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军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一般商队举着某州某地的旗号一样,罗开先的队伍前面同样有着两面旗子,一面是带着“灵州”字样,一面则是一个大大的“羅”字,不同的是商队的旗子大多数三角绿色旗,他们的则很像是军中所用的方形红底黑字旗,每当有风吹过,被旗手擎起的旗子总是发出咧咧的抖颤声,那上面的红色更是如同火焰一样。

    若说旗子样式只是少少的区别,这只队伍的行进方式与商队一比,就是大大的不同了。寻常商队出行,前段也会派诸探马,但多是查探路况,当然也会探看有无匪徒,也好及时规避或商谈对策,整个行进几乎是尽量的小心翼翼。但这只队伍就完全不同了,前面的探子派出到数里之外,彼此之间以铜号或鸣镝联络,这种毫无顾忌的做法简直就像在告诉左右可能存在的山匪——老子要路过,都规矩点!

    贾仁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

    从汴梁到河西的这段路,不是处处皆匪盗的穷山恶水,可也不是顺风顺水的坦途,从去年底开始,因为银州新开榷场,沿途的山匪开始多了起来。

    这些山匪各有来路,手段也各有不同,人多的占山为王,人少的扮作行商寻找机会,有的贪财不要命,有的则穷凶极恶要财又要命,一时之间的乱子端是了得。

    对于很多小本经营的行商来说,为了安全,多是选择联合组队出行,若是少量匪寇,花些买路财倒也未尝不可,但是从汴梁到银州往返走货,去除损耗车马杂费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一利润,若是买路财用的多了,利润就轻薄近无,若是倒霉遇见个新开张的山头或者哪家大爷心头不爽,折本也是平常事。

    对于贾仁这种大商家,长途行商同样不是什么轻松事,因为常年走商路,各处的山头都熟悉,每年的供奉都是协商好的有定额的,每次出行会在队伍里挂上代表自家名号的旗子,识数的山头匪盗自不会来拦截,至于家养的商队趟子手,却是为了应付小蟊贼的,想要他们对付无处不在的山匪,首先要考虑的是他们的丧葬费用——那可不是可以轻易打发的,而且一旦人命有失,丢掉的或许不是简单的银钱,还有可能是家族的人心,更有可能是家族的生路。

    不想冒险与山匪交战的贾仁提了提坐骑的缰绳,催促着坐骑急驰了一段,从队伍的中段追上了前面的罗开先,“将军,罗将军……鄙人有话要讲!”

    瞟了一眼急得脸色涨红的贾仁,再左右看了看山路,罗开先向旁边带了带公爵的缰绳,停住了脚步,待到对方靠过来,才开口应道:“不知盛行兄有何要事?”

    瞧着罗开先从容不迫的神情,贾仁心中焦急,却不敢轻易开口了,低头琢磨了一阵,才抬头说道:“将军,前方大约十里有一片乱石山,乱石山向南方圆大约有百多里,里面新近盘踞着一伙山匪,经常打劫过往商旅,不知将军如何应对?”

    “山匪?”罗开先挑了挑眉毛,依旧木着一张脸问道:“盛行兄可知对方人数几何?行事如何?为何绥州宋军不去清剿他们?”

    罗某人真的没把所谓山匪路盗放在眼里,之前一路上被他带人车翻的马匪已经难以计数,即使手下人数最少穿过外高加索山地的时候,他也不曾回避山匪马匪,所以,他并不相信所谓东方土匪能比西亚中亚的马贼强甚。

    贾仁作为一介商人又怎会明白其中的关窍?见到罗开先漫不经心的神态,他顿时急了,“将军,乱石山匪众足有千多人,据闻为首几人更是出自前汉(刘知远后汉)沙陀族系,其手下骁勇善战……将军部下勇则勇矣,却人少势弱……至于绥州驻军为何不清剿他们,鄙人一介商贾……”

    听了多半,罗开先摆摆手,止住了贾仁的话头,稍低头郑重而又认真的说道:“盛行兄勿忧,商人重讯,兄应闻某军之威,今既随某而行,当亲睹某军虚实,胜似道听途说!”

    贾仁定了定神,仍是担忧的劝道:“将军,山贼势众,将军亲率手下自能胜之,然兵凶战危,将军手下兵卒难免有损……”

    “哈……”罗开先笑了笑,“盛行兄多虑,本将保你部众安危!况区区山贼,乌合之众,不来便罢,若是来袭,本将手下儿郎正需几颗头颅彰显威武!”

