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质的区别!
同样的手段,不一样的目的,公公为给自己的“无耻”行为披上光荣的外套,十分的满意。
不管你们信不信,咱是信的。
全民下海,才是终级。
…………
谁赞成,谁反对。
没有人赞成,也没有人反对。
徐寿荣回到家后,忍着万分的憋屈和委屈,将几张合在一起约四千两的银票递给了“护送”他回来的小田手中,然后让管家将账上的现银取了三千两过来。
小田将欠条和借条递给了徐寿荣,然后告诉这位胖乎乎的财主,魏公公有特别嘉奖给他。
“特别嘉奖?”
徐寿荣张了张嘴,却没有任何好奇和欢喜。
他已经麻木了,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已经够不要脸的了,但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个年纪轻轻的魏太监才是不要脸的终极者。
小田也是例行公事,贫民出身的他,天生对有钱人不待见。他直接将公公给这个胖子的特别嘉奖摆在了桌上。
是一张白纸。
可能是为了节省纸张,还是裁剪过的。方方正正,大概一块巴掌大小。
纸上写了那么一行字——“海事提督衙门特许海事开发准入证。”
右上角有个数字,写的是“001”。
落款是魏公公的大名。
徐寿荣看着这张白纸,内心里是不屑一顾的,什么狗屁海事开发准入证,老爷我生意遍布大江南北,日赚斗金,什么生意不好做,做你奶奶个嘴的海事…
等等!
胖子荣目中精光一闪,一把将那张白纸拿在手中,死死盯着纸上的字看。
其余各家没胖子荣的好运气,海事特许准入证魏公公只写了一张,手写的。虽然看着不正规,也没有仪式感,但这却是魏公公亲手写的,且是第一张,说是天字第一号都不为过,意义重大。
胖子荣但凡有丁点商人的敏锐意识,就当知道那张准许证意义所在。
跟过堂似的,西商一家家的被官兵护送回家,然后一手交钱一手拿条。
具体事务公公交给郑铎,屁股一拍回家睡觉去了。
一觉醒来,近三十万银子已经到手,公公这才吩咐郑铎撤兵,然后将银子全部装上船,叫人通知史泰隆他们出发。
此地不宜久留啊,公公知道盐商们吃了他老人家这么大的亏,定不会善罢干休。
虽然他老人家有刀有枪,不怕盐商跟他玩横的,但为了避免无辜群众财产受到损失,他还是先走一步。
有什么传票的,都可以递到特区去。
公公一定会应诉的。
船队驶离扬州时,岸上包括城墙上满是欢送者,隐约还能听见下关和小东门那里有鞭炮声响起,敲锣打鼓声更是不绝于耳。
这让史泰隆对圣约翰*庞麦臣大人更是发自肺腑的尊敬,一个能得到人民拥戴的官员,是上帝给这世间最好的礼物。
扬州人还是有钱啊,鞭啊炮的不要钱么?
魏公公感受到了扬州人民对他的赤诚之情,于是他站在船头向着扬州城招手挥舞。
一个时辰后,他再次站在船头向着镇江城招手挥舞。
然后,大炮响了。
大炮开兮轰你娘!
望着镇江城头,公公咬牙切齿。
……
骨嫂手术成功,大概住院七天左右。这两天都是抽时间在医院旁边的网吧码字,每天只能做到更一章四千字,如有灌水或情节不行,请大家高抬贵手,睁只眼闭只眼。
第七百八十三章 炮打镇江城()
魏公公是真的恼,因为那个老乡知府王应磷半点面子也不给他,竟然防他魏公公跟防贼似的。
过份呐!
公公这还没上岸呢,镇江城门就关得紧紧,好像他魏公公进了城,镇江就大难临头般。
这让公公十分的不爽,是,他率领的确是皇军,但那是大明皇帝的亲军,不是东洋鬼子啊。
你镇江城视皇军如鬼子,将皇帝内臣和亲军拒之门外,存的什么心思!
想公公他老人家怎么说也是府案首出身,标准的知书达礼知识分子,你王大人搞这一出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是朝廷的公务员,不看僧面还看佛面呢!
欺人,不能太甚!
公公恨得牙痒痒。
王应磷分明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同时也是歧视残疾人啊。
这是不尊重皇权,也是不尊重人权!
就算不为皇爷争气,为了捍卫残疾人权益,公公也不能和王应磷就这么算了。
上次,公公是没时间和你镇江干耗,这一回,却是无论如何也要扳回这一局,要不然,他心里窝火。
小小的镇江城,也断然不能成为公公显赫一生的污点,更不能成为这大江南北学习的榜样。
倘若个个都跟镇江这般铁桶不进,公公的业务还怎么扩大!
