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瓒自东光之战后,威名大震,附近的流寇、义勇以及山贼多半愿意听其号令。为了实现节制幽、并、青、翼四州的宏愿,他决定消灭可恶的袁绍。

    大汉奋武将军、兼领辽国长史、蓟侯公孙瓒为了激发士兵的气势与血勇,再次因其弟公孙越之死,扬言道,“某弟之死,祸起于袁绍。誓要攻杀袁绍,谁敢阻止就是与辽东十万大军为敌,谁敢背后捅刀子,定叫他城破血亡。”他如此传言而出,自然也留有一部军马防备刘虞。

    然后,公孙瓒就开始了一面麾军猛烈西进,一面传檄翼州各郡。

    一时之间,翼州震恐,郡县望风而降。三个月前东光之战,大伙儿记忆犹新;渤海城外大小京观不下百座,黄巾贼寇的首级就像土疙瘩一样堆在道旁,警告那些意图与蓟侯作对之人。渤海原本是袁绍的地盘,袁绍取冀州,青黄来袭,渤海不稳,公孙瓒一面佯攻袁绍,一面以雷霆之势杀败黄巾,夺取渤海。袁绍大恐,却又不得不听从谋士之言,将渤海让给公孙瓒的堂弟,但这在公孙瓒眼里更像是羞辱,渤海已经在他手里,袁绍鞭长莫及,就拿来做便宜人情。

    就这样,公孙瓒以绝对战术优势进逼翼州:翼州左、右两翼的常山郡和渤海郡均响应公孙瓒,界桥附近一马平川,时值秋冬之季,马肥弓劲,利于骑射。

    公孙瓒麾下将领依次为:领冀州州牧严纲、领青州州牧田楷、领兖州州牧单经、渤海太守公孙范、渔阳太守邹丹、长吏关靖等,以及客军将领刘备、关羽、张飞。

    袁绍帐下依次为:颜良、文丑、高览、蒋奇、蒋义渠、韩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冯礼、马延、张南、慕容平、冯孚、焦触、代郡韩珩西凉麴义、钜鹿田丰、魏郡审配、广平沮授、沮鹄、河间张颌、兖州吕旷、吕翔、颖川辛评、辛毗等。虽然将广谋多,但不少都是原韩馥手下,稳定性可并不高。

    无论如何,双方的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公孙瓒的大军驻扎在磐河边,数百个营帐紧紧夹住磐河。营帐几乎没有立栅栏,一来,利于骑军出入;二来,幽州军认为,幽、翼地方没有哪支军队能对他们构成威胁,打桩树栅栏纯属多此一举,有这样的闲工夫还不如围场打猎。

    三个月前,他们以少胜多,两万步骑杀得三十万黄巾贼寇血流成河,从那以后,哪个士卒没砍过十个、八个首级,出门都不好意思说是蓟侯的属下,而与冀州袁绍军交战,也是大占上风,是以幽州军的骄横也从此日盛一日。

    军中并非没有清醒之辈,他们也曾建议蓟侯约束部下,但公孙瓒不认为军队骄横有何不对。如果不能比敌人更骄横,那么,他也没有今天这样显赫的声望,这是公孙瓒在塞外作战多年的经验。

    幽州军有条不紊地拔营西向,这次他们将用铁蹄践踏袁绍的乌合之众,使之明白恐惧和绝望是何等滋味。

    天气寒冷干燥,隐隐中有股冷冷的潮气在四处窜动,这使得骑兵和弓手们感觉很不舒服。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弓包裹起来,以免弓弦与胶受潮;北地之人多与弓马打交道,视弓如命的不在少数,乱世之中尤其如此。甚至,有些人散尽大半家资,只为购得几张合用的硬弓。眼下,各地战火频仍,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牲畜渐渐稀少,用来制作弓弦粘合剂的的牛角更是一日少似一日,这使得硬弓的供应数量与质量与日俱减。

    磐河距信都不过三四百里,两地之间路途平坦,骑兵一人二马昼夜兼程,两日之内便可直抵信都城下,不过,这样一来战马的损耗就会激增。如果与步卒脱节,骑军甚至会陷入孤军苦战的尴尬境地。

    众所周知,骑军奔袭不带辎重和重型器械,不适合攻坚拔寨与长期对峙,信都城只需千余精锐严阵以待,就足以令这万余骑军无功而返。而幽州军士气方腾,兵精马壮,堂堂正正便足以破敌,又何苦劳师以袭远?久经行伍的人都知道,跋涉日久,难以掩人耳目,偏师远袭不过是纸上谈兵之徒自乱阵脚的举动。

    且不说幽州军拔营南下,翼州治所信都城内此时已是人心惶惶,传言说幽州军的铁蹄已经跨过磐河,旬日之内便要抵达信都城下。还有不少人听说自家主公,承制翼州牧袁本初并不打算对抗幽州,甚至还将老营地渤海郡乖乖奉上,可是公孙瓒并不领情,执意向主公寻杀弟之仇。而更多的人首鼠两端,他们并不在乎主子是谁,重要的是谁能赢,万一押错了宝,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信都的军衙内,将校们黑压压地挤满了牙帐,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这些披坚执锐的武人无复往日的不可一世,脸色十分阴沉,他们中的不少人改头换面不过数月,这时即使有心投附公孙瓒也得掂量掂量名声。