    只是一句话,便彻底断了贾仁的犹豫。

    ……

    一句话安抚住了贾仁,虽然说得有些狂妄,罗开先却没有真的认为己方纵横无敌——故往听到看到的阴沟里翻船的例子太多了,他可不想变成其中的一例。

    更何况,贾仁的话语提示了他,他现在还真想见见这时候东方山匪的模样,只是不知他们是否如同《水浒传》中描述的那样“替天行道”……

    当然,这些不过是罗某人心头遐想,正经的却是安排了贾仁回归本队之后,随即给手下人下达了戒备的命令,前队斥候更是开始披甲出行,而他自己则把目光转移到了可能会存在埋伏的地方,并放开了精神感应开始了四处查探。

    对于罗开先的手下——奥尔基还有一种亲兵们来说,一道戒备的命令就是随时准备开打的信号。对于亲兵队这些都是一层层选拔上来历练的家伙们来说,单单行路真的枯燥无味,难得有些变化,真的让他们喜出望外。

    于是,贾仁和他的手下们看到的就是这样诡异的一面:一些在他们身周沉默不语的家伙把自己的备用马拉到了身侧,就在马背上整理起了盔甲和兵器,其中有些心急的家伙更是把弓矢全部翻了出来,那模样就是唯恐自己捞不到猎物一般的急迫。

    所有这些大大出乎了贾仁一众人的预想,贾仁手下众人也都是多年跟着走南闯北的老手,对事自有一番看法。按他们所知,即便最彪悍的禁军精锐只要没有命令或者利益,也是懒得理会地方治安的,寻盗剿匪这种事情,若非上官压制,地方县衙或州府与其辖下厢军更是养盗自重,原因无他,剿匪可能影响自己的利益,更何况剿匪也是需要战斗的,损失的不仅是兵器甲胄,更有可能是人命。

    作为商队的成员,千里奔波只为财,为的可不是见义勇为铲山修路,所以,注定他们是无法认可罗开先手下人的观念的——他们顶多作为见证者。

    至少暂时是这样。

    ………………………………………………………………

    附:抱歉诸位,因为家中琐事耽搁,好多天没能发新章节。今日中秋,暂发两节,祝各位书友阖家团圆、节日快乐!

    感谢书友“神秀”和“山南东道”的微信红包打赏!

第二十三节 乱石山() 
所谓乱石山,这种地名实在太过直白没什么特色,因为顾名思义,乱石堆积成的山,这种地形太过常见,可说无处不有,只不过在河西这片积土高原上,就显得有些稀罕了,地处河套地区,银州与绥州之地多是黄土堆积的丘陵与沟壑,这处乱石堆砌的所在也就变得有些突兀。

    乱石山怪石嶙峋,灌木丛生,因有无定河水滋润,草木竟然很是兴旺,而乱石与草木纠结在一起,再加上地形崎岖,使得乱石山非常难以穿行,即便是冬天,干枯的灌木和杂草加上积雪也是天然的隔绝,生存于其中,唯能通行的只是野兽走过或者多人多次试探出来的羊肠小路,单人匹马牵行或可勉强通过,大队人马想要快速通过是想都不要想的。

    在这个年代,乱石堆砌的地方不能成为草场放牧牛羊,也不适合开垦种植农田,原本是无人问津的所在,但四周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在常年战乱,这个地方就成了一些人躲避兵灾之所。

    势有强弱,人有善恶,弱势的人却不见得都是善良的。在这无人管束的地方,人心的恶被无限的放大,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乱石山就变成了藏污纳垢的所在。

    沙陀人刘彪到此不过一年,凭着一口斩马刀和如他名字一样彪悍的体力成为了方圆百里的统领,其实也就是强盗头,哦,还有个匪号,名字叫做虎三刀,这匪号的寓意既是标识着他的名字,更。

    乱石山虽说面积不小,但一不能提供粮食,二不能放牧牛羊,唯独能做为食粮的只有山间狡猾的野兽。

    但山间野鹿野羊野兔之类能有几只?身手够好能抓住猎物的人又有几何?所以,注定是难以满足太多人的胃口的。

    加上彼此争斗,还有恶劣的环境,人口变动和减员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如此多的变数,以至于刘彪收拢的手下不过千多人。不过好在一点,这千多人中,除却几十个年老力衰的杂役,余下的无不是能够轮刀子砍人的厮杀货。

    整合了如此多人数,刘彪也算在乱石山站稳了脚跟。

    只是人心却是不稳的,四周除了穷乡僻壤就是两方军州,夹缝中生存又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这厮也算是占得了好时机——待到他落稳脚跟之后,恰逢党项与赵宋合议,在银州开设了榷场,守着商路的千多人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这厮的脑袋还不算空,知道依靠千多人在乱石山自保可以,进攻却是万万不能的。他手下有几个腿脚勤快耳目灵通的家伙,掩人耳目的驻留在银州和绥州探听各路消息,每逢有背景深厚的商队路过,他是偃旗息鼓丝毫不动的,若遇多家小户组成的商队……那就是他眼中最好的猎物,什么盐巴、粮食、丝绸、皮货、沙金、药材……所有的一切他是来者不拒。

    论占山盗匪的行当来说,要财不要命是时下的规矩,这个刘彪却是个另类——他既要财又要命。

    按说这样的做法势必使得他结下大量仇家,但他这种做法却也恰恰迎合了大商贾的利益,于是一来二去的,这个商路上的匪盗竟然与许多赵宋背景身后的门阀有了联系,而这刘彪镇压了自己的敌人,对内和周边也颇为豪爽,一时倒也兴旺了起来。

    兴旺的标准其实也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