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乖乖地上门跟他谈了呢。若同样是一千贯,这厮宁可卖给别人也会卖给咱的,除非咱们能满足他的狮子大开口!”
一番话落入二娘和茂伯耳中,二人情不自禁地点起了头,利害关系和关键之处都被崔耕逐一点了出来,纷纷感叹,到底还是二郎心思缜密啊!
一时间,茂伯面有失望之色,无言地摇了摇头,轻叹一声。
二娘则是心有不甘,郁闷道:“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咱家产业落入旁人之手,咱们却束手无策?”
“那倒不会!”
崔耕略微思索了一下,摸了摸鼻子,笑道:“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方铭会这么着急贱价变卖这些产业了。”
二娘急问:“为啥哩?”
崔耕道:“心里有鬼,着急想溜呗!也许,还有个办法能从他手中用最便宜的价钱,拿回咱家祖产!”
二娘还是有些不解,又问道:“啥心里有鬼啊?还最便宜的价钱,二郎你莫不是在说梦话吧?”
崔耕摆了一下手,道:“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这样,茂伯你让人帮我放出风声,就说这份祖产姓崔不姓方,要接手也得是我崔二郎自己来接手,还轮不到外人来捡便宜!”
茂伯应了一声是,倒是二娘越发听不懂了,伸出手指轻弹了下崔耕的脑门,道:“这么大的便宜谁都想捡,那些有钱人家凭甚不捡啊?还放出风声,你当你是谁啊?”
“就因为我是新任的清源县尉!”
崔耕忽地站起,笑道:“想捡我崔家的便宜,他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自个儿到底行不行!”
“啥?清清源县尉?你弄啥嘞?”
二娘吓得将手中擀面棍脱落在地,瞪大了眼珠子,惊呼道:“你啥时候成了清源县尉?”
崔耕拱拱手,很浪地回了一句:“禀报二娘,很不巧,就在刚刚!”
二娘还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茂伯在旁轻轻将今早县衙里发生的事情道了一遍,绘声绘色之余还添了一点自己的臆想,听得二娘嘴巴一会儿张一会儿闭,惊叫连连。
最后,差不多消化完这个震撼的大消息之后,二娘猛地转身,疯了似地跑出了屋,在酒坊的院里哇哇大叫起来:“听好了,都听好了,俺们家二郎当官了!新任清源县尉,堂堂九品朝廷大员,就是我们家二郎!”
“初九,初九,死哪儿去了?”
二娘高喊一阵招来了酒坊中的师傅伙计后,又四处嚎叫:“快,快去找来铜锣,在周溪坊里好好敲上一阵,就说咱们家二郎当官了!”
屋中,崔耕和茂伯对望一眼,不过面色如常,因为他俩还在路上打过赌,听到这个消息后二娘会是一番什么动静。
显然,崔耕赢了!
他很爽快地伸出手,摊手手掌冲茂伯说道:“老管家您输了,来,愿赌服输,两文钱!”
茂伯笑着连连点头称是。
高兴!
输了,茂伯也高兴!
约莫傍晚的光景,曹家酒坊。
曹天焦溜达着来到了自家的酒坊里,因为最近没什么买卖所以师傅伙计们早就提前下工了,此时的酒坊里空空荡荡静悄悄。曹天焦置身其中,看着生意萧条的酒坊,不由叹息一声,曹氏酒坊到底还是在他手中败落了。
此时,他瞅了眼账房的方向,因为天色渐晚的缘故,已经早早点上了灯。
曹天焦走近些,透着纸糊的窗户看着屋中一道消瘦的人影在晃动,时而传出一阵清脆的算盘珠子声。
不用猜,老曹也知道账房里的人是谁了。
“咳咳,婵儿啊,该回家吃饭了!”
曹天焦站在窗外,轻唤了一声,道:“这酒坊的买卖咱家不是快不做了吗?早点跟爹回去歇着吧!”
里头传出曹月婵继续敲打算盘珠子的声音,隔了一小会儿,拨算盘的声音停了,传出话来:“爹,不做也要做好账目才是啊,我快算完了,这个月又是亏了十来贯的人工和米粮原料钱。这酒坊生意越来越不行了,早点结束早点安生。”
老曹一天这个月又亏钱了,立马眉头又扭成了个大疙瘩,叹道:“是啊,早点结束早点安生,都怪狗日的崔二郎,若不是这小子的木兰春酒,曹氏酒坊能断在我手里?”
“噗嗤”
曹月婵在里头不由一笑,说道:“爹你这也是没什么好埋怨的了,埋怨他干嘛?能造出木兰春那等好酒,也是人家的本事,不是?好啦,你先回去吃饭吧,我一会儿就回去,叫厨娘给我留点饭菜热在锅里头就行!”
老曹哦了一声,发现这段时间貌似女儿对崔耕的态度有很大的改变啊,今天居然还当着自己的面夸他。
突然,他想起半个时辰前在街上溜达听到的消息,紧忙对着窗户,冲曹月婵说道:“婵儿,爹听说木兰春酒真的被封了御酒,连御赐牌匾和圣旨都下来了。这辈子,我还真没见过圣旨长啥模样哩,狗日的老崔,死得早,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不过曹月婵倒是没有半点意外,甚为平静地回道:“唔,我知道了!”
