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崔耕的年龄问题?这个计划是两年成功,到时侯崔耕都三十多了,也不是完全不行。
难不成,现在真没什么理由,阻止崔耕踏上这条青云之路了吗?三十多对的宰相,真是惊世骇俗啊!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尽是惊骇之色。
忽然,武三思眼珠一转,道:“微臣还有个疑问若两年后,崔耕达不成年运四百万石的目标,又当如何?”
第716章 陕州有天妖()
武则天面色一沉,道:“那就是崔耕大言欺君,京兆尹、乃至水陆转运使的职司,一应革除!”
武三思道:“既然如此,臣无异议。”
武则天正色道:“漕运大事,关系到天下安危,若有人为一己之私,从中做梗,莫怪朕翻脸无情!”
武三思知道女皇陛下是警告自己,缩了缩脖子,道:“微臣不敢!”
“哼,最好是不敢!”
这场风波,以武懿宗枉做小人,崔耕得到了宰相的门票而结束。一时间,崔耕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宰相之首的张柬之。
道理很简单,张老头今年都快八十了,权势再大,还能折腾几年?崔耕可不一样啊,拜相的时候三十多。就按他活七十来算吧,这还有三十多年呢。
宦海沉浮,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怎么也能拜相个四五次吧?谁要是现在得罪了他,就算自己可保无虞,难道就不怕牵连到自己的子孙后代?
所以,当天散朝之后,崔耕就接到了无数张请柬,甚至还有十几位侯爷、公爷亲自来请罪。
这些人,自然就是和武懿宗勾结,准备谋夺他在长安杯中份子的人。
崔耕仔细一清点,没错,就是这些人,当初在筹备长安杯的时候,唧唧歪歪,出钱最少。难怪他们心中不忿,要重新划拨份子呢?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崔耕索性直接把这些人,清除出长安杯了。并且严令他们,不得恢复郑白渠上的水磨。
世间之事就是这样,公事公办,颇多掣肘,但要是牵扯到私人恩怨,就简单多了。
那些人非但不指责崔耕的惩罚太重,还长出了一口气,连声感谢崔耕的宽宏大量,宣布日后绝不会与崔京兆为敌。
待崔耕宣布,疏通同济渠的生意,可以交给他们一部分后,这些人简直感恩涕零热泪盈眶了。
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这不算什么高深手段。但是,关键在于,这手段是谁使的。
帝王使起来,能叫猛士良将死心塌地。崔耕这个年轻的预备宰相使起来,收服几十家短视的没落贵族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崔耕就加速甄别原长安皇宫的宫女、太监,让他们官复原职。这些人虽然地位不高,但也算结了一个大大的善缘。
一切安排停当,崔耕连下命令,吹响了漕运改革的号角。
说是崔耕管辖数十州府,其实现在真正要出力的,就是三个州:雍州、洛州和陕州。
崔耕亲自坐镇雍州,疏通“通济渠”。通济渠绵延几百里,工程量十分巨大,算是最难的一段了。
洛州主要是在各关键节点上修建仓库,一切有定例在,自不必提。
最后就是陕州,三门峡天险正是坐落于此。
按照崔耕的计划,为了绕开三门峡天险,需要在山上开凿四十里的栈道,方便运输。
这个活儿,既艰巨又颇有技术含量,还真不好干。
不过,非常幸运的是,现在陕州的刺史叫杨务廉,乃是少有的技术型官僚。
当初,李显还未被武则天赶下台时,杨务廉为将作少匠,修建的亭台楼阁美轮美奂。李显见了甚为高兴,欲提拔其为宰相。
结果,袁恕己劝谏道:“杨务廉位居九卿,不思治国安邦之策,却修建华美的宫殿,引诱陛下享乐,实在是愧为人臣!您不贬谪他也就罢了,怎能让他继续升迁呢?”
结果,李显还真把这番劝谏听进去了,将杨务廉贬为陵州刺史。十余年宦海沉浮,现在杨务廉辗转为陕州刺史。
听说了杨务廉的过往之后,崔耕还真有些为他抱屈——人家杨务廉为将作少匠,修建宫殿就是本职工作啊。咋干好了活儿,还遭贬谪了呢?你们讲不讲道理啊?
所以,虽未然见面,崔耕对此人大有好感。
杨务廉也真对得起崔耕,接到他行来的公文后,马上就召集人手,修建栈道,并且不断将修建栈道的进度报来。
这杨务廉修建栈道的速度,竟然远在崔耕的预计速度之上,令他不断感叹,这技术型官僚还真好用。
三个月后,眼瞅着通济渠的工作走上了正轨,崔耕偷空赶回了长安城。
名气上是为了处理京兆尹积压的公务,实际上,主要是想家人团聚一段日子。
可说来也巧,就在崔耕回到长安京兆府衙的第二天,外面的鸣冤鼓“咚咚”大作起来。
鸣冤鼓响必有奇冤,崔耕不敢怠慢,换好了官袍,升堂问案。
“威武”
在衙役的呐喊声中,一个瘦小枯干,脸色惨白的少年郎,被带上堂来。
啪!
