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军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了,对于军队管理,最忌讳的实际上就是一片死水,老罗虽然有后世的经验,但在这个时代还只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毕竟他是主战将官,而不是做组织工作的。

    更何况冷兵器军队与热武器军队是完全不同的,对士兵的体质要求只有更高。

    原本的平民经过训练,如今可以当作民兵或者预备役使用。

    正兵们就更加出类拔萃了,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磨砺,原本在希尔凡草率组建起来的骑兵校已经成长起来了,如果说原来是一块刚从炼炉出来的生铁粗胚,而今已经可以说是一块精钢了。

    如今这块经历了锤炼的精钢正是需要开锋的时候,就是不知道葛逻禄人还有突厥人是不是有这个心配合了。

    收敛了所有堆放的木料,库扎克城再次变成了一片平地,除了星星点点的凹坑,原本的水井都被重新封好盖土掩埋了。

    “将主,可以出发了。”奥尔基来到老罗身边,恭声道。

    “想想还有没有什么疏漏,再次回来的时候,不知道要几年后了。”老罗对这个安静待了一个冬天的地方有些不舍,不过眼下嘛,还是不想这个最好。

    “水井那里已经做好伪装,原本的地下密道也封闭好了,山洞工坊那里昨天将主堵上的石头,现在也做了布置……其他的,应该没什么疏漏了。”奥尔基嘟嘟囔囔数了一遍,发现实在没什么值得惦念的了,才断言了一句。

    老罗回头张望了一下,除了原本的“神殿”还有四周围墙还算完好,连同大门都被他装走了。至于今后会不会有人到这里定居,他却并不在意,这年头拳头大就是真理,等未来再回来的时候,即便有人敢在这里定居,也要遵守他的规矩,却也没什么值得在乎的。

    这次回归东方要走丝路北线,路途有些绕远,但是向东直插喀什葛尔的山路太难走了,何况还有葛逻禄人在那里盘踞,度过之后还要面临南疆的戈壁荒滩,那种沙漠地形虽然浮空车可以走过,但是偏厢车之类的重型载具就别想了,马匹都难以穿越的地形,还是绕开为妙。

    前方有阿尔克负责探路,冈萨斯负责前锋征战,程守如负责整个队伍的秩序,再加上一众负责平民事宜的人,老罗这个留在最后的人负责收尾,也算是有始有终吧。

    毕竟最早寻找定居点的人是他,留在最后负责收尾的人同样也是他。

    “全部上马,走了!”不再犹豫,老罗从亲兵手里接过黑云的缰绳,翻身上马,一声吆喝,闷了几乎整个冬天的黑云咴咴嘶鸣,巨大的马蹄开始敲击地面。

    最后一队数十辆四轮大车同时开动,沿着先前的车辙开始行进,卷起了初夏时节的无数尘土和草屑……

    ……………………………………………………

    附:中亚篇就此结束,感觉写得好累,太多的细节需要取舍,那个地方的那段历史实在是让人头痛。

    感谢书友“kgb136”和“就不说憋死你”的打赏,也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鼓励,最近在争取签约,数据不是很好看,希望哪位朋友方便帮忙推广一下,我是犯懒,也不愿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推销自己。谢谢!

第一节 天山脚下(上)() 
宋历景德二年,契丹统和二十三年,东方的世界里动乱方歇。过去的一年里,先是宋辽大战,然后又是多处地龙翻身,北边的马匪,西南高原的吐蕃蛮子,北地山林的室韦野人,到处是纷纷扰扰。

    天山脚下稍显安宁,但是东面正在兴盛起来的党项人,西面蠢蠢欲动的葛逻禄人和突厥人、还有一些小部落组建起来的什么维吾尔,都在各行其是。一些散居在天山北麓的小型部落处在夹缝中,对未来何去何从实在感到困惑。

    轮台城(乌鲁木齐轮台县)坐落于天山中段北麓,是附近丝路北线的重要节点,唐时朝廷在这里设置为庭州,后又在这个地方安置静塞军,用以守卫这处战略要地,同时也兼职守护商路。但是大唐覆亡之后,整个天山北麓就失去了秩序,先是没了大唐的威慑,边地的游牧部族打散了这里的驻军,然后部族之间的矛盾爆发,彼此之间的乱战几乎毁掉了整个轮台城。

    大唐消亡后二百年间,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兴盛的部落又一时衰退,牧民被压迫到及至之后拿起刀子弓箭变成了马匪,马匪老了又改邪归正做了牧民,周往交替。

    如今轮台城旧址依旧存在,但是许多建筑因为年久失修,已经荒废不堪,这里依旧是商路的节点,供给行商休憩的同时,还有一些规模不大的坐商在此,目的自不必细说——当然是与周围的游牧部族用生活必需品来交换牛马羊之类。

    六月中的一天,是约定俗成的集市日,四面八方知道这个的部落都有派人过来采购。铁锅、火镰、茶叶、布匹、银器甚至丝绸都是草原上的必需品,用来交换的则是牛马羊、皮毛、雪莲花、牛黄还有矿石之类。这里多是易物交易,宋人或者辽人的铜钱在这里不是很受欢迎。