公公不答应,绝不答应他的老乡在他身上刷怪升级,所以,他要有所行动。
指导一个伟大的国家进行不亚于重生的改革创新,如果没有一个指导理论,没有半仙的理论水平,没有对于实际问题的全面深刻了解,没有果断而智慧的决定,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公公勇于解决问题,勇于发挥他的智慧,随着他一声令下,海军的舰炮就打上了十数发炮弹,轰隆隆的,把蒙在鼓子里的西洋教士们吓了一跳。
公公还没那么丧心病狂。
炮口没对着镇江城,而是搁城外放的。
一颗颗大铁球在半空中落下,地上顿时被砸出一个个不规则的凹坑。
这是实心弹。
警告的意味十分明显。
这次是打城外,你们再不识趣,咱家就打城内了。
话给你们摞这了,信不信是你们的事。
打完炮,公公兴致上来,不禁吟诗一首。
诗云:“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过大江。数英雄兮魏良臣,安得巨鲸兮下西洋。”
一首豪放派诗作出炉,又十分切题应景,公公心情顺畅,兰花指捏着白帕,转动着大玉扳指,十分的快意的授望镇江城头。
好诗!好诗!
左右随从在惊愕公公的才华后,人人拍手赞赏,言语之间满是五体投地和自愧不如。
这是一个不仅爱民如子,更充满智慧的上帝信徒!
史泰隆如此想道。
对部下们的赞赏,公公欣然受之,受之无愧,他不认为这是部下们在拍马屁,因为方才所作,确是好诗。
能千古传唱,使世人皆知,文人墨客动辄就要引用的诗作,如何不是好诗!
不是好诗,公公怎么会知道?
要知道公公这一生,除了太祖级别的诗词,别的诗作是一概不入眼的。能入他眼的,可想是什么等级。
好诗要配好狗肉,公公颇是遗憾,船上可没有沛县的厨子。
遗憾之余,叫人给镇江城传话。
“去对他们说,咱家的大炮一响,没得黄金万两,这炮声可停不了。”
吩咐完,公公也不在江面上继续摆造型吹寒风了,传令船队直接驶往瓜州。
提督海事内臣的行辕就设那了,镇江城一日不认怂,公公就一日不回去。
他倒要看看城内的知府大人和那帮富商士绅们能坚持到几时。
与此同时,皇家海军又分出一支队伍,十数艘船将镇江城外港口给封锁了,严格执行魏公公的号令,即除小型渔船外,寸板不得下江。
这是实事求是,不能让普通百姓跟着遭殃不是,不过必要的检查是少不了的。
有鉴于于军纪越发不像话,这回公公可是下了严令,登船检查可以,但谁要拿百姓一针一线,公公必然扒了他皇军的皮!
………
瓜州,长幡林立,旌旗招展,甲士环绕。
一身飞鱼服的魏公公在左右簇拥下登上银山,这身飞鱼服的袖口上有肉眼不易察觉的残缺。
却是前天夜里公公在“尊皇讨奸”时,一时激动用匕首切了一段袖口系在脑袋上,事后才发现自个穿的是飞鱼服。
悔的肠子青了也没法,没办法,只好叫小田请了个裁缝来补了下。裁缝手艺不错,补上之后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是拼接的。
经此事,公公也提醒自己在发表演说时万不能过于激动,要不然十万两一件换来的衣服就得变成丐帮的几袋长老服了。
皇爷所赐,岂能这般糟蹋。
一想到皇爷,想到皇爷“借”去的十万两,公公就跟吃了苍蝇似的难受。稍稍好过的是,这十万两没跟姘头寿宁借,而是自己给解决了。这也等于变相的避免了高利贷压身,若不然,以寿宁那死要钱的德性,十万两至少得收公公六成利。说不定,还能把肚子里的孩儿拿出来说事。
公公惹不起,借不起,得罪不起,只能自己解决,所以要债权转移。
曹文耀打徽商那弄来的二十多万两银子,公公特地拨了十万两打包,请王体乾带回京替他转给皇爷。
他当然也不会让老王白辛苦,除了“赞助”皇爷的十万两银子,公公个人又报销了王公公的差旅费,合计三千两。另外,给李维、田刚二兄弟及手下几个锦衣校尉的跑路费也有上千两。
另外还请田刚带了一张三千两的银票给他堂兄田尔耕,虽说田二代不缺钱,但这毕竟是公公的一点心意,也是感谢前番田二代替他呈递题本和奉给皇爷道君皇帝画的“古道热肠”。
公公还想田尔耕能帮他一个忙,倒不是江南的事,也和党争什么的无关,就是小事。
公公想拜托田尔耕帮他查查看许显纯如今在哪,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田尔耕能够帮帮忙,将许显纯调入锦衣卫。
这样,将来到了关键时候,公公也能指望许显纯拉兄弟一把。
说实在的,公公真是十分欣赏许显纯,这位比五彪之首田尔耕要更仗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