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琶恼羝怠猙r50型蒸汽机车。该型机车的制造亦是纳粹德国战备计划的一部分,因此吧br50也被称为“临时战时机车”(比br52等“战争机车”多了个“临时”)。br50型蒸汽机车是一种2…10…0轴式的货运蒸汽机车,是当时德国“标准蒸汽机车”的一种,也是德国制造的最为成功的蒸汽机车型号之一。br50型机车较低的轴重使得它具有了极高的通用性,可以在各种干线或支线上使用。为了在倒车时能够有效保护车辆乘员,br50型在煤水车(4轴t26)的前端安装了保护设施,还有很多该型机车在战后换装了小烟板。机车的煤水车还加装了一个司机室,使得其煤仓较之前有所减小。【】
总体来说,这种火车头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维护保养也简便,易于大规模量产,对中国这样工业技术不是很强,而又在大力发展铁路的国家来说,是性价比十分高的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又大量使用焊接取代铆接,使得成本进一步下降。除了保定之外,赤峰、沈阳、上海、天津的机车厂也已经开始投产这种类型的机车。
军列上的一节车厢里,国防军第一师副师长、兼师属炮兵团团长的邹作华一身军装,他端坐在座位上,看着眼前的地图出神。
“岳楼?岳楼在吗?”郭松龄在门外喊道
“哦,我在~!”邹作华回过神来,起身为郭松龄开门,“师座~”
郭松龄进了车厢,大大咧咧地在椅子上坐下,说道:“大总统这次把我们从蒙古叫回来,是要打旅顺,当年日本人在打旅顺的时候吃了大亏,这次我们肩头的担子不轻啊。”
邹作华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笑道:“不过,看到火车上这些大口径的火炮,我就有信心了。”
郭松龄也笑了笑,说道:“是啊,在大学里,教官讲过炮兵群战术,集中所有的火炮朝一个地方集中射击,小鬼子就算是铁打的,咱们也要用炮弹把他们给化咯!”
邹作华莞尔一笑
笃笃笃,有人敲门,随即大声道:“报告两位师座,接到两份电报。”
“进来~”郭松龄应答道:“念!”
士兵大声道:“第一份是大总统令,只有两个字:旅顺;第二封是海军部转来的电报,一小时之前,海军在朝鲜海域击沉一艘日本商船,其意图有可能是从海上向旅顺运输补给。”
“从海上运补给?”郭松龄诧异了一下
邹作华提醒郭松龄道:“师座,你忘了?大约十天前,朝鲜人炸毁了安东铁路桥。”
“对了,~我差点忘了!”郭松龄笑笑
邹作华也笑了笑,随后指着地图上一处标明为横山的标记点,说道:“这里是老横山,日本人称之为剑山,此处乃是旅顺外围的制高点,当年日本人打旅顺,也是从这里入手的。”
1904年6月26日拂晓,守卫在老横山战壕中的俄军,受到了日军第11师团步兵第43联队的猛烈进攻。日军在西山少佐指挥下,以密集的队形猛烈攻击俄军阵地。山上的俄军居高临下,顽强抵抗,两军从拂晓一直拼杀至日落,俄军渐渐不支,遂被日军夺占了主峰阵地。失去了横山阵地的俄军稍事休整后,於七日后的7月3日至5日,卷土重来,连续三日数次组织强攻,企图夺回横山,都被山上的日军击退,两军尸横遍野,损失惨重,俄军只好退回旅顺,放弃进攻。老横山争夺战以日军胜利而结束。因攻占横山的日军皆为日本四国德岛县人,该县境内有一座山名剑山。日军司令官乃木希典遂将老横山更名为“剑山”,以此纪念攻占老横山阵亡的日军德岛县将士。
邹作华说道:“这老横山比日军二道防御阵地右翼地任何山峰都高,攻下这里,就可以俯瞰旅顺,也等于打开了通向旅顺得缺口。到时我军主力就能长驱直入兵进旅顺近接堡垒,进而光复旅顺!”说罢,邹作华笑问道:“师座,卑职只是有一事不明。”
郭松龄问道:“何事?”
邹作华答道:“有日军攻克旅顺的战例在先,咱们依样画葫芦,派哪个师都能干这事,为什么偏偏要把我们从蒙古大老远的调过来?”
郭松龄笑道:“大总统说一来是要试试新式大口径火炮的威力,二是演练一下炮兵战术,三就是为了减少伤亡了。大总统说了,论炮兵的运用心得,你邹岳楼那可是这个~~”郭松龄竖起了大拇指,“你认第二,都没几个人能认第一,大总统很看重你啊!”
邹作华有些受宠若惊,“大总统真这么说了?”
郭松龄笑道:“我可不敢‘假传圣旨’。”
邹作华啪的敬了一个礼,“卑职一定殚尽竭虑,肝脑涂地,争取在蓝天蔚军吃掉日本神尾光臣部之前,拿下旅顺,给我们第一集团军张脸。”
“阿嚏~!”正在办公桌上打瞌睡的蓝天蔚忽然感到背后一阵恶寒,不禁打了一个喷嚏,一下子惊醒过来,他揉了揉鼻子,嘟囔道:“怎么忽然打喷嚏了?”