    轮台城内几乎中心位置的一个砖石建筑,在人来人往的市集当中是最好的一座建筑,据说曾经是大唐静塞军的镇守将军府邸的一部分,如今被改成了茶馆。

    茶馆这种事物一出现,就受到了游牧部民的喜欢,因为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常年吃肉食的人肠胃都不是怎么好,所以茶叶在草原上,几乎是除了铁器之外最重要的必需品。

    这个茶馆的掌柜姓张,是个宋人,为人还算入得牧民的眼,所以每次集市日,来参与的部落长老或者头领们都喜欢在这里坐一坐。

    “嗨,张胖子,听说你们宋人的皇帝和契丹人议和了?”大声呼喝的家伙是个络腮胡子孔武有力的黄皮肤汉子,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在头顶随意的挽了一个发髻,很多头发甚至没有扎好,垂在脖颈后面,身上一件有些脏污的羊皮长袄,其中一只袖子褪了下来,露出一只粗壮的手臂,上面还满是伤痕。

    “王骆驼,你的消息不灵光,议和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今年的榷场1都开了。”被直接叫张胖子,茶铺掌柜的也不恼,反而回了一句。

    被叫做王骆驼的家伙更不在乎,赤膊的手上拿着一只烤羊腿咬了一口,一边大嚼一边说道:“你们宋人的皇帝是个娘娘腔,都没有姓寇的那个酸书生有骨气,凭地丧气。”

    张掌柜的顿时有些无语,他这个坐商茶掌柜可是宋人出身,遇到这种非议自家皇帝的事情真的不好说什么,“大宋毕竟也是汉家王朝,皇帝自然有咱庶民不知道的考虑……”

    这种牵强的话自然引来茶铺里面众人的一片嘘声。

    “王骆驼的话有道理,你们宋人的皇帝确实不像个勇士,他这个皇帝是讨好了娘们才得来的吧?哈哈……”一段刻薄的话语从茶馆外围的廊柱边传了过来,说话的主人却是个脑袋顶上剃光了头发的党项人打扮。

    张掌柜的同样不恼,只不过嘴上的话却不饶人,“野利寞倻,大宋的皇帝那么不争气,你党项人的头领李德明2为什么还要接受大宋皇帝的册封啊?”

    剃光了头顶梳了一堆辫子的野利寞倻对张掌柜直呼自己将军名字毫不在意,满面揶揄地说道:“你大宋皇帝的眼里只有他皇宫那么大点的地方,岂不知雪山向西还有诺大的土地、牧场,我家将军雄才大略,看中的可不是不能放牧的荒野。”

    说话的几个家伙都是本地的名人,王骆驼据说祖上是静塞军的军尉,如今是一个千人部落的头领,张掌柜则是来自汴京的富商家,主营茶叶和丝绸,是本地有名的坐商,至于野利寞倻是野利家的旁系,野利家则不用多说了,定难军的大头领李德明的母亲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大夏顺成懿孝皇后,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册封,大夏也还不存在,但是野利氏是党项族内排名靠前的大族还是没有争议的。

    听了野利寞倻的话,旁边又有人插嘴道:“听说最近你定难军调动频繁,西南喀什葛尔那边的葛逻禄人也在蠢蠢欲动,莫不是要拼一场?”

    说话的人穿的是蜀锦制作的华贵袍子,一副豪商打扮,旁边还站着三四个穿着短褐跨着长刀的粗壮汉子,很明显的行商举动,话里透着的意思显然这位是个消息灵通的人士。

    “这位贵人请了,定难军有什么举动可不是我这个旁系的野利氏能知道的,不过该不是与葛逻禄人打,牧草发芽的时候,卡迪尔汗还派了使者过来……”说到这里,野利寞倻住嘴不言,他随心直口快,却也知道这种地方人多嘴杂,说的多了,免不了回头挨族里长老训斥。

    轮台城如今是个四不管的地方,辽、宋、定难军、葛逻禄四方都曾想插手这里,但是都有所顾忌,所以成就了目前这样一个自由城的模样。

    当然,说是没人管,还是有一些基本的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过仅限于白天,夜晚或者稍微偏远一点的照例是拳头和刀子说话。

    随着野利寞倻闭口不言,茶馆里的气氛冷寂了一会儿,片刻之后便又喧嚣了起来。

    轮台城本就是四战之地,周遭的人们见多了杀戮,这种大势力动兵戈的情况同样没少见到,只要知道与自己无关,就没人再去关注,草原上生活不易,及时行乐才是正理。

    一个满面风霜的刀削脸汉子坐在王骆驼旁桌,回首低声问道:“王骆驼,你的部落在西边驻扎,有没有见到一只奇怪的队伍?”

    “哎?魏老刀?难得在轮台见到你……”王骆驼刚打完招呼,便在对方的眼神示意下降低了腔调,“你不是带着你的伙计们去了伊列3吗?那边可是水草丰美,还有漂亮的绿眼睛小娘……好吧,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别提了,你知道比什凯克4吧?黠戛斯人的地方……”魏老刀一脸的沮丧,声音压得非常低。

    “比…什凯克,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