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兄何必和那蛮子一般见识。”另一个御史笑了笑,却道:“只是,当初提议朝廷在宽甸设堡的也是李成梁,这次要放弃也是他,这位太傅到底怎么想的,也是叫人奇怪。”
“怎么,你要帮蛮子说话?”宋御史有些不高兴的看着同僚。
对方忙摇头道:“怎么会?我只是听宋一韩说,宽甸当地百姓不愿离开,李成梁便派大军强行驱逐他们,死了很多人。”
“有这事?”宋御史愣了下,旋即摆手道:“百姓愚昧,不知好歹,只看着眼前一家利益,哪知道朝廷大计。若不撤离,将来万一有事,怎么办?”
“这倒也是。”另一个御史点了点头。
“此事已成定局,是好是坏便不去说它了。”宋御史有些不岔,“熊蛮子参辽东巡抚赵楫和李成梁便罢了,怎的连前任巡按何尔健、康丕扬也参了呢,大家都是同僚,他这撕破脸皮为的是什么?听说总宪为此事可头疼的很,外人都在看我们都察院的笑话呢。”
“他这人一向如此,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不过,我听说康丕扬拉着何尔健去找熊廷弼了。”
宋御史一惊:“怎么,熊蛮子进京了?”
“还不是为了宽甸的事,他是咽不下这口气。”
“这可麻烦了,”宋御史眉头大皱,“老康和何尔健哪是熊蛮子的对手,莫不要再给揍了,”
“不至于吧。大家好歹都是都察院的同僚,他熊蛮子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吧,真惹怒了总宪,谁能保得住他?”
宋御史头直摇:“不成,不成,咱们快去看看,莫要叫老康他们吃了亏。”说完,不由分说就去拉同伴。
另一个御史无奈,只得随他去了。
“左光斗哪去了,他能说会道,也敢跟熊蛮子吵,叫他一起去。”
“左光斗巡城去了。”
“那算了。”
“。。。。。。”
说话间,两个御史就急急慌慌的奔远了。
熊蛮子?
有意思,有意思。
良臣眼珠子一转,悄悄跟了上去。
平生不识熊廷弼,便称英雄也枉然啊。
第一百零七章 不服?单挑啊!()
熊廷弼何人?
老奴哈赤生平最怕之人,单枪匹马仅率数人就敢去收复失地,从而稳住关外防线,不致全局崩溃的牛人。
可惜,被东林党搞死了。
因为,他是楚党。
楚党,在后来,是“阉党”的组成之一,或者说是盟友。
原因是东林要一统江湖,唯我独尊,不给人路走。
后世大能骨昊说,走别人道的同时,也得让人家有道可走,如此才是高风亮节的好道友。
东林党却是走别人的路,让人无路可走。
于是,最后,大家都没路走了。
良臣记得明白,后世史书上说熊廷弼是被二叔害死,并且和东林党交好,这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熊廷弼下狱时,朝堂还是东林党“众正盈朝”的时候。
二叔则在宫里忙着和魏朝比谁能干,一时不分胜负,正在加赛。
熊廷弼下狱,是因为和东林党成员王化贞意见不合,导致广宁惨败。
这王化贞是东林党魁叶向高的门生。
熊廷弼被论死,是左都御史邹元标上报的。
这邹元标,是东林党其时几个领袖之一。
故而,党争害人亦祸国。
亦有传言称熊廷弼死前曾向汪文言许四万金诺言,要汪文言设法搭救于他,结果他拿不出金子,就被处死。
这黑锅扣在了二叔头上,说是二叔收不到金子下令从速处决熊廷弼。
然,众所周知,汪文言是东林党的智囊。
当时的首辅、阁臣、六部科道也大半都是东林党,二叔直到天启六年才算真正的将东林党打压下去。
因此,有关熊廷弼之事,在良臣看来,完全是降了伪清的那帮东林党人往脸上贴金,故意篡改历史,掩饰他们党同伐异,祸国殃民的丑态。
性质和后世的公共知识分子一样,做事本领没有,造谣篡改的本事,却是一流。
嘴炮公知,一脉相承。
有感熊廷弼死的可惜,良臣便想一睹其人面目,当下就跟着那两个御史一直到了正阳门的一家会馆。
会馆是湖北在京官员共同筹资修建的,亦是朝中楚党官员平日交友宴请之地。进京会试的湖北籍举人亦可在此住宿,收费极低。
熊廷弼是湖北人,又是楚党成员,家境贫寒,在家无居处,故进京为监察御史后,一直就是住在这湖北会馆中。
此番因为上疏弹劾辽东巡抚赵辑和总兵官李成梁不见下文,熊廷弼一气之下竟然直接进京,他打算亲自到通政使司上表,务请皇帝重新评判六万军民弃守事。顺便追究他两个前任的包庇罪。
此时已是巳时末,是吃饭的时候,不过湖北会馆中却没什么人。只有到了晚间,这里才会热闹起来。中午,大多数湖北籍官员都在衙门上值呢。
那两个都察院的御史猜得没错,熊廷弼就在这处会馆,并且,他们到的时候,曾先后出任辽东巡按的监察御史何尔键与康丕扬正在和熊廷弼理论。
会馆可不是要害衙门,自是任人随意进出。
良臣跟了这么一路,也是累得够呛,进去之后就见已是吵成一团。
“熊廷弼,你无事生非,恶意污蔑同僚,我们不去找你,你还有脸进京!”一个五十多岁的御史愤愤不平的指着一个足比他高出半头的中年男子。
他就是熊廷弼?