老曹又道:“不过听说,就因为这木兰春酒被封御酒,咱们清源县都升了上县。这狗日的崔二郎,说是什么门荫入仕,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咱们清源县的县尉大人!你说这崔家祖上是造了什么大德啊,让崔二郎有此等大福报?”
“什么?”
嘭!
噼里啪啦
曹月婵意外地低呼一声,失手将算盘跌落在地,霎时,将一颗颗圆滚滚的珠子散落了一地
“他?清源县尉?唉看来合作银号之事,本小姐跟他讨价还价的余地又少了一分。希望他这一次,不会又借着势头趁火打劫!”
她的言语之中,明显透着几分失落和不自信。
第39章 新官上任记()
翌日天刚蒙蒙亮,便有衙役在城中开始敲锣打鼓地巡街,并于各坊坊口处,张贴起红榜告示。
红榜上写着,此番崔氏酒坊进献御酒有功,特进封木兰春酒为大唐第九御酒。清源县自此,升格为上县,并减免朝廷正供两年,以示仁治天下。
所谓朝廷正供,指得便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专指拥有土地的人所课征的土地税,亦称田税,并不包括针对商贾所征收的重税。
一时间,以耕种为生的清源百姓笑逐颜开,人人传唱,称颂天子贤明,朝廷仁政。尤其是那些靠着租赁田地给佃户耕种的大户人家,能省下两年不用交田赋,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白捡了足大的便宜。
当然,红榜告示中自然少不了清源升为上县之后,县衙的一系列人事调动。
对于新任县丞陈子昂,清源的百姓、商贾和士绅倒是不大在意,毕竟陈子昂是外地来的官员,换个县丞对普通人而言没什么两样。衙门还是那个衙门,县衙大门还是坐南朝北开着,没有区别。
倒是对于新任县尉的人选,在清源坊间不禁掀起了轩然大波。
要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人问清源县令姓甚名谁,兴许有不知道的。但若是要问崔耕崔二郎,何许人也?怕是六岁稚童也能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现如今的崔家二郎崔耕,在清源县中可不是一般的有名。
先有童谣传唱仙家酒,再有崔二郎醉仙楼美酒会群商,木兰春酒畅销清源县,有价无市,一杯难求!
再有如今的崔氏酒坊进献木兰春酒,被封了御酒,博了天下第九的名头。
清远本地人要想不认识崔耕,恐怕是难于登天啊!
如今这崔二郎更是了不得,居然凭着一介商贾之身,小小酒坊子弟却能堂而皇之地步入仕途,出任判六曹,负责缉盗防匪,主管一县治安的九品县尉。
这是多大的造化?
坊间百姓哪个不晓得,若要当上官,便要金榜题名中进士。每逢科举,清源县前仆后继去科考的读书人如过江之鲫,不下百人,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哪个不是天上下来的文曲星?但真正能雁塔题名骑马夸街的读书人又有多少?
几乎没有!
可想而知,崔二郎这是夺了多大的造化,积了多大的福报,居然以一介商贾之身出仕,成了清源县堂堂的九品朝廷命官!
一时间,坊间众说纷纭,茶坊酒肆、街头巷尾,坊里坊外,无不议论着崔耕此人。
有心生羡慕者,有心怀感慨者,有酸水直冒者,当然,也有惶惶不可终日日。
如趁人之危,篡占了崔耕家业的方铭,明显就属于后者。
城东,天顺钱庄。
钱庄的柜台外,方铭正双拳紧抱着,焦急地在店堂里来回踱步转悠着。这厮脸上惶急之色难以遮掩。
待得钱庄伙计又添了一回茶汤,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拿茶盏,凑到嘴边大口一饮:“哇呀,烫死我了!”
哐当!
茶盏失手打落在地,方铭被滚滚热茶汤烫得趔趄一跳,尖叫了起来。
这时,站在柜台里头的钱庄二头紧忙走了出来,让伙计将碎瓷破盏收拾干净,继而冲方铭笑道:“方掌柜,你这心不在焉的样子,可别烫破了嘴。怎么样,没事儿吧?要不要去请个郎中过来瞅瞅?”
钱庄的二头是专门负责招待客人的,属于钱庄的二掌柜。此人姓谷,名大根,年约四十,在吴家的天顺钱庄干了快有小十年了,是钱庄的老资格。
方铭烦躁地挥挥手,催问道:“你们掌柜的怎么还没来,你派人去请了吗?你瞧我在这儿都等多久了啊?”
谷大根将方铭请着坐了回去,宽慰道:“方掌柜稍安勿躁,我早早便派伙计去请大公子了,估摸着是路上耽搁了吧。您再等等,肯定一会儿就到的!”
谷大根知道今日来钱庄,肯定是为了跟自家大郎谈那笔买卖,看这厮着急把火的模样,真是铁了心要贱价变卖那些个酒坊田产了。
见对方这幅神色,作为买卖人的谷大根心里其实更指望自家大公子再晚些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