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有理。
别说太平公主和崔耕这样的贵人了,就是平民百姓请人赴宴,也得提前三天。
正所谓:提前三天叫“请”,提前一天叫“叫”,当天那叫“提溜”。
崔耕直感觉窦娥都没自己那么冤,道:“许是今日我帮了太平公主的大忙,人家着急感谢呢。”
“哦?感谢?”卢若兰道:“这救命之恩,该何以为报呢?是不是以身相许?”
“什么啊?你莫要”
蹬蹬蹬
崔耕刚起了个头,却听门外又是一阵脚步声响,小九儿走了近来。
当然了,现在小九儿也快三十了,茂伯正式退休颐养天年,他成了崔府的大管家。现在崔府里边,也只有崔耕在他的名字面前,加一个“小”字。
至于外面?呃这不还有整天泡在崔府里,随时准备拍马屁的宋根海吗?
巧了,现在小九儿的手里,也拿着一份十分精致的请帖。
“二郎,有人请您赴宴。”
“嗯?是谁?”
“是安国相王千岁。快看看吧,那来送信的人说了,相王千岁请您今日务必一定到场,还请尽快给个答复。”
呃怎么跟太平公主的人一个说词?
崔耕终于扬眉吐气了,道:“若兰,看见没有?相王今日也请我赴宴。不用问,人家就是为了表示感谢。我总不会和相王有啥暧昧吧?”
“哦?是吗?”
卢若兰站起身来,道:“那二郎你到底是准备赴哪家的宴呢?去太平公主那,难免行禽兽之事。去相王那,辜负了美人恩,可就禽兽不如了。”
“我当然是诶,怎么说话呢你?我当初好心好意地给你讲个笑话,你现在倒好,拿这话揶揄起为夫来了?”
卢若兰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道:“总而言之,夫君去哪家都难免得罪另外一家,还请考虑清楚哦,妾身就不打扰了。”
言毕,施施然转身离去。
崔耕还真有些有些为难,暗暗寻思,今天到底该赴谁的宴会呢?李隆基虽然不怎么样,但李旦却是个厚道人,驳了他的面子不大好。但与此用时,太平公主多日不见,还真有点想她呢。
第925章 崔是令公孙()
最终,崔耕决定,自己不能禽兽不如。
理由也是现成的,如果李旦某日责怪起来,自己就可以充满无辜之色的,来个“你懂的”的眼神。
李旦一琢磨,人家崔耕跟太平公主有那种关系,自己怎么比啊?优先去太平公主家,简直太正常了,太可以理解了。
如果旁人问起来呢?崔耕就更义正词严了:“什么?你说本官和太平公主的关系暧昧?你什么思想啊?简直太龌龊了。告诉你,本官官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为了太平公主,而是姨母上官婉儿。现在,姨母住在太平公主的府邸里,寄人篱下。现在我得罪了太平公主,难道不怕她给我姨母穿小鞋?还是说你觉得现在上官婉儿不在宫里了,我就不该认这门亲戚?”
瞧瞧,多么完美的解释啊!我简直太机智了。
崔耕心情不错,带着宋根海、封常清等几个伴当,和太平公主送信的小厮一起,来到太平公主府门前。
不过,他的好心情很快就消失殆尽了,因为出来迎接他的,并非是太平公主,而是崔家三兄弟崔湜、崔涤和崔液。
倒不是吃这几个人的干醋,而是现在崔耕真不想和崔湜做过多接触。
首先一点,就是崔湜的道德下限太低了。
现在崔湜托太平公主的门路,当上了中书侍郎,距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
前些日子,李显下旨,令中书侍郎崔湜、太常少卿郑愔、吏部侍郎岑羲主持铨选。
什么是铨选呢?就是给科举、起复、举荐等途径得官的人,进行一次官帽子大批发。
这个位置可牛逼大了,足见李显对他们的宠信。
结果这三位也真对得起李显,大肆收受贿赂,把这场铨选弄得乌烟瘴气。
有个人气不过,在拜见三人的时候,在靴子带上拴了一百个大钱。
郑愔奇怪啊,就问这是为什么。那个人回答说,如今选官,没钱不行,我这是向三位表示,咱爷们儿有钱,给我选个好官儿做。
还有个人绕出官员的队伍独行,崔湜问他为什么。那人就说:“我这是向三位表明我有力气,要不是朝廷制度不允许,我能背着米表演给三位看。”
崔湜笑道:“你这么大力气,应该到兵部去选武官啊,到吏部来干啥?”