良臣看的惊心,那中年男子浑身上下哪有半点读书人气质,满脸横肉,比宋献策长的还要壮。
说是道上的大哥,那是一丁点不带吹的。
熊廷弼脖子上,就差个大金项链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从年龄上判断,那个五十多岁的御史当就是“老康”,康丕扬了。
“熊蛮子,大家都是同僚,你对辽东的事有什么不满,尽可上书,我们管不着,可你不能把我们拉下水啊!…我何尔键是哪里对不住你了,要你这般讥讽贬低!这都察院,就你熊蛮子一人能是吧!”
被康丕扬拉着一起来的何尔键也是气得厉害,幸好上面把熊蛮子的奏疏压下了,要不然放出来让朝臣议上一议,他和康丕扬岂不是名臭天下了。
“子成兄,灵清兄,你们来的正好,你们给评评理,这熊蛮子欺人不欺人!”
发现都察院两个要好的同僚也来了,何尔键精神一振,人多势众,今儿他熊蛮子不给个交待,这事没完。
熊廷弼侧脸朝门口看去,发现来的是监察乡、会试及武举的同僚宋本庆,还有一个是云南道的监察御史王之心。门边上还站着个少年,熊廷弼不识得,只道是宋王的跟班。
按人情世故,熊廷弼当起身向两位新来同僚打个招呼,不想,他却依旧坐在那里,端着饭碗夹菜,自顾自的吃。
“你们看,你们看,这,这像话吗!”康丕扬气得想跺脚。
何尔键也是忍不住摇头,宋本庆和王之心对视一眼,均是微微摇头,这熊蛮子,还真是不会做人。
“飞白兄,你我都是同僚,我看这件事便就此罢手,如何?”王之心虽不喜熊廷弼为人,但却也敬佩其本事,有心想做个和事佬,把这事劝住,免得同僚反目,自家难堪,又叫外人笑话去。
良臣心道伸手不打笑脸人,熊廷弼就算再自傲,也当给人一点面子,哪想他却将筷子放下,抬头问了一句:“这事,和你有什么关系?”说完,还又跟了一句,“国家大事,岂是和事佬能掺和的。”
“你!”
王之心气得噎在那里,对熊廷弼真是无话可说了。
“熊蛮子,你这什么态度!”宋本庆豁的上前拍了桌子,震得不远处正在抹桌子的伙计吓一跳。
熊廷弼也是豁的起身,同样重拍桌子,然后指着宋本庆的鼻子骂道:“关你这鸟人吊事!”
骂完,又用手指着何尔键和康丕扬痛骂道:“这两混蛋,身为巡按,却不起监察职能,反与辽东诸官相互勾结,不向朝廷奏报实情,弃地失土,置宽甸六万余百姓不顾,使他们流离失散,死伤无数。我熊廷弼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与他们同流合污!”
“一派胡言,宽甸事,朝廷早有决断,你前番不闹,今番却来翻旧账,安的什么心思!”康丕扬急眼了。
“熊蛮子,你算什么东西,你一个新晋之人凭什么指责同僚!”
“不服?不服单挑啊!”
第一百零八章 大丈夫,当如是()
熊廷弼怒目圆瞪,大有一言不和就动手的架势。
此,真猛人也!
以理服人不如以拳头服人。
真理,永远在拳头击打范围之内。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真理。
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性刚负气,却好谩骂,不为人下。。。。。
良臣脑海中浮现后世对熊廷弼的描述,再看眼前鲜活一幕,油然赞叹:诚不欺我,熊大佬,真蛮人。
康丕扬、何尔键、宋本庆联同那王之心,四位御史不约而同向后退去。
这熊蛮子,是真会揍人的。
“熊蛮子,你这是胡搅蛮缠,哪能说不过就动手的。有理不在声高。。。。。”何尔键硬着头皮抗议,也摆出了架势,只是怎么看都像是要跑的样子。
“不服,来单挑啊!”熊廷弼哧之以鼻,懒的跟他们废话。
四御史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动,因为他们知道熊蛮子真会动手。
且不说他们四人都是朝廷命官,科道清流,决计不会跟个市井凡夫般在大厅广众之下和同僚互殴。
就算他们敢,也打不过。
熊蛮子,并非浪得虚名。
论囗舌之争,四御史从不惧怕任何人,黑的能说成白的,死的能说成活的,这就是他们的本事,偏手无缚鸡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