这才开始正式行动。
这一日讲法完毕,他双手合十,口宣佛号,道:“诸位善信,为了弘扬佛法,贫僧准备在广州也修一座莲花寺,土地连同建筑一起,大概需要十万贯”
此言一出,人人会意——这位慧明大师要向大伙化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