崔耕轻轻一拍惊堂木,道:“堂下下跪何人?家住哪里,姓字名谁?”
“小人姓马,叫马天方,今年一十六岁,陕州夏县人。”
“你有何冤情,要敲响鸣冤鼓?”
马天方深吸了一口气,道:“小人要以民告官,告陕州刺史杨务廉残民以逞,还请崔青天为小人做主,”
“嗯?你要告杨务廉?”崔耕皱眉道:“陕州是中州,杨务廉官居四品。你要告他,得去天官(吏部)去告,或者直接去投洛阳的铜匦,来本官的京兆尹衙门干什么?”
“崔青天您除了京兆尹的职司外,不还是水陆转运使的职司吗?那杨务廉难道不归您管?”
崔耕摇头道:“本官虽然管得到陕州,却只能管和漕运有关之事。至于其他的事,我就实在爱莫能助了。”
“那就错不了了。”马天方道:“小人要告的状,确实和漕运有关!”
“嗯?到底怎么回事?”
“还请崔大人救救洛州的百姓吧,他们简直简直生活在人间地狱啊!”
一提起这件事,马天方就把牙齿咬得咯嘣嘣直响,道:“杨务廉为了修建栈道,征发了三千百姓。山势陡峭,为赶进度,不少百姓失足落下悬崖,尸骨无存。可那杨务廉不但不加以抚恤,还反诬他们逃亡,将其家人全部下狱,不交够四十贯免役钱不肯放人。崔青天您说说,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崔耕闻听所言,面色骤然一变,道:“果真如此?”
“小的以民告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岂敢说半句虚言?实不相瞒,小人的父亲就是被杨务廉强征修栈道,失足落下悬崖的人之一。我好不容易才逃脱了官府的抓捕,来到京城,向您告状,您可不能不管啊!”
崔耕心思缜密,沉吟道:“你说的这些,都是你的一面之词,可有什么证据?”
“嗨,那还要什么证据?”马天方道:“杨务廉坏事做绝,陕州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百姓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天妖”。那意思是,天生此妖,来残害百姓。崔京兆不信的话,尽管派人去陕州,一问便知!”
“何必派人去问?”崔耕深感此事关系重大,沉吟道:“说不得,本官要亲自走一趟陕州,见识见识这位天妖杨务廉了。”
第717章 主动来投案()
“驾!驾!驾!”
陕州官道上,随着一声声急促地催喊,有五骑从远方疾驰而来。赫然正是从长安出发的崔耕一行。
崔耕不能着急,道理很简单,杨务廉是为了修漕运栈道,才残民以惩的。他这个水陆转运使不负责谁负责?一个处理不好,自己就是身败名裂之局。
什么?你说那是杨务廉自作主张?武三思信吗?张氏兄弟信吗?乃至于天下人信吗?
更何况,若事情闹大了,崔耕毫不怀疑,杨务廉会直接甩锅给自己。
所以,在听了马天方的状告后,他不敢怠慢,带着封常清、周兴、宋根海和黄有为,一路疾行,直奔陕州而来。
“大人,您慢点诶!”
宋根海现在都四十多了,体力不济,实在跑不动了,喘着粗气道:“咱们都跑了一天一夜,累死十二匹马了。就是朝廷的八百里加急,也不是这么个跑法吧?”
吁
崔耕也着实累得受不了了,这才勒住了缰绳,道:“行,前面不远就是陕州城了,咱们先下马,打个尖儿再说。”
整好路边儿有个鸡毛小店儿,可以供过往客商歇脚。崔耕等人下了马,要了一桌酒菜,坐下来吃喝。
刚吃了没几口,忽然,有几个身着公服的衙役走了进来。
小店里人不多,这些人一眼就看见崔耕等人了,不由得眼前一亮,围拢过来,神色倨傲地盘查道:“你们几个是干什么的?”
崔耕等人虽然穿着便装,却也材料考究,做工精细,一看就不是凡品。按说,此等人物,非富即贵,远不是几个衙役能惹得起的。
崔耕心中生疑,沉声道:“我们是长安来来的买卖人,路过贵宝地歇歇脚。”
“做买卖?做什么买卖?”
“呃贩盐。”
盐州乃大周五大盐地之一,所以,长安的盐价远低于陕州。崔耕找的这个理由,还真是非常合理。
那衙役轻笑一声,道:“贩盐?这可巧了,我们是陕州府衙的人,专门被杨大人派出来收税。喏你们缴税吧,总共是三十贯钱,一文钱都不能少!”
崔耕深感莫名其妙,沉声道:“什么税?我大周商旅总共要缴两种税,一种是过税,每州千取二十。一种是市税,十取一。你们在小店里,随便找着一个商人征税,恐怕不合规矩吧?”
那领头的衙役眉毛一挑,阴阳怪气儿地道:“哎呦呵,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