一旁的警卫员赶紧拿来一件大氅,“军座,别着凉了。”
蓝天蔚推开警卫员,“我没事~青岛那边如何了?”
警卫员冲着门口喊道:“通讯兵,有青岛过来的电报吗?”
门口有人答道:“还没有!”
“没有?”蓝天蔚抓起桌上的电话,大声道:“喂,我是蓝天蔚,给我接十一师师部。”
第332章 意图不明()
其实蓝天蔚猜错了,神尾光臣并没有打算北上威海卫的计划,在神尾光臣看来,北上威海卫与英军汇合等同于逃跑,这是他这位以勇猛着称的陆军中将无法接受的。╰:╰网╰网╰神尾光臣的计划是,哪怕得不到海军的支援,只靠陆军一己之力也要拿下青岛。要拿下青岛,首先要拿下的是浮山。
浮山这座位于青岛市区东面的天然屏障;高大的浮山在明月的辉映下就像一幅巨大的山水壁画一样矗立在青岛郊外的东方,群山高耸,地势险恶,遍地是裸露的岩石,几乎没有上山之路。德军在山上建立警戒哨所,不仅能监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还可以观察到日军在沙子口一带的活动情况。该警戒哨所与北面的孤山哨所遥相呼应,在整个防御线上起到德军掌握全局的耳目作用。日军视其眼中钉,肉中刺。若能攻下浮山,则可在此制高点上俯视青岛市区,特别是对观察德军的主防御线部署情况大有益处。
日军第四十六联队第四中队于凌晨1时许,从石馒头山附近出发,准备占领浮山东北侧的标高102米高地。第十一中队也于3时与其会合。日军搜索前进。在先遣队后方是部队主力,后面20米的掩护部队是古森中尉带领的工兵分队。该中队沿着标高102米高地至南方谷地的山体行走。然而山体陡峻且附近全是巨大的岩石,几处断崖让日军在行走期间动不动就来到悬崖边。由于是夜间行军,无法与其他部队联络,只好择路而行,部队不得不多次停止前进,寻找方向。凌晨3时30分,日军在行进中突然遭到步枪的射击,很快又沉寂下来。日军辨不清打枪的具体位置,中队长便派出一个15人的小分队在高地的东南方山脚一带搜索。4时30分,中队还在高地的北侧山坡上行进中,不料又遭到德军的一阵猛烈射击,日军只好就地卧倒并仔细观察周围地形。接近5时天开始微微变白,日军已能看清20~30米距离外的景物了。发现德军集中火力射击中队主力的位置,日军队伍中有人倒下,日军在未搞清德军有多少人的情况下决定继续前进。这时远处的山崖上有2、3名德军士兵在向日军射击,日军见状一面令先头分队就地射击掩护,一面让部队继续前进。可从枪声判断德军应该有2、30名之多。双方就地展开激烈的对射。5时20分,日军中队长腿部中弹倒地,他仍大声命令部队冲锋,喊声引来了德军的无数枪弹,一发子弹又击中他的左腹而毙命。冈千太郎中尉代替指挥,数分钟后冲至德军阵前约40米处时又中弹倒下。5时30分许,天色大亮。当日军各个小队攀爬到距德军阵地前15米处时,日军在近乎垂直的山崖上发起冲锋。只见德军士兵依然在猛烈的阻击着,许多日军士兵被击中后滚落山崖,不死也得摔死,日军的伤亡在增大,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守卫浮山的德军事先得到了中**队提供的情报,已经做好了准备,正等着日本人前来自投罗网。毛瑟步枪、手榴弹和马克沁机枪居高临下,不断地喷吐火舌,打得日本人抬不起头来。
就在南线日军对浮山一带的外围防线发动猛攻的时候,从李村出发节节向青岛市区推进的北线日军也没闲着,右翼攻击集团一路朝四方山的德军。德军士兵分两路,从日军阵地的正面和侧面发动进攻。正在半山腰视察的日军军官急忙指挥部队撤往山顶固守。德军一个机枪小队携带两挺重机枪,从台东镇方向渡过海泊河来到桥东北方约50米的大道上,架好机枪向四方山顶猛烈射击。这时位于台东镇东侧的12门德军野炮,也开始向四方山上的日军部队发炮轰击,日军伤亡不小。当天下午,日军第四十八联队的指挥官认为,当夜德军可能还要来进攻,便又派出一个步兵小队和一个重机枪小队前来支援四方山的日军。晚上8时许,德军各野炮阵地开始向四方山标高54米高地猛烈轰击。随后,大约有300余名德军组成突击队,兵分三路突然杀向四方山上的日军,双方激烈交战一天,四方山被德军收复。
其余楼山、罗浮涧等地的日军联队也纷纷进攻受挫,神尾光臣开始感觉大如有芒刺在背。
“将军~”副官阿久津手拿一封电报,毕恭毕敬站在神尾光臣背后,说道:“陆军部来电,指示我们全力向北进攻,做出前往威海卫与英军汇合的姿态,吸引支那军队的注意力。为第一舰队在崂山湾登陆创造条件。”
“纳尼?”神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