那个人道:“不对吧,我听说崔侍郎选官,只要有力气背的动钱袋就行。”
崔湜听了大为惭愧,然后钱财照收不误。
铨选过后,那些选官实在是太生气了,就遍了一首童谣:“岑愔獠子后,崔是令公孙,三人相比较,莫贺咄骨浑。”
这首童谣的意思就是:岑羲和郑愔是僚人的后代,崔湜是崔令公(崔挹)的孙子。你要问我他们谁最厉害啊,我不知道,总而言之,是三个差不多的混蛋。
其实,什么僚人的后代啊,人家郑愔乃是荥阳郑氏的大才子。岑羲更不得了,他的爷爷岑文本曾经做过大唐的中书令,他的叔叔岑长倩也曾做过武则天的宰相。童谣说他们是“獠子后”,,就是无中生有的骂人。
可以想见,这三位是有多遭人恨。
现在崔耕委实不想和崔湜掺合到一块去——丢不起那个人。
当然了,这还不是崔耕不鸟崔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崔耕有点信不过崔湜。
在历史记载中,郑愔是官场风向标、背叛专业户,崔湜也不遑多让。
据说神龙政变后,张柬之觉得武三思对正义力量的威胁太大,就派崔湜去投靠武三思做卧底。
结果,崔湜觉得武三思势大,反手就把张柬之卖了。
再到后来,***驭宾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斩杀韦后,拥李旦登上了皇位。
崔湜见机得快,投靠了李隆基。李隆基对他不错,倚为心腹,所有机密会议都请他参加,密谋对付太平公主。
可崔湜的老毛病又犯了,觉得太平公主势大,转而把李隆基卖了。
现在,尽管之前的交情还在,但朝政波涛诡谲,崔耕委实不想跟崔湜牵扯太多,因为他确实难以搞清这位到底是敌是友。
正所谓,害人之有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崔湜三兄弟倒是对崔耕非常热情,一见面就哥哥长、哥哥短的叫个不停,将崔耕引进了客厅。
分宾主落座,略微寒暄几句后,崔耕道:“太平公主不是请本官吃饭吗?怎么不见她的身影?”
“呃公主正在接待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人。大哥稍等一会儿,她马上就到。”
还有人比我重要?
崔耕暗暗琢磨,现在朝中的实权派,还真没人的势力,能绝对超过自己的。
至于亲密程度,莫说太平公主对自己的“兴趣”了。单说,自己刚刚帮了她这么一个大忙,她也应该先接待自己啊。
怀着满腹狐疑,崔耕和崔湜三兄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左右,环佩叮当,太平公主才款步进了客厅。
见礼已毕,太平公主开门见山地道:“今天朝会上的事,妾身已经听说了。没想到、二郎竟肯为了我与皇后为难,妾身真是深受感动呢。”
“呃,其实也没什么。”崔耕面色有些尴尬道:“我也就是仗义执言而已。”
太平公主瞥了崔湜一眼,道:“能仗义执言已经相当不错了呢,有些人从本宫这拿了数不尽的好处,事到临头,却是不肯仗义执言呢。”
崔湜面色有些尴尬,道:“我那两下子,公主您又不是不知道。即便站出来,也是白白牺牲,反挫了咱们这边的锐气。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大哥出马,才能力挽狂澜。”
“哼,你还有理了不成?”
太平公主深悉人心,点了崔湜一下后,就转移话题,道:“今日这关算是暂时过了。但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不知二郎何以教我?”
崔耕苦笑道:“咱们还能拿陛下和皇后怎么样?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太平公主正色道:“倒不是说拿陛下和皇后怎么样,而是这事儿不能这么算了,我想把宗楚客拉下来。”
现在的宗楚客,除了没跟韦后上床之外,就跟之前的武三思差不多。在对付相王和太平公主一事上,更是起到了急先锋的作用。太平公主把他拿下,既能出气,也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崔耕道:“那公主准备怎么对付宗楚客呢?”
“我准备弹劾他受贿。”
噗!
崔耕一时没忍住,把刚喝的茶汤喷了出来。
他连连咳嗽道:“受贿?这事儿能搬倒宗楚客?”
那暗含的意思是——您眼前的崔湜都受贿受得人尽皆知了,还安然无恙。你是哪儿来的信心,凭这个搬倒韦后的心腹宗楚客?
第926章 惊变突骑施()
太平公主道:“二郎莫笑,这次宗楚客受贿,可捅了大娄子了。”
“到底怎么回事?”
“二郎你见个人就明白了。实不相瞒,刚才我之所以没迎接二郎,就是接待此人。”
太平公主吩咐下去,功夫不大,一个四十来岁,青衣小帽的中年人,被引入了客厅。
崔耕看得眼熟,疑惑道:“这位仁兄,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难得崔相记得末将!”那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道:“末将乃安西大总管郭元振之子郭鸿。当初在兰州,曾有幸见过崔相一面。”
“哦,本官想起来了。”
当初崔耕以“吊哀使”的身份出使吐蕃,在兰州受到了郭元振的盛情款待,这过程中当然引荐了自己的儿子郭鸿。只是崔耕的身份太高,郭鸿说不上什么话,二人只有一面之缘而已。
崔耕奇怪道:“郭将军你怎么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