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军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显眼的不是这些,在火焰区的北偏西方向,有两伙人在对歭。

    一队很明显,不过数十个,但盔甲齐备队形整齐坐骑雄健,正是石勒统领的自家亲卫;另一队则要凌乱的多,有人高坐马背上,有人瘫坐在地上,有人持着刀做威武状,更有人两手空空站都站不稳

    罗开先的视力极好,转瞬间就分辨出了这防线处的所有动静——这次的杀戮显然已经到了尾声,虽然他想要亲身杀戮一番的念头落了空,不过手下能够独挡一面的结局也让他颇为欣慰。

    “金骞,兜到西北,拦住敌人去路,吹迫降调,不得放走一个!”罗开先随口下令。

    “遵令!”总算有事可做了,金骞大为振奋,呼喝一声,带着手下七人奔着西北就兜了过去。

    半途中,所有人弓在手箭上弦,有人扯出牛角号“呜呜”地吹了起来。

    迫降调,顾名思义,迫使敌人投降的小调。战场上奏响这个,就说明是战事需要快速收尾,这与之前的小胜调同属于灵州军队战场通讯的一部分。

    “将主来了!”低喝一声,石勒心中大喜,手中箭支瞬间放了出去,正好射在散乱的宋人队伍前方的地面上。待箭支落地,他高声喝道:“跪地!弃械!投降!不杀!”

    他身后的亲卫们也不是木头人,根本无需他下令,便开始四散,然后冲着宋人在火后聚集起来的队伍围了过去,口中都在高声吆喝着“跪地!弃械!投降!不杀!”。

    宋人的聚拢是盲目的,没人约束下,几个自负勇武想要冲阵厮杀一番的,提着刀刚刚冲出几步远,就被几根连续射出的箭支钉在了地上其他的人则木讷的再不敢乱动。

    石元庆瘫坐在马背上,双目无神,自从栽下马背被手下救醒之后,他就一直是这个状态。对他来说,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个噩梦,灵州人究竟如何做到的?难道灵州人真的是那些胡乱嘶喊的人口中所说的“魔鬼”?

    先前几个统事人中,硕果仅存的一个,盐帮孙长庚孙执事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抬手拍了拍石元庆的靴子,低声试探着问道:“长公子,长公子?石长公子,我等降了吧?”

    “降?”石元庆木讷的回了一句,他也想要做个决定,却心如乱麻,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孙长庚眨了眨眼,停下了质询,左顾右盼起来,众多人影之外,他可以清晰的看到灵州骑兵正在四周散落,虽然人数不多,但仅凭他一介文士也能看出对方的凶悍。

    举足无措间,他猛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对方满身灰土,但形象并不难辨识,“李大将?李开李大将?”

    李开的心态同样不怎么样,之前避过慌乱的人群,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他就看到了郑虞侯的尸体以及遍地尸骸的惨状,这情景让他想起了曾经的战场灵州人竟如此凶悍?之前的数千人,只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就灰飞烟灭?

    在李开懵懂,孙长庚疑惑的瞬间,聚集起来的宋人中间,有的扛不住压力,把手里的兵器扔到地上走了出去,然后双膝跪下,等候处置。

    “站起来!走开!去那边!”有灵州骑士叫喊指引着投降的人走向一个不碍事的地方。

    本来就不稳定,有没人指挥,临时汇集起来的宋人更乱了,一些对战事再不抱希望的人走了出去,一些双脚连鞋子都没有的人同样挣扎着走了出去

    “我等,投降!”骤然清醒的李开低喝了一声,这话既是回复孙长庚,也是在指示他身侧还在愣神的禁军众人。

    说着话,李开带头走出了人群,把自己手中的盾牌朴刀扔到一个兵器堆里,步人甲上的裙甲也解下来扔出去,再在灵州战士的指引下走向投降的那一边。

    他口舌木讷,心底却不糊涂,眼下士气、装备、战术全都输灵州人一筹,光凭人多又有什么用?便是再厮杀一场,能赢吗?他是没了信心,更何况,身后在马背上半响没有反应的石家长公子何尝看得起他?为那种贵公子殒命?呸!

    孙长庚别的长处不多,审时度势是最擅长的一项,见带兵的头头和手下都陆续走出去投降,他再也没了坚持下去的理由,何况灵州人并未再开杀戒降了便降了吧。

    如鹌鹑般抱团取暖的宋人其实只剩下不过三五百人,陆陆续续的开始走开投降之后,人数便更少了,最后只剩下身材肥硕的石元庆和他的几个侍卫。

    黑盔黑甲的罗开先在公爵的驮负下靠近了来,冲着石勒下令道:“喊话,再不投降,射杀!”