    倘若,公孙瓒只是小打小闹,大军再过个三年五载来攻,他们未必就愿意窝在袁绍这里担惊受怕,毕竟“良禽择木而栖”才是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道。可是,如果太不爱惜羽毛,频繁倒戈,就不是智者所为了。退一万步说,公孙瓒勉强收下他们,恐怕也会投闲置散,这对富贵心极重的武人来说,比杀了他们还令人难受。

    袁绍顶盔掼甲,踞坐军案之后。他本就生得一副好皮囊,全身戎装更显得英气逼人,那对炯炯有神的眸子扫过之处,武人们无不低头。袁绍虽长在贵胄之家,但也颇经坎坷,对人情世故也有相当见解,每日里的案牍劳形让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脑袋,这些武人心里头的小九九又如何能骗得了极具城府的他。但他不在意他们的首鼠两端,他还不昏愦,只要能挡住公孙瓒的攻势,他就能令众将归心。

    他右手轻轻叩击案牍,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公孙小儿狂妄无知,以下克上,幽、翼百姓苦之已久;东光之南滥杀无辜,致使河川俱赤,尸横塞野,此獠竟以此为破贼之功,实是不知廉耻。某自单骑出走,便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文节知某志趣高远,举翼州之地托某,奈何公孙小儿与国贼遥相呼应,不愿汉室中兴。某虽兵乏将寡,却不愿弃百姓于不顾,诸君既奉本初为主,何不戮力同心,共抗此獠,成万世之基业?”

    一番颠倒黑白的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诸将虽不以为然,但也没有自讨没趣的,他们齐声附和主公的言语,听来似乎颇有气势。一将越众而出,高声道:“我有众志成城之心,破贼必矣。”

    话语雄壮,袁绍以目视之,见是麹义,不禁夸口赞道:“将军能有此心,幽州军即便十万之众,又何足道哉?来日对阵,将军率本部先登,某督诸将为将军后援。”

    军事部署就在两人的一唱一和中定了下来,其他诸将自然没有意见,反正送死的又不是自家部曲。先登,先登,怕是先登“极乐”吧,这样的言语也只能在心里头想想,众武人看向麹义就好似看死人一般。以步抗骑,又是以寡敌众,无论如何都是九死一生;哪怕侥幸成功,自家部曲也死伤殆尽,没了一干死心塌地的部署,在这武人横行的乱世又如何能立足,乃至脱颖而出呢?

    麹义陷死地,以求富贵,诚然武人楷模,只是不知,若真能力挽狂澜,袁公将如何酬谢?麹义固然有迎袁公入翼之功,但他在军中声望本就如日中天,再立殊功,袁公即便雅量如海,只怕也会坐立不安吧。

第88章 界桥大战之二() 
严阵以待,袁军倾巢出;铁骑蹈阵,此势谁能挡。

    冀州军倾巢而出,有人劝袁绍,信都乃根本之地,须重兵屯护,以防万一。袁绍听而嗤笑道:“某自单骑出京,能有冀州之地,已是邀天之幸;此战若不能挫敌锋锐,某即便坐拥河北四州,也是砧板上的鱼肉。”士卒们听闻此话,知主帅有破釜沉舟之心,大受鼓舞。袁绍心中知晓,不能打败公孙瓒,就不可能稳靠冀州,制霸天下。

    袁绍屯军广川县,在广川设置粮草转运点,他一面督粮草辎重跟进,一面勒令士卒缓缓而前。而公孙瓒闻知袁绍举兵抵抗,也放慢速度,双方似乎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蓄气力。传言说,公孙瓒闻知袁绍倾巢来战,不禁喜上眉梢,他兴奋地对左右说道:“袁本初若不敢来战,某平定冀州还需多费气力;他既倾巢前来,冀州已在掌中矣。”

    幽州军加上公孙范的渤海军、杜长的黑山军,总数直逼六万,其中步卒五万有余,骑射之众将近万人。层层叠叠的各色旗帜好似天边翻滚的浮云,寒风掠过,似乎这些云彩就要随风飞起,遮蔽茫茫无际的荒野。有些人头次见到如此多的人马汇集,不禁为之神摇意夺,他们或者认为兵强马壮如此,即便董卓的西凉军也难以直撄其锋吧。

    双方相隔五十里扎下营寨,袁绍与公孙瓒都没有立即合战之意,就这样平安无事地过了一日。袁绍军在等春雨,雨中作战虽然辛苦,但胜在赢面大;而公孙瓒军则等天公放晴,地表干燥,以便放骑驰骋。

    谁知,寒风呼啸了一夜,次日天色依旧阴霾,湿气也比往昔浓郁几分,地表泥泞不堪。幽州军颇有些泄气,不过他们仍然斗志昂扬。一些老兵不无得意地向周围的人炫耀,早年跟随公孙瓒与胡人厮杀的情景,那是光和年间的事情,当时有数百名鲜卑骑兵偷偷越过关塞,而巡逻的官军不过寥寥数十人,官兵见到十倍于己的鲜卑人都十分害怕,但公孙瓒却激励他们,晓明利害,并率先挥矛策马杀入鲜卑人中,鲜卑人被杀得心惊胆战,再也不敢轻越关隘

    中军大帐里,公孙瓒正与涿郡刘备,推杯把盏。刘备与他有同窗之谊,早年一起师从于卢植。眼下,两人的身份有如云泥之别,公孙瓒高处云端,这令他很是意气分发,喝起酒来分外爽快;反观刘备,自从落座后,眉头就没有舒展过,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伯珪,某观冀州军号令严整,似乎不是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