    “遵令,将主!”身上被烟火熏得乌漆嘛黑的石勒恭声应喏。

    随着几声呼喝之后,大事去矣的石元庆被手下人拉下马,稀里糊涂的降了,再无变数。

    罗开先有些慵懒的在马背上四处游走查看,禁军投降之人的神态,盔甲样式,其余所谓盐帮排帮的投降众,甚至因原油燃烧而死的各种形状的尸体,都在他的关注范围之内,唯独石元庆这个仗势行事的贵公子,连瞥一眼他都觉得浪费。

    这一战进行的有些快,有些出乎预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对罗开先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哦,也有些小小的遗憾,他想要过过杀戮瘾头的想法并没能实现,那种猛然挥力却发现打了个空的感觉并不美妙。

    月斜星移,天色开始蒙蒙亮了,色彩却还是如同夜晚般单调,白色的是雪,黑色的是泥,一夜战事所流的血也不是红色,而是黑色的,如泥土一般那是干涸的结果。

    ————————————————

    附:笔者微信“landbard”,添加请注明“千年书友”,谢谢关注。

写在二百万字之后() 
不知不觉竟然写了二百万字了,而且还是我写的第一部长篇。

    有时候挺佩服自己,居然能断断续续地坚持了这么久。

    最早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家中老父在医院等着做癌症手术——手术之前要做放化疗,时间跨度四个月,而那时,我在医院陪床。

    陪床的闲余时间大把,却没什么事好做——总是被各种琐事打断,只有看书还算可以接得上茬。

    但是,作为老书虫的我,恰好那会儿面临各种书荒——说实在的,小白文看多了减智商习惯跳跃思维的我,就有了这么理由,自己写本书。

    这书最早开写的时候,书名跳跃一千年,嗯,是个动词组,不大像书名,一直写到中亚希尔凡平原的时候,才改作了现在的书名,不为别的,就是想更像历史题材多些,而且个人觉得千年军国这个书名更符合故事的浑厚背景,而不是如前者一样单纯像是一个个人的小故事。

    浑厚这个词我不知道是否妥当,这本书中从开始到现在,涉及了马赛人、阿拉伯人、雅典人、罗马人、库尔德人、波斯人、保加利亚人、斯拉夫人、诺曼人、葛逻禄人、曷萨人、突厥人、土库曼人、党项人、契丹人等众多部族;也或简或繁的描述了马里、法蒂玛、拜占庭、阿拔斯、萨曼、伽色尼、喀喇汗等诸多政治实体(国度);甚至没有避讳的直接描述了基督教、绿教、琐罗亚斯德教(祆教)——这或者是本书未能签约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本书还触及了各种政体的格局描述,比如法蒂玛的政教一体制度、拜占庭的轮番皇帝制度(奥古斯都、君士坦丁)、突厥的部落联合制度以及宋帝国的皇帝与内阁制度;至于军事上的描写则更多如此众多的内容揉在一起,称为浑厚,也不算自夸了吧?

    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我总是这样想。

    而现实总是在不停的变化,活在其中,没人能真正看清现实发展的脉络——除非真的有人精通预言术这种传说中的技能。

    所以,在我看来,很多穿越到过去的故事中,主角可以根据记忆去按部就班发展的,都是胡扯蝴蝶效应并不是假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实际上是事物的演化与变迁。一个具备地区影响力的角色,怎也会改变许多事情的演化与发展。

    所以,我写的故事,不会拘束于按部就班沿着历史轨迹行进,而会根据猪脚的行为推演一些事件的变迁,前文涉及的并不多,在接下来的故事中,随着猪脚涉足的时间越来越长,他所影响到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比如说党项人的命运,归义军的命运,姑臧山六合部的兴衰,黄头回鹘的结局,喀喇汗国的变迁,甚至在之后契丹辽国的演绎,草原蒙古部落的命运,室韦人渤海人女真人的归化,宋国的最终结局一大串的族群演绎都需要合理的演化,这部分的推演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除此之外,在我的概念里,这个世界是纷杂的,无分科学与迷信,存在即真理。

    真实的历史与我们所知的历史肯定有偏差,太多的事情被人为掩盖,比如说短短二百年,科学的概念就变得深入人心,这其中没有幕后推手吗?比如说东方儒家学术经典与竹书纪年之间的截然相反的矛盾,难道没有儒家刻意掩盖吗?

    接下来,笔者将会试着把这些内容揉入文中,敬请期待与关注,谢谢!

    再次感谢诸多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所在!

第一百二十七节 后续与秦翰的突然到访() 
天亮了,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事彻底告一段落。

    之所以说力量对比悬殊,实在是罗开先本人都觉得这是一次“欺负人”的战事,抛开人数不提,双方的武器装备作战的心理状态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一方有完备的作战思路和应对计策,而另一方只不过想了倚多为胜;一方连床弩都拿出来了,还用了原油火攻这种大杀器,而另一方连盔甲都没凑齐,穿着盔甲的三百禁军甚至连发挥的时机都没有,另外的人就更不用提,甲胄都无,只拿着一把刀子参战这对比就好像后世带着枪榴弹和狙击步枪等各种枪械的职业军队剿杀手持西瓜刀钢珠枪的黑